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丝线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1521发布日期:2019-12-03 18:24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纺织丝线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丝线烘干工序上的纺织丝线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纺织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行业制造行业,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大,对其生产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纺织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艺加工,其中一道就是需要对丝线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装置大多为结构简易,大部分的烘干方法为炉内热风循环烘干,丝线卷只能由外至内干燥,使丝线卷内外干燥成度不一,很难得到良好的干燥效果,丝线卷的烘干品质不高,烘干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丝线的烘干装置,能够实现丝线卷从内向外烘干,使丝线卷内外干燥成度不一,烘干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丝线的烘干装置,包括设置在炉体内的砂架车和内热风结构,所述砂架车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垂直设有用于固定丝线卷的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一端穿过出风口后固定在砂架车的底板上、另一端设有用于盖住丝线卷的纸筒的密封环,所述砂架车的底板与固定板通过侧板连接后形成向出风口供风的空腔,所述侧板设有进风口,所述进口风与所述内热风机构的运风风机连通。

其中,所述内热风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炉体一侧的热风内部循环通道,所述热风内部循环风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且所述热风内部循环风道上设有加热器。

其中,所述侧板包括多个,且沿所述底板的同一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板为多个,相邻的侧板中其中一个的一端设有进风口,使得侧板与侧板之间围合成进风通道,且所有所述进风口位于同一侧上。

其中,还包括外热风结构,所述外热风结构包括导风部和设置在导风部内的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以及外热风风机,所述导风部第一端与外界相通、第二端与位于所述砂架车顶部的炉体顶部相通,所述外热风风机位于所述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之间,且所述导风部的第二端向所述炉体内延伸设有导风通道。

其中,所述导风部的第二端向所述炉体内延伸设有导风通道,且所述导风通道内设有引风管,所述引风管的进气端与所述导风部的第二端相对,且所述引风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

其中,所述炉体顶部还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设有延伸到所述炉体外部的排风部,所述排风部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排风口与外界导通的第三电动阀。

其中,还包括湿度计、湿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湿度计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炉体内,且所述控制装置与湿度传感器、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电连接。

其中,所述底板连接在可以移动地支撑轮上,所述侧板一面设有扶手。

其中,所述炉体为双开门,所述砂架车为四个,两个所述砂架车为一组,且每个所述砂架车的进风口都面向所述炉体的炉壁,所述炉体相对于所述砂架车的进风口的位置均设有内热风结构,所述炉体位于所述砂架车的顶部均设有外热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纺织丝线的烘干装置,在砂架车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上垂直设有用于固定丝线卷的固定杆,固定杆原理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用于盖住丝线卷的纸筒的密封环,砂架车在固定板的下方还设有底板,且底板与固定板通过盖板连接后形成向出风口供风的空腔,侧板设有进风口,进口风与炉体内的运风风机连通,热风经过运风风机进入进风口进入空腔内,再由出风口吹出,吹入丝线卷内部,从而实现丝线卷由内至外烘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丝线卷内部烘干不均匀且烘干效率低的不足;设置外热风结构,实现在对丝线从内向外烘干的同时,对丝线从外向内烘干,烘干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砂架车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砂架车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炉体2、砂架车

