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3715发布日期:2019-11-20 01:16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器/蒸发器的配套产品,是一种具有胶球在线清洗功能的端盖式胶球清洗装置,适用于双流程水冷冷水机组管壳式冷凝器,双流程管壳式满液蒸发器,以及冷却水走管程且温度不超过80℃的双流程水冷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冷水机组冷凝器自动在线清洗装置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一个独立的清洗系统装置,与冷凝器进出水管通过管道连接起来,发球机将胶球发出冷却水的入水管道,胶球随冷却水流入冷凝器,清洗完毕后从冷却水出水口流出,进入捕球器,再进入发球机内,此类清洗装置主要是安装在冷水主机的连接管道上,需要单独安装,较为麻烦;第二类是在冷凝器的进出口处设置四通换向装置,冷凝器换热管内装清洗元件,通过四通换流向使清洗元件在做往复运动,清洗换热管内壁,详情可见公开号为cn104151297a的发明专利,然而此类通过换流向的自动清洗装置存在两个弊端:1、换向时高温水进入冷凝器,造成冷水机组冷凝器内制冷剂冷凝温度瞬间变化较大,冷水机组瞬间效率波动较大,对冷水机组运行带来较大冲击,严重时引起冷水机组喘振等副作用;2、由于水流场在冷凝器管板的分布原因,每根换热管内的流速不同,所以运行一段时间,部分清洗元件无法作往复清洗运动,卡住在阻挡元件内;第三类是一种具有胶球在线清洗功能的水冷冷水机组管壳式冷凝器前端封头管箱,详情可见公开号为cn208805095的专利,该设备带有动力泵,能耗大,同时由于在实际工程运用中,收球滤网会拦截水流当中的杂质,并且杂质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堵塞收球滤网,从而时常导致胶球堵在收球滤网当中,无法顺利回收胶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直接利用出水管和进水管内压差管产生的压差完成收球和发球动作,无需额外的动力泵,能耗损失小,结构紧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包括封头管箱以及设置在封头管箱一端的出水管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出水管和进水管之间的球水分离器,球水分离器具有收球口和发球口,所述封头管箱内设有上管箱和下管箱,上管箱的前端连通出水管,出水管内设有捕球滤网和与捕球滤网的出口端连通用于在胶球和水流进入出水管时利用压差将胶球回收至球水分离器的收球口内而水流回流至出水管的上压差管,球水分离器内还设有用于将胶球和水流分离的球水分离滤网,所述发球口内设有用于在收球时防止胶球从发球口流出的第二通断阀;所述下管箱的前端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内设有用于在进水管进水时利用压差将胶球从球水分离器的发球口发出的下压差管,所述收球口内设有用于在发球时防止从收球口流出的第一通断阀;所述球水分离器还连通有用于在上压差管将胶球回收至球水分离器内时将球水分离器内水排出至出水管的出水口、用于在进水管进水时将水导入下压差管内以将胶球从球水分离器内发出的进水口以及用于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通断的进出水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上压差管包括有上出水口、上发球口、上入球口和上入水口,上入球口、上出水口以及出水管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上发球口和上入水口都伸出出水管外,上出水口仅与上入水口连通,上发球口仅与上入球口连通,上出水口与出水管的出口在同侧,上入球口与捕球滤网的出口端连通,上发球口和上入水口分别与球水分离器的收球口和出水口连通,上入水口和上发球口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为l,0≤l≤200cm。

更优选地,所述上压差管为一四通管,四通管内设有上隔板,上入水口和上发球口处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下压差管包括有下入水口、下入球口、下发球口和下出水口,下入水口、下发球口以及进水管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下出水口和下入球口都伸出进水管外,下入水口仅与下出水口连通,下入球口仅与下发球口连通,下入水口与进水管的入口在同侧,下入球口和下出水口分别与球水分离器的发球口和进水口连通,下出水口和下入球口的中心轴线的间距为l,0≤l≤200cm。

更优选地,所述下压差管为一四通管,四通管内设有下隔板,下出水口和下入球口处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球水分离器为卧式边发边收球水分离器,包括筒体,收球口和出水口设置在筒体的一侧壁上,发球口和进水口设置在筒体的另一侧壁上,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都与用于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通断的进出水控制阀连接;所述进出水控制阀包括置入筒体内的内筒,内筒内设有用于将内筒的内腔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内筒隔板,第一内腔内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与出水口对应的第一通口的分离滤网,第二内腔的内筒侧壁上设有两个分别与发球口和进水口对应的第二通口,第二内腔内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与进水口对应的第二通口的分离滤网,内筒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内筒在筒体内转动使得两个第一通口与发球口和进水口对应且两个第二通口与收球口和出水口对应的内筒旋转驱动器。

优选地,所述球水分离器为立式边发边收球水分离器,包括罐体,罐体的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收球口和出水口设置在上腔的罐体侧壁上,发球口和进水口设置在下腔的罐体侧壁上,罐体内腔中还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进水口和出水口还都与用于控制出水口和进水口导通状态的进出水控制阀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进出水控制阀包括外筒和置入外筒内的内筒,内筒内设有用于将内筒的内腔分为进水腔和出水腔的分隔板,出水腔与出水口连通,进水腔与进水口连通,内筒的出水腔侧壁上设有第一连通口,内筒的进水腔侧壁上设有第二连通口,外筒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连通口对应的第三连通口以及与第二连通口对应的第四连通口,所述内筒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使得内筒上连通口与外筒上连通口对应或错开的内筒旋转驱动器。

