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1063发布日期:2021-02-02 13:3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除湿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除湿机。该除湿机利用形成有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及蒸发器构成的制冷剂循环的热泵对空气进行除湿。
[0003]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除湿机具备将两侧片作为吸热部和散热部的u字形热管。热管的吸热部和散热部被配设成隔着热泵的蒸发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除湿机通过具备热管来增大蒸发器中的除湿量。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21166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
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除湿机与不具备热管的除湿机相比,除湿机内的风路中的空气的压力损失增加。由此,存在冷凝器的散热效率下降这样的课题。
[0009]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够兼顾蒸发器中的除湿量和冷凝器的散热效率的除湿机。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1]
本发明的除湿机具备:蒸发器,供热介质通过;压缩机,对通过了蒸发器的热介质进行压缩;第一冷凝器,供由压缩机压缩了的热介质通过;减压装置,对通过了第一冷凝器的热介质进行减压;吸热部和散热部,被配置成隔着蒸发器;框体,在内部收容蒸发器、压缩机、第一冷凝器、吸热部以及散热部;以及送风部件,向框体的内部取入空气,并将取入了的空气向框体的外部送出。吸热部和散热部通过供热介质循环的热管连接。吸热部配置在蒸发器的上风侧,对由送风部件取入到框体的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却。散热部配置在蒸发器的下风侧,对通过了蒸发器的空气进行加热。在框体的内部,在散热部与第一冷凝器之间形成有混合空间。由送风部件取入到框体的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依次通过吸热部、蒸发器及散热部而向混合空间输送。由送风部件取入到框体的内部的空气的剩余部分不经由吸热部、蒸发器及散热部而向混合空间输送。
[0012]
发明效果
[0013]
根据本发明的除湿机,能够兼顾蒸发器中的除湿量和冷凝器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主视图。
[0015]
图2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剖视图。
[0016]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介质回路的图。
[0017]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框体内部的风路的图。
[0018]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0019]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0020]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第三变形例的图。
[0021]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第四变形例的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
[0023]
1除湿机、10框体、11吸入口、11a第一开口、11b第二开口、12吹出口、13贮水箱、21送风风扇、31蒸发器、32压缩机、33a第一冷凝器、33b第二冷凝器、34减压装置、35吸热部、36散热部、41混合空间、42除湿风路、43旁通风路、50分隔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各图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另外,在本公开中,适当地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本公开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包含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的所有组合以及各种变形例。
[0025]
实施方式1
[0026]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的主视图。图1表示除湿机1的外观。除湿机1例如以降低室内的湿度为目的而使用。图2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的剖视图。图2表示图1中的a-a位置处的截面。图2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的内部的结构。
[0027]
图2的纸面上的左方向是除湿机1的正面方向。图2的纸面上的右方向是除湿机1的背面方向。正面方向也称为前方向。背面方向也称为后方向。在本公开中,作为原则,以除湿机1置于水平面上的状态为基准来定义各方向。
[0028]
如图1和图2所示,除湿机1具备框体10。框体10形成为能够自立。在框体10上形成有吸入口11和吹出口12。吸入口11是用于从框体10的外部向内部吸入空气的开口。吹出口12是用于从框体10的内部向外部送出空气的开口。
[0029]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入口11形成于框体10的背面部分。另外,吹出口12形成于框体10的上表面部分。另外,吸入口11和吹出口12可以设置在任意的位置。例如,吸入口11也可以形成于框体10的侧面部分。在吸入口11形成于框体10的不是背面部分的部分的情况下,除湿机1能够在背面与壁接触或接近的状态下使用。
[0030]
