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流风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04032发布日期:2020-11-04 04:0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贯流风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流风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机身内部容易滋生细菌,若细菌通过空调出风扩散至室内,将污染室内空气、影响用户身体健康,因此,需对空调器进行杀菌。

当前空调器常用的杀菌方法是在空调器内设置杀菌装置进行杀菌,通常这些杀菌装置需要安装在空调器内部,常见的如风道、出风口等部件上,以对通过其的气流进行杀菌、消毒。

但将杀菌装置安装在空调器内部,如风道、出风口等部件上时,一方面,常需要对空调器内部,如风道、出风口等部件的结构进行较大改进、以安装和容纳杀菌装置,安装过程不但操作繁琐,还会引起空调器整体内部结构和体积的改变;另一方面,杀菌装置具有一定的体积,将其安装在空调器内部,如风道、出风口等部件上时,将会使得气流通道的局部横截面积产生突变,对通过其的气流产生干扰、影响出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设计出一种贯流风叶及空调器,以实现对空调器内部进行有效杀菌,同时安装方便、不需要对空调器内部进行大幅改动,且不影响出风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流风叶,所述贯流风叶内设置紫外线杀菌组件,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能够对流经所述贯流风叶的气流进行杀菌。

本申请通过在所述贯流风叶内设置紫外线杀菌组件,利用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对流经所述贯流风叶的气流进行杀菌,不但结构简单,对现有空调器的结构改造程度低,在现有空调器的基础上直接加装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即可实现;而且空间利用巧妙,将紫外线杀菌组件安装在贯流风叶内后,加装的紫外线杀菌组件不影响出风,空调器出风均匀、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沿所述贯流风叶的轴向设置。

将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沿轴向设置在所述贯流风叶内能够使得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的作用面积更大、杀菌效果更佳,且不会导致气流通道的局部突变,影响空调器均匀稳定出风。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沿所述贯流风叶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贯流风叶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外围。

将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沿所述贯流风叶的中心轴线设置,能够为所述贯流风叶的自转提供基础。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整体呈圆柱形,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贯流风叶的中心轴线重合。

将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设置为圆柱形,且将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和贯流风叶同心地设置,可以进一步避免由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的设置,导致空调器内的气流通道横截面积突变,影响稳定进风。

进一步的,当所述贯流风叶相对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自转时,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保持静止不动。

如此,可以降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的布线难度、简化紫外线杀菌组件的安装难度;同时,提高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的安装和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贯流风叶包括风叶主体和位于所述风叶主体两端部的第一连接端盖和第二连接端盖,所述风叶主体由多个圆周阵列的风叶组成,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盖和/或第二连接端盖安装在所述贯流风叶内。

通过贯流风叶两端部的第一连接端盖和第二连接端盖安装紫外线杀菌组件,可避免紫外线杀菌组件对风叶主体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普通空调器上加装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时,只需要更换所述贯流风叶两端部的第一连接端盖和/或第二连接端盖即可,无需对空调器进行大幅改动,也不涉及空调器内部部件分布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包括紫外线发射装置和环绕在所述紫外线发射装置外围的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所述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能够阻止强度>αμw/cm2的紫外线穿过,同时能够允许强度≤αμw/cm2的紫外线穿过。

同时,本申请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通过在紫外线发射装置外围设置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使得强度较高的紫外线无法透过所述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强度较低的紫外线依然能够透过所述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起到有效杀菌的作用,不但安全、而且有效。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的至少一端通过端安装组件安装在所述贯流风叶内。

通过所述端安装组件的设置,使得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的端部能够与贯流风叶的端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端安装组件包括卡扣端盖、卡扣连接件和轴承:所述卡扣端盖的一端与所述贯流风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轴承的内圈相连接;所述卡扣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轴承的外圈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的端部相连接。

