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组件和具有其的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1471发布日期:2019-07-06 10:0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回风组件和具有其的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风组件和具有其的风管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风管机在家庭应用中通常设在天花吊顶处,风管机的智能检测装置设在出风口处,出风口大多设在吊顶的灯槽内,从而灯槽内的灯带等物体会在一定程度上遮挡智能检测装置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进而影响风管机的可靠性和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风管机的回风组件,可提高智能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风管机可适用于不同装修风格的吊顶,扩大风管机的适用范围,保证风管机的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风管机,包括上述的回风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风管机的回风组件,包括:回风框,所述回风框限定出回风通道;智能检测装置,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设在所述回风通道的回风口处,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被构造成用于检测所述风管机所处空间是否有用户和/或检测室内温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风管机的回风组件,通过在回风口处设置智能检测装置,从而可以提高智能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风管机可适用于不同装修风格的吊顶,扩大风管机的使用范围,保证风管机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回风框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风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在所述回风框上且与所述智能检测装置相连以驱动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智能检测装置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形成为连杆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智能检测装置上设有连接柱,所述回风框上设有配合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配合部配合连接且相对所述配合部可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智能检测装置的转动角度为α,所述α满足:0°≤α≤6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固定在所述回风口处,并且所述智能检测装置的固定面与所述回风口所在平面具有夹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回风框上设有过线槽,所述智能检测装置与所述风管机的电控装置之间的连接导线设在所述过线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风框的外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向上翻折以限定出所述过线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设在所述回风框的靠近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的一侧且可朝向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回风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管机,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回风组件,从而可以提高智能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风管机可适用于不同装修风格的吊顶,扩大风管机的使用范围,保证风管机工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风管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回风组件的示意图,其中开关门关闭回风口,智能检测装置未转动;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回风组件的示意图,其中开关门打开回风口,智能检测装置转动;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回风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回风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回风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回风组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回风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风管机1000;

回风组件100;

回风框1;回风通道a;回风口b;配合部11;出风口c;

智能检测装置2;支撑架21;观察孔21a;连接柱211;

用户检测部22;温度检测部23;

开关门3;避让口3a;

遮挡组件4;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

第一驱动装置5;驱动电机51;传动组件52;

第二驱动装置7;滤网8;

空气检测装置9;第一检测部91;第二检测部92;第三检测部93;

电控装置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管机1000的回风组件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管机1000的回风组件100,包括:回风框1和智能检测装置2。

具体而言,回风框1限定出回风通道a。当回风组件100用于风管机1000时,回风框1可安装于天花板上。智能检测装置2设在回风通道a的回风口b处,智能检测装置2被构造成用于检测风管机1000所处空间是否有用户和/或检测室内温度。

由此可知,智能检测装置2可被构造成只用于检测风管机1000所处空间是否有用户,然后可将检测结果发送给风管机1000的电控装置10,风管机1000的电控装置10可根据检测结果控制风管机1000的运行状态,例如当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到风管机1000所处的空间内没有用户时,风管机1000的电控装置10可关闭风管机1000,有利于用户节约用电,减少使用成本,降低风管机1000的能耗。又例如,当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到风管机1000所处的空间内有用户时,风管机1000的电控装置10可开启风管机1000以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使风管机1000的使用更加智能、灵活。

智能检测装置2还可被构造成只用于检测风管机1000所处空间的室内温度,然后可将检测结果反馈给风管机1000的电控装置10,电控装置10根据检测结果和用户设置的目标温度,自动调节风管机1000的换热温度以使室内温度达到用户设置的目标温度。