3、内热风结构21、固定板

5、外热风结构7、排风部

8、第三电动阀22、出风口

23、固定杆24、底板

25、密封环26、侧板

27、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纺织丝线的烘干装置,包括设置在炉体1内的砂架车2和内热风结构3,砂架车2上设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设有多个出风口22,出风口22上垂直设有用于固定丝线卷4的固定杆23,且固定杆23一端穿过出风口22后固定在砂架车2的底板24上、另一端设有用于盖住丝线卷4上的纸筒的密封环25,砂架车2的底板24与固定板22通过侧板26连接后形成向出风口22供风的空腔,侧板26上设有进风口27,进口风27与内热风机构3的内运风风机31连通,使的热风经过运风风机31进入进风口27进入空腔内,再由出风口27吹出,由于丝线卷4被纱架车2的固定杆23上的密封环25封住了丝线卷中间的纸筒口,因此热风只能通过丝线卷4丝与丝之间的间隙压出,将热风吹入丝线卷内部,从而实现丝线卷由内至外烘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丝线卷内部烘干不均匀且烘干效率低的不足。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4,内热风结构3还包括设置在炉体1一侧的热风内部循环通道32,热风内部循环风道32与进风口27连通,且热风内部循环风道32上设有加热器33,加热器33进行加热后,通过内热风风机31,经过热分内部循环风道32进入进风口27,从进风口进入空腔,再由出风口27吹出,经过丝线卷丝与丝之间的间隙压出;而为了令进入空腔的热风分布均匀,将侧板26设置为多个,且沿底板24的同一方向设置,固定板22为多个,相邻的侧板26中其中一个的一端设有进风口27,使得侧板26与侧板26之间围合成进风通道,且所所述进风口27位于同一侧上,如此将空腔分为多个进风通道,每个进风通道均通过进风口27进入,实现热风进入的路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每个出风口27的出风量,使的烘干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外热风结构5,外热风结构5包括导风部51和设置在导风部51内的第一电动阀52和第二电动阀53以及外热风风机54,导风部51第一端与外界相通、第二端与位于砂架车2顶部的炉体1顶部相通,外热风风机54位于第一电动阀51和第二电动阀52之间,导风通道55当炉内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外部空气从导风部51的第一端进入,打开第一电动阀51和第二电动阀52,外热风风机将来自外界的空气进行加热后,经过导风部51的第二端送入炉体内,实现对丝线卷4从外到内的加热,两种加热方式,烘干效果更好;为了防止外部的颗粒状固定随空气一起进入炉体内,可以在导风部51的第一端内边缘设有滤网56。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图5,导风部51的第二端向炉体1内延伸设有导风通道57,且导风通道57内设有引风管58,引风管58的进气端与导风部51的第二端相对,且引风管51的另一端朝向固定杆23长度方向,这样对从导风部51的第二端进入的热风进行引导,热风可以通过外热风风机进入导风部51的第二端后,经过导风通道57进入引风管58的进气端,再由引风管58的出气端来到砂架车2的上方,实现对丝线卷从外到内的烘干;为了实现循环,在炉1顶部还设有排风口,排风口上设有延伸到炉体1外部的排风部7,排风部7上设有用于控制排风口与外界导通的第三电动阀8,在炉内湿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与上同理第一电动阀52、第二电动阀53将会关闭第三电动58将会打开,炉内热风将会通过电动阀52所在的管道进行热风循环;而为了实现自动化,还包括湿度计(图未示)、湿度传感器(图未示)和控制装置13,湿度计9和湿度传感器12设置在炉体内,且控制装置12与湿度计(图未示)、湿度传感(图未示)第一电动阀52和第二电动阀53电连接,当炉内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湿度传感器(图未示)将会把信号传递给湿度计(图未示),湿度计(图未示)再将湿度传感器(图未示)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递到可编程控制器内,控制装置13再控制第一电动阀52、第二电动阀53和第三电动阀53进行上面所述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砂架车2进行移动,底板24连接在可以移动地支撑轮28上,侧板26一面设有扶手29;炉体1为双开门,砂架车2为四个,两个砂架车2为一组,且每个砂架车2的进风口都面向炉体1的炉壁,炉体1相对于砂架车2的进风口的位置均设有内热风结构3,炉体1位于砂架车2的顶部均设有外热风结构5,增大一次烘干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设置有内热风结构,且热风通过砂架车上的进风口进入空腔,经过出风口排出后进入丝线卷内,实现丝线卷由内向外的烘干;

(2)设置外热风结构,不仅可以将丝线卷从内向外烘干,同时对丝线卷从外向内烘干,烘干效果更好。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