当所述贯流风叶自转时,所述卡扣端盖和轴承的内圈将在所述贯流风叶的带动下同步自转,而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卡扣连接件和所述轴承的外圈将能够保持静止。因此,通过所述端安装组件实现了在所述贯流风叶进行自转时,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能够维持不转的目的,且所述端安装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端盖包括轴承连接部和风叶连接部,所述轴承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轴承的内圈相连接,所述风叶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贯流风叶相连接。

通过所述轴承连接部将所述卡扣端盖和轴承连接为一体,通过所述风叶连接部将所述卡扣端盖和贯流风叶连接为一体,最终通过所述卡扣端盖实现了所述轴承和贯流风叶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叶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卡扣端盖边缘的卡扣,所述卡扣为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弧形槽。

通过所述卡扣端盖边缘的卡扣实现了所述卡扣端盖和贯流风叶之间的卡扣连接,不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装配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端盖还包括底座连接部和/或止挡部,所述卡扣端盖通过所述底座连接部与所述内机底座相连接,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轴承连接部和风叶连接部之间,所述止挡部用于对所述轴承进行止挡和限位。

通过所述底座连接部实现了所述卡扣端盖和内机底座之间的连接,通过所述止挡部对所述轴承的位置进行了限定,使得所述轴承能够与所述卡扣端盖之间形成稳定的接触,不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晃动和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连接件的边缘设置卡扣,所述轴承的外圈设置环形凹槽,所述卡扣连接件和轴承的外圈能够通过所述卡扣和环形凹槽相卡接。

通过所述卡扣连接件边缘的卡扣和所述轴承外圈的环形凹槽,实现了所述卡扣连接件和轴承的外圈之间的卡接,该卡接结构不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卡接稳定,所述卡扣连接件不易从所述轴承外圈的环形凹槽内脱出。

进一步的,沿所述卡扣端盖的轴向开设中心通孔,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内机底座相连接,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中心通孔后与所述卡扣连接件相连接。

通过在所述卡扣端盖的轴向开设中心通孔,形成了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通道,为所述内机底座、固定件和卡扣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提供了基础。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插销,所述固定插销包括膨胀端和位于所述膨胀端一侧的销轴,所述膨胀端与内机底座相卡接。

通过所述固定插销的膨胀端将所述固定插销卡固在内机底座的一侧,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实现将所述固定插销和内机底座之间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连接件的底部设置凹槽,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卡扣端盖上的中心通孔后与所述卡扣连接件底部的凹槽固定连接。

通过所述固定件实现了所述内机底座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的连接,提高了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的安装稳定性。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贯流风叶。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的贯流风叶及空调器具有:

第一、结构简单,对现有空调器的结构改造程度低,可在现有空调器的基础上直接加装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即可实现;

第二、空间利用巧妙,将紫外线杀菌组件安装在贯流风叶内后,加装的紫外线杀菌组件不影响出风,空调器出风均匀、稳定;

第三、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不但能有效杀菌,而且不会对人体带来伤害,能够确保用户健康、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第四、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通过端安装组件安装在贯流风叶内,不但安装方便快捷,而且能够同时实现所述贯流风叶的自转和紫外线杀菌组件的静止,使得所述贯流风叶和紫外线杀菌组件能够互补干扰地正常运行。

第五,所述第一端安装组件和第二端安装组件的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组装便捷;

