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核桃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6510发布日期:2020-07-10 16:09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核桃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农产品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核桃烘干机。



背景技术:

核桃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较多,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对人体有益,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坚果类食品之一。刚剥完外皮的核桃需要将大量的水分烘干,最终含水大多要求在17%以下,以便能够长期储存。传统的烘干方法采用烧煤、烧柴或者燃油,生产环境较差,烘干温度不易控制,产品品质很难达到一定的档次。如果采用热泵烘干机来进行烘干,虽然可以控制温度,但烘干时间在20至几十个小时不等,电能能耗较高,导致烘干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核桃烘干的需求。其次热泵烘干机多数采用高温热风进行烘干,没有预热烘干功能,造成烘干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太阳能核桃烘干机,解决了现有热泵烘干机在烘干过程中能耗高的问题,且烘干品质佳,且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太阳能核桃烘干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通过回风板分隔为烘干仓和换热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换热仓外部的控制器和能启闭的电动排湿门、安装在壳体顶部的太阳能热风装置阵列,所述太阳能热风装置阵列通过导风管与换热仓底部连通,所述换热仓其下部设置有远红外电加热器,其中部设有循环风机,所述烘干仓通过下方的栅格通风板分隔有风道,所述栅格通风板上方设置有烘干架,烘干仓顶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烘干仓下部通过风道与换热仓下部相连通;所述太阳能热风装置阵列由多个太阳能热风装置通过连接管横向串联而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远红外电加热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排湿门电连接。

所述太阳能热风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板上的保温圆筒,与保温圆筒连通的鼓风机和若干可拆卸安装在支架板上的真空集热管,所述真空集热管内设有导热棒,所述保温圆筒包括外保温壳体、内胆、贯穿内胆的导风换热管和若干换热套管,各换热套管的前端与所述内胆的外壁焊接为一体;各真空集热管其末端固定在支架板上,其开口端通过导热棒与对应的换热套管插接固定;所述导风换热管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鼓风机与进风口相连通。

