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角度出风功能的室内机、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04031发布日期:2020-11-04 04:0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具有多角度出风功能的室内机、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多角度出风功能的室内机、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生活品质不断的提升,对空调品阶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传统的壁挂机在出风口设置上,基本上只能是在设定的方向上进行上下扫风和左右扫风,有些甚至上是只有单控的上下扫风或单向出风,无法全方位覆盖用户活动的范围,并且由于出风的不均匀和单向的扫风和出风造成用户舒适感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机无法全方位覆盖用户活动范围而造成舒适感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出风口的基础上额外设置两个出风组件进行出风增加出风范围的具有多角度出风功能的室内机、空调。

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出风风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两个出风组件,两个所述出风组件均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一个所述出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一端,另一所述出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另一端,且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方向可调。

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180°。

所述室内机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出风口处于所述长方形的第一边上,一个所述出风组件处于所述第一边的一个端处,另一所述出风组件处于所述第一边的另一端处。

所述出风组件以所述第一边为基准线进行摆动。

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外壳和驱动结构,所述外壳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外壳的第一端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所述外壳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外壳进行摆动。

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外壳的通风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通风板,所述通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处,且所述通风板上开设有通风孔。

所述通风孔的直径范围为0.5cm-1cm。

所述通风板的截面为圆形,且所有所述通风孔沿所述圆形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

所有所述通风孔包括一个第一通风孔和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设置于所述圆形的圆心处,所有所述第二通风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周侧,且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出风方向具有第二夹角。

沿远离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方向,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逐渐增大。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水平驱动机构和竖直驱动机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外壳进行水平方向摆动,所述竖直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外壳进行竖直方向摆动。

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轴,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驱动电机直接或间接带动所述转动轴进行转动。

所述竖直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处,且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外壳进行竖直方向摆动。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具有获取人体方位参数功能的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感应机构与两个所述出风组件电连接。

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水平导风件和竖直导风件,所述感应机构与所述水平导风件和所述竖直导风件电连接。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具有获取人体温度功能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检测机构与两个所述出风组件电连接。

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室内机。

一种上述的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具有获取人体方位参数功能的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感应机构与两个所述出风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人体方位参数数据,并根据人体方位参数数据控制所述出风口和两个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方向。

在获取人体方位参数数据,并根据人体方位参数数据控制所述出风口和两个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方向中,还包括:

根据按照时间顺序获取的多个人体方位参数数据作出人体运动趋势的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出风口和两个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多角度出风功能的室内机、空调,在出风口的基础上设置两个出风组件,利用出风组件弥补出风口两侧的空白区域,从而使室内机实现全方位覆盖出风,而且利用外壳的形状和通风板的形状,避免出风组件产生猛烈的风感,同时感应机构能够获取人体方位,并根据人体的位置进行适应出风和预判出风,从而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多角度出风功能的室内机、空调的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多角度出风功能的室内机、空调的实施例的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出风口;3、出风组件;31、外壳;32、驱动结构;33、通风板;34、第一通风孔;35、第二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有的室内机上仅设置有一个出风口,即使出风口内部设置水平导风板和竖直导风板也仅仅能够在出风口的指向方向上进行出风,在出风口的两侧仍然存在无法出风的死角,存在无法全方位覆盖用户活动范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室内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出风风道,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2,所述出风口2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两个出风组件3,两个所述出风组件3均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一个所述出风组件3设置于所述出风口2的一端,另一所述出风组件3设置于所述出风口2的另一端,且所述出风组件3的出风方向可调,在保证现有技术中的出风口2能够进行正常出风的前提下,进一步设置两个出风组件3,利用两个出风组件3弥补出风口2无法达到的区域,通过对出风组件3的出风方向的调节,如可以与出风口2的出风方向平行,保证正向出风的最大风量,也可以向出风口2两侧调节,将气流导向出风口2的两侧,从而满足室内机两侧的出风供给,从而实现全方位覆盖出风的目的。

所述出风组件3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出风口2的出风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180°,根据室内机的实际尺寸进行确定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当室内机壁挂设置于墙壁上时,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应该为从处出风口2的出风方向平行至出风组件3的出风方向指向或者基本上指向墙壁,在出风组件3的出风方向指向墙壁时,出风组件3的出风能够沿墙壁流动至墙壁的拐角处,避免了室内存在死角的问题,在避免出风组件3与室内机的壳体1产生干涉的情况下保证全方位覆盖出风。

所述室内机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出风口2处于所述长方形的第一边上,一个所述出风组件3处于所述第一边的一个端处,另一所述出风组件3处于所述第一边的另一端处,优选的,所述出风组件3处于所述第一边的端点处,保证出风组件3具有充足的转动范围。

所述出风组件3以所述第一边为基准线进行摆动,也就是说,出风组件3能够向与所述出风口2的出风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出风,并且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摆动。