第六,在压缩机关机预定时间后,针对空调的不同运行模式选择不同的杀菌时间,实现对空调器内细菌的有效清除,针对性强、可靠性高、杀菌效果更佳,且空调器关机后再进行杀菌操作,对用户空调的使用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与贯流风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紫外线发射装置和封闭端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紫外线发射装置和封闭端盖的装配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固定插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固定插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固定插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卡扣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卡扣端盖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卡扣端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卡扣端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卡扣端盖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卡扣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卡扣端盖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卡扣端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卡扣端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卡扣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卡扣连接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卡扣连接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所述第一轴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所述第一轴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垫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垫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所述第三垫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卡扣端盖和第二连接端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卡扣连接件和第二轴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所述紫外线杀菌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紫外线杀菌组件,101-紫外线发射装置,102-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103-封闭端盖,2-贯流风叶,201-第一连接端盖,202-第二连接端盖,3-第一端安装组件,301-第一卡扣端盖,302-固定插销,303-第一卡扣连接件,304-第一轴承,305-第一垫圈,306-第二垫圈,4-第二端安装组件,401-第二卡扣端盖,402-第二卡扣连接件,403-第二轴承,404-第三垫圈,5-内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32所示,一种贯流风叶,所述贯流风叶2内设置紫外线杀菌组件1,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能够对流经所述贯流风叶2的气流进行杀菌。

本申请通过在所述贯流风叶2内设置紫外线杀菌组件1,利用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对流经所述贯流风叶2的气流进行杀菌,不但结构简单,对现有空调器的结构改造程度低,在现有空调器的基础上直接加装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即可实现;而且空间利用巧妙,将紫外线杀菌组件1安装在贯流风叶2内后,加装的紫外线杀菌组件1不影响出风,空调器出风均匀、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沿所述贯流风叶2的轴向设置。

将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沿轴向设置在所述贯流风叶2内能够使得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作用面积更大、杀菌效果更佳,且不会导致气流通道的局部突变,影响空调器均匀稳定出风。

更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沿所述贯流风叶2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贯流风叶2能够相对于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自转以带动气流流动、实现出风。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可以是静止地设置在所述贯流风叶2内,当贯流风叶2相对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自转时,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保持静止不动;也可以是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贯流风叶2内,当贯流风叶2相对于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自转时,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能够同步自转。优选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静止地设置在所述贯流风叶2内,即当贯流风叶2相对于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自转时,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保持静止不动。如此,可以降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布线难度、简化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安装难度;同时,提高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安装和工作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贯流风叶2包括风叶主体和位于所述风叶主体两端部的第一连接端盖201和第二连接端盖202,所述风叶主体由多个圆周阵列的风叶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盖201和/或第二连接端盖202安装在所述贯流风叶2内。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盖201安装在所述贯流风叶2内,此时,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盖201连接,另一端不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盖202连接,仅被所述第二连接端盖202遮盖和封闭。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盖201和第二连接端盖202安装在所述贯流风叶2内,此时,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盖2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盖202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包括紫外线发射装置101和环绕在所述紫外线发射装置101外围的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102,所述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102能够阻止强度>αμw/cm2的紫外线穿过,同时能够允许强度≤αμw/cm2的紫外线穿过。

本申请通过将紫外线杀菌组件1安装在贯流风叶2内,可实现对所述贯流风叶2内部空间的利用,使得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无需占用空调内部的其他空间,当在空调中增设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时,无需改变空调原来的体积、外形和零部件的形状、尺寸等结构。同时,本申请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通过在紫外线发射装置101外围设置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102,使得强度较高的紫外线无法透过所述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102、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强度较低的紫外线依然能够透过所述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102,起到有效杀菌的作用,不但安全、而且有效。

进一步的,所述α的取值根据实验结果设定。优选的,所述α的设定应使得当紫外线的强度>αμw/cm2时,紫外线将对人体产生明显伤害;当紫外线的强度≤αμw/cm2时,紫外线将无法对人体产生伤害或对仅对人体产生轻微的伤害,同时能够有效杀菌为宜。

进一步的,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102的厚度等参数来调整所述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102允许透过的紫外线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102采用紫外非线性材料,如石墨炔等制备。

进一步的,如图1~7所示,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还包括封闭端盖103,所述封闭端盖103位于所述紫外线发射装置101的两端部,所述封闭端盖103与所述紫外线选择性过滤层102相配合形成了所述紫外线发射装置101的容纳腔。