当然智能检测装置2还可以被构造成可同时用于检测风管机1000所述空间是否有用户和检测室内温度,进而可以扩大智能检测装置2的功能,提高风管机1000的智能化程度。

由于智能检测装置2设在回风口b处,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发明实施例的风管机1000中,可有效地避免智能检测装置2被灯带等物体遮挡而影响智能检测装置2的检测范围和检测结果,提高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无论室内吊顶如何,都不影响智能检测装置2的正常使用,使风管机1000可适用于不同装修风格的吊顶,保证风管机1000工作的可靠性,扩大风管机1000的适用范围。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风管机1000来说,回风口b处的气流温度为相对真实的室内换热空间的温度,从而智能检测装置2设在回风口b处检测室内温度时,检测结果更为准确,进而可以提高风管机1000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的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风管机1000的回风组件100,通过在回风口b处设置智能检测装置2,从而可以提高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风管机1000可适用于不同装修风格的吊顶,扩大风管机1000的适用范围,保证风管机1000工作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智能检测装置2可转动地设在回风框1上。从而便于回风组件100的安装和维修,便于对智能检测装置2进行维修和更换。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回风组件100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5,第一驱动装置5设在回风框1上且与智能检测装置2相连以驱动智能检测装置2转动。由此可知,智能检测装置2可通过第一驱动装置5设在回风框1上,同时可知,智能检测装置2可通过第一驱动装置5驱动转动,进而便于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风管机1000所处空间是否有用户和/或检测室内温度,扩大智能检测装置2的检测范围,提高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回风组件100的可靠性。

如图4、图7和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1和传动组件52,传动组件52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51和智能检测装置2相连。由此可知,第一驱动装置5驱动智能检测装置2转动的过程为:驱动电机51驱动运行,然后驱动电机51驱动传动组件52运动,传动组件52带动智能检测装置2运动进而可实现智能检测装置2的转动过程。

如图7和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52形成为连杆机构。由此可知,传动组件52的结构简单、可靠,在保证智能检测装置2可转动一定的范围的同时,有利于减小第一驱动装置5的占用空间。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智能检测装置2上设有连接柱211,回风框1上设有配合部11,连接柱211与配合部11配合连接且相对配合部11可转动。由此可知,智能检测装置2可通过连接柱211与配合部11的配合而设在回风框1上,并且相对回风框1可转动。智能检测装置2设在回风框1上的方式简单、可靠,便于装配和拆卸。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检测装置2包括支撑架21、用户检测部22和温度检测部23,支撑架21设在回风口b处,支撑架21上设有两个观察孔21a,用户检测部22和温度检测部23分别设在支撑架21上的两个观察孔21a内且相互独立,用户检测部22被构造成用于检测风管机1000所处空间是否有用户,温度检测部23被构造成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由此可知,智能检测装置2不但可以检测风管机1000所处空间是否有用户,还可以检测室内温度。进而使智能检测装置2的功能多样化。同时可知,智能检测装置2可通过支撑架21安装至回风口b处,安装方式简单,有利于提高回风组件100的装配效率。智能检测装置2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具体地,如图5和图7所示,支撑架21与回风框1相连且相对回风框1可转动。由此可知,连接柱211设在支撑架21上,支撑架21通过连接柱211支撑连接到回风框1上,第一驱动装置5驱动支撑架21转动,进而使用户检测部22和温度检测部23随着支撑架21同步转动,由此实现智能检测装置2可转动的功能。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智能检测装置2的转动角度为α,当α满足:0°≤α≤60°时,可以保证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回风组件100的可靠性。可选地,5°≤α≤55°。可选地,10.5°≤α≤30.2°。可选地,α=6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智能检测装置2固定在回风口b处,并且智能检测装置2的固定面与回风口b所在平面具有夹角。由此可知,智能检测装置2可以固定在回风口b处且相对回风口b固定不转动,并且可知,智能检测装置2相对回风口b倾斜设置。由此有利于简化智能检测装置2的结构和安装过程,使智能检测装置2更加可靠地设在回风口b处,使回风组件100的结构简单,同时有利于提高回风组件100的结构的可靠性。在实际生产中,可将智能检测装置2的固定面相对回风口b所在平面朝向风管机1000的出风口c倾斜设置,从而便于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出风口c对应区域是否有用户和/或检测室内的温度,进而提高风管机1000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智能检测装置2的倾斜设置,还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智能检测装置2的检测范围,提高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回风组件100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智能检测装置2固定在回风口b处,并且智能检测装置2的固定面位于回风口b所在平面。由此可知,智能检测装置2可以固定在回风口b处,并且智能检测装置2相对回风口b平行设置,智能检测装置2的固定面与回风口b所在平面之间没有夹角。从而便于智能检测装置2的安装和固定。有利于使智能检测装置2可靠地固定在回风口b处。同时有利于简化回风组件100的结构,降低回风组件100的生产成本,提高回风组件100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回风框1的上设有过线槽,智能检测装置2与风管机1000的电控装置10之间的连接导线设在过线槽内。例如图5和图8所示,智能检测装置2和电控装置10间隔设置,电控装置10和智能检测装置2之间的连接导线可设在过线槽内。由此有利于保证电控装置10与智能检测装置2连接的可靠性,便于操作人员将电控装置10与智能检测装置2进行连接,防止连接导线与其他部件相互干扰,进而有利于提高风管机1000的可靠性。