除湿机1具备送风风扇21作为送风部件的一例。送风风扇21收容于框体10的内部。在框体10的内部形成有从吸入口11通向吹出口12的风路。送风风扇21配置在该风路上。送风风扇21是向框体10的内部取入空气并将取入的空气向框体10的外部输送的装置。
[003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具备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一冷凝器33a以及第二冷凝器33b。如图2所示,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一冷凝器33a以及第二冷凝器33b收容于框体10的内部。
[0032]
除湿机1具备除湿部件。除湿部件是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水分的部件。除湿部件由热介质回路构成。热介质回路是供热介质循环的回路。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介质回路的图。如图3所示,除湿机1具备减压装置34。减压装置34收容于框体10的内部。
[0033]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除湿部件的热介质回路是制冷循环回路。该制冷循环回路
由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一冷凝器33a、第二冷凝器33b及减压装置34构成。
[0034]
热介质在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一冷凝器33a、第二冷凝器33b以及减压装置34中循环。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一冷凝器33a、第二冷凝器33b以及减压装置34经由供热介质流动的配管而连接。
[0035]
蒸发器31、第一冷凝器33a以及第二冷凝器33b分别是用于进行热介质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压缩机32是使热介质压缩的装置。减压装置34是使热介质减压的装置。例如膨胀阀或毛细管等相当于减压装置34。
[0036]
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一冷凝器33a、第二冷凝器33b及减压装置34分别具有热介质的入口及出口。蒸发器31的出口与压缩机32的入口连接。通过了蒸发器31的热介质流入压缩机32。压缩机32对流入到该压缩机32的热介质进行压缩。被压缩机32压缩了的热介质从该压缩机32的出口流出。
[0037]
压缩机32的出口与第一冷凝器33a的入口连接。第一冷凝器33a的出口与第二冷凝器33b的入口连接。被压缩机32压缩了的热介质在第一冷凝器33a和第二冷凝器33b中流动。
[0038]
第二冷凝器33b的出口与减压装置34的入口连接。通过了第一冷凝器33a及第二冷凝器33b的热介质流入减压装置34。减压装置34使流入到该减压装置34的热介质减压。被减压装置34减压了的热介质膨胀。
[0039]
减压装置34的出口与蒸发器31的入口连接。被减压装置34减压了的热介质流入蒸发器31。
[0040]
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介质依次通过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一冷凝器33a、第二冷凝器33b以及减压装置34。热介质在蒸发器31中从空气中吸收热而气化。在蒸发器31中气化了的热介质被压缩机32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状态。通过了压缩机32的热介质在第一冷凝器33a以及第二冷凝器33b中向空气中放出热而成为液体。通过了第一冷凝器33a及第二冷凝器33b的热介质通过减压装置34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状态。然后,通过了减压装置34的热介质再次在蒸发器31中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介质如上所述在制冷循环回路中循环。另外,制冷循环回路中的第一冷凝器33a及第二冷凝器33b的连接顺序也可以相反。
[0041]
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除湿机1具备吸热部35以及散热部36。吸热部35和散热部36收容在框体10的内部。如图2和图3所示,吸热部35和散热部36被配置成隔着蒸发器31。
[0042]
吸热部35和散热部36是用于在热介质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吸热部35和散热部36通过供热介质循环的热管连接。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具备预冷部件。预冷部件是用于预先冷却被除湿部件除湿前的空气的部件。预冷部件由热介质回路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预冷部件的热介质回路由吸热部35和散热部36构成。
[0043]
吸热部35及散热部36分别具有热介质的入口及出口。吸热部35的出口与散热部36的入口连接。通过了吸热部35的热介质流入散热部36。散热部36的出口与吸热部35的入口连接。通过了散热部36的热介质流入吸热部35。
[0044]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热部35的出口位于比吸热部35的入口靠上方的位置。另外,在框体10放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吸热部35的出口位于比散热部36的入口靠下方的位置。散热部36的出口位于比散热部36的入口靠下方的位置。散热部36的出口位于比吸热部35的入口靠上方的位置。
[0045]
如上所述,吸热部35和散热部36被配置成隔着蒸发器31。吸热部35配置在蒸发器
31的上风侧。散热部36配置在蒸发器31的下风侧。由送风风扇21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依次通过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即,通过吸热部35后的空气通过蒸发器31。另外,通过蒸发器31后的空气通过散热部36。
[0046]
通过了蒸发器31的空气被该蒸发器31冷却。被蒸发器31冷却了的空气与室内的空气相比成为低温。被蒸发器31冷却了的空气通过散热部36,从而散热部36内的热介质被冷却。散热部36内的热介质向空气中散热并液化。
