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9745发布日期:2022-01-19 19:1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2.电磁炉因操作方便、热效率高而被广泛使用,但用户希望电磁炉厚度越薄越好,因此许多生产厂家不断压缩炉内空间,使发热盘组件与控制组件的距离变得更小。由于发热盘组件和控制组件在运行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热量,发热盘组件和控制组件挤在同一狭小空间里,非常不利于散热;况且发热盘组件产生的高热量也会辐射到控制组件上,更不利于控制组件的散热,影响电子元件的性能,进而引发故障和降低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散热的电磁炉,包括炉面板、炉壳、风扇、控制组件和发热盘组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壳为由侧壁和底壁合围而成且敞口向上的空腔体,在空腔体中设有若干个隔腔,所述的风扇、控制组件和发热盘组件分置于炉壳不同的隔腔中,风扇的冷风可通过设在隔板上的不同方向的送风窗来改变送风方向,并分别送入到控制组件和发热盘组件各自所在的隔腔中进行降温。本实用新型将发热盘组件与控制组件、风扇分置于不同的隔腔中且用不同方向的送风窗定向送风,使发热盘组件产生的高热量不会辐射到控制组件上并独立形成送风通道实现各自散热,从而提高电磁炉的散热能力,降低电子元件的故障,提高使用寿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便于散热的电磁炉,包括炉面板、风扇、控制组件和发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壳,所述的炉壳为由侧壁和底壁合围而成且敞口向上的空腔体,在空腔体中设有若干个隔腔,所述的风扇、控制组件和发热盘组件分置于炉壳的不同的隔腔中,风扇发出的冷风可通过炉壳隔板上设置的送风口改变送风方向并分别送入到控制组件和发热盘组件各自所在的隔腔中进行降温。
6.所述的炉壳在其空腔中设有隔板合件,所述的隔板合件包括弧形的第一隔板和平直的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炉壳的侧壁等高,所述的第一隔板设置于炉壳空腔的一个角部并将该角部围合成冷风室,所述的第二隔板将炉壳剩余的空腔分隔成第一换风室和第二换风室。
7.所述的第一隔板上设有将冷风室与第一换风室和第二换风室分别连通的送风窗,所述的送风窗为由可控制不同送风方向的若干个送风口组成。
8.所述的送风窗包括第一送风窗和若干个第二送风窗,若干个第二送风窗沿弧形第一隔板的外弧面布设且间距相等,所述的第一送风窗为出风方向斜向向下的扁平斜口,第一送风窗在其外侧的上沿设有与第一送风窗的出风方向斜向一致的第一挡风板,所述的第二送风窗为出风方向斜向向上的扁平斜口,第二送风窗在其外侧的下沿设有与第二送风窗的出风方向斜向一致的第二挡风板,所述的第一送风窗置于第一隔板的上部且可将冷风室
的冷风送入第一换风室,所述的第二送风窗置于第一隔板的下部且可将冷风室的冷风送入第二换风室。
9.所述的炉壳在冷风室的底壁上设有内外贯通的圆形进风口,炉壳在第一换风室和第二换风室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包括用于第一换风室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用于第二换风室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为内外贯通的长形扁口。
10.进一步,所述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有滤网或滤格。
11.所述的风扇为端部进风侧边出风的风扇,风扇置于冷风室内且锁固在炉壳的底壁上,其进风端与进风口对接,所述的控制组件置于第一换风室内且锁固在炉壳的底壁上。
12.所述的炉面板盖合并锁固在炉壳上,所述的发热盘组件置于第二换风室内且锁固在炉面板的背面。
13.所述的控制组件与发热盘组件和风扇电性连接,控制组件可控制发热盘组件和风扇运行。
14.由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散热的电磁炉的优点在于:一是将发热盘组件与控制组件、风扇分置于不同的隔腔中使发热盘组件产生的高热量不会辐射到控制组件上并独立形成送风通道实现各自散热,使控制组件的电子元器件不会受到发热盘组件产生的高热量的影响,有利于控制组件散热,保障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稳定;二是风扇的冷风可通过设在隔板合件上的不同方向的送风窗来改变送风方向,对设置在炉腔底部的控制组件和设置在炉腔顶部的发热盘组件分别向下和向上定向送风,使风力更集中,更利用快速散热;三是风扇置于发热盘组件和控制组件的侧边,可降低炉壳空间高度使电磁炉做的更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磁炉内部进行改进,可提高电磁炉的散热能力,降低电子元件的故障,提高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电磁炉的总体示意图
