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烟道节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3000阅读:10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烟道节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热水采暖装置,可用于房屋的自然循环采暖,家庭炊事及热水供应的小型热源。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尤其是在冬季室外气温稍高,而目前又尚无条件采用集中供暖的边缘采暖区,以及分散独立的小型建筑物,平房及农村房舍等,安装家用热水采暖装置无疑是目前改善居住环境、而又比较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而研制出安全可靠,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煤炭的炊、暖多用炉,则又是家用热水采暖装置的关键所在。近年来,这种炊、暖多用炉日益增多,大体可分为烧散煤和型煤两种,出力从几千大卡/小时至几万大卡/小时,而在现有技术中采用最多的是水套式外加翻烟道的炊、暖煤炉。这种煤炉结构相对简单,效率也较高,但这种水套式热水采暖炉存在如下不足和缺陷1.点火时间长。这是因为起火时炉体冷,排烟温度低,烟囱抽力不足。造成炉膛供氧不足,因此,不仅造成点火困难,烟气还容易倒灌室内。同时由于翻烟道深度较浅,致使烟气不仅余热利用不充分,且含尘量大。2.系统回水管在燃烬区上方进入水套,不利于水套内的水流转,且燃烬区的余热不能分充利用,从而降低了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家用炊事,采暖,热水供应提供一种双烟道节煤炉,它不仅结构简单,造价低,起火容易,且能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原有水套型热水采暖炉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旁通烟道〔10〕,使翻烟道〔6〕深度的设计值等于或大于250毫米;同时降低供暖回水管高度,使供暖回水管〔13〕通过炉篦上方的燃尽区与水套〔2〕相连,以提高烟气余热利用面积,增加系统水流转压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剖面图);附图2为俯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筒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炉体,〔2〕——炉内水套,〔3〕——保温层,〔4〕——炉瓦,〔5〕——肋片,〔6〕——翻烟道,〔7〕——燃烬区,〔8〕——炉篦,〔9〕——灰斗,〔10〕——旁通烟道,〔11〕——旁通阀门,〔12〕——主烟道,〔13〕——回水管,〔14〕——进水管,〔15〕——翻烟口,〔16〕——烟囱。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具体实施在主烟道〔12〕的上方,接近炉口部位增设一个旁通烟道〔10〕,通过烟囱〔16〕与主烟道相连。点火时,通过旁通阀门〔11〕打开旁通烟道,当炉篦上方的型煤被点燃以后,烟气可直接通过旁通烟道迅速排出而不经过翻烟道。待炉膛内的煤火渐旺,同时水套内的水因炉膛辐射升温后,关闭旁通烟道,此时,烟气通过翻烟口〔15〕流经翻烟道〔6〕由主烟道〔12〕经烟囱〔16〕排出。同时,由于水温升高,热水比重减轻,被加热后的水可通过供水管〔14〕流入供暖系统,经散热器后由回水管〔13〕返回水套重新被加热,实现自然循环。供暖回水管从炉篦上方的燃烬区进入炉内与水套相连,其距炉篦的垂直距离为5公分以下。
以烧蜂窝煤,炉瓦高度为36-48公分的炉子为例,旁通烟道的直径可为60-100毫米,在一般烟囱高度下,翻烟道深度可在250-350毫米的范围内。水套容水厚度为1.5-2公分。为扩大传热面积,可在水套外侧增设肋片〔5〕,其高度为20毫米左右。
若改烧散煤,其结构与烧蜂窝煤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将炉瓦和水套由筒型改为锥型。
对于供热量大的采暖系统,本装置可以做成双筒或三筒型。附图3为双筒型节煤炉的结构示意图,其回水管和供水管及烟道均采用并联方式,而外壳则做成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①由于增设了一个旁通烟道,因而克服了点火时因炉体冷,烟囱抽力不足所造成的起火困难,烟气容易倒灌室内的缺陷;试验表明该炉子比现有炉子起火可缩短一个半小时左右。②由于大大增加了翻烟道深度,不仅使烟气余热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降低了烟气中的含尘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③本装置降低了供暖回水管高度,使回水管通过炉篦上方的燃烬区,既可增加系统水流转压头,有利于水的自然循环,又能进一步利用燃烬区的余热。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总的热效率可提高5%-10%。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热水采暖煤炉,它主要由炉体,炉膛水套,翻烟道,烟道,进、回水管出口,炉瓦,灰斗,炉篦等组成,其特征是该装置增设一个旁通烟道[10],其翻烟道[6]深度的设计值等于或大于250毫米,且供暖回水管[13]通过炉篦上方的燃烬区与炉内水套[2]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双烟道节煤炉,用于房屋的自然循环采暖、家庭炊事及热水供应的小型热源。为克服现有技术中起火困难,结构复杂以及余热利用不足等缺陷,该装置在原水套型热水采暖炉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旁通烟道[10],使翻烟道深度的设计值大于250毫米,同时使供暖回水管通过炉箅上方的燃烬区再与炉内水套相连。因此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起火容易,烟气不易倒灌室内等优点,不仅余热利用充分,且能降低烟气含尘量,减少环境污染,其热效率可提高5%-10%左右。
文档编号F24B5/04GK2033475SQ8820695
公开日1989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1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1日
发明者吴爱真, 李元哲 申请人: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