[0047]
液化了的热介质的密度比气体状态的热介质的密度大。因此,液化了的热介质在散热部36内下降,从散热部36的出口流出。从散热部36的出口流出了的热介质进入位于比该出口靠下方的位置的吸热部35的入口。
[0048]
在散热部36中冷却了的热介质与室内的空气相比成为低温。由送风风扇21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室内的空气通过配置于蒸发器31的上风侧的吸热部35。从散热部36输送到吸热部35的低温的热介质在吸热部35中吸收空气中的热而气化。气化了的热介质的密度比液体状态的热介质的密度小。因此,气化了的热介质在吸热部35内上升,从吸热部35的出口流出。从吸热部35的出口流出了的热介质进入位于比该出口靠上方的位置的散热部36的入口。进入了散热部36的热介质再次被输送到吸热部35。
[0049]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吸热部35和散热部36由于吸热部35内的热介质与散热部36内的热介质的相变化,不需要压缩机等的动力,热介质自然循环。吸热部35与蒸发器31不同,不需要压缩机等的动力就能够吸收空气中的热。
[0050]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框体的内部的风路的图。图4相当于示意性地表示图2的剖视图的一部分的图。参照图2和图4,对形成于框体10的内部的风路和配置于该风路上的各部件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051]
如图2及图4所示,蒸发器31、第一冷凝器33a、第二冷凝器33b、吸热部35及散热部36配置在从吸入口11通向吹出口12的风路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发器31、第一冷凝器33a、第二冷凝器33b、吸热部35以及散热部36配置于送风风扇21与吸入口11之间。另外,作为一例,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第二冷凝器33b以及第一冷凝器33a从后方向前方依次排列。
[0052]
第一冷凝器33a配置于送风风扇21的上风侧。作为一例,第一冷凝器33a与送风风扇21相邻。另外,第二冷凝器33b配置于第一冷凝器33a的上游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凝器33a和第二冷凝器33b以相邻的状态排列。
[0053]
在与送风风扇21相邻的第一冷凝器33a的上风侧存在预先设定的尺寸的间隙。在本公开中,将该间隙称为混合空间41。即,混合空间41在从吸入口11通向吹出口12的风路上形成于第一冷凝器33a的上游侧。
[0054]
混合空间41在从吸入口11通向吹出口12的风路上形成于散热部36的下游侧。即,混合空间41形成于散热部36与第一冷凝器33a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冷凝器33b位于散热部36与第一冷凝器33a之间。混合空间41也是位于第一冷凝器33a与第二冷凝器33b之间的空间。
[0055]
从吸入口11通向吹出口12的风路包括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在框体10的内部形成有该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第一风路是形成为由送风风扇21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依次通过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而向混合空间41输送的风路。第二风路
是形成为由送风风扇21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剩余部分不经由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而向混合空间41输送的风路。
[005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框体10的内部形成有作为第一风路的一例的除湿风路42。另外,在框体10的内部形成有作为第二风路的一例的旁通风路43。如图2和图4所示,除湿风路42和旁通风路43分别是从吸入口11通向混合空间41的风路。
[0057]
除湿风路42形成为,由送风风扇21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依次通过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第二冷凝器33b和第一冷凝器33a。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和第二冷凝器33b配置于该除湿风路42。除湿风路42从吸入口11经由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和第二冷凝器33b到达混合空间41。
[0058]
旁通风路43形成为,由送风风扇21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剩余部分不经由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和第二冷凝器33b而通过第一冷凝器33a。旁通风路43形成为,绕过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和第二冷凝器33b。旁通风路43从吸入口11不经由蒸发器31、散热部36和第二冷凝器33b而到达混合空间41。
[0059]
作为第一风路的一例的除湿风路42和作为第二风路的一例的旁通风路43通过任意的方法形成。例如,在框体10的内部设置有分隔除湿风路42和旁通风路43的分隔构件50。分隔构件50例如是平板状的构件。分隔构件50配置于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以及第二冷凝器33b的上部。分隔构件50固定于框体10。
[0060]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湿风路42形成在该分隔构件50的下方。旁通风路43形成在分隔构件50的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旁通风路43形成于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以及第二冷凝器33b的上方。