16.图2为炉壳示意图
17.图3为a-a示意图
18.图4为c部放大示意图
19.图5为b-b旋转示意图
20.图6为d部放大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炉面板;2炉壳;21进风口;22出风口;221第一出风口;222第二出风口;23送风窗;231第一送风窗;2311第一挡风板;232第二送风窗;2321第二挡风板;24隔板合件;241第一隔板;242第二隔板;25冷风室;26第一换风室;27第二换风室;3风扇;4控制组件;5发热盘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4.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电磁炉包括炉面板1、炉壳2、
风扇3、控制组件4和发热盘组件5。所述的炉壳2为由侧壁和底壁合围而成且敞口向上的空腔体,炉壳2在其空腔中设有隔板合件24,所述的隔板合件24包括弧形的第一隔板241和平直的第二隔板242,第一隔板241和第二隔板242与炉壳2的侧壁等高,所述的第一隔板241设置于炉壳2空腔的一个角部并将该角部围合成冷风室25,所述的第二隔板242将炉壳2剩余的空腔分隔成第一换风室26和第二换风室27;所述的第一隔板241上设有将冷风室25与第一换风室26和第二换风室27分别连通的送风窗23,所述的送风窗23为由可控制不同送风方向的若干个送风口组成,送风窗23包括第一送风窗231和若干个第二送风窗232,若干个第二送风窗232沿弧形第一隔板241的外弧面布设且间距相等,本实施例的第二送风窗232为三个,所述的第一送风窗231为出风方向斜向向下的扁平斜口,第一送风窗231在其外侧的上沿设有与第一送风窗231的出风方向斜向一致的第一挡风板2311,所述的第二送风窗232为出风方向斜向向上的扁平斜口,第二送风窗232在其外侧的下沿设有与第二送风窗232的出风方向斜向一致的第二挡风板2321,所述的第一送风窗231置于第一隔板241的上部且可将冷风室25的冷风送入第一换风室26,所述的第二送风窗232置于第一隔板241的下部且可将冷风室25的冷风送入第二换风室27;所述的炉壳2在冷风室25的底壁上设有内外贯通的圆形进风口21,炉壳2在第一换风室26和第二换风室27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22,所述的出风口22包括用于第一换风室26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出风口221和用于第二换风室27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出风口222,所述的第一出风口221和第二出风口222均为内外贯通的长形扁口;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均设有滤网或滤格。所述的风扇3为端部进风侧边出风的风扇,风扇3置于冷风室25内且锁固在炉壳2的底壁上,其进风端与进风口21对接;所述的控制组件4置于第一换风室26内且锁固在炉壳2的底壁上;所述的炉面板1盖合并锁固在炉壳2上,所述的发热盘组件5置于第二换风室27内且锁固在炉面板1的背面;所述的控制组件4与发热盘组件5和风扇3电性连接,控制组件4可控制发热盘组件5和风扇3运行。
2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电磁炉的散热方法如下:
26.电磁炉工作时,控制组件4、发热盘组件5和风扇3同时工作,风扇3通过进风口21将冷空气抽入到冷风室25内,并通过第一送风窗231和第二送风窗232分别送入到第一换风室26和第二换风室27内。由于第一送风窗231的送风口为斜向向下的扁平斜口且其上沿还设有斜向向下的第一挡风板2311,使进入第一换风室26的冷风斜向向下可吹到锁固在第一换风室26底壁上的控制组件4上,让控制组件4快速降温并将第一换风室26的热量通过第一出风口221排出实现散热。
27.同理,进入第二换风室27的冷风斜向向上可吹到锁固在第二换风室27上方的炉面板1背面的发热盘组件5上,让发热盘组件5快速降温并将第二换风室27的热量通过第二出风口222排出实现散热。
28.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磁炉内部进行改进,将发热盘组件与控制组件、风扇分置于不同的隔腔中且用不同方向的送风窗定向送风,使发热盘组件产生的高热量不会辐射到控制组件上并独立形成送风通道实现各自散热,从而提高电磁炉的散热能力,降低电子元件的故障,提高使用寿命。
29.在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位置。“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方便简化描述,无先后的特定含义,除非对“第一”、“第二”进行了特别声明。
30.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