所述出风组件3包括外壳31和驱动结构32,所述外壳31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外壳31的第一端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所述外壳31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1的外部连通,所述驱动结构32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且所述驱动结构32带动所述外壳31进行摆动,出风风道内的气流在所述外壳31内部流动并吹向室内,而且驱动结构32带动所述外壳31进行摆动时,改变外壳31的轴线方向,从而将出风风道的气流的吹出方向改变。

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外壳31的通风截面面积逐渐增大,也即外壳31为碗状结构,碗底伸入所述壳体1内部形成所述第一端,碗口形成第二端,利用逐渐增大的通风截面使气流形成一定程度的扩散,避免气流全部沿直线吹出,而影响舒适感的问题。

所述出风组件3还包括通风板,所述通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处,且所述通风板上开设有通风孔,利用通风板对气流进行一定程度的导流,避免在出风组件3的前方出现猛烈的风感。

所述通风孔的直径范围为0.5cm-1cm,具体的直径根据出风组件3的尺寸、出风量及个人对气流的敏感度进行设定。

所述通风板的截面为圆形,且所有所述通风孔沿所述圆形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均匀的对气流进行分隔,同时保证出风量不会减小。

所有所述通风孔包括一个第一通风孔34和多个第二通风孔35,所述第一通风孔34设置于所述圆形的圆心处,所有所述第二通风孔35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通风孔34的周侧,且所述第二通风孔35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一通风孔34的出风方向具有第二夹角,也即所有第二通风孔35的出风方向呈发散式往外扩散,换句话说,第一通风孔34的轴线与通风板的表面垂直,而第二通风孔35的轴线与通风板的表面形成第二夹角,其中第二夹角为锐角,特别的,当第二通风孔35处于第一通风孔34的左侧时,第二通风孔35的轴线向所述第一通风孔34的左侧偏移而形成所述第二夹角,其他方向也同理,不再赘述,优选的,当所有所述第二通风孔35以所述通风孔的圆心为圆心呈圆形分布时,同一圆形上的所述第二通风孔35的轴线处于同一圆锥体的表面上,其中圆锥体的顶点指向壳体1内部,减少当出风组件3指向人时,由于过多的风量造成的猛烈的风感,影响舒适感。

沿远离所述第一通风孔34的方向,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逐渐增大,也即以所述第一通风孔34的轴线为轴线形成多个圆锥体,所有所述第二通风孔35的轴线均匀分布在多个圆锥体的表面上,从而形成保证气流在第二端处能够进行扩散,从而避免直吹风感的影响。

所述驱动结构32包括水平驱动机构和竖直驱动机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外壳31进行水平方向摆动,所述竖直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外壳31进行竖直方向摆动,在水平驱动机构和竖直驱动机构的配合下保证出风组件3在一定区域内均能够实现出风。

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轴,所述外壳31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驱动电机直接或间接带动所述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行转动,转动轴的端部设置在壳体1上。

所述竖直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处,且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外壳31进行竖直方向摆动,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使得外壳31能够同时进行水平摆动和竖直摆动。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具有获取人体方位参数功能的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且所述感应机构与两个所述出风组件3电连接,感应机构获取人体方位,并控制对应的出风组件3进行相关的动作,如当感应机构感应到人体处于室内机的左侧时,能够使处于出风口2左侧的出风组件3进行相应的出风和/或摆动,同时感应机构还能够根据获取的多个人体方位参数做出人体运动趋势,并在用户运动方向上的出风口2或出风组件3提前做好出风准备。

所述出风口2处设置有水平导风件和竖直导风件,所述感应机构与所述水平导风件和所述竖直导风件电连接,感应机构同时能够根据获取的人体方位参数进行水平导风和竖直导风。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具有获取人体温度功能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且所述检测机构与两个所述出风组件3电连接,通过检测机构检测人体的平常温度是多少以及实时温度是多少,从而判断出人体是否感觉热或感觉冷,若是夏天,人体感觉热,摆叶将对准人体的位置吹,在规定的温度内适当降温,若感觉冷,将会上升温度,中间出风口2将自动不对着人。如若是冬天,吹暖风亦然。

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室内机。

一种上述的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具有获取人体方位参数功能的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且所述感应机构与两个所述出风组件3电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人体方位参数数据,并根据人体方位参数数据控制所述出风口2和两个所述出风组件3的出风方向,如当感应机构感应到人体处于室内机的左侧时,能够使处于出风口2左侧的出风组件3进行相应的出风和/或摆动。

在获取人体方位参数数据,并根据人体方位参数数据控制所述出风口2和两个所述出风组件3的出风方向中,还包括:

根据按照时间顺序获取的多个人体方位参数数据作出人体运动趋势的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出风口2和两个所述出风组件3的出风方向,也即感应机构还能够根据获取的多个人体方位参数做出人体运动趋势,并在用户运动方向上的出风口2或出风组件3提前做好出风准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