[0061]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风路42和旁通风路43由框体10和分隔构件50形成。此外,框体10与分隔构件50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另外,除湿风路42和旁通风路43如上所述,只要通过任意的方法形成即可。在框体10的内部也可以不设置分隔构件50。除湿风路42及旁通风路43也可以由与框体10及分隔构件50不同的构件形成。
[0062]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中的箭头表示除湿机1正在动作时的空气的流动。
[0063]
除湿机1通过送风风扇21旋转而动作。如上所述,除湿机1例如在室内使用。当送风风扇21旋转时,产生从吸入口11朝向吹出口12的气流。通过由送风风扇21产生气流,室内的空气a1从吸入口11被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
[0064]
被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a1分支为除湿风路42和旁通风路43。作为空气a1的一部分的第一空气a2被引导至除湿风路42。另外,作为空气a1的剩余部分的第二空气a3被引导至旁通风路43。第二空气a3是被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a1中的、被引导至除湿风路42的第一空气a2以外的部分。
[0065]
被引导至除湿风路42的第一空气a2通过吸热部35。在通过吸热部35的第一空气a2与流过该吸热部35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如上所述,在散热部36中被冷却了的热介质在吸热部35中流动。比被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a1低温的热介质在吸热部35中流动。流过吸热部35的热介质从通过该吸热部35的第一空气a2吸收热。其结果是,通过了吸热部35的第一空气a2的温度降低。这样,吸热部35在第一空气a2通过蒸发器31之前对第一空气a2进行预冷。就第一空气a2的相对湿度而言,通过了吸热部35后比通过吸热部35之前高。换
言之,吸热部35通过对第一空气a2进行预冷来提高第一空气a2的相对湿度。
[0066]
被吸热部35预冷了的第一空气a2通过蒸发器31。在通过蒸发器31的第一空气a2与流过该蒸发器31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如上所述,被减压装置34减压了的热介质在蒸发器31中流动。比被吸热部35预冷了的第一空气a2更低温的热介质在蒸发器31中流动。流过蒸发器31的热介质从通过该蒸发器31的第一空气a2吸收热。
[0067]
通过蒸发器31的第一空气a2被流过该蒸发器31的热介质吸热。通过蒸发器31的第一空气a2被流过蒸发器31的热介质冷却。通过被冷却了的第一空气a2的温度达到露点,在蒸发器31产生结露。即,包含在第一空气a2中的水分冷凝。冷凝了的水分从第一空气a2去除。从第一空气a2去除了的水分例如贮存在贮水箱13中。
[0068]
除湿机1这样进行空气中的水分的去除、即除湿。如上所述,第一空气a2在通过蒸发器31之前被预冷。第一空气a2在通过蒸发器31之前预先成为相对湿度高的状态。由此,能够增大蒸发器31中的除湿量。根据本实施方式,与未搭载热管的除湿机相比,能够得到除湿量优异的除湿机1。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能够降低蒸发器31中的每单位除湿量的消耗电力。
[0069]
在蒸发器31中冷却了的第一空气a2朝向散热部36。从蒸发器31朝向散热部36的第一空气a2的温度比从吸入口11朝向吸热部35的第一空气a2的温度低。被蒸发器31去除了水分的第一空气a2通过散热部36。在通过散热部36的第一空气a2与流过该散热部36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流过散热部36的热介质被通过该散热部36的第一空气a2冷却。另外,通过了散热部36的第一空气a2的温度比通过散热部36之前的第一空气a2的温度高。
[0070]
通过散热部36的第一空气a2被流过该散热部36的热介质加热。在散热部36中加热了的空气朝向第二冷凝器33b。在散热部36中加热了的空气通过第二冷凝器33b。在通过第二冷凝器33b的第一空气a2与流过该第二冷凝器33b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流过第二冷凝器33b的热介质被通过该第二冷凝器33b的第一空气a2冷却。
[0071]
通过第二冷凝器33b的第一空气a2被流过该第二冷凝器33b的热介质加热。通过了第二冷凝器33b的第一空气a2到达混合空间41。这样,被引导至除湿风路42的第一空气a2通过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及第二冷凝器33b向混合空间41输送。
[0072]
另外,如图4所示,被引导至旁通风路43的第二空气a3不通过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及第二冷凝器33b而向混合空间41输送。通过了除湿风路42的第一空气a2和通过了旁通风路43的第二空气a3被输送至混合空间41。
[0073]
在混合空间41中,通过了除湿风路42的第一空气a2和通过了旁通风路43的第二空气a3混合。通过将第一空气a2与第二空气a3混合,生成混合空气b1。如图4所示,混合空气b1通过第一冷凝器33a。在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混合空气b1与流过该第一冷凝器33a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流过第一冷凝器33a的热介质被通过该第一冷凝器33a的混合空气b1冷却。
[0074]
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混合空气b1被流过该第一冷凝器33a流动的热介质加热。混合空气b1被热介质加热,由此生成干燥空气b2。干燥空气b2是比室内的空气a1干燥的状态的空气。另外,干燥空气b2比室内的空气a1温度高。干燥空气b2通过送风风扇21。通过了送风风扇21的干燥空气b2从吹出口12向框体10的外部送出。这样,除湿机1将干燥空气b2向该除湿机1的外部供给。