更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整体呈圆柱形,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贯流风叶2的中心轴线重合。将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设置为圆柱形,可以进一步避免由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设置,导致空调器内的气流通道横截面积突变,影响稳定进风。

更进一步的,如图2~5所示,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至少一端通过端安装组件安装在所述贯流风叶2内。

具体的,所述端安装组件包括卡扣端盖、卡扣连接件和轴承:所述卡扣端盖的一端与所述贯流风叶2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轴承的内圈相连接;所述卡扣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轴承的外圈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端部相连接。当所述贯流风叶2自转时,所述卡扣端盖和轴承的内圈将在所述贯流风叶2的带动下同步自转,而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卡扣连接件和轴承的外圈将能够保持静止。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端盖包括轴承连接部和风叶连接部,所述轴承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轴承的内圈相连接,所述风叶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贯流风叶2相连接;所述风叶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卡扣端盖边缘的卡扣,所述卡扣为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弧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端盖还包括底座连接部和/或止挡部,所述卡扣端盖通过所述底座连接部与所述内机底座5相连接,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轴承连接部和风叶连接部之间,所述止挡部用于对所述轴承进行止挡和限位。

更进一步的,沿所述卡扣端盖的轴向开设中心通孔,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内机底座5相连接,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中心通孔后与所述卡扣连接件相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插销302,所述固定插销302包括膨胀端和位于所述膨胀端一侧的销轴,所述膨胀端与内机底座5相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连接件的边缘设置卡扣,所述轴承的外圈设置环形凹槽,所述卡扣连接件和轴承的外圈能够通过所述卡扣和环形凹槽相卡接。所述卡扣连接件的底部设置凹槽,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卡扣端盖上的中心通孔后与所述卡扣连接件底部的凹槽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32所示,所述端安装组件包括第一端安装组件3和/或第二端安装组件4;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端安装组件3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盖201可旋转连接,和/或,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端安装组件4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盖202可旋转连接,使得所述贯流风叶2能够以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为中心进行自转。

优选的,所述端安装组件包括第一端安装组件3和第二端安装组件4,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安装组件3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安装组件4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端盖包括构成所述第一端安装组件3的第一卡扣端盖301和构成所述第二端安装组件4的第二卡扣端盖401;所述卡扣连接件包括构成所述第一端安装组件3的第一卡扣连接件303和构成所述第二端安装组件4的第二卡扣连接件402;所述轴承包括构成所述第一端安装组件3的第一轴承304和构成所述第二端安装组件4的第二轴承403。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安装组件3和第二端安装组件4均为中心对称的结构。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5所示,所述第一端安装组件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卡扣端盖301、固定插销302、第一卡扣连接件303和第一轴承304,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盖201相卡接,所述固定插销302的一端与内机底座5相卡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后与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件303相卡接,所述第一轴承304套设在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的外围,使得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与所述第一轴承304的内圈相连接,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件303的一侧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其中一封闭端盖103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轴承304的外圈相卡接。如此,当所述贯流风叶2自转时,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和所述第一轴承304的内圈将在所述贯流风叶2的带动下同步自转,而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内机底座5、固定插销302、第一卡扣连接件303和所述第一轴承304的外圈将能够维持不转。

