一种应用组合式布水装置的卧式蓄能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5307发布日期:2019-06-11 21:3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组合式布水装置的卧式蓄能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应用组合式布水装置的卧式蓄能罐。



背景技术:

水蓄能技术,是以水作为蓄能介质、利用水的显热蓄存冷量或热量的蓄能方式。以水蓄冷为例,在充冷循环时,空调主机利用电价低谷时间将4~7℃的冷水蓄存起来,在释冷循环时,水泵从蓄能罐的低温端取出冷水,送往空调处理设备,回水送入水蓄能罐的高温端。水蓄能是利用水的温差进行蓄能,可直接与常规空调系统匹配,无需增加其他设备。但这种系统只能储存水的显热,不能储存潜热,因此需要蓄能罐的体积较大。

由于国家对用户实行分时电价以及扩大峰谷差价的措施,所以夜间电价与白天电价存在电价差,将夜间的低谷电价的电利用起来,可大大节约电费。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蓄能技术的经济效益将会日益明显。

水蓄能系统利用水的显热存储冷量,机组将水冷却到需求的温度后储存在蓄能罐中用于次日的冷量供应,消除冷负荷。储存冷量的大小取决于蓄能罐大小(储存冷水水量)以及蓄能温差。一个优秀的蓄能系统,可以通过维持较高的蓄能温差来储存较多的冷量。同时,温差的维持可通过降低存储水温、提高回水温度,以及防止蓄能罐供回水混合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一般地,水蓄能温度在4~7℃之间,此温度和大多数非蓄能的冷水机组相匹配。

在水蓄能技术中,关键问题是蓄能罐的结构形式,其要求是能有效防止所蓄能水与回流温水的混合造成的蓄能量损失。

水蓄能系统形式多样,可根据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根据其结构形式,有多槽型、隔膜型、自然分层型、以及迷宫型。在上述方法中,自然分层蓄能方法简单、有效,是保证水蓄能系统最为经济和高效的方法。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应用组合式布水装置的自然分层卧式蓄能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组合式布水装置的自然分层卧式蓄能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组合式布水装置的卧式蓄能罐,包括卧式蓄能罐罐体,所述卧式蓄能罐罐体内部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布水器,两个布水器上均连接有水管,该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卧式蓄能罐罐体外,且在两个布水器之间间隔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布水板;设定所述布水器单位长度的体积流量为q,所述hi为布水器最小进口高度;所述ρi为布水器进口水的密度;所述ρa为布水器周围水的密度;

所述布水器包括盘形布水端、碟形挡水端以及用于连接二者的中间连接部,所述盘形布水端的大端连接在卧式蓄能罐罐体内壁,该盘形布水端的小端通过中间连接部连接到碟形挡水端的蝶形内,并与水管相连通,所述盘形布水端的倾斜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布水孔,所述布水孔的直径从上往下直径依次递减,该布水孔的孔心线均为水平布置,且朝向蝶形挡水端方向;

所述布水板下端左右活动连接在卧式蓄能罐罐体内壁的底部,上端与卧式蓄能罐罐体内壁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布水板的外圈套有防水胶套,所述防水胶套的内圈为“u”形,该防水胶套的内圈套在布水板外圈,该防水胶套的外圈为片状,且该防水胶套的外圈抵接在卧式蓄能罐罐体内壁上;

所述布水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递水孔,该递水孔呈均匀行列分布在布水板,每一行上的递水孔直径相同,每一列上的递水孔直径从上往下逐渐递减。

采用上述结构的蓄能罐,水流从水管流入到布水器中,通过上下不同孔径的布水孔喷出,喷洒到蝶型档水端内,再流入到蓄能罐罐体内,并且由于布水孔的孔心线均为水平布置,且朝向蝶形挡水端方向,减少了垂直方向的水流,使得水流流入到蓄能罐罐体内的速度更小,倾斜的盘形布水端设置使得上部的的布水孔距离蝶型挡水端距离较远,喷溅的水流也较小。而通过布水板的设置,能够使得用于降低流速,使水经布水板均匀缓慢的流入蓄能罐。布水板的下端活动连接,使得水流不管从左方还是右方涌来,布水板均会朝向相反方向略微倾斜,降低水流的冲击力,从而减小对斜温层的破坏。防水胶套的设置使得水流无法从布水板的边缘流过,并且,防水胶套的外圈为片状,可以在进行轻微的形变的同时仍然紧贴蓄能罐罐体内壁。从上往下直径递减的递水孔设置,进一步降低斜温层的厚度,却不会影响斜温层的形成。