更优选地,所述罐体上设有总导通口,总导通口内设有通口间隔板,间隔板将总导通口分为出水口和进水口。

更优选地,所述进出水控制阀包括用于控制进水口通断的第一电动两通阀以及用于控制出水口通断的第二电动两通阀。

更优选地,所述下腔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设有第二控制阀,第一腔的侧壁上设有视镜口,发球口处于第二腔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球水分离器为卧式先发后收球水分离器,包括筒体,收球口和出水口设置在筒体的一侧壁上,发球口和进水口设置在筒体的另一侧壁上,进水口和出水口都与用于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通断的进出水控制阀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进出水控制阀包括置入外筒内的内筒,内筒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口,内筒的内腔内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内筒连接有用于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使得两个第一通口与发球口和进水口对应或两个第一通口与收球口和出水口对应的内筒旋转驱动器。

更优选地,所述进出水控制阀包括置入外筒内的内筒,内筒的内腔与外筒内腔连通,外筒内腔内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内筒的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口,内筒连接有用于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使得第一通口与进水口对应或第一通口与出水口对应的内筒旋转驱动器。

更优选地,所述筒体由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密封对接形成,第一筒体上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第二筒体上设有收球口和发球口,第二筒体的内腔内设有防止胶球进入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内筒处于第一筒体内,内筒的内腔与第二筒体的内腔连通。

更优选地,所述进出水控制阀包括用于控制进水口通断的第一电动两通阀以及用于控制出水口通断的第二电动两通阀;外筒内腔内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

更优选地,所述进出水控制阀为电动三通阀,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设置在外筒的一端部形成连通口,电动三通阀的第一个阀口连通外部进水管,第二个阀口连通外部出水管,第三个阀口与连通口密封对接;外筒内腔内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

优选地,所述球水分离器为立式先发后收球水分离器,包括罐体,罐体的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收球口设置在上腔的罐体侧壁上,发球口设置在下腔的罐体侧壁上;进水口和出水口也都设置在罐体上,罐体内还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的球水分离滤网,进水口和出水口都连通有用于控制进水口导通形成发球状态或导通口出水导通形成收球状态的进出水控制阀。

更优选地,所述罐体一侧连通有一端封闭的外筒,罐体与外筒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连通口导通,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外筒上;所述进出水控制阀包括置入外筒内的内筒,内筒的内腔与连通口密封对接,内筒的侧壁上设有通口,内筒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内筒转动使得通口与进水口连通或通口与出水口连通的内筒转动驱动器。

更优选地,所述罐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形成一个连通口;所述进出水控制阀为电动三通阀,电动三通阀的第一个阀口连通外部进水管,第二个阀口连通外部出水管,第三个阀口与连通口密封对接。

更优选地,所述进出水控制阀包括用于控制进水口通断的第一电动两通阀以及用于控制出水口通断的第二电动两通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断阀为止回阀或电动两通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断阀为止回阀或电动两通阀。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内还设有球水分离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在出水管内设置上压差管,进水管内设置下压差管,上下压差管之间连通有球水分离器,利用出水管出水时产生的压差将胶球回收至球水分离器内,进水管进水时产生的压差将球水分离器内胶球发出,整个收发球动作无需额外的动力泵,能耗损失小,结构紧凑,循环利用,滤网便于拆卸清洗,压损小,可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上压差管处于出水管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上压差管处于出水管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下压差管处于进水管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下压差管处于进水管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剖视图a-a;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应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剖视图b-b;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内筒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环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密封环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密封圈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应用在冷凝器上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球水分离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球水分离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罐体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球水分离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内筒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原理图一;

图2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原理图二;

图2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球水分离器第四种实施方式中内筒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剖视图;

图3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第五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3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剖视图;

图3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第六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3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剖视图;

图3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第七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3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八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3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的第八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的第八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的第八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4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的第八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4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九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4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九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剖视图;

图4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的第九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4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十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4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内应用第十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剖视图;

图4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中球水分离器的第十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4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第十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第十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5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第十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第十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5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第十三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的第十三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盖式胶球清洗机,该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包括封头管箱60、设置在封头管箱一端的出水管10和进水管20以及设置在出水管和进水管之间的球水分离器30,球水分离器30具有收球口301和发球口302,所述封头管箱60内设有上管箱601和下管箱602,上管箱601的前端连通出水管10,出水管10内设有用于在上管箱601内胶球和水流进入出水管时利用压差将胶球回收至球水分离器的收球口内而水流回流至出水管的上压差管40,球水分离器30内还设有用于将胶球和水流分离的球水分离滤网305,所述发球口302内设有用于在收球时防止胶球从发球口流出的第二通断阀;所述下管箱602的前端连通有进水管20,进水管20内设有用于在进水管进水时利用压差将胶球从球水分离器的发球口发出的下压差管50,所述收球口301内设有用于在发球时防止从收球口流出的第一通断阀;所述球水分离器30还包括有用于在上压差管将胶球回收至球水分离器内时将球水分离器内水排出至出水管的出水口303、用于在进水管进水时将水导入下压差管内以将胶球从球水分离器内发出的进水口304以及用于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通断的进出水控制阀32,利用出水管10出水时产生的压差将胶球回收至球水分离器30内,球水分离器30将胶球和水流分离,胶球停留在球水分离器30内,而水流穿过球水分离器30最终汇入出水管10内流出;进水管20进水时产生压差,水流进入球水分离器30内,带动胶球汇入进水管20内,胶球发出,整个收发球动作无需额外的动力泵,能耗损失小,结构紧凑,循环利用,滤网便于拆卸清洗,压损小,可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且适用于封头管箱规格在dn400至dn3000之间的冷水机组冷凝器和蒸发器。

