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变螺距螺旋槽纹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3179发布日期:2020-09-15 19: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变螺距螺旋槽纹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螺旋折流板(3)、光滑换热管(4)和螺旋槽纹管(5);光滑换热管(4)和螺旋槽纹管(5)均用于通入换热流体;

筒体(1)作为换热器的外壳,其侧壁的一端设有进口和出口;筒体(1)内设有若干螺旋折流板(3),螺旋折流板(3)为扇环形;多块螺旋折流板(3)在筒体(1)中顺次搭接,形成与筒体(1)同轴的螺旋式导流结构;所述螺旋式导流结构中安装有若干光滑换热管(4),所述光滑换热管(4)与筒体(1)轴线平行布置并贯穿螺旋折流板(3)上的换热管安装孔;

所述螺旋式导流结构和筒体(1)围成的外螺旋通道作为换热器的外壳程;所述螺旋槽纹管(5)有多条,沿轴向布置于螺旋式导流结构内部的中空通道中,使中空通道在螺旋槽纹管(5)的外螺纹导向下形成内螺旋通道,作为换热器的内壳程;壳程流体由所述进口进入外壳程做螺旋流动,流体完成外壳程流动后换向进入内壳程在螺旋槽纹管(5)外部继续流动,直至从出口流出;

每条所述螺旋槽纹管(5)分为强化段、正常段和换向段,正常段的螺距与所述螺旋式导流结构的螺距相等,正常段、强化段和换向段的螺距递减,其中强化段为螺旋槽纹管(5)位于换热器内流体入口段的部分,换向段为螺旋槽纹管(5)位于换热器内的壳程流体换向段的部分,正常段为强化段和换向段之间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螺距螺旋槽纹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折流板(3)上还开设有拉杆安装孔,所述螺旋式导流结构通过多条贯穿螺旋折流板(3)的拉杆(6)固定于筒体(1)两侧的管板(2)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螺距螺旋槽纹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导流结构中,相邻两块螺旋折流板(3)的板体搭接位置夹有压紧弹性材料(8),两块螺旋折流板(3)的搭接端分别通过拧紧螺钉(7)固定于压紧弹性材料(8)上,实现连续搭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螺距螺旋槽纹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导流结构中,螺旋折流板(3)呈周期性,若干连续搭接的螺旋折流板(3)为一个螺旋周期,一个螺旋周期内的所有螺旋折流板(3)沿螺旋式导流结构轴向的投影为完整环形,且满足0.5≤r/r≤0.72,其中r为螺旋折流板(3)的扇环外径,r为螺旋折流板(3)的扇环内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变螺距螺旋槽纹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为相对螺旋折流板(3)表面凸出或凹陷的半球体,半球体的半径为a,(r-r)是a的15~45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螺距螺旋槽纹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导流结构中,螺旋折流板(3)在搭接端附近设有若干扰流件,用于顺着流体的流动方向形成绕流,避免出现流动滞止死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螺距螺旋槽纹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导流结构中穿过的光滑换热管(4)和中空通道中布设的螺旋槽纹管(5)数量相同,且外螺旋通道和内螺旋通道的流体流动面积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螺距螺旋槽纹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导流结构中,光滑换热管(4)和螺旋槽纹管(5)均采用正三角形布管方式,管程数大于等于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螺距螺旋槽纹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6)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管板(2)上。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变螺距螺旋槽纹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导流结构的螺距s计算公式为:

其中,α为螺旋折流板的搭接程度,0≤α≤1,n为一个所述螺旋周期内螺旋折流板的块数,ds为筒体内径;β为螺旋折流板的螺旋角;

所述正常段的螺距p2=s;

所述强化段的长度占螺旋槽纹管管长的10%~15%,螺距p1=0.9p2;

所述换向段的长度占螺旋槽纹管管长的25%~40%,螺距p3=0.75p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变螺距螺旋槽纹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结构,由筒体、管板、螺旋折流板、光滑换热管、螺旋槽纹管、拉杆、拧紧螺钉和弹性材料组成;所述螺旋折流板在一个周期内的投影为环形,在各块螺旋折流板的搭接区域附近有扰流件;所述光滑换热管穿过所述螺旋折流板的板体部分;所述螺旋槽纹管安装在所述螺旋折流板中心部分形成的通道内,同时提高管程和壳程的换热效率;螺旋折流板通过旋转拧紧螺钉从而压紧弹性材料实现两两搭接。本申请将在中间区域使用螺旋槽纹管,根据实际流动和换热情况分为强化段、正常流动段和换向段,各部分螺距不同,进一步提升总体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欧雍若;苏锦;王风磊;杨晨;钱锦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畅隆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6.08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