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式瓦斯炉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36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蜂巢式瓦斯炉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蜂巢式瓦斯炉心,尤指一种内、外炉心之顶面设有一环凸部,并可固定一环盖、环盖与内、外炉心间具一间距,于内、外炉心顶面位在环盖下方处并位在焰火孔与环凸部间系设有火苗孔,使所产生之火苗不会飞掉,以避免产生浮火,使混合气可完全燃烧,且外炉心上之环盖顶面适当处系具有托脚,可放置外径较小之烹饪器皿。本实用新型属于瓦斯炉灶具用品。
目前,习用蜂巢式瓦斯炉心于使用时,空气调节板一定要调整至瓦斯与空气混合比正确,才能达到完全燃烧之效果,故一般主妇在清洗炉具时一不小心触及空气调节板就会造成混合气不完全燃烧及使火焰产生浮火现象,该不完全燃烧之混合气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甚至中毒现象。另,一般烹饪盛装器皿放置于瓦斯炉上时,瓦斯炉上皆有一中空状支撑架将器皿托住,使器皿可定位于炉心上方,但是若所盛装之器皿外径较该支撑架内径小时,放置于炉心上之器皿底面便与炉心顶面贴接,使炉心上的焰火孔被阻塞,与外侧空气无法充分结合,造成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差,而且器皿底面污垢亦会造成各焰火孔之阻塞。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系在提供一种无浮火现象、燃烧效率高,又可适应口径小之烹饪器皿放置固定的蜂巢式瓦斯炉心。
本实用新型一种蜂巢式瓦斯炉心,主要包含有一外炉心,系由一外炉体及一盖设在外炉体顶面之外炉盖所组成,该外炉盖之内、外侧分别具有内、外焰火孔;一外炉混合管,一端与外炉体底端相通,另一端连接瓦斯来源端;一内炉心,系由一内炉体及一盖设内炉体顶面之内炉盖所组成,该内炉盖之外侧并具外焰火孔;及一内炉混合管,一端与内炉体底端相通,另一端连接瓦斯来源端;其特征在于该外炉心具有一外环盖,系盖置于外炉盖上方,二者间具一段间隙;该外炉盖顶面之内、外焰火孔间,具有火苗孔,且该等火苗孔系位于该外环盖下方;及内炉心具有一内环盖,系盖置于内炉盖上方,二者间有一间隙,;该内炉盖位在外焰火孔之内侧,具有火苗孔;且位于该内环盖下方。
其中,该外环盖顶面上等距离伸有托脚,其顶面近内侧端具有呈推拔状排列之托体。
其中,该外环盖底部上具有一环凹槽,而凹槽之内侧顶面则向上车设有一口径较凹槽小并与凹槽相通之气道;该托脚侧面向内切设有一引火孔,该引火孔之二端系对应该外炉盖上之内、外焰火孔设置处,其底端中间处并具有通孔与该外环盖上的气道相通;该外炉盖顶面内焰火孔与火苗孔间具有一环凸部,该凸部与该外环盖上的凹槽相对应,供外环盖固定用;另该凸部对应托脚设置处设有气孔,以贯穿外炉盖之上端及内侧端,使瓦斯气体可经由气孔、凹槽、气道通至引火孔。
其中,该内炉盖中间凸伸有一圆形平座,平座中间则配合该槽孔内径向上凸伸一内衬体,该内衬体之外径较平座小,使平座顶面外侧具有一定位平台,该内衬体伸入内环盖之槽孔内后,内环盖之底面系受定位平台所托住,而与内炉盖表面存有一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燃烧效率高,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附图


图1A、B、C、D、E、F.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2A、B.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剖视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内炉心剖视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使用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11.外炉心110.外炉体 111.外炉盖12.外炉混合管13.内焰火孔 14.外焰火孔15.外环盖16.凹槽 161.气道17.托脚 171.托体 172.引火孔173.通孔 18.凸部 181.气孔19.火苗孔21.内炉心210.内炉体211.内炉盖 22.内炉混合管23.外焰火孔24.内环盖241.槽孔 25.平座26.内衬体251.定位平台 27.火苗孔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
图1A-F、图2A、B、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大致系由一外炉心11(含一外炉体110及一盖设在外炉体110顶面之外炉盖111)、一端与外炉体110底端相通,另一端连接瓦斯来源端之外炉混合管12、一内炉心21(含一内炉体210及一盖设在内炉体210顶面之内炉盖211),及一一端与内炉体210底端相通,另一端连接瓦斯来源端之内炉混合管22所组合而成;其中,该外炉盖111之顶面内、外侧上分别具有内、外火焰孔13、14;该内炉盖211之外侧亦具有外焰火23。藉由上述的构造,瓦斯混合气便可经由内、外炉混合管22、12传至内、外炉心21、11内使火焰经由焰火孔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改良之处系在于具一外环盖15,概为环形盖体,如