如图3所示,所述上压差管40包括有上出水口41、上出球口42、上入球口43和上入水口44,上入球口43、上出水口41以及出水管10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上出球口42和上入水口44都伸出出水管10外,上出水口41仅与上入水口44连通,上出球口42仅与上入球口43连通,上出水口41与出水管10的出口在同侧,上入球口43与捕球滤网11的出口端,上出球口42和上入水口44分别与球水分离器30的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连通,上入水口54和上出球口4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为l,0≤l≤200cm,这样在水流和胶球从上管箱601进入出水管10时,大部分水流直接从出水管10流出;小部分水流在收球滤网11的作用下,带动胶球进入上入球口43,再经过上出球口42进入球水分离器30的收球口301,经过球水分离器30内的分离滤网11的过滤,使得胶球留在球水分离器30内,而小部分水流从出水口303流入上入水口44,最后从上出水口41流出汇入出水管10内,从出水管10的开口流出。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该与捕球滤网的出口端对接11安放在上管箱601内或出水管10内,与捕球滤网的出口端对接呈锥形状,其大端开口朝向封头管箱一侧并与出水管内壁贴合,小端开口与上入球口43连通,锥角β为20°至90°。所述上管箱601设有清污口604,可定期将清污口打开清理收球滤网上截留的杂质,清污口还可设置在出水管。

所述上压差管40包括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主管的一开口端与水流方向相对,第一主管的一开口端即为上入球口43,第一支管的另一开口端连通有伸出出水管外的第一支管,第一支管伸出出水管外的开口端即为上出球口42,第二主管的一开口端与水流方向相同,第二主管的一开口端即为上出水口41,第二主管的另一开口端连通有伸出出水管外的第二支管,第二支管伸出出水管外的开口端即为上入水口44,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为l,0≤l≤200cm。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该上压差管中第一支管垂直于第一主管,所述第一主管与第一支管的连接端采用上隔板45密封,第二支管垂直于第二主管,第二主管与第二支管的连接端采用上隔板45密封,上隔板45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γ,0<γ≤90°,优选γ为45°。如图4所示,为上压差管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压差管为一四通管,四通管内设有上隔板45,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为0,上入水口和上出球口处于同一直线上。

如图5所示,所述下压差管50包括有下入水口51、下入球口52、下出球口53和下出水口54,下入水口51、下出球口53以及进水管20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下出水口54和下入球口52都伸出进水管20外,下入水口51仅与下出水口54连通,下入球口52仅与下出球口53连通,下入水口51与进水管20的入口在同侧,下入球口52和下出水口54分别与球水分离器30的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连通,下出水口54和下入球口52的中心轴线的间距为l,0≤l≤200cm,这样在进水管20进水时,大部分水流直接流入下管箱602,小部分水流从进入下入水口51,经过下出水口54流入进水口304内,在进入球水分离器30中,将胶球带入发球口302,进入下入球口52,最后从下出球口53汇入进水管20中,流入下管箱602以对水机组冷凝器和蒸发器进行清洗。

所述下压差管50与上压差管40的结构相同,所述下压差管50包括第三主管、第四主管、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第三主管的一开口端与水流方向相对,第三主管的一开口端即为下入水口51,第一支管的另一开口端连通有伸出进水管外的第三支管,第三支管伸出出水管外的开口端即为下出水口54,第四主管的一开口端与水流方向相同,第四主管的一开口端即为下出球口53,第四主管的另一开口端连通有伸出出水管外的第二支管,第四支管伸出出水管外的开口端即为下入球口52,第三支管与第四支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为l,0≤l≤200cm。作为下压差管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三支管垂直于第三主管,所述第三主管与第三支管的连接端采用下隔板55密封,第四支管垂直于第四主管,第四主管与第四支管的连接端采用下隔板55密封,下隔板55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γ,0<γ≤90°,优选γ为45°。如图6所示,为下压差管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压差管为一四通管,四通管内设有下隔板55,第三支管与第四支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为0,下出水口54和下入球口52处于同一直线上。

该球水分离器分为四大类:卧式边发边收类、立式边发边收类、卧式先发后收类和先发后收类。

图1、图2以及图7至图14中的球水分离器为卧式边发边收球水分离器,该卧式边发边收球水分离器30a包括筒体31a,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设置在筒体的一侧壁上,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设置在筒体31a的另一侧壁上,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3都与用于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通断的进出水控制阀32连接;所述进出水控制阀32a包括置入筒体31a内的内筒321a,内筒321a内设有用于将内筒321a的内腔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内腔32101a和第二内腔32102a的内筒隔板32103a,第一内腔32101a的内筒侧壁上设有两个分别与收球口和出水口对应的第一通口3211a,第一内腔32101a内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与出水口对应的第一通口的分离滤网305,第二内腔32102a的内筒侧壁上设有两个分别与发球口和进水口对应的第二通口3212a,第二内腔内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与进水口对应的第二通口的分离滤网305,内筒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内筒在筒体内转动使得两个第一通口与发球口和进水口对应且两个第二通口与收球口和出水口对应的内筒旋转驱动器322a,这样在进行收球时,胶球和水流从收球口301、一个第一通口3211a进入第一内腔32101a,水流再从另一个第一通口3211a和出水口303流出;发球时,水流从进水口304和另一个第二通口3212a流入第二内腔32102a,带动胶球从一个第二通口3212a和发球口302流出,第一内腔32101a与第二内腔32102a相互独立,可实现边发球边收球,有效提高收球率,并且功率极低,结构简单可靠,加工难度低;在进行收发球全部结束后,可通过内筒旋转驱动器322a驱动内筒321a转动,使得两个第一通口3211a分别与进水口304和发球口302对应,两个第二通口3212a分别与出水口303和收球口301对应,以方便进行下次的收发球动作。该筒体31a可水平安放使得外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平齐,也可将筒体31a倾斜安放,使得筒体31a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小于等于90度。所述内筒旋转驱动器322a可选用电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的启动或停止都可采用控制器的plc或单片机来实现控制,也可选用气动执行器或液动执行器。