作为优选的,为了更进一步的降低水流的流速,所述布水板的两个端面上均覆盖有渗水薄膜。

作为优选的,所述布水板的下端通过活页连接在卧式蓄能罐罐体内壁的底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盘形布水端的大端焊接在卧式蓄能罐罐体内壁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卧式蓄能罐罐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卧式蓄能罐罐体外设置的温度巡检仪相连。

作为优选的,所述卧式蓄能罐罐体的外壁上涂装有保温层。

作为优选的,为了防止蓄能罐体内水变质,所述卧式蓄能罐罐体的内壁、布水器、水管上均涂有防腐涂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盘形布水端和蝶型挡水端的结合,可以有效的减少蓄能罐内由于布水器位置导致的不可用空间,使出流覆盖面广,增加了出流均匀性,同时可以活动的布水板以及大小不同的布水孔,进一步降低了水流的冲击力,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蓄能能力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盘形布水端a向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防水胶套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卧式蓄能罐罐体1、布水器2、水管3、布水板4、防水胶套5、渗水薄膜6、活页7、温度传感器8和温度巡检仪9等部件。所述卧式蓄能罐罐体1的外壁上涂装有保温层1a,所述卧式蓄能罐罐体1内部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布水器2,两个布水器2上均连接有水管3,该水管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卧式蓄能罐罐体1外,且在两个布水器2之间间隔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水管3;设定所述布水器单位长度的体积流量为q,所述hi为布水器最小进口高度;所述ρi为布水器进口水的密度;所述ρa为布水器周围水的密度;

所述布水器2包括盘形布水端2a、碟形挡水端2b以及用于连接二者的中间连接部2c,所述盘形布水端2a的大端焊接在卧式蓄能罐罐体1内壁,该盘形布水端2a的小端通过中间连接部2c连接到碟形挡水端2b的蝶形内,并与水管3相连通,所述盘形布水端2a的倾斜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布水孔2d,所述布水孔2d的直径从上往下直径依次递减,该布水孔2d的孔心线均为水平布置,且朝向蝶形挡水端2b方向;

所述布水板4下端通过活页7连接在卧式蓄能罐罐体1内壁的底部,上端与卧式蓄能罐罐体1内壁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布水板4的外圈套有防水胶套5,所述防水胶套5的内圈为“u”形,该防水胶套5的内圈套在布水板4外圈,该防水胶套5的外圈为片状,且该防水胶套5的外圈抵接在卧式蓄能罐罐体1内壁上;

所述布水板4上开设有若干个递水孔4a,该递水孔4a呈均匀行列分布在布水板4,每一行上的递水孔4a直径相同,每一列上的递水孔4a直径从上往下逐渐递减。

所述布水板4的两个端面上均覆盖有渗水薄膜6。

所述卧式蓄能罐罐体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与所述卧式蓄能罐罐体1外设置的温度巡检仪9相连。

所述卧式蓄能罐罐体1的内壁、布水器2、水管3上均涂有防腐涂层。

使用时,水流从水管3流入到布水器2中,通过上下不同孔径的布水孔2d喷出,喷洒到蝶型挡水端2b内,再流入到蓄能罐罐体1内,并且由于布水孔2d的孔心线均为水平布置,且朝向蝶形挡水端2b方向,减少了垂直方向的水流,使得水流流入到蓄能罐罐体1内的速度更小,倾斜的盘形布水端2a设置使得上部的的布水孔距离蝶型挡水端2b距离较远,喷溅的水流也较小。而通过布水板4的设置,能够使得用于降低流速,使水经布水板均匀缓慢的流入蓄能罐。布水板4的下端活动连接,使得水流不管从左方还是右方涌来,布水4板均会朝向相反方向略微倾斜,降低水流的冲击力,从而减小对斜温层的破坏。防水胶套5的设置使得水流无法从布水板的边缘流过,并且,防水胶套5的外圈为片状,可以在进行轻微的形变的同时仍然紧贴蓄能罐罐体1内壁。从上往下直径递减的递水孔4a设置,进一步降低斜温层的厚度,却不会影响斜温层的形成。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