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式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4802发布日期:2020-06-17 00:3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式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式取暖器。



背景技术:

深秋过后,寒冬已经来临,我国广大的北方又将面临冬天的考验。这时候各个单位、家庭供暖的事情要提上新的议事日程,在集中供暖比较理想的地区,自然不用考虑,而许多的供暖条件不具备的单位和家庭,此时会习惯性的选择各种以电为热源的取暖器,几乎成了冬日必备产品了。

但是传统的取暖器在使用时,由于出风口的位置固定了,导致取暖器只能集中对一个位置取暖,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由于取暖器大多数是加热空气产生热量,必然会烘干空气中的水蒸气,再加上干冷的空气,使得屋内的空气更加干热,不利于用户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式取暖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取暖器出风方向固定,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同时取暖器蒸发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使得空气更加干热,不利于用户生活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式取暖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正下方,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向上贯穿出第二壳体,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顶端法兰连接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面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有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上下间距设置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之间连通有多个空心导水杆,且每根空心导水杆均沿着出风方向开设有多个内外相通的开孔,上、下储水槽之间设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的一端固定有微型水泵。

更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导水杆左右等间距分布在出风口处,且空心导水杆为矩形状,起到了美观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孔上下等间距分布在空心导水杆上,且开孔的外壁处粘接有防护网,防护网能够减小水洒出空心导水杆的可能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水管通过多个卡扣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卡扣能够梳理好导水管,保证导水管的顺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通过卡接的透明玻璃涂抹有电热膜发热涂层,所述电热膜发热涂层上设有丝印电极,且丝印电极与电源线相连接,为了产生提供了热源。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一体成型有用于收纳电源线的t型卡盘,在不使用时,对电源线起到了收纳作用。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且在第二壳体内安装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通过控制伺服电机使得其带动第一壳体匀速转动,增加了取暖器的出风范围,满足用户需求。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风口处增加水循环机构,将水不断地经过空心导水杆进行上下循环,使得出风口的风能够通过空心导水杆的开孔带动一定的水分,增加了干热风的湿度,有利于用户生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孔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内壁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第一壳体;101-出风口;2-第二壳体;3-伺服电机;4-水循环机构;5-储水槽;6-空心导水杆;601-开孔;7-导水管;8-微型水泵;9-防护网;10-透明玻璃;11-电热膜发热涂层;12-电源线;13-t型卡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多方位调节式取暖器,参照图1-5: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且第二壳体2位于第一壳体1正下方,第二壳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且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向上贯穿出第二壳体2,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顶端法兰连接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前侧面设有出风口101,出风口101处设有水循环机构4,水循环机构4包括上下间距设置的储水槽5,储水槽5之间连通有多个空心导水杆6,且每根空心导水杆6均沿着出风方向开设有多个内外相通的开孔601,上、下储水槽5之间设有导水管7,且导水管7的一端固定有微型水泵8。

其中,空心导水杆6左右等间距分布在出风口101处,且空心导水杆6为矩形状,开孔601上下等间距分布在空心导水杆6上,且开孔601的外壁处粘接有防护网9,导水管7通过多个卡扣固定在第一壳体1上,第一壳体1的内部通过卡接的透明玻璃10涂抹有电热膜发热涂层11,电热膜发热涂层11上设有丝印电极,且丝印电极与电源线12相连接,第一壳体1的背面一体成型有用于收纳电源线12的t型卡盘13。

使用时,通过把手提起上方储水槽5的带有橡胶圈的密封盖,并向储水槽5内注入足量的水,注入完毕后盖上储水槽5,此时由于上、下储水槽5通过螺旋连接的空心导水柱相连通,因此注入上储水槽5的水会经过空心导水杆6流淌至下方的储水槽5内;接着通过电源线12接通该取暖器的电源,并按下第一壳体1顶面的加热控制按钮,此时分别位于电热膜发热涂层11两端的两个丝印电极接通电源,两极的丝印电极通电后产生的电压差,使中间的纳米碳分子通过纳米银分子的转换作布朗运动产生远红外光波产热,由于取暖器内外温度差,此时热风会从出风口101流通到取暖器外;在加热的同时,按下第一壳体1顶面的微型水泵8(选用qz600系列微型水泵8)的控制按钮,微型水泵8此时接通电源开始工作,不断地将下方储水槽5的水经过导水管7抽吸到上方的储水槽5,然后水再次经过空心导水杆6向下方的储水槽5流淌,流淌时,由于空心导水杆6上开设有多个上下等间距分布的开孔601,因此水会与向外流通的干热空气短暂接触,干热空气由于热量高使得一定量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混入干热空气,因此干热空气此时会变成具有一定湿度的热空气,有利于用户生活,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体健康。

当需要增大取暖器的出风范围时,此时按下第一壳体1顶部的伺服电机3的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包括大中小三档控制,通过改变输入伺服电机3的脉冲频率来改变其转速),由于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向上间隙穿出第一壳体1并与第二壳体2法兰连接,因此伺服电机3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壳体1同步转动,通过转动第一壳体1增大了取暖器的出风范围,满足用户需求。

此外,导水管7是通过多个卡扣固定在第一壳体1上,卡扣能够固定并梳理好导水管7,保证导水管7的顺通;在开孔601的外壁处粘接有防护网9,防护网9减小水洒出空心导水杆6的可能性;第一壳体1的背面一体成型有用于收纳电源线12的t型卡盘13,在电源线12不使用时,可以将电源线12缠绕到t型卡盘13上,起到了收纳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