所述筒体31a和内筒321a同轴线,筒体31a的两端嵌入滑动轴承311a与内筒两头构成转动副,方便内筒驱动器322a驱动内筒321a在筒体31a内滑动。

如图10所示,为了使得内筒321a在筒体31a内转动顺畅,外筒内壁和内筒外壁之间留有间隙,筒体31a的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中都嵌入连接环312a,连接环312a一端为平面,一端为马鞍口面,马鞍口面紧贴内筒外表面,连接环将外筒上的收球口、出水口、发球口和进水口分别内筒上的四个通口相连通,这样既能不影响内筒321a的转动,又能起到密封作用,以防止液体流出,防止发球腔和收球腔串水。所述马鞍口周边设有密封环313a,密封环313a与外筒内壁紧贴,控制极少的泄露量,防止第一内腔32101a和第二内腔32102a串水。该连接环312a、密封环313a和滑动轴承311a的材质不限,优先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尼龙。

内筒321a内的内筒隔板32103a可采用固定方式设置在内筒内,例如焊接,也可采用活动方式设置在内筒内,例如插接和卡接。内筒隔板32103a可将内筒20的内腔均分为第一内腔32101a和第二内腔32102a。

为了加工制作方便,处于筒体31a一侧壁上的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的轴线处于筒体31a的同一径向平面上;处于筒体31a另一侧壁上的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的轴线处于外筒的同一径向平面上;即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在一个径向平面上分层设置,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在另一个平面上分层设置;对应地,第一内腔32101a的内筒侧壁上的两个第一通口3211a的轴线处于内筒321a的同一径向面上;第二内腔32102a的内筒侧壁上的两个第二通口3212a的轴线处于内筒321a的同一径向面上,即两个第一通口3211a在一个径向平面上分层设置,两个第二通口3212a在另一个径向平面上分层设置。

作为一种最佳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出水口303和进水口304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出水口303和进水口304对称设置;一个第一通口3211a与一个第二通口3212a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发球口302和收球口301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发球口302和收球口301对称设置;另一个第一通口3211a与另一个第二通口3212a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即筒体31a上的四个口的轴线处于同一径向面上,且筒体31a上两侧壁上的口对称设置,同时,内筒321a的四个口的轴线也处于同一径向面上,且内筒两侧壁上的第一通口3211a与第二通口3212a对称设置,这样在两个第一通口3211a分别与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对应,两个第二通口3212a分别与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对应,可进行收球和发球动作;在内筒旋转驱动器322a驱动内筒321a转动90度时,筒体31a上四个通口与内筒321a上的四个通口都不对应,在内筒旋转驱动器322a驱动内筒21转动180度时,两个第一通口3211a分别与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对应,两个第二通口3212a分别与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又可继续同时进行收球和发球动作。另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该筒体31a上四个口的直径与内筒321a上四个口的直径相同。

为了方便观察到收球和发球状态以及添加或取出胶球,所述筒体31a的一端形成视镜口314a,视镜口内设有视镜;所述内筒31a一端密封,另一端敞开,敞开一端与视镜口314a连通,方便加球和取球,靠近视镜口的隔板一端设有用于贴合在视镜上的密封条315a,以防止在内筒转动过程中出现液体渗漏的现象。

该卧式边发边收球水分离器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内筒旋转驱动器322a驱动内筒321a转动,内筒321a处于0度时,内筒321a上两个第一通口3211a与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对应且两个第二通口3212a与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对应;发球与收球同时进行,水流从进水口304和第二通口3212a流入第二内腔32102a,带动胶球从第二通口3212a和发球口302流出;胶球和水流从收球口301、第一通口3211a进入第一内腔32101a,胶球停留在第一内腔32101a,水流再从第一通口3211a和出水口303流出;在此次收球和发球结束后,内筒旋转驱动器322a驱动内筒321a转动,内筒321a转动90度,内筒321a上的四个通口与筒体31a上的四个口都不对应,可打开视镜口进行添加胶球;内筒旋转驱动器驱动内筒321a转动180度时,内筒321a内两个第一通口3211a分别与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对应,两个第二通口3212a分别与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即内筒21内的第一内腔32101a与第二内腔32102a交换位置,原本收球时停留的胶球作为下次发球时的胶球,方便下次收球和发球。

如图15所示,将端盖式胶球清洗机安装冷凝器、蒸发器或空调机组的一端,以对冷凝器、蒸发器或空调机组进行清洗。

图16至图24中的球水分离器都为立式边发边收球水分离器,该立式边发边收球水分离器30b包括罐体31b,罐体的内腔分为上腔3101b和下腔3102b,上腔3101b和下腔3102b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3103b,上腔的罐体侧壁上设有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下腔的罐体侧壁上设有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罐体内腔中还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305,进水口和出水口还都连接有用于控制出水口和进水口导通状态的进出水控制阀32,进出水控制阀32控制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3都导通时时,进水口304与外部进水管导通,出水口303与外部出水管导通,第一控制阀3103b关闭,在收球时,胶球和水流从收球口301进入上腔3101b,胶球由于球水分离滤网305的作用停留在上腔3101b内,水流经过出水口303流入外部出水管;发球时,水流从进水口304进水,进入下腔3102b,带动下腔3102b内的胶球从发球口302流出,进出水控制阀32控制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3断开时,发球和收球停止,第一控制阀3103b打开,处于上腔3101b内的胶球落入下腔3102b内,预备下一次的收球和发球。该罐体31b可竖直安放,也可倾斜安放,使得罐体31b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0度≤α≤90度。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控制阀3103b为单向止回阀,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3都处于导通状态时,由于从进水口304进入的都是高压水,而从出水口303流出的都是清洗完成后的低压水,使得下腔3102b的压力大于上腔3101b的压力,第一控制阀3103b关闭,而在收发球完成后,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3都保持断开状态,第一控制阀3103b由于胶球的压力以及自身的重力而打开,处于上腔3101b内的胶球落入下腔3102b中。