所述电动排湿门设置在换热仓外部上方,所述回风板顶端与烘干仓顶部距离20~40cm。

所述连接管套接在各太阳能热风装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

所述烘干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核桃的烘干托盘。

所述支架板由两条竖直支架和两条倾斜支架焊接而成,所述倾斜支架与地面的倾斜角度20~40°。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解决了现有热泵烘干机在烘干过程中能耗高的问题,且烘干品质佳,且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通过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和远红外电加热器联动,从而在准确的温湿度控制下下,将核桃烘烤过程中挥发出的水分及时排出,而且采用低温热风烘干,确保了烘干后核桃的颜色,烘干品质佳。通过设置太阳能热风装置阵列,将多个热风装置通过连接管串联,最大限度使用了太阳能加热空气,提供热风作为烘干热源,节省去了大量的电能,节能减排的效果显著,降低了烘干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太阳能热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侧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回风板,3-换热仓,4-烘干仓,5-栅格通风板,6-太阳能热风装置阵列,7-风道,8-循环风机,9-排湿门,10-导风管,11-远红外电加热器,12-烘干架,13-烘干托盘,14-温湿度传感器,15-控制器,16-连接管,61-保温圆筒,62-支架板,63-真空集热管,64-鼓风机,65-导热棒,611-外保温壳体,612-内胆,613-导风换热管,614-出风口,615-进风口,616-换热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太阳能核桃烘干机,包括壳体1,壳体1内通过回风板2分隔为烘干仓4和换热仓3,包括设置在换热仓3外部的控制器15和能启闭的电动排湿门9、安装在壳体1顶部的太阳能热风装置阵列6,太阳能热风装置阵列6通过导风管10与换热仓3底部连通,换热仓3其下部设置有远红外电加热器12,其中部设有循环风机8,烘干仓4通过下方的栅格通风板5分隔有风道7,栅格通风板5上方设置有烘干架12,烘干仓4顶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4,烘干仓4下部通过风道7与换热仓3下部相连通;太阳能热风装置阵列6由多个太阳能热风装置通过连接管16横向串联而成,控制器15分别与远红外电加热器11、温湿度传感器14和排湿门9电连接。太阳能热风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板62上的保温圆筒61,与保温圆筒1连通的鼓风机64和若干可拆卸安装在支架板62上的真空集热管63,真空集热管63内设有导热棒65,保温圆筒61包括外保温壳体611、内胆612、贯穿内胆612的导风换热管613和若干换热套管616,各换热套管616的前端与内胆612的外壁焊接为一体;各真空集热管63其末端固定在支架板62上,其开口端通过导热棒65与对应的换热套管616插接固定;导风换热管613一端设有进风口615,另一端设有出风口614,鼓风机64与进风口615相连通。电动排湿门9设置在换热仓3外部上方,回风板2顶端与烘干仓4顶部距离20~40cm。连接管16套接在各太阳能热风装置的进风口615和出风口614之间。烘干架12上设有用于放置核桃的烘干托盘13。支架板62由两条竖直支架和两条倾斜支架焊接而成,倾斜支架与地面的倾斜角度20~40°。控制器15为现有技术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排湿门9为现有技术的电动门,其门板通过直线机构或气缸驱动,可往复移动从而开启或关闭,进行排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将待烘干的去皮核桃整齐排列后装入烘干托盘13内,然后将各烘干托盘13摆放在烘干架12上,关闭烘干仓4仓门。太阳能热风装置阵列6开始工作。太阳能热风装置阵列6由多个太阳能热风装置通过连接管16横向串联而成,最末端太阳能热风装置连接有鼓风机64。冷空气由鼓风机64从进风口615进入导风换热管613内。同时真空集热管63吸收太阳光的热能,表面镀有选择性吸收涂层的金属吸热板吸收太阳辐射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通过热管反复的汽—液相变循环过程将热量通过热管冷凝段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棒65,再由导热棒65将热量传递的换热套管616,从而加热导风换热管613内的空气,加热后的空气汇集后,由出风口614通过导风管10进入换热仓3内底部。经加热的热风温度在35~50℃之间,启动循环风机8排风,换热仓3内的热空气进入烘干仓4下部的风道内,并通过栅格通风板5往上流动,将热量释放到烘干仓4内,提升烘干仓4内的空气温度和烘干架12上待烘干物料的温度。还在换热仓3内设置远红外电加热器11,通过电加热,能够快速提高热空气的温度。由于有循环风机8的强制送风,物料中水分蒸发,使烘干仓4内部上下端形成正负压,顶部热量和气流会有一部分下压穿透物料,另一部分继续向上前进,其中的高温高湿空气经过上方的回风口,然后从排湿门9排出,新鲜冷空气再由鼓风机64从进风口615鼓入,并进入太阳能热风装置阵列6内加热,如此循环往复加热排湿。

本实用新型在核桃烘干时,具体有如下过程:第一排湿阶段:温湿度传感器14的温度信号值低于35℃,排湿门9开启,排湿,低温热风烘烤时间12~15小时,果壳表面水分散失,颜色由黑褐转为褐色时排湿结束。进入第二定色初烤阶段,可启动远红外电加热器11工作,加热;温湿度传感器12的温度信号值在高于50℃时,烘烤时间12小时,干燥完成特征为敲开核果后果内无水汽,仁已定色;第三干仁阶段,关闭远红外电加热器11,控制烘干仓4内温度30℃,约16个小时,此时核果含水量高达10%左右;第四保温干燥阶段,关闭排湿门9和循环风机8,保温5小时,促使上层核桃内水分继续挥发,达到上下层核桃果干燥相对匀称。本实用新型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4与控制器15和远红外电加热器11联动,从而在准确的温湿度控制下下,将核桃烘烤过程中挥发出的水分及时排出,确保了烘干后核桃的颜色,烘干品质佳。通过设置太阳能热风装置阵列6,将多个热风装置通过连接管16串联,最大限度使用了太阳能加热空气,提供热风作为烘干热源,节省去了大量的电能,节能减排的效果显著,降低了烘干成本。在换热仓3内设置远红外电加热器11,辅助电加热,从而能够快速提高热空气的温度,满足核桃烘干工艺温度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