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的接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242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管的接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风管的接合结构,尤指一种使用于室内空调系统通风管的相互接合结构。
室内空调系统已在时下大楼林立的都市中广受泛用,但在装配空调系统的通风管时,因其接口结构的缺陷而亟待改进。诸如早期风管接合结构系以两片略呈L形的金属板片铆固于风管表层,复以一垫片插于二L形金属板片间,再以螺丝锁固;又近期另一种通风管接合结构,系以二片经由弯折成人形的片体,藉由与风管卡固的螺固来达到风管接合固定。前述风管接合结构,在装配中,因零部件多,组合过程繁琐,增加了成本,并造成人力和时间的浪费,给维修也带来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装配简易、弹性卡固的风管接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管的接合结构,包括两条风管接口处向外突出的帽缘、垫片及套夹片。两条通风管接口处的帽缘上有一突角;垫片夹于两帽缘之间;一组套夹片为一弯折而成的金属片体,由一略为宽大的帽头端延伸出呈对称的夹边,在两夹边与通风管帽缘的突角相适的部位设有对称并与突角相吻合的倒勾角,套夹片套覆于两帽缘的外面,利用套夹片的弹力将接口卡固,达到装配简易、弹性卡固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剖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方形通风管的套夹片立体图;图号套夹片(1) 帽头端(11) 夹边(12) 倒勾角(13) 开口端(14) 垫片(2) 通风管(3) 帽缘(31) 突角(32)根据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管的接合结构包括两条通风管(3)接口处向外突出的帽缘(31)、垫片(2)及套夹片(1)两条通风管(3)的接口风处设有向外弯折的帽缘(31),并于帽缘(31)的适当位置有一伸出的突角(32),突角(32)的下边与帽缘(31)近乎垂直,可供补强帽缘(31)的强度,又利于套夹片(1)的倒勾角(13)卡固定位;一垫片(2),其形状及大小约略同于通风管(3)的帽缘(31),该垫片(2)系受夹固于两通风管(3)的帽缘(31)之间;一组套夹片(1)为一弯折而成的金属片体,由一略为宽大的帽头端(11)延伸出两呈对称的夹边(12),并在两夹边(12)与通风管(3)帽缘(31)的突角(32)相适应的部位设有对称并与突角(32)相吻合的倒勾角(13),套夹片(1)套覆于两帽缘(31)的外面,利用套夹片的弹力将接口卡固。
为便于在装配时易于插入,套夹片(1)底部开口端(14)设为由上向下渐为展开的广角或广弧角状。
图2中的套夹片(1)为一种适用于方形通风管的形状;如通风管为圆筒形,则可制成相应的圆弧形。
在装配时,一一取垫片置于通风管(3)的帽缘(31)间,再以套夹片套覆两帽缘(31)的外层并插入使套夹片(1)的倒勾角(13)恰好卡固于帽缘(31)上的突角(32)部,即完成装配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可降低成本;2、安装简便迅速,维修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风管的接合结构,包括两条通风管(3)接口处向外突出的帽缘(31)、垫片(2)及一组套夹片(1),其特征在于通风管(3)接口处的帽缘(31)上有一突角(32);垫片(2)夹于两帽缘(31)之间;套夹片(1)为一弯折而成的金属片体,由一略为宽大的帽头端(11)延伸出两呈对称的夹边(12),并在两夹边与通风管(3)帽缘(31)的突角(32)相适应的部位设有对称并与突角(32)相吻合的倒钩角(13),套夹片(1)套覆卡固于两帽缘的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套夹片(1)底部开口端(14)设为由上向下渐为展开的广角或广弧角状。
专利摘要一种风管接合结构,系对传统以铆固或螺固方式进行风管接合所造成的缺失及不便的改进,由设有突角(32)的通风管(3)接口处外突的帽缘(31)和夹于帽缘(31)之间的垫片(2)及套覆于帽缘(31)外面的金属套夹片(1)组成,套夹片(1)的倒勾角恰好夹住突角,利用金属套夹片(1)的弹性将接口夹固,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适用的较佳的迅速密闭的风管接合结构。
文档编号F24F13/00GK2186371SQ9323509
公开日1994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29日
发明者张金云 申请人:张金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