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90754发布日期:2022-09-03 02:2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联式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2.多联式空调机组是一台或数台室外机可连接数台不同或相同型式、容量的直接蒸发式室内机构成的单一制冷循环系统,它可以向一个或数个区域直接提供处理后的空气。
3.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如下:
4.不能室外机的高效散热,由于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室外机之间的间距较小,导致散热效果较差,室外机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会导致室外机内部的电器元件加速老化,导致使用寿命降低,另外在多联式空调机组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冷凝水,目前存在的多联式空调机组不能有效的对冷凝水进行再利用,导致多联式空调机组的能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室外机本体,两个所述室外机本体相对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导热板,所述固定架顶部外壁靠近导热板处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清洁组件,所述底座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清洁组件上下移动的传动组件,两个所述室外机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密封板,且密封板和室外机本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密封板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降温组件,所述支板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动力组件,且动力组件和传动组件构成传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导热板均为波浪形结构,所述支板为多孔结构,所述底座一侧外壁固定有连接管。
8.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矩形孔一侧内壁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离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海绵,所述连接板和海绵均和导热板相适配,所述连接板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导热板一侧外壁均开设有通孔供连接架穿过。
9.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底部内壁的往复丝杠,所述连接架相离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板,两个所述传动板顶部外壁均开设有圆孔,靠近传动板的所述圆孔弧形内壁固定连接有和往复丝杠相适配的轴套,所述底座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杆,且导杆穿过另一个圆孔。
10.优选的,所述降温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板顶部外壁的转轴,所述转轴弧形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桨叶。
11.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板顶部外壁的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外壁
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和转轴构成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支板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和往复丝杠构成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和转轴的弧形外壁套设有传动带。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4.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转轴、桨叶、密封板、电机和导热板,可以实现在使用时,将连接管和冷凝水的排水管连接,接通电机的开关,电机驱动转轴旋转时带动桨叶旋转,在密封板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桨叶产生的气流首先经过固定架进入底座内部,接着通过矩形孔,气流进入底座时,通过冷凝水对气体进行降温,进而使得气流通过矩形孔接触导热板后,将导热板上的热量带走,提高了室外机本体的散热效果,避免了室外机本体内部的电器元件因为高温老化,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15.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接管、连接板、海绵和传动组件,可以实现在转轴旋转时,通过传动带和传动轴驱动往复丝杠旋转,往复丝杠旋转时通过轴套带动传动板上下移动,传动板上下移动的过程通过连接架和连接杆带动连接板上下往复移动,当连接板下降到底座内部时,海绵吸附底座内部的冷凝水,在连接板上升后,海绵中的水份均匀涂抹在导热板上,配合气流实现导热板的高效散热,进而提高了室外机本体的散热效果,同时利用了冷凝水,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组件、固定架和底座爆炸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底座;2、固定架;3、室外机本体;4、密封板;5、支板;6、支架;7、转轴;8、传动轴;9、电机;10、桨叶;11、传动带;12、导热板;13、往复丝杠;14、连接架;15、轴套;16、传动板;17、连接板;18、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26.如图1-图5所示,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室外机本体3,两个室外机本体3相对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导热板12,固定架2顶部外壁靠近导热板12处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一
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清洁组件,底座1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清洁组件上下移动的传动组件,两个室外机本体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密封板4,且密封板4和室外机本体3固定连接,两个密封板4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板5,支板5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降温组件,支板5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动力组件,且动力组件和传动组件构成传动连接;借由上述结构,可以通过导热板12实现两个室外机本体3之间的散热,避免室外机本体3持续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进而提高了室外机本体3的使用寿命。
27.进一步的,导热板12均为波浪形结构,支板5为多孔结构,底座1一侧外壁固定有连接管;借由上述结构,可以通过波浪形的导热板12提高散热面积。
28.进一步的,清洁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矩形孔一侧内壁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板17,连接板17相离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海绵18,连接板 17和海绵18均和导热板12相适配,连接板17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4,导热板12一侧外壁均开设有通孔供连接架14穿过;借由上述结构,可以在连接板17 下降到底座1内部时,海绵18吸附底座1内部的冷凝水,在连接板17上升后,海绵18中的水份均匀涂抹在导热板12上,配合气流实现导热板12的高效散热。
29.进一步的,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1底部内壁的往复丝杠 13,连接架14相离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板16,两个传动板16 顶部外壁均开设有圆孔,靠近传动板16的圆孔弧形内壁固定连接有和往复丝杠13相适配的轴套15,底座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杆,且导杆穿过另一个圆孔;借由上述结构,可以在往复丝杠13旋转时通过轴套15带动传动板16上下移动,传动板16上下移动的过程通过连接架14和连接杆带动连接板17上下往复移动。
30.进一步的,降温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板5顶部外壁的转轴7,转轴7弧形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桨叶10;借由上述结构,可以在密封板4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桨叶10产生的气流首先经过固定架2进入底座1内部,接着通过矩形孔,气流进入底座1时,通过冷凝水对气体进行降温,进而使得气流通过矩形孔接触导热板12后,将导热板12上的热量带走。
31.进一步的,动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板5顶部外壁的支架6,支架6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9,且电机9的输出轴和转轴7构成固定连接;借由上述结构,可以接通电机9的开关,电机9驱动转轴 7旋转时带动桨叶10旋转,。
32.进一步的,支板5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传动轴8,且传动轴8和往复丝杠13构成固定连接,传动轴8和转轴7的弧形外壁套设有传动带11;借由上述结构,可以在转轴7旋转时,通过传动带11和传动轴8驱动往复丝杠13旋转。
33.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连接管和冷凝水的排水管连接,在空调工作时,冷凝水会通过连接管进入底座1内部,接着接通电机9的开关,电机9驱动转轴7旋转时带动桨叶10旋转,在密封板4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桨叶10产生的气流首先经过固定架2进入底座1内部,接着通过矩形孔,气流进入底座1时,通过冷凝水对气体进行降温,进而使得气流通过矩形孔接触导热板12后,将导热板12上的热量带走,提高了室外机本体3的散热效果,避免了室外机本体3内部的电器元件因为高温老化,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转轴7旋转时,通过传动带11和传动轴8驱动往复丝杠13旋转,往复丝杠13旋转时通过轴套15带动传动板16上下移动,传动板16上下移动的过程通过连接架14和连接杆带动连接板17上下往复移动,当连接板17下降到底座1内部时,海绵18吸附底座1内部的冷凝水,在连接板17上升后,海绵18中的水份均
匀涂抹在导热板12上,配合气流实现导热板 12的高效散热,进而提高了室外机本体3的散热效果,同时利用了冷凝水,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34.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