[0075]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构成为,被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依次通过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第二冷凝器33b以及第一冷凝器33a。另外,除湿机1构成为,被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剩余部分不经由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以及第二冷凝器33b而通过第一冷凝器33a。通过如上述那样构成除湿机1,能够将通过蒸发器31的空气的风量维持为高效地进行流过蒸发器31的热介质与通过蒸发器31的空气的热交换的适当的量,并且增加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空气的风量。
[007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框体10的内部形成有混合空间41。在混合空间41中,通过了除湿风路42的第一空气a2和通过了旁通风路43的第二空气a3混合,由此生成混合空气b1。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增加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空气的风量。另外,例如,通过变更配置分隔构件50的高度的位置而调整第一空气a2与第二空气a3的风量的比率,能够调节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空气的风量。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增加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混合空气b1的风量,能够提高第一冷凝器33a的散热量以及散热效率。由此,第一冷凝器33a中的热交换的效率变得更加良好。
[0077]
在旁通风路43中没有配置热交换器等。因此,旁通风路43中的压力损失比除湿风路42小。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高效地增加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空气的风量。另外,在旁通风路43中没有配置使散热部36及第二冷凝器33b等的空气升温的热交换器。因此,能够在不使混合空气b1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增加该混合空气b1的风量。
[0078]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具备第一冷凝器33a和第二冷凝器33b。除湿机1具备多个冷凝器,由此制冷循环中的热介质的冷凝温度下降。由此,制冷循环中的冷凝压力变低,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差变小。通过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差变小,压缩机32的负荷降低,消耗电力变少。
[0079]
第二冷凝器33b例如也可以配置于旁通风路43。通过将第二冷凝器33b设置于旁通风路43,能够减少除湿风路42的厚度。由此,能够使除湿机1更紧凑。
[0080]
如以上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具备被配置成隔着蒸发器的吸热部35及散热部36。吸热部35和散热部36通过供热介质循环的热管连接。除湿机1与未搭载热管的除湿机相比,除湿量优异。另外,在除湿机1的框体10的内部形成有混合空间41。被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一部分依次通过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向混合空间41输送。被取入到框体10的内部的空气的剩余部分不经由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而向混合空间输送。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得到能够兼顾蒸发器31中的除湿量和第一冷凝器33a的散热效率的除湿机1。
[0081]
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第一冷凝器33a及第二冷凝器33b例如各自的大致形状也可以是平板状。平板状的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也可以以具有最大面积的面与第一空气a2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作为一例,平板状的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相互平行地配置。另外,平板状的第一冷凝器33a及第二冷凝器33b也可以相对于平板状的吸热部35、蒸发器31及散热部36平行地配置。
[0082]
第一冷凝器33a从第二冷凝器33b向第一方向离开一定距离。第一冷凝器33a与第二冷凝器33b的间隔也可以形成为比吸热部35与蒸发器31的间隔、蒸发器31与散热部36的间隔以及散热部36与第二冷凝器33b的间隔大。第一冷凝器33a与第二冷凝器33b之间的间隙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尺寸也可以比吸热部35与蒸发器31之间的间隙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尺
寸、蒸发器31与散热部36之间的间隙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尺寸以及散热部36与第二冷凝器33b之间的间隙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尺寸大。混合空间41也可以形成为比在吸热部35与蒸发器31之间形成的间隙、在蒸发器31与散热部36之间形成的间隙以及在散热部36与第二冷凝器33b之间形成的间隙大。
[0083]
通过使混合空间41的体积形成得更大,更多的第二空气a3被引入该混合空间41,第一空气a2与第二空气a3更均匀地混合。由此,混合空气b1的温度分布变得更均匀。通过使混合空气b1的温度分布变得均匀,从而流过第一冷凝器33a的热介质被该混合空气b1高效地冷却。第一冷凝器33a中的热交换的效率变得更加良好。