图1C所示,系盖置于该外炉盖111上方,并与该外炉盖111之顶面存有一间隙;其底部具有一环凹槽16,而凹槽16之内侧顶面则向上车设有一口径较凹槽16为小并与凹槽16相通之气道161(如图2A、B所示);其顶面数等距处向上凸伸有若干托脚17,该托脚17之顶面近内侧端具有数呈推拔状排列之托体171,于侧面向内切设有一引火孔172,该引火孔172之二端系对应外炉盖111上之内、外焰火孔13、14设置处,且其底端中间处并具有通孔173与该气道161连通。
该外炉盖111顶面上之内、外焰火孔13、14之间,设有一环与凹槽16相应之凸部18,供该外环盖15固定于该凸部18上,该凸部18对应托脚17设置处并具有气孔181(贯穿外炉盖15之上端及内侧端,使内、外焰火孔13、14之焰火因该引火孔172、通孔173、气道161及气孔181等之设置,而相互连通更易点燃)。另,该凸部18与外焰火孔14间具有火苗孔19且位于该外环盖15下方,使由火苗孔19快速流出之混合气受到该外环盖15的阻挡而有所缓冲,点燃之火苗较易附着于火苗孔19上而不会飞掉,且当火苗孔19被引燃成稳定之火苗时将向外环盖15内、外侧逸出,成为内、外焰火孔13、14之火苗,以达到点燃各焰火孔浮火之目的。
具有一内环盖24,概为环形盖体,中间具有一槽孔241,如
图1E、图3所示,置于内炉盖211之上方。该内炉盖211中间凸伸有一圆形平座25,平座25中间则配合槽孔241内径向上凸伸具有一内衬体26,该内衬体26外径较平座25为小,使平座25顶面外侧具有一定位平台251,当内衬体26伸入内环盖24之槽孔241内后,内环盖24之底面系受定位平台251所托住,而与内炉盖211表面存有一间隙。另,该平座25与外焰火孔23之间具有一火苗孔27,且位于内环盖24底面之下方,使由火苗孔27快速流出之混合气有所缓冲,点燃之火苗较易附着于火苗孔27上,而不会飞掉,且当火苗孔27被引燃成稳定之火苗时,火苗将向内环盖24外侧逸出,成为外焰火孔23之火苗,以达到点燃各焰火孔浮火之目的。
当将上列构造依序组合后,即如图2、图3所示,使用时(一)烹饪盛装器皿若外径小于支撑架内径时,器皿可放置于外环盖15之托脚17上定位,改进习知器皿外径若小于支撑架内径时,器皿便无法放置固定之缺失,如图4所示;而且每一托脚17皆设有引火孔172、通孔173,以连通内、外焰火孔13、14,使各焰火孔可相互点燃,使内、外焰火孔13、14可完全燃烧。
(二)当火苗孔19、27上逸出的混合气被点燃成稳定的火苗时,该内、外炉盖211、111上的火苗,将分别从内环盖24之外侧及外环盖15之内、外侧逸出,而成为各焰火孔之火苗,此时若各焰火孔之主火焰有浮火现象时,其下之火苗即引燃该浮火处之混合气之完全燃烧,避免不完全燃烧气体对人体之危害,进而提高燃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蜂巢式瓦斯炉心,主要包含有一外炉心,系由一外炉体及一盖设在外炉体顶面之外炉盖所组成,该外炉盖之内、外侧分别具有内、外焰火孔;一外炉混合管,一端与外炉体底端相通,另一端连接瓦斯来源端;一内炉心,系由一内炉体及一盖设内炉体顶面之内炉盖所组成,该内炉盖之外侧并具外焰火孔;及一内炉混合管,一端与内炉体底端相通,另一端连接瓦斯来源端;其特征在于该外炉心具有一外环盖,系盖置于外炉盖上方,二者间具一段间隙;该外炉盖顶面之内、外焰火孔间,具有火苗孔,且该等火苗孔系位于该外环盖下方;及内炉心具有一内环盖,系盖置于内炉盖上方,二者间有一间隙,;该内炉盖位在外焰火孔之内侧,具有火苗孔;且位于该内环盖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蜂巢式瓦斯炉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环盖顶面上等距离伸有托脚,其顶面近内侧端具有呈推拔状排列之托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蜂巢式瓦斯炉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环盖底部上具有一环凹槽,而凹槽之内侧顶面则向上车设有一口径较凹槽小并与凹槽相通之气道;该托脚侧面向内切设有一引火孔,该引火孔之二端系对应该外炉盖上之内、外焰火孔设置处,其底端中间处并具有通孔与该外环盖上的气道相通;该外炉盖顶面内焰火孔与火苗孔间具有一环凸部,该凸部与该外环盖上的凹槽相对应,供外环盖固定;另该凸部对应托脚设置处设有气孔,以贯穿外炉盖之上端及内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蜂巢式瓦斯炉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炉盖中间凸伸有一圆形平座,平座中间则配合该槽孔内径向上凸伸一内衬体,该内衬体之外径较平座小,使平座顶面外侧具有一定位平台,该内衬体伸入内环盖之槽孔内后,内环盖之底面系受定位平台所托住,而与内炉盖表面存有一间隙。
专利摘要一种蜂巢式瓦斯炉心,尤指一种内、外炉心,上皆具有火苗孔及环盖,使炉火燃烧效率高、无浮火现象之蜂巢式瓦斯炉心,且外炉心上之环盖具有托脚,该托脚可放置外径较小之烹饪器皿。
文档编号F24C3/08GK2263761SQ96218490
公开日1997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1日
发明者魏杉淋 申请人:魏杉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