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高效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2720阅读:8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封闭高效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炉,特别是一种全封闭高效煤炉。
目前,常见的家用煤炉由炉体、炉膛、炉箅、风门、炉圈组成,空气经风门、炉膛、炉圈间隙循环流通,燃烧后产生的有害烟气、灰尘也通过炉圈间隙排出,弥漫于室内,造成环境污染,有害于人体健康。有一种主要用于取暖的煤炉,炉膛口上部被封死,侧面与烟道连通,燃烧的烟气可由烟道排出室外。但是,这种炉子燃烧不均衡,与烟道相对的另一侧温度不够高,很大一部分热量被烟道吸走,热效率低,不适合于炒菜做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均衡、热效率高、无烟气污染的全封闭高效煤炉。
本实用新型全封闭高效煤炉的组成包括炉体、炉膛、炉箅、风门、烟道,其特征是还具有吸风罩、反射板、旋转风板和密封盖,吸风罩呈环形,位于炉体上部炉膛口外围,其上端分布通气缺口,反射板和旋转风板位于吸风罩与炉体之间,反射板呈弧形,位于近烟道一侧,旋转风板呈弧形且端部与炉体内壁固定连接,位于远烟道一侧,反射板与旋转风板端部之间形成开口,密封盖位于炉体上端,其对应炉膛处为通孔。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纵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密封盖俯视图。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全封闭高效煤炉的组成包括炉体8、炉膛6、炉箅7、风门9、烟道5,还具有吸风罩3、反射板4、旋转风板2和密封盖1,吸风罩3呈环形,位于炉体上部炉膛口外围,其上端分布通气缺口,反射板4和旋转风板2位于吸风罩3与炉体8之间,反射板4呈弧形,位于近烟道5一侧,旋转风板2呈弧形且端部与炉体8内壁固定连接,位于远烟道一侧,反射板4与旋转风板2端部之间形成开口,密封盖1位于炉体上端,其对应炉膛处为通孔。
使用本实用新型煤炉时,将锅置于密封盖1上,锅底封住密封盖对应炉膛的通孔,炉膛内向上的热气流对锅进行加热,同时热气流经吸风罩3上端的通气缺口逸出,经反射板4的阻挡反射,再经旋转风板2的导向作用,产生旋转气流由反射板与旋转风板端部之间的开口处流出,旋转进入烟道5,煤炉燃烧产生的热量集中在炉膛上方,分布均衡,且得到充分利用,热效率高,节约能源,使用方便,免除烟气污染。本实用新型煤炉既可用于炒菜做饭,又可用于取暖。
为了便于控制进入炉体的气流量,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是,炉箅下方具有数个(实施例中为4个)与炉体外壁连通的微调风门管10,当需要火旺时,打开风门9和所有的微调风门管10,火力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加强,当夜晚加煤后,关闭风门9,保持微调风门管10一个至数个打开,使煤炉既不会熄灭,也不会燃烧过旺。
权利要求1.全封闭高效煤炉,其组成包括炉体、炉膛、炉箅、风门、烟道,其特征是还具有吸风罩、反射板、旋转风板和密封盖,吸风罩呈环形,位于炉体上部炉膛口外围,其上端分布通气缺口,反射板和旋转风板位于吸风罩与炉体之间,反射板呈弧形,位于近烟道一侧,旋转风板呈弧形且端部与炉体内壁固定连接,位于远烟道一侧,反射板与旋转风板端部之间形成开口,密封盖位于炉体上端,其对应炉膛处为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高效煤炉,其特征是炉箅下方具有数个与炉体外壁连通的微调风门管。
专利摘要全封闭高效煤炉,其组成包括炉体、炉膛、炉箅、风门、烟道、吸风罩、反射板、旋转风板和密封盖,吸风罩上端分布通气缺口,反射板位于近烟道一侧,旋转风板位于远烟道一侧,其端部与炉体内壁固定连接,密封盖对应炉膛处为通孔。煤炉燃烧产生的热量分布均衡,热效率高,节约能源,使用方便,免除烟气污染。
文档编号F24B1/00GK2289147SQ9720690
公开日1998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日
发明者赵建兵 申请人:赵建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