如图16至图20为球水分离器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进出水控制阀32b包括外筒321b和置入外筒321b内的内筒322b,内筒322b内设有用于将内筒的内腔分为出水腔32201b和进水腔32202b的内筒分隔板3223b,出水腔32201b与出水口303连通,进水腔32202b与进水口304连通,内筒322b的出水腔侧壁上设有第一连通口3221b,内筒的进水腔侧壁上设有与第二连通口3222b,外筒321b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连通口对应的第三连通口3211b以及与第二连通口对应的第四连通口3212b,所述内筒322b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使得内筒上连通口与外筒上连通口对应或错开的内筒转动驱动器323b,在需要导通时,内筒转动驱动器323b驱动内筒322b转动,使得内筒322b上第一连通口3221b与外筒321b上的第三连通口3211b对应连通,内筒322b上的第二连通口3222b与外筒321b上的第四连通口3212b对应连通;而在需要断开时,内筒转动驱动器323b驱动内筒转动,使得内筒322b上连通口不与外筒321b上连通口对应,外筒321b上的连通口都被内筒322b的筒壁密封。所述内筒转动驱动器323b也可通过驱动外筒321b转动,来使得外筒321b上的连通口与内筒322b上的连通口对应或错开。该内筒转动驱动器323b可以选用电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的启动或停止都可采用控制器的plc或单片机来实现控制,也可选用气动执行器或液动执行器。

作为一种较佳的方式,第一连通口3221b与第二连通口3222b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即第一连通口3221b和第二连通口3222b对称设置在内筒322b的两侧;第三连通3211b和第四连通口3212b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即第三连通3211b和第四连通口3212b对称设置在外筒321b的两侧,这样在控制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3导通时,内筒322b上第一连通口3221b与外筒321b上的第三连通口3211b对应连通,内筒322b上的第二连通口3222b与外筒321b上的第四连通口3212b对应连通;内筒转动驱动器323b驱动内筒322b转动90度时,内筒322b上连通口不与外筒321b上连通口对应,外筒321b上的连通口都被内筒322b的筒壁密封;内筒转动驱动器323b驱动内筒322b转动180度时,出水腔32201b和进水腔32202b相互转换180度,第一连通口3221b和第二连通口3222b相互转换180度,第三连通3211b和第四连通口3212b相互转换180度,内筒322b上连通口与外筒321b上连通口又相互对应连通。

为了使得内筒322b在外筒321b内转动顺畅,所述外筒321b和内筒322b同轴线,外筒321b的两端嵌入滑动轴承与内筒两头构成转动副;外筒321b内壁和内筒322b外壁之间留有间隙,外筒322b的第三连通口3221b和第四连通口3222b中都嵌入连接环,连接环一端为平面,一端为马鞍口面,马鞍口面紧贴内筒外表面,连接环将外筒上的两个连通口分别与内筒上的两个连通口相连通,这样既能不影响内筒322b的转动,又能起到密封作用,以防止液体流出,防止出水腔32201b和进水腔32202b串水。所述马鞍口周边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与外筒内壁紧贴,控制极少的泄露量。该连接环、密封环和滑动轴承的材质不限,优先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尼龙。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罐体31b上设有总导通口311b,总导通口311b内设有通口间隔板3111b,通口间隔板3111b将总导通口311b分为出水口303和进水口304,球水分离滤网305可设置在总导通口311b内以防止胶球进入。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处于导通状态时,通口间隔板3111b与内筒分隔板3223b平齐。

所述内筒322b的一端封闭,内筒的另一端开口;内筒的封闭端与内筒旋转驱动器连接,内筒的开口端以及隔板上设有密封条,以防止在内筒转动过程中出现液体渗漏的现象。本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条、连接环、密封环和滑动轴承与球水分离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条315a、连接环312a、密封环313a和滑动轴承311a结构相同。

为了方便观察到收球和发球状态以及添加或取出胶球,所述下腔3102b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放胶球和观察发球状态的视镜口312b,视镜口312b处于发球口302上方,可方便放胶球进入下腔3102b内,也能观察出球状态。

所述下腔3102b分为第一腔31021b和第二腔31022b,第一腔31021b和第二腔31022b之间设有第二控制阀3104b,第一腔1021的侧壁上设有视镜口312b,发球口302处于第二腔31022b的侧壁上,在向下腔3102b放胶球时,打开视镜口312b,第二控制阀3104b关闭,胶球处于第一腔31021b内;而在发球时,第二控制阀3104b打开,胶球和从进水口304进入的水流进入第二腔31022b,从发球口302流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控制阀3104b为单向止回阀,在进行放球时,进水口304为关闭状态,而发球口302与外部设备连通,第二腔31022b的压力大于第一腔31021b的压力,第二控制阀3104b自动关闭;而在进行收发球时,进水口304处于连通状态,水流、胶球以及阀门自身的重力,第二控制阀3104b打开。