[008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混合空间41将第一空气a2与第二空气a3混合,生成与室内的空气a1的温度差小的混合空气b1以及干燥空气b2。然后,从吹出口12吹出与室内的空气a1的温度差小的干燥空气b2。因此,不会吹出过度低温的空气或过度高温的空气。根据本实施方式,减轻除湿机1的使用者感到的不适感。
[008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混合空气b1通过第一冷凝器33a。混合空气b1是通过了除湿风路42的第一空气a2与通过了旁通风路43的第二空气a3合流而成的空气。框体10的内部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混合空气b1的风量比通过除湿风路42内的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的第一空气a2的风量多。例如,框体10的内部也可以构成为,使第一空气a2与第二空气a3合流而成的混合空气b1全部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由此,即使不增加通过蒸发器31的空气的风量,也能够使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空气的风量更多。通过使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空气的风量更多,该第一冷凝器33a的散热量增加,热交换的效率变得更加良好。另外,能够以除湿适当的量维持通过蒸发器31的空气的风量,能够将该蒸发器31对空气进行除湿的性能保持为良好的状态。另外,在框体10上,除了吸入口11以外,还可以另外形成向该框体10的内部取入空气的开口。该开口构成为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空气的风量比通过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的空气的风量多。
[0086]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冷凝器33a的大小也可以与第二冷凝器33b的大小不同。由此,能够分别调节第一冷凝器33a中的热交换量和第二冷凝器33b中的热交换量。另外,能够使通过了除湿风路42的第一空气a2的温度和在混合空间生成的混合空气b1的温度成为更适当的温度。例如,能够在混合空间41中得到更低温的混合空气b1。利用低温的混合空气b1,在第一冷凝器33a中,热介质被高效地冷却,能够提高第一冷凝器33a中的热交换的效率。
[0087]
另外,如图2以及图4所示,第一冷凝器33a也可以形成为比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以及第二冷凝器33b大。由此,旁通风路43的体积变得更大。另外,例如,即使不利用分隔构件50将流过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的空气从旁通风路43完全隔断,也能够确保第二空气a3的风量。这样,第一冷凝器33a形成为比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及第二冷凝器33b大,由此无需分隔构件50等就能够在框体10的内部形成旁通风路43。
[0088]
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箱体10被放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第一冷凝器33a的上端也可以位于比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各自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将旁通风路43配置于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的上方。另外,第一冷凝器33a的上端也可以位于比第二冷凝器33b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由此,能够将旁通风路43配置于第二冷凝器33b的上方。
[0089]
在配置于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的上方的旁通风路43上,不存在将蒸发器31、压缩机32、第一冷凝器33a、第二冷凝器33b以及减压装置34连接的配管、和将吸热部35以及散热部36连接的配管。通过在旁通风路43上不再有障碍物,从而更容易调节流过该旁通风路43的空气的风量。另外,旁通风路43中的压力损失降低。
[0090]
作为一例,除湿机1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了除湿风路42的第一空气a2的温度与通过了旁通风路43的第二空气a3的温度相同、或者通过了除湿风路42的第一空气a2的温度比通过了旁通风路43的第二空气a3的温度高。在该情况下,在混合空间41中,能够利用第二空气a3使第一空气a2的温度降低。即,生成更低温的混合空气b1。通过使更低温的混合空气b1通过第一冷凝器33a,该第一冷凝器33a的散热效率变得更好。
[0091]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的第一变形例的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如图5和图6所示,除湿机1也可以不具备第二冷凝器33b。除湿机1也可以具备一个除湿机1。
[0092]
在图5以及图6所示的变形例中,第一冷凝器33a从散热部36向第一方向离开一定的距离。在图5和图6所示的变形例中,混合空间41是作为第一冷凝器33a与散热部36之间的间隙而形成的空间。第一冷凝器33a与散热部36的间隔也可以形成为比吸热部35与蒸发器31的间隔以及蒸发器31与散热部36的间隔大。第一冷凝器33a与散热部36之间的间隙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尺寸也可以大于吸热部35与蒸发器31之间的间隙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尺寸以及蒸发器31与散热部36之间的间隙的沿着第一方向的尺寸。混合空间41也可以形成为比在吸热部35与蒸发器31之间形成的间隙以及在蒸发器31与散热部36之间形成的间隙大。