其中,电控装置10与智能检测装置2相连后可用于根据智能检测装置2的检测结果控制风管机1000的运行状态。从而,智能检测装置2可将检测的结果反馈给电控装置10,电控装置10根据智能检测装置2的具体检测结果控制风管机1000的运行状态。

例如,当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到风管机1000所处的空间内没有用户且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电控装置10时,电控装置10可关闭风管机1000或控制风管机1000内的驱动系统和压缩机系统停止运行,仅开启智能检测装置2以时刻检测是否有用户。从而有利于用户节约用电,减少使用成本,降低风管机1000的能耗。当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到风管机1000所处的空间内有用户且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电控装置10后,电控装置10可控制风管机1000内的驱动系统和压缩机系统开始运行,进而可以有效地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使风管机1000的使用更加智能、灵活。

又例如,当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风管机1000所处空间的室内温度低于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且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电控装置10时,电控装置10可提高风管机1000的换热效率,进而可尽快达到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当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风管机1000所处空间的室内温度高于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且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电控装置10时,电控装置10可根据检测结果控制风管机1000进行制冷或关闭风管机100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回风框1的外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向上翻折以限定出过线槽。从而可知,过线槽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同时有利于提高回风框1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检测装置2设在回风框1的靠近风管机1000的出风口c的一侧且可朝向出风口c的出风方向转动。从而便于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出风口c对应区域是否有用户和/或检测室内的温度,进而提高风管机1000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回风组件100还包括开关门3,开关门3设在回风口b处以打开或关闭回风口b。由此可知,当风管机1000运行时,开关门3可打开回风口b以回风。当风管机1000关闭时,开关门3可关闭回风口b。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风管机1000的回风组件100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回风口b处的格栅,而采用开关门3设在回风口b处。从而在风管机1000停止运行时,当用户抬头看回风口b时,由于开关门3关闭了回风口b,从而用户仅能看到开关门3,无法看到风管机1000内部,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回风组件100的外观美观性,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当开关门3关闭回风口b时,可有效地避免室内空间内的灰尘等小颗粒通过回风口b进入到风管机1000内部,提高风管机1000的可靠性,同时可降低清洁风管机1000的频率,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如图3和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关门3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回风口b处,在打开回风口b时,开关门3朝向出风口c的出风方向转动。由此可知,开关门3打开回风口b后,风管机1000的送风过程与回风过程分别在开关门3的相对两侧进行,例如,风管机1000的出风口c的出风方向位于开关门3的前侧时,即风管机1000向前送风,则风管机1000的回风过程在开关门3的后侧进行。可以理解的是,出风口c的出风方向通常为用户所在区域(例如客厅),则由于开关门3朝向出风口c的出风方向转动(朝向客厅的方向转动),从而用户(位于客厅内)抬头看回风口b时,用户的视线被转动后的开关门3挡住,从而用户仍然仅可看见开关门3,而看不到风管机1000的内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关门3的转动角度为γ,当γ满足:20°≤γ≤90°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用户通过开关门3观看到风管机1000的内部,可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可选地,22°≤γ≤86°。可选地,22.5°≤γ≤78.5°。可选地,27.3°≤γ≤60.2°。可选地,γ=30°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开关门3上设有避让口3a,智能检测装置2设在避让口3a处。从而有利于提高风管机1000的空间利用率,减小回风组件100的占用空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智能检测装置2和开关门3各自运行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避让口3a靠近开关门3的枢转端设置。已知开关门3在打开回风口b时的转动方向是朝向出风口c出风方向的,从而可知,开关门3的枢转端靠近出风口c设置,则避让口3a位于开关门3的靠近出风口c的部分。也就是说,智能检测装置2设在回风口b的靠近出风口c的一侧。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开关门3的转动而遮挡智能检测装置2,有利于保证智能检测装置2的检测结果,有利于保证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回风组件100的可靠性。可选地,避让口3a形成为由开关门3的枢转端的一部分向内凹陷而形成的缺口。从而便于开关门3的制造。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检测装置2可转动地设在避让口3a处。从而可以扩大智能检测装置2的检测范围,提高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回风组件100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回风组件100还包括遮挡组件4,遮挡组件4设在避让口3a处,在开关门3关闭回风口b时,至少部分遮挡组件4位于智能检测装置2的正上方。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用户抬头时,通过避让口3a与智能检测装置2之间的间隙看到风管机1000内部,进而可以提高回风组件100的外观美观性,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