该立式边发边收球水分离器的工作过程具体为:1)内筒转动驱动器323b驱动内筒322b转动,使得内筒322b上第一连通口3221b与外筒321b上的第三连通口3211b对应连通,内筒322b上的第二连通口3222b与外筒321b上的第四连通口3212b对应连通,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3都处于导通状态,第一控制阀3103b在上腔与下腔压差的作用下关闭,收球时,胶球和水流从收球口301进入上腔3101b,胶球由于球水分离滤网305的作用停留在上腔3101b内,水流经过出水口303流入外部出水管;发球时,水流从进水口304进水,进入下腔3102b,带动下腔3102b内的胶球从发球口302流出;2)内筒转动驱动器323b驱动内筒322b转动,内筒322b上连通口不与外筒321b上连通口对应,外筒321b上的连通口都被内筒322b的筒壁密封,第一控制阀3103b由于胶球的压力以及自身的重力而打开,处于上腔3101b内的胶球落入下腔3102b中,以备下一次的收发球动作。

如图21至图24为球水分离器的第三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进出水控制阀32c包括用于控制进水口通断的第一电动两通阀321c以及用于控制出水口通断的第二电动两通阀322c。图23和图24为图22的原理示意图,在进行发球和收球时,第一电动两通阀321c和第二电动两通阀322c控制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3导通,第一控制阀3103b在上腔与下腔压差的作用下关闭,收球时,胶球和水流从收球口301b进入上腔3101b,胶球由于球水分离滤网305的作用停留在上腔3101b内,水流经过出水口303流入外部出水管;发球时,水流从进水口304进水,进入下腔3102b,带动下腔3102b内的胶球从发球口302流出;第一电动两通阀321c和第二电动两通阀322c控制进水口303和出水口303断开,第一控制阀3103b由于胶球的压力以及自身的重力而打开,处于上腔3101b内的胶球落入下腔3102b中,以备下一次的收发球动作。

图25至图37中的球水分离器为卧式先发后收球水分离器,该卧式先发后收球水分离器30c包括外筒31c,外筒31c的一侧壁上设有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外筒31c的另一侧壁上设有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3都连通有用于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通断的进出水控制阀32;所述球水分离器还包括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305,在进出水控制阀32控制出水口303导通时,水流和胶球从收球口301进入,经过球水分离滤网305的作用,水流从出水口303流出,而胶球停留在外筒31c内;而进出水控制阀32控制进水口304导通时,水流从进水口304进入外筒31c内,水流带动外筒31c内的胶球从发球口302发出,这样发球状态与收球状态可随时转换,整体结构简单,尺寸缩小,加工制作简单,节省能耗。所述外筒31c可水平安放使得外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平齐,也可将外筒31c倾斜安放,使得外筒31c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小于等于90度。

为了方便观察到收球和发球状态,所述外筒31c上还设有视镜口311c,可从视镜口311c观察到收球和发球状态,也能打开视镜口311c向外筒内增添或取出胶球。

图25至图28,为本发明提供的球水分离器的第四种优选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进出水控制阀32d包括置入外筒31c内的内筒321d,内筒321d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口3211d,内筒的内腔内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305,内筒连接有用于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使得两个第一通口与发球口和进水口对应或两个第一通口与收球口和出水口对应的内筒旋转驱动器322d,在内筒旋转驱动器322d驱动内筒321d转动,在内筒321d上的两个第一通口3211d分别与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对应时,成收球状态,水流带动胶球从收球口301进入,穿过与收球口301对应的一个第一通口3211d进入内筒321d的内腔,经过分离网305的作用,水流穿过分离网从另一第一通口3211d进入出水口303流出,胶球停留在内筒的内腔内;在内筒321a上的两个第一通口3211d分别与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对应时,成发球状态,水流从进水口304进入,穿过与进水口304对应的另一个第一通口3211d,进入内筒321d的内腔,带动内筒321d内的胶球穿过一个第一通口3211d,从发球口302流出,这样发球状态与收球状态可随时转换。该内筒转动驱动器322d可以选用电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的启动或停止都可采用控制器的plc或单片机来实现控制,也可选用气动执行器或液动执行器。

该球水分离滤网305处于内筒321d的内腔中,可设置在与进水口304或出水口303对应的一个第一通口3211d位置,以防止胶球在收球状态时穿过该第一通口3211d进入出水口303,在发球状态时穿过该第一通口3211d进入进水口304。

为了使得内筒321d在外筒31c内转动顺畅,所述外筒31c和内筒321d同轴线,外筒31c的两端嵌入滑动轴承与内筒两头构成转动副;外筒31c内壁和内筒321d外壁之间留有间隙,外筒31c的收球口301、出水口303、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中都嵌入连接环,连接环一端为平面,一端为马鞍口面,马鞍口面紧贴内筒外表面,连接环将内筒321d上通口与外筒31c上对应的开口相连通,这样既能不影响内筒321d的转动,又能起到密封作用,以防止液体流出。所述马鞍口周边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与外筒内壁紧贴,控制极少的泄露量。该连接环、密封环和滑动轴承的材质不限,优先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尼龙。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环、密封环和滑动轴承与球水分离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环312a、密封环313a和滑动轴承311a结构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于外筒31c一侧壁上的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的轴线处于外筒的同一径向平面上;处于外筒31c另一侧壁上的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的轴线处于外筒的同一径向平面上;处于内筒321d侧壁上的两个第一通口3211d处于内筒的同一径向平面上,这样在内筒321d转动时,方便调整两个第一通口的对应状态,也就是方便调整收球状态或发球状态。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出水口303和进水口304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即出水口303和进水口304对称设置;所述发球口302和收球口301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即收球口301和发球口302对称设置;所述出水口303、进水口304、收球口301和发球口302的轴线都处于同一平面上;处于内筒321d侧壁上的两个第一通口3211d处于内筒的同一径向平面上。

