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联组节煤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337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动联组节煤炉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联组节煤炉灶。
目前,全国节煤炉品种繁多,但主要是适应于家庭用,而集体单位食堂、饮食行业,仍大量采用红砖、石灰、水泥、瓷砖砌的固定的灶具,这种灶具主要是以烧柴或散煤为主,由于燃烧不充分,热效率较低,大量浪费能源,且污染环境,同时灶具的造价费用也很高,维修不便,如要移动,只能推倒重来,造成了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加煤方便,热效率高,能烧散煤和多个藕煤,维修方便,且能自由移动式联组节煤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完成的它主要是由炉体、移动式组合炉膛、炉胆、炉桥以及热水箱和热水循环器和带橡胶滚轮的柱脚等部件组成其炉膛可以从炉体内抽出,便于出灰和上煤。本炉灶以燃烧φ27cm的大藕煤和φ10cm或φ12cm标准藕煤为主,在炉胆中采用二次进风装置,自然通风良好,燃料得到充分燃烧,热效率高,即节能,又无污染,特别是由于安装了滚轮柱脚,故本炉灶可以自由移动,操作维修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最佳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参照
图1,图2,图3,炉体架〔3〕呈一长方体,用金属制造,炉体架〔3〕内部装有二组组合炉膛,一组安装4个炉胆〔9〕,一组安装3个炉胆〔9〕,每个炉胆开有8~12个通风孔,在炉胆〔9〕的下端装有炉桥〔5〕,在每个炉胆〔9〕之间充有隔热保温材料〔10〕;炉膛右侧开有炉门〔7〕并装有撑脚〔6〕,炉膛安装在固定的角钢导轨〔4〕上,可以滑动,通过拉手〔8〕可以从炉体架〔3〕内将炉膛拉出,以便加煤或出灰,在炉膛的周围附装一热水箱〔11〕,并与热水循环器〔12〕连通,在炉体架〔3〕的四周装焊上不锈钢板或铝板〔13〕,整个炉体由四根带橡胶滚轮的活动柱脚〔2〕支撑,可自由移动。根据需要每一组炉膛的炉胆〔9〕的个数可采用1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每个直径尺寸可在10cm~22cm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联组节煤炉灶,是由炉体、炉胆、炉桥、热水箱、热水循环器等部件组成,其特征是,在一个炉体架[3]内安装了二组组合炉膛,一组安装了4个炉胆[9],一组安装了二个炉胆[9],炉膛的右侧开有炉门[7],并装有撑脚[6],炉膛安装在固定的角钢导轨[4]上,可以滑动,通过拉手[8]可以将炉膛从炉体架[3]内拉出,整个炉体由四根带橡胶滚轮[1]的活动柱脚[2]支撑,可自由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联组节煤炉灶其特征是,每一组炉膛的炉胆〔9〕的个数可做成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每个炉胆〔9〕的直径尺寸在10cm~22cm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联组节煤炉灶,它主要是由抽动式炉膛、炉体、热水箱、热水循环器、可滚动炉体支架等组成。它一次可同时并列燃烧多个藕煤,热效率高,不污染环境,同时加煤、出灰、维修都比较方便,它的问世为集体单位的食堂,饮食行业,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炉灶。
文档编号F24B1/00GK2039804SQ8821848
公开日1989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李杨祖 申请人:李杨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