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块组合式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4304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砌块组合式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特别是家庭室外用的砌块组合式煤炉。
目前,在以煤或煤制品为燃料做饭、取暖的地区,人们一般都使用铁制煤炉或用砖块砌制的炉灶。不管那种炉子,炉膛都要用砖和泥土砌制成一定形状,这即费时费力又需要一定的技巧。在夏季人们需要在室外用炉子时,又要将室内的炉子拆装到室外,因此比较麻烦。此外,购置铁制煤炉价格也较昂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尽可能少的予制砌块构成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部件更换容易、造价非常低廉的砌块组合式煤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砌块组合式煤炉由炉口、炉体及炉底盘三部分组成,上述三部分均为成型砌块,将三块成型砌块简单组合即可构成本实用新型。具体地说就是将炉口砌块套于炉体砌块上部,炉体砌块置于炉底盘砌块上部而构成了煤炉整体。
所述的炉体呈锥台形,炉膛形状可根据实验确定,以适于煤充分燃烧,并使火力最强。炉口下部与炉体接触部分呈锥形,即两者接触部分形状相吻合,炉口侧壁上开有导风口,起引风作用,通过转动炉口即可根据风向调整引风口方向。炉底盘上部有一凹盘,炉体置于凹盘中,以防水平方向移动。凹盘下部具有数条下灰通道,可起一般煤炉中炉篦的作用。
所述的各砌块可由十分廉价的材料,如粘土、耐火材料等烧制而成。
与现有煤炉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本实用新型仅由三块成型砌块予制件构成,且砌块本身结构亦很简单。由于下灰通道直接开在炉底盘上,因此不仅节省了铁制炉篦,也简化了结构。由于砌块可采用烧制砖瓦的方法制得,因而实施容易。
2.拆装维修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三个砌块可单独存放,使用时可很方便的架起,且不要任何紧固件,拆装、搬运都很方便。若有砌块损坏可很方便的加以更换。
3.造价低廉。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采用廉价材料烧制而成,因此造价较铁制煤炉低得多。
4.风量可调。由于三个砌块之间为活动连接,因此开在炉口上的导风口可随风向随意转动调节,以使燃烧更加充分。
5.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室外使用。


图1是本使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炉口1、炉体2及炉底盘3组成,三部分均为成型砌块。炉口1上部为方形,其下部套在炉体2上部,其侧壁上开有长方型导风口1a。炉体2呈锥台形,其炉膛部分形状可通过合理设计及实验获得。炉体上部近端部处套有炉口,炉口与其结合部分具有与其相吻合的锥形结构,当炉口套上后,便结合紧密。炉体下部置于炉底盘3上部的凹盘3a里,凹盘直径与炉体底部直径相同。炉底盘3为方形,其四角处具有四个向下伸出的支脚3c,支脚高度应保证出灰方便。在凹盘下部炉膛直径范围内开有数条下灰通道3b,以代替铁制炉篦。本例中炉口及炉底盘砌块由粘土材料模压成形后在砖窑中烧制而成,炉体由耐火材料烧制而成。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特别是家庭室外用的砌块组合式煤炉,包括炉口1、炉体2及炉底盘3,其特征在于上述三个部分均为成型砌块,由炉口1套于炉体2上部,炉体2置于炉底盘3上部构成煤炉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组合式煤炉,其特征在于炉体呈锥台形,其下部置于炉底盘上部的凹盘3a里,炉口与炉体结合部位的形状与炉体相吻合,且炉口侧壁上开有排风口1a,炉底盘上具有数条下灰通道3b。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砌块组合式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口、炉底盘砌块可由粘土、耐火材料烧制而成,炉体砌块由耐火材料烧制而成。
专利摘要一种家用砌块式组合煤炉。该煤炉的炉口、炉体及炉底盘均为成型砌块。将炉口套于炉体上部,并将炉体置于炉底盘上即可构成煤炉整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拆装、维修及搬运方便,造价非常低廉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在室外使用。
文档编号F24B1/00GK2065723SQ8921472
公开日1990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29日
发明者张少军 申请人:张少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