该卧式先发后收球水分离器的工作过程具体为:1)发球状态:内筒旋转驱动器322d驱动内筒321d转动,在内筒321d上的两个第一通口3211d分别与发球口302和进水口304对应时,成发球状态,水流从进水口304进入,穿过与进水口304对应的另一个第一通口3211d,进入内筒321d的内腔,带动内筒321d内的胶球穿过一个第一通口3211d,从发球口302流出;2)收球状态:内筒旋转驱动器322d驱动内筒321d转动,内筒321d上的两个第一通口3211d分别与收球口301和出水口303对应,成收球状态,水流带动胶球从收球口301进入,穿过与收球口301对应的一个第一通口3211d进入内筒321d的内腔,经过球水分离滤网305的作用,水流穿过分离网从另一第一通口3211d进入出水口303流出,胶球停留在内筒321d的内腔内。

图29至图31,为本发明提供的球水分离器的第五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进出水控制阀32e包括置入外筒31c内的内筒321e,内筒321e的内腔与外筒31c内腔连通,外筒31c内腔内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305,内筒321e的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口3211e,内筒321e连接有用于驱动内筒在外筒内转动使得第一通口与进水口对应或第一通口与出水口对应的内筒旋转驱动器322e。该内筒转动驱动器322e可以选用电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的启动或停止都可采用控制器的plc或单片机来实现控制,也可选用气动执行器或液动执行器。

所述外筒31c由第一外筒3101c和第二外筒3102c密封对接形成,第一外筒3101c上设有出水口303和进水口304,第二外筒3102c上设有收球口301和发球口302,第二外筒3102c的内腔内设有防止胶球进入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305,内筒321e处于第一外筒3101c内,内筒的内腔与第二外筒3102c的内腔连通,在内筒旋转驱动器322e驱动内筒321e转动,在内筒321e上的第一通口3211e与出水口303对应时,成收球状态,水流带动胶球从收球口301直接进入第二外筒3102c的内腔中,经过球水分离滤网305的作用,水流穿过球水分离滤网305进入内筒321e的内腔,再穿过第一通口3211e,从出水口303流出,胶球停留在内筒的内腔内;在内筒321e上的第一通口3211e和进水口304对应时,成发球状态,水流从进水口304进入,穿过内筒321e上的第一通口3211e,进入内筒321e的内腔,再进入第二外筒的内腔,带动第二外筒3102c的内腔内的胶球从发球口302流出,这样发球状态与收球状态可随时转换。

图32至图34,为本发明提供的球水分离器的第六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进出水控制阀32f包括用于控制进水口304通断的第一电动两通阀321f以及用于控制出水口303通断的第二电动两通阀322f;外筒内腔内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305,在第二电动两通阀322f与出水口303导通时,成收球状态,水流带动胶球从收球口301直接进入外筒31c的内腔,经过球水分离滤网305的作用,水流穿过球水分离滤网305从出水口303流出,胶球停留在外筒的内腔内;第一电动两通阀321f控制进水口304导通时,成发球状态,水流从进水口304进入,进入外筒31c的内腔,带动外筒31c的内腔内的胶球从发球口302流出,这样发球状态与收球状态可随时转换。

图35至图37,为本发明提供的球水分离器的第七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进出水控制阀32g为电动三通阀,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3相连通设置在外筒31c的一端部形成连通口312c,电动三通阀的第一个阀口321g连通外部进水管,第二个阀口322g连通外部出水管,第三个阀口323g与连通口312c密封对接;外筒31c内腔内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出水口和进水口的球水分离滤网305,电动三通阀控制第二个阀口322g导通时,为收球状态,水流带动胶球从收球口301直接进入外筒31c的内腔,经过球水分离滤网305的作用,水流穿过球水分离滤网305,经过连通口312c和第三个阀口323g,从第二个阀口322g流出,胶球停留在外筒的内腔内;电动三通阀控制第一个阀口321g导通时,为收球状态,水流从第一阀口321g进入,经过第三个阀口323g和连通口312c,进入外筒31c的内腔,带动外筒31c的内腔内的胶球从发球口302流出,这样发球状态与收球状态可随时转换。

图38至图48中的球水分离器为立式先发后收球水分离器,立式先发后收球水分离器30d包括罐体31d,罐体31d的内腔分为上腔3101d和下腔3102d,上腔的罐体侧壁上设有收球口301,下腔的罐体侧壁上设有发球口302,发球口302处于收球口301的下方,发球口302内设有用于在收球口进球时防止胶球流出的第一控制阀131;罐体31d上用于出水的出水口303和用于进水的进水口304,罐体31d内还设有用于防止胶球进入的球水分离滤网305,进水口和出水口都连通有用于控制进水口导通形成发球状态或导通口出水导通形成收球状态的进出水控制阀32,在进出水控制阀32控制出水口303导通时,水流和胶球从收球口301进入,经过球水分离滤网30的作用,水流从出水口303流出,而胶球从上腔3101d落入下腔3102d内;而进出水控制阀32控制进水口304导通时,水流从进水口304进入下腔3102d内,水流带动下腔3102d内的胶球从发球口302发出,这样发球状态与收球状态可随时转换,整体结构简单,尺寸缩小,加工制作简单,节省能耗。所述罐体31d可竖直安放,使得罐体31d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垂直,也可将罐体31d倾斜安放,使得罐体31d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0度≤α≤90度。