具体地,遮挡组件4包括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位于智能检测装置2的左右两侧,第三挡板4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相连,第三挡板43位于智能检测装置2的上方。由此可知,遮挡组件4在智能检测装置2的左方、右方和上方分别设置了用于遮挡的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从而可有效地避免智能检测装置2转动时用户通过避让口3a与智能检测装置2之间的间隙看到风管机1000内部,进而可以提高回风组件100的外观美观性,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

可选地,遮挡组件4与开关门3为一体件。从而有利于提高回风组件100的生产效率,同时提高开关门3的结构强度和的可靠性。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开关门3上设有遮挡组件4,遮挡组件4包括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分别位于智能检测装置2的左右两侧,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形成为平面板且在开关门3关闭回风口b时竖直向上延伸,第三挡板4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相连,第三挡板43形成为曲面板,在开关门3关闭出风口c时第三挡板43由下到上形成为向前倾斜的曲面板。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开关门3和/或智能检测装置2转动时用户通过避让口3a与智能检测装置2之间的间隙看到风管机1000的内部,提高回风组件100使用时的外观美观性,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开关门3为多个,多个开关门3沿回风口b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从而当回风口b的尺寸固定时,多个开关门3的结构设置有利于减小单个开关门3的重量,有利于减小回风组件100的同一位置承受的压力,提高回风组件100的结构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回风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回风组件100还包括多个第二驱动装置7,多个第二驱动装置7与多个开关门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驱动装置7与对应的开关门3相连以驱动开关门3转动。由此可知,多个开关门3分别有各自对应的第二驱动装置7驱动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回风口b,开关门3打开或关闭回风口b的方式简单、可靠。多个开关门3相互独立,当其中的一个开关门3失效无法打开回风口b时,可通过其他的开关门3打开回风口b,进而仍然能够实现风管机1000的换热功能,提高了风管机1000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回风组件100还包括滤网8,滤网8设在回风框1内且位于开关门3的上方。从而可以有效地过滤随着空气流动至回风口b的灰尘等小颗粒,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等小颗粒进入到风管机1000内部,由此可以提高回风组件100的可靠性,降低清洁风管机1000的频率。

如图9和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回风组件100还包括空气检测装置9,空气检测装置9设在回风框1内且位于开关门3的上方,空气检测装置9包括第一检测部91、第二检测部92和第三检测部93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检测部91被构成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湿度,第二检测部92被构造成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污染情况,第三检测部93被构造成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风管机1000可根据空气检测装置9检测到的空气质量来提醒用户打开窗户,或者打开空气净化器等。使回风组件100的功能多样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回风口b处还可以不设置开关门3,例如可以在回风口b处设置回风格栅等。从而使回风组件100的结构简单、质量轻。有利于降低回风组件100的生产成本,提高回风组件100的生产效率,提高风管机1000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管机1000,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回风组件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管机1000,通过设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回风组件100,从而可以提高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风管机1000可适用于不同装修风格的吊顶,扩大风管机1000的使用范围,保证风管机1000工作的可靠性。

下面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风管机1000的回风组件10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说明仅具有示例性,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下述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对其中的技术方案或者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组合或者替换、修改,这也落入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于风管机1000的回风组件100,包括:回风框1、智能检测装置2、开关门3、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7、滤网8和空气检测装置9。

