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送风口静压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6047发布日期:2020-11-10 18:0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送风口静压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静压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送风口静压箱。



背景技术:

在国内洁净室空调系统设计中,过滤器的标准配置为:粗效→中效→高效。末端使用的高效过滤器(hepa),在额定风量下,对粒径大于0.3微米捕集效率在99.9%以上及气流初阻力在250pa以下的空气过滤器。高效过滤器质量对于保证空气洁净度具有直接关系,随着空气净化系统运行时间的累积,高效过滤器的容尘量不断增加,风量减小,阻力加大,高效过滤器必须要更换;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一般是1-3年,最差的也就几个月;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很多,如生产车间的湿度、粉尘情况、空调系统的持续运行模式、空调风柜及设备的运行环境情况、厂房冷热源及其他设施的维护保养情况等,精确确定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及更换周期难度很大,而且更换过滤器时要停产,更换过滤器是十分仔细的操作,洁净室内的任何东西都经不起折腾,碰坏一个不起眼的设备,其损失可能会高于全部过滤器的费用;更换过滤器后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测,还要对空调系统进行平衡调试,然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检测、调试、试运行,三项费用加到一起,导致更换过滤器的风险和间接费用会很高;《洁净厂房设计规范》《高效空气过滤器国家标准gb13554-92》所规定高效过滤器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必须更换:(1)、检测气流速度降到最低限,风速不均匀且降到0.35m/s时;(2)、出现无法修补的渗漏;(3)、终阻力达到初阻力值2倍;对第(1)(2)点高效过滤器检测洁净度,风速,泄漏率(利用dop法检漏),都可以很方便的在洁净室进行检测和验证,但是对第(3)点阻力的测试比较麻烦,需要在技术夹层将每个高效送风口箱体开测压孔,或者安装压差计等方法,容易造成过滤器的泄露及检测阻力难度增加,以及减少高效过滤器更换带来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高效送风口静压箱,解决了不便对高效过滤器两端的压差测试终阻力,且需要夹层二次箱体开测试孔,增大更换过滤器风险的问题。

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送风口静压箱,包括高效送风口静压箱、吊环、顶部风管端口、顶部扩散板、控制模块、第一铝圆管、第二铝圆管、信号线、信号灯、刀口法兰、镀锌螺母、塑料压块、果冻硅胶和高效过滤器,所述高效送风口静压箱前侧左右两端与吊环呈一体化结构,所述顶部风管端口横向设立于高效送风口静压箱前部中侧,所述高效送风口静压箱内部前侧横向设立有顶部扩散板,所述高效送风口静压箱左侧前部嵌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铝圆管横向插接于高效送风口静压箱内部左前侧,并且第一铝圆管左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后部右侧通过信号线与信号灯相连接,并且信号灯嵌于高效送风口静压箱后侧外侧,所述高效送风口静压箱内部后侧通过螺栓与刀口法兰锁固连接,所述镀锌螺母贯穿于塑料压块后刀口法兰后侧锁紧固定,所述塑料压块内侧通过果冻硅胶与高效过滤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由壳体、电路板、微处理器、串口、第一连接线、差压传感器和第二连接线组成,所述壳体右侧嵌于高效送风口静压箱内部,所述壳体内部左侧通过螺栓与电路板锁紧固定,所述电路板右侧后部通过焊锡与微处理器焊接,所述串口通过焊锡焊接于电路板右侧前部,并且串口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串口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连接线与差压传感器相连接,所述差压传感器的信息接收两端分别与第一铝圆管和第二铝圆管相连接,所述差压传感器右侧通过螺栓与壳体锁固连接,所述串口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接线与信号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送风口静压箱与顶部扩散板中心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送风口静压箱内部前后两侧预留有旋塞及ф6塔头。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内部设定有差压传感器检测的报警上限值,并且报警上限值为初阻力的两倍。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送风口静压箱与壳体的连接处嵌有密封胶圈。

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控制模块安装在高效送风静压箱的外壁,控制模块内部安装有可设定压差报警值(终阻力)的压差传感器,在保证过滤器密封的前提下,连接在静压箱内部高效过滤器前后两侧通过预留旋塞及ф6塔头固定第一铝圆管和第二铝铜管,用来检测高效过滤器前后两端的压差值,再与设定报警值对比,达到设定报警上限值时(一般为初阻力的2倍),再通过控制模块的微处理器反馈使信号灯发出红色指示灯光,提示该高效过滤器达到设定终阻力的上限值,需要更换高效过滤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吊环-2、顶部风管端口-3、顶部扩散板-4、控制模块-5、第一铝圆管-6、第二铝圆管-7、信号线-8、信号灯-9、刀口法兰-10、镀锌螺母-11、塑料压块-12、果冻硅胶-13、高效过滤器-14、壳体-51、电路板-52、微处理器-53、串口-54、第一连接线-55、差压传感器-56、第二连接线-5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送风口静压箱:包括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吊环2、顶部风管端口3、顶部扩散板4、控制模块5、第一铝圆管6、第二铝圆管7、信号线8、信号灯9、刀口法兰10、镀锌螺母11、塑料压块12、果冻硅胶13和高效过滤器14,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前侧左右两端与吊环2呈一体化结构,顶部风管端口3横向设立于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前部中侧,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内部前侧横向设立有顶部扩散板4,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左侧前部嵌有控制模块5,第一铝圆管6横向插接于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内部左前侧,并且第一铝圆管6左端与控制模块5相连接,控制模块5后部右侧通过信号线8与信号灯9相连接,并且信号灯9嵌于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后侧外侧,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内部后侧通过螺栓与刀口法兰10锁固连接,镀锌螺母11贯穿于塑料压块12后刀口法兰10后侧锁紧固定,塑料压块12内侧通过果冻硅胶13与高效过滤器14相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5由壳体51、电路板52、微处理器53、串口54、第一连接线55、差压传感器56和第二连接线57组成,所述壳体51右侧嵌于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内部,所述壳体51内部左侧通过螺栓与电路板52锁紧固定,所述电路板52右侧后部通过焊锡与微处理器53焊接,所述串口54通过焊锡焊接于电路板52右侧前部,并且串口54与微处理器53相连接,所述串口54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连接线55与差压传感器56相连接,所述差压传感器56的信息接收两端分别与第一铝圆管6和第二铝圆管7相连接,所述差压传感器56右侧通过螺栓与壳体51锁固连接,所述串口54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接线57与信号线8相连接。

其中,所述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与顶部扩散板4中心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有利于进入箱体内的风进行扩散。

其中,所述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内部前后两侧预留有旋塞及ф6塔头,便于第一铝圆管6和第二铝圆管7通过ф6塔头固定在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内预留的旋塞内部。

其中,所述微处理器53内部设定有差压传感器56检测的报警上限值,并且报警上限值为初阻力的两倍。

其中,所述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与壳体51的连接处嵌有密封胶圈,保证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的密封性。

工作原理:首先将本设计进行安装使用,然后将控制模块5接通外界电源对其进行供电,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内部的高效过滤器14前后两侧通过预留旋塞及ф6塔头固定第一铝圆管6和第二铝铜管7,用来检测高效过滤器14前后两端的压差值,当差压传感器56内的压差值达到微处理器53内部设定的报警上限值时(一般为初阻力的2倍),控制模块5内部的微处理器53对信号进行反馈,通过信号线8对信号灯9进行通电使信号灯9发出红色指示灯光,提示该高效过滤器14达到设定终阻力的上限值,需要更换高效过滤器14,然后使用者便可对高效送风口静压箱1内部的高效过滤器14进行更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并且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