图38至图42,为本发明提供的球水分离器的第八种优选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31d上的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3相连通形成一个连通口312d;所述进出水控制阀32h包括外筒321h和置入外筒内的内筒322h,内筒322h的内腔与连通口312d密封对接,内筒322h的侧壁上设有通口3221h,外筒321h的侧壁上设有与外部进水管连通的进水导通口3211h和与外部出水管连通的出水导通口3212h,内筒322h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内筒转动使得通口与进水口连通或通口与出水口连通的内筒转动驱动器323h,在内筒旋转驱动器323h驱动内筒322h转动,在内筒322h上的通口3221h与出水导通口3212h对应时,成收球状态,水流带动胶球从收球口301进入,经过球水分离滤网305的作用,胶球从上腔3101d落入下腔3102d内,水流从连通口312d进入内筒322h的内腔,再穿过通口3221h,从出水导通口3212h流出;在内筒322h上的通口3221h与进水导通口3211h对应时,成发球状态,水流从进水导通口3211h进入,穿过与进水导通口3211h对应的通口3221h,进入内筒322h的内腔,再穿过连通口312d进入下腔3102d中,带动下腔3102d内的胶球从发球口302流出,这样发球状态与收球状态可随时转换。该内筒转动驱动器323h可以选用电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的启动或停止都可采用控制器的plc或单片机来实现控制,也可选用气动执行器或液动执行器。

所述外筒321h和内筒322h同轴线,外筒321h的两端嵌入滑动轴承与内筒两头构成转动副;外筒321h内壁和内筒322h外壁之间留有间隙,外筒321h的出水口和进水口中都嵌入连接环,连接环一端为平面,一端为马鞍口面,马鞍口面紧贴内筒外表面,连接环将外筒上的出水导通口3212h和进水导通口3211h分别与内筒322h上的通口3221h相连通。所述马鞍口周边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与外筒内壁紧贴,控制极少的泄露量。该连接环、密封环和滑动轴承的材质不限,优先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尼龙。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环、密封环和滑动轴承与球水分离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环312a、密封环313a和滑动轴承311a结构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水导通口3212h和进水导通口3211h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方便转动内筒322h,使得内筒322h上的通口3221h与出水导通口3212h或进水导通口3211h对应,也方便加工制造。

球水分离滤网305设置在罐体31d的出水口303和进水口304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球水分离滤网305设置在罐体31d的连通口312d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外筒321h与罐体31d之间还设有连接筒33d,便于进行安装,连接筒33d的两端开口,连接筒33d的一端开口与连通口312d密封对接,连接筒33d的另一端开口与外筒321h密封对接。

所述罐体31d的上还设有用于观察胶球状态以及增添胶球的视镜口311d,方便观察胶球状态以及添加更换胶球。

该立式先发后收球水分离器的工作过程具体为:1)内筒转动驱动器323h驱动内筒322h转动,内筒322h上的通口3221h与外筒321h上的进水导通口3211h对应,形成发球状态,水流穿过进水导通口3211h和通口3221h进入内筒322h的内腔,再穿过连通口312d进入罐体31d的下腔3102d中,带动下腔3102d内的胶球从发球口302流出;2)内筒转动驱动器323d驱动内筒322d转动,内筒322d上的通口3221d与外筒321d上的出水导通口3212d对应,形成收球状态;水流带动胶球从收球口301进入,经过球水分离滤网305的作用,胶球从上腔3101d落入下腔3102d内,水流从连通口312d进入内筒322h的内腔,再穿过通口3221h,从出水导通口3212h流出。

图43至图45,为球水分离器的第九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球水分离器第八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上的进水口304和出水口303相连通形成一个连通口312d;所述进出水控制阀32i为电动三通阀,电动三通阀的第一个阀口321i连通外部进水管,第二个阀口322i连通外部出水管,第三个阀口323i与连通口312d密封对接,在电动三通阀控制第一个阀口321i导通时,为发球状态,水流穿过第一个阀口321i进入电动三通阀的内,再穿过第三个阀口323i进入罐体31d的下腔3102d中,带动下腔3102d内的胶球从发球口302流出;电动三通阀控制第二个阀口322i导通时,为收球状态,水流带动胶球从收球口301进入,经过球水分离滤网305的作用,胶球从上腔3101d落入下腔3102d内,水流从连通口312d进入第三个阀口323i,最后从第二个阀口322i流出,这样发球状态与收球状态可随时转换。

图46至图48,为球水分离器的第十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球水分离器第八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在于:进出水控制阀32j包括用于控制进水口304通断的第一电动两通阀321j以及用于控制出水口303通断的第二电动两通阀322j,在第一电动两通阀321j控制进水口304导通时,成发球状态,水流从进水口304进入罐体31d的下腔3102d中,带动下腔3102d内的胶球从发球口302流出;在第二电动两通阀322j与出水口303导通时,水流带动胶球从收球口301进入,经过球水分离滤网305的作用,胶球从上腔3101d落入下腔3102d内,水流从出水口303流出,这样发球状态与收球状态可随时转换。

图49至图50,为球水分离器的第十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结构与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结构相同,依据压差管进行变化安放,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压差管40中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为0,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保持垂直状态,即为上入水口和上出球口呈垂直状态;下压差管50中第三支管与第四支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为0,第三支管与第四支管保持垂直状态,即为上出水口和上入球口呈垂直状态。

图51至图52,为球水分离器的第十二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结构与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上压差管40中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为0,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即为上入水口和上出球口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下压差管50中第三支管与第四支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为0,第三支管与第四支管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即为上出水口和上入球口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

图53至图54,为球水分离器的第十三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结构与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球水分离器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该进水管20内还设有球水分离滤网305,以防止胶球反向进入进水管20内;可适用于冷水机组只有一根换热管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通断阀可选用止回阀1000或电动两通阀2000;第二通断阀可选用止回阀1000或电动两通阀200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且本发明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发明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发明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