具体而言,回风框1适于安装在天花板上,回风框1限定出回风通道a。

其中开关门3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回风口b处以打开或关闭回风口b。从而,当风管机1000运行时,开关门3可打开回风口b以回风。当风管机1000关闭时,开关门3可关闭回风口b。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用于风管机1000的回风组件100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回风口b处的格栅,而采用开关门3设在回风口b处。从而在风管机1000停止运行时,当用户抬头看回风口b时,由于开关门3关闭了回风口b,从而用户仅能看到开关门3,无法看到风管机1000内部,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回风组件100的外观美观性,提升用户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当开关门3关闭回风口b时,可有效地避免室内空间内的灰尘等小颗粒通过回风口b进入到风管机1000内部,提高风管机1000的可靠性,同时可降低清洁风管机1000的频率,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具体地,在打开回风口b时,开关门3朝向出风口c的出风方向转动,并且开关门3的转动角度γ=30°。开关门3为两个,两个开关门3沿回风口b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每个开关门3由两个设在回风框1上的第二驱动装置7分别驱动转动。其中靠近回风口b的开关门3的枢转端处设有避让口3a,避让口3a形成为由该开关门3的枢转端的一部分向内凹陷而形成的缺口。

智能检测装置2被构造成用于检测风管机1000所处空间是否有用户,同时检测室内温度。智能检测装置2可转动地设在避让口3a处且转动方向与开关门3打开回风口b的方向相同,转动角度α=60°。由此可知,智能检测装置2设在回风口b处。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风管机1000的回风组件100中,可有效地避免智能检测装置2被灯带等物体遮挡而影响智能检测装置2的检测范围和检测结果,提高智能检测装置2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风管机1000可适用于不同装修风格的吊顶,保证风管机1000工作的可靠性,扩大风管机1000的适用范围。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风管机1000来说,回风口b处的气流温度为相对真实的室内换热空间的温度,从而智能检测装置2设在回风口b处检测室内温度时,检测结果更为准确,进而可以提高风管机1000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的体验。

具体地,智能检测装置2包括支撑架21、用户检测部22和温度检测部23,支撑架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柱211,回风框1上设有配合部11,连接柱211与配合部11配合连接且相对配合部11可转动。支撑架21上设有两个观察孔21a,用户检测部22和温度检测部23分别设在支撑架21上的两个观察孔21a内且相互独立,用户检测部22被构造成用于检测风管机1000所处空间是否有用户,温度检测部23被构造成用于检测室内温度。

第一驱动装置5设在回风框1上,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1和传动组件52,传动组件52形成为连杆结构,传动组件52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51和支撑架21相连。由此,第一驱动装置5驱动智能检测装置2转动的过程为:驱动电机51驱动运行,然后驱动电机51驱动传动组件52运动,传动组件52带动支撑架21转动,进而可实现智能检测装置2的转动过程。其中驱动电机51为步进电机。

开关门3上设有遮挡组件4,遮挡组件4包括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分别位于智能检测装置2的左右两侧,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形成为平面板且在开关门3关闭回风口b时竖直向上延伸,第三挡板4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相连,第三挡板43形成为曲面板,在开关门3关闭出风口c时第三挡板43由下到上形成为向前倾斜的曲面板。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开关门3和/或智能检测装置2转动时用户通过避让口3a与智能检测装置2之间的间隙看到风管机1000的内部,提高风管机1000使用时的外观美观性,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其中,遮挡组件4与开关门3为一体件。具体地,遮挡组件4上设有便于智能检测装置2进行配合连接的避让结构。

风管机1000的电控装置10与智能检测装置2相连以根据智能检测装置2的检测结果控制风管机1000的运行状态。其中,电控装置10与智能检测装置2间隔设置,回风框1的周向边缘上设有过线槽,连接电控装置10和智能检测装置2的导线设在过线槽内。过线槽是由回风框1的外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向上翻折而限定出的。

滤网8设在回风框1内且位于开关门3的上方。从而可以有效地过滤随着空气流动至回风口b的灰尘等小颗粒,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等小颗粒进入到风管机1000内部,由此可以提高风管机1000的可靠性,降低清洁风管机1000的频率。

空气检测装置9设在回风框1内且位于开关门3的上方,空气检测装置9包括第一检测部91、第二检测部92和第三检测部93,第一检测部91被构成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湿度,第二检测部92被构造成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污染情况,第三检测部93被构造成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风管机1000可根据空气检测装置9检测到的空气质量来提醒用户打开窗户,或者打开空气净化器等。使回风组件100的功能多样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管机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