[0093]
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冷凝器33a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比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大。如图6所示,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以及第一冷凝器33a也可以是彼此相同程度的大小。如图6所示,旁通风路43也可以通过以相互错开的状态配置相同程度的大小的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和第一冷凝器33a而形成。
[0094]
另外,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的第三变形例的图。图7示意性地示出本变形例中的框体10的内部的构造。图7是相当于图1中的b-b位置处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框体10放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第一冷凝器33a的横向宽度也可以比吸热部35的横向宽度、蒸发器31的横向宽度以及散热部36的横向宽度宽。另外,虽然在图7中未图示,但第一冷凝器33a的横向宽度也可以比第二冷凝器33b的横向宽度宽。
[0095]
第一冷凝器33a的横向宽度是指,在与通过该第一冷凝器33a的混合空气b1的流动方向及铅垂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第一冷凝器33a的尺寸。吸热部35的横向宽度是指,在与通过该吸热部35的第一空气a2的流动方向及铅垂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吸热部35的尺寸。蒸发器31的横向宽度是指,在与通过该蒸发器31的第一空气a2的流动方向及铅垂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蒸发器31的尺寸。散热部36的横向宽度是指,在与通过该散热部36的第一空气a2的流动方向及铅垂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散热部36的尺寸。第二冷凝器33b的横向宽度是指,在与通过该第二冷凝器33b的第一空气a2的流动方向及铅垂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第二冷凝器33b的尺寸。
[0096]
通过使第一冷凝器33a的横向宽度比吸热部35的横向宽度、蒸发器31的横向宽度以及散热部36的横向宽度宽,能够更容易地形成旁通风路43。另外,如图7所示,能够在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的左方以及右方形成旁通风路43。同样地,通过使第一冷凝器
33a的横向宽度比第二冷凝器33b的横向宽度宽,能够在第二冷凝器33b的侧方容易地形成旁通风路43。在形成于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以及第二冷凝器33b的侧方的旁通风路43上,与除湿风路42相比,遮挡空气的流动的障碍物少。由此,第二空气a3高效地被引入到旁通风路43,该第二空气a3被高效地引导至混合空间41。另外,通过第一冷凝器33a变得更大,第一冷凝器33a与混合空气b1的接触面积增加。由此,第一冷凝器33a的散热量增加,该第一冷凝器33a的性能更加良好。
[0097]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的第四变形例的图。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框体10上形成第一开口11a和第二开口11b来代替吸入口11。第一开口11a例如形成于框体10的背面。第二开口11b例如形成于框体10的上表面。第一开口11a和第二开口11b是用于从框体10的外部向内部取入空气的开口。根据本变形例,通过存在多个用于从框体10的外部向内部取入空气的开口,例如能够容易地使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空气的风量比通过蒸发器31的空气的风量多。根据本变形例的结构,能够更容易地调节第一冷凝器33a的散热量。
[0098]
从第一开口11a取入的空气与表示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各图中的第一空气a2对应。从第一开口11a取入的第一空气a2依次通过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另外,从第二开口11b取入的空气与各图中的第二空气a3对应。第二开口11b形成为,从该第二开口11b取入的第二空气a3不经由吸热部35、蒸发器31以及散热部36而向混合空间41输送。例如,在吸热部35、蒸发器31、散热部36和第一冷凝器33a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的情况下,水平方向上的第二开口11b的位置成为散热部36与第一冷凝器33a之间。在图8所示的变形例中,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同样,能够将通过蒸发器31的空气的风量和通过第一冷凝器33a的空气的风量分别调节为适当的量。另外,热介质被高效地冷却,第一冷凝器33a中的热交换的效率变得良好。
[0099]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混合空气b1通过第一冷凝器33a时的该混合空气b1与该第一冷凝器33a的接触面积也可以大于第一空气a2通过吸热部35时的该第一空气a2与该蒸发器31的接触面积、第一空气a2通过蒸发器31时的该第一空气a2与该蒸发器31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一空气a2通过散热部36时的该第一空气a2与该散热部36的接触面积。另外,混合空气b1通过第一冷凝器33a时的该混合空气b1与该第一冷凝器33a的接触面积也可以大于第一空气a2通过第二冷凝器33b时的该第一空气a2与该第二冷凝器33b的接触面积。框体10的内部也可以如上述那样构成。根据本结构,第一冷凝器33a中的热介质的散热量增加,能够更高效地进行第一冷凝器33a中的热介质与混合空气b1的热交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