更进一步的,如图4和28、29所示,所述第一端安装组件3还包括第一垫圈305和第二垫圈306,所述第一垫圈305位于所述内机底座5和第一卡扣端盖301的连接面之间,所述第二垫圈306位于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和第一轴承304的内圈连接面之间。所述第一垫圈305和第二垫圈306的设置能够提高所述内机底座5、第一卡扣端盖301和第一轴承304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使其连接更加稳定可靠,自转同步性更佳,且在旋转过程中不易产生噪音。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1~15所示,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包括圆盘形的主体和贯穿该主体的连接轴,通过所述主体形成所述卡扣端盖的风叶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轴形成所述卡扣端盖的轴承连接部;所述主体的边缘设置多个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盖201相卡接的卡扣,所述主体边缘的卡扣可以为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弧形槽,所述连接轴的内部中空、形成供所述固定插销302穿过的中心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端盖201为圆形,其中心设置用来容纳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的主体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侧壁上设置卡扣,通过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的主体边缘的卡扣和所述容纳孔侧壁上的卡扣,所述容纳孔的侧壁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的主体边缘相卡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的主体边缘的卡扣和所述容纳孔侧壁上的卡扣在径向的横截面为呈180°相对设置的两个勾状结构,即将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的主体边缘的卡扣旋转180°后,即可得到所述容纳孔侧壁上的卡扣,将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的主体边缘的卡扣和所述容纳孔侧壁上的卡扣相对勾扣在一起,即可实现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和第一连接端盖201之间的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还包括底座连接部,所述卡扣端盖通过所述底座连接部与所述内机底座5相连接。具体的,所述底座连接部通过将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中的连接轴向靠近内机底座5一侧延伸、并插入所述内机底座5中形成,其中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中的连接轴插入所述内机底座5中的部分即为所述底座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还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轴承连接部和风叶连接部之间,所述止挡部用于对所述轴承进行止挡和限位。具体的,所述止挡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中的连接轴外围的环形凸台,所述止挡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承304的内径,如此可以通过所述止挡部可以对所述第一轴承304进行支撑和固定,防止所述第一轴承304向靠近所述内机底座5一侧偏移,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轴承304和第一卡扣连接件303之间卡接,可以防止所述第一轴承304向远离所述内机底座5一侧偏移,通过所述止挡部和一卡扣连接件303将所述第一轴承304夹紧、共同对所述第一轴承304进行止挡和限位。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8~10所示,所述固定插销302包括圆盘形的膨胀端和位于所述膨胀端一侧的销轴,所述膨胀端的边缘设置多个能够与所述内机底座5相卡接的卡扣,所述膨胀端边缘的的卡扣为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弧形槽,对应的,所述内机底座5上的卡扣为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弧形凸起,所述膨胀端边缘的卡扣和所述内机底座5上的卡扣在径向的横截面为呈180°相对设置的两个勾状结构,即将所述膨胀端边缘的卡扣旋转180°后,即可得到所述内机底座5上的卡扣。所述销轴能够从所述第一卡扣端盖301上的中心通孔内穿过后与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件303螺钉连接或插接或卡接在一起。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6~18所示,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件303包括呈圆盘形的连接片和位于所述连接片边缘的多个卡扣,所述连接片边缘的卡扣为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弧形凸起,所述连接片边缘的卡扣自所述连接片的边缘向所述连接片的中心延伸、凸起;所述第一轴承304的外圈设置与所述连接片边缘的卡扣对应的环形凹槽,将所述连接片边缘的卡扣伸入所述第一轴承304外圈的环形凹槽内,即可实现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轴承304的外圈的卡接;所述连接片的中心与所述固定插销302的销轴螺钉连接或插接或卡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6~27所示,所述第一轴承304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钢珠,使得所述内圈和外圈能够通过钢珠的转动实现相对旋转,所述外圈上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件303卡接的环形凹槽。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5所示,所述第二端安装组件4包括第二卡扣端盖401、第二卡扣连接件402和第二轴承403,所述第二卡扣端盖4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盖202卡接,所述第二轴承403套设在所述第二卡扣端盖401的另一端外围,使得所述第二卡扣端盖4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403的内圈相连接,所述第二卡扣连接件402的一端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的另一封闭端盖1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扣连接件4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403的外圈相连接。如此,当所述贯流风叶2自转时,所述第二卡扣端盖401和第二轴承403的内圈将随所述贯流风叶2同步自转,而所述第二轴承403的外圈和第二卡扣连接件402将能够保持不转。

