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8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型煤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成型煤炉,特别是大直径成型煤炉炉罐及成型煤的改进。
现有的成型煤炉,一般采用予制的内壁有通风凹槽(或凸筋)的筒形炉罐与炉栅构成燃烧室。这种筒形炉罐有整体式、两段式和两瓣合成式,这些形式的炉罐如果烧碎、损坏,要全部更换。现有的成型煤炉添煤时,成型煤饼从炉口放入,凭肉眼判断,用手或煤钳移动煤饼,才能使通风孔上下对正。清理炉渣时,从炉口往下压迫煤饼,使底层烧过的煤破碎,灰渣通过炉栅落下。对小规格的成型煤炉,这样的炉罐和炉子的使用方法是可行的。当成型煤直径大到160毫米以上时,现有成型煤炉的缺点就显露出来了一、整体或由两块组成的炉罐较大,容易烧裂,损坏后不易更换、费用亦大;二、大直径煤饼比较重,搬动费力,不容易使各层煤饼的通风孔对正;三、用下压的办法清理灰渣比较费劲、还容易压坏煤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大直径成型煤炉炉罐及成型煤,使大直径成型煤炉的使用也很简便,以扩大成型煤炉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煤炉的炉栅上,用特制的内曲面上有凸筋和凹槽的多块炉瓦,镶砌成内壁有使成型煤垂直定位的凸筋和通风凹槽(或凸筋)的炉罐。在炉罐下部紧靠炉栅的地方和对应的炉体壁上开一个横向通道。并且在与炉罐内径相配的成型煤饼侧壁上压制与炉罐内壁上的定位凸筋对应的凹槽。这样,组成炉罐的炉瓦如果损坏,可以单块更换,既简便、又能降低维修费用;通过设置的横向通道,可以很容易地从炉栅上面将烧成灰渣的煤饼弄碎、漏过炉栅,使炉内的煤饼下移,然后从炉口添煤,不必再用力下压;添煤时,只要将煤饼侧壁的凹槽与炉罐内壁的定位凸筋吻合,放下煤饼,各层通风孔保证对正。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成型煤饼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成型煤饼的俯视图。
参照附图1至4。在炉体〔2〕内,底圈架〔10〕支承着炉栅〔9〕。用多块炉瓦〔11〕在底圈架〔10〕和炉栅〔9〕上镶砌成炉罐〔4〕。镶砌时,在炉门〔6〕上方留出通灰渣的通道〔5〕,并使炉瓦〔11〕的凸筋、凹槽纵向对齐,形成对孔凸筋〔7〕和通风凹槽〔8〕。最后在炉体与炉罐之间填充保温材料〔3〕,砌好炉口〔1〕。
点火、加煤时,将成型煤饼〔12〕侧壁的凹槽〔14〕与炉罐内壁的对孔凸筋〔7〕吻合,从炉口〔1〕放入,煤饼通风孔〔13〕就上下对正,保证燃烧状况良好。
清除灰渣时,可用煤铲或通条从通灰渣通道〔5〕,将炉栅上面燃尽的煤饼通碎、漏过炉栅〔9〕,从炉门〔6〕扒走。这时,上面的煤饼自动下移,不用下压就可从炉口〔1〕添煤了。因此,燃用大直径的成型煤饼也很方便。
如果炉瓦损坏,可用同样的单块炉瓦换修,既简便、费用又低。
权利要求
1.一种以成型煤[12]为燃料,由炉体[2]内的炉栅[8]和炉罐[4]构成燃烧室的煤炉,其特征是炉罐[4]由三块以上特制的炉瓦[11]镶砌而成,其内壁有对正各层成型煤通风孔[13]的凸筋。
2.如权利要求
1规定的煤炉,其特征是炉罐〔4〕下部靠近炉栅〔9〕处和对应的炉体〔2〕上,有从侧面清理灰渣的通道〔5〕。
3.如权利要求
1规定的煤炉,其特征是成型煤〔12〕的侧壁上有与炉罐〔4〕内壁上的凸筋〔7〕对应的对孔定位凹槽〔14〕。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燃用直径大于160毫米的成型煤饼的煤炉。这种煤炉的特点是炉罐由多块炉瓦镶砌而成,炉罐内壁有与成型煤饼侧壁上的凹槽对应的孔定位凸筋,在炉栅以上的炉罐壁和炉体上留有通灰渣的通道。清除灰渣时,可从通灰渣通道将燃尽的煤饼从炉栅上面捅碎、漏过炉栅;加煤时,只要将煤饼侧壁的凹槽与炉罐内壁对孔凸筋吻合,放下煤饼,通风孔就能对正。
文档编号F24B1/06GK85202652SQ85202652
公开日1986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1985年7月1日
发明者王文通 申请人:河北省肃宁县农机化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