进一步的,如图5和30所示,所述第二端安装组件4还包括第三垫圈404,所述第三垫圈404位于所述第二卡扣端盖401和第二轴承403内圈的连接面之间。所述第三垫圈404的设置能够提高所述第二卡扣端盖401和第二轴承403内圈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使其连接更加稳定可靠,自转同步性更佳,且在旋转过程中不易产生噪音。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9~22所示,所述第二卡扣端盖401包括呈圆盘形的卡接端和位于所述卡接端一侧的中心轴,通过所述卡接端形成所述卡扣端盖的风叶连接部,通过所述中心轴形成所述卡扣端盖的轴承连接部;所述卡接端的边缘设置若干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盖202卡接的卡扣,所述卡接端边缘的卡扣为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弧形槽,所述第二连接端盖202的中心设置有容纳所述第二卡扣端盖401的卡接端的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端盖202上的安装孔的侧壁上设置卡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盖202的卡接端边缘的卡扣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盖202的安装孔上的卡扣,所述第二连接端盖202的安装孔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扣端盖401的卡接端边缘相卡接。优选的,如图31所示,所述第二卡扣端盖401的卡接端边缘的卡扣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盖202的安装孔上的卡扣在径向的横截面为呈180°相对设置的两个勾状结构,即将所述第二卡扣端盖401的主体边缘的卡扣旋转180°后,即可得到所述安装孔侧壁上的卡扣。此外,所述中心轴上设置中心通孔,通过该中心通孔形成驱动电机的轴通道。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3~25所示,所述第二卡扣连接件402包括呈圆盘形的连接体和位于所述连接体边缘的多个卡扣,所述连接体边缘的卡扣为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弧形凸起,所述连接体边缘的卡扣自所述连接体的边缘向所述连接体的中心延伸、凸起;如图32所示,所述第二轴承403的外圈设置与所述连接体边缘的卡扣对应的环形凹槽,将所述连接体边缘的卡扣伸入所述第二轴承403外圈的环形凹槽内,即可实现所述第二卡扣连接件402与述第二轴承403外圈的卡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6~27所示,所述第二轴承403具有与所述第一轴承304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上述的贯流风叶2。

再者,如图33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紫外线杀菌方法,所述紫外线杀菌方法用于上述的贯流风叶2,所述紫外线杀菌方法包括步骤:

当空调器收到关机信号后,空调器的外机正常关闭,内机中的内机控制器保持开启,内机中的其余部件均正常关闭;

通过内机控制器获取空调器关机前的运行模式,若关机前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内机控制器控制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运行△t1时间后,内机控制器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均关机;若关机前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内机控制器控制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运行△t2时间后,内机控制器与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均关机。

进一步的,在获取空调器关机前的运行模式之前,判断压缩机的关机时间△t是否≥△t0,若是,则内机控制器控制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开启,通过所述紫外线发射装置101发射紫外线进行杀菌操作;若否,则保持当前状态,并在间隔时间t1后,再次判断压缩机的关机时间△t是否≥△t0;

其中,所述t1、△t0、△t1和△t2均通过试验确定。优选的,所述△t1和△t2的设定应使得所述紫外线杀菌组件1能够对空调器内部进行有效杀菌为宜,如将所述空调器内的细菌数量减少至杀菌前的20%以下为宜。

本申请所述紫外线杀菌方法通过在压缩机关机时间达到△t0后,针对空调的不同运行模式选择不同的杀菌时间,实现对空调器内细菌的有效清除,针对性强、可靠性高、杀菌效果更佳,且空调器关机后再进行杀菌操作,对用户空调的使用影响小。此外,在空调系统除内机控制器外,所有部件都关机了再启动紫外线杀菌,此状态下,由于导风门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可进一步减少紫外线泄露,同时完成对导风门内壁面的杀菌操作。另外,在除内机控制器外的所有部件都关机后再启动紫外线杀菌部件,可减少电路的峰值电压或电流,降低电路的损伤。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