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式空调器低噪声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442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窗式空调器低噪声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式房间空调器,特别是涉及窗式房间空调器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
现有的窗式空调器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按出风方式的不同有三种结构布置,即顶出风式、侧出风式和下出风式。广东省深圳石化有限公司与武汉冷柜厂共同生产的蓝波一希岛牌KC-18型窗式空调是一种典型的顶出风布局。侧出风式窗式空调器品种特别多,如日立家电有限公司生产的日立牌KC-32型空调器、广东省番禺百灵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山风牌KC-30空调器。下出风窗式空调器是广东省中山市汇丰空调器厂开发的一种新款产品,其型号为KC-25/CY。以上三种类型窗式空调器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室内空气从空调器室内进风口被吸入后,首先过滤,然后在室内侧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高速旋转的离心风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已过滤、冷却(制热时则加热)的气流甩向边缘,再由蜗壳收集送至出风口,经出风栅调节均匀送回室内。
上述的三种不同出风方式布局的窗式空调器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即离心风扇甩出的气流易冲击蜗壳和出风道,产生较大的噪声。
本实用新型旨在通过对现有窗式空调器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结构的改进,提供一种噪声更小的窗式房间空调器,以满足人们对房间空气调节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低噪声室内侧空气循系统主要由室内进风口(1)、过滤装置(2)、室内侧换热器(3)、导流板(4)、风道腔(5)、出风口(6)、轴流风扇(7)、出风风道(8)、出风栅(9)和壳体(10)构成。它和窗式空调器的其它部份,如压缩机、风扇电机、室外侧换热器、电器控制装置等构成一个完整的窗式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室内侧换热器(3)布置于窗式空调器室内侧一端的壳体(10)内,导流板(4)插过室内侧换热器(3)将它分成两个部份,也就是两个区域。第一部份位于室内避风口(1)与风道腔(5)之间,在导流板(4)与壳体(10)的围护下,由室内进风口(1)被吸入的室内空气气流,首先必须在该区域进行第一次交换,然后进入到风道腔(5);室内侧换热器(3)的第二部份位于风道腔(5)与出风风道(8)之间,这一区域既可以全部由导流板(4)围起,也可以由导流板(4)与壳体(10)两者共同围起。经过第一次热交换的气流在风道腔(5)中掉转方向被吸入室内侧换热器(3)的第二部份进行第二次热交换,随后到达出风风道(8)。
本实用新型采用轴流风扇轴穿过室内侧换热器(3)的第二部份后在出风风道(8)中与轴流风扇叶连接在一起。轴流风扇(7)的正前方(沿风扇轴向室内延长的方向)是出风口(6),由轴流风扇(7)推动的气流沿直线顺畅地至出风口(6),经出风栅(9)调节方向均匀送至室内。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室内空气在室内进风口(1)被吸入后首先过滤,然后在室内侧换热器(3)的第一部份进行第一次热交换。经过第一次换交换的气流在风道腔(5)中掉转方向后,又被吸入室内侧换热器(3)的第二部份进行第二次热交换。轴流风扇(7)的高速旋转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中气流流动的原动力。经过两次热交换的气流在出风风道(8)中被轴流风扇(7)沿直线顺畅地推至出风口(6),经出风栅(9)调节方向送回室内。
图2也是装有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窗式空调器安装示意图,本示意图的以安装在墙孔口为例。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是第一,噪声小;传统的窗式空调器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由于采用离心风扇内藏式布局,气流容易冲击蜗壳和出风风道壁板而发出噪声。本实用新型装置由于采用轴流风扇(7)紧临出风口(6)式的布局,轴流风扇(7)推动的气流能够沿直线方向顺畅地至出风口(6)经出风栅(9)调节方向送至室内,因此避免了较大的气流冲击声。第二,体积小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室内侧换热器(3)被分为两个部份,气流必须依次在这两个区域进行热交换,这样决定窗式空调器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体积的大小主要是室内侧换热器(3),而传统布置却要内室内侧换热器和出风口来决定其体积,因此,相对传统布局来说,体积可减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案的窗式空调器低噪声室内侧空气循系统结构图,本图为摘要附图。
图2为安装有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窗式空调器工作原理图兼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图4所示的窗式空调器低噪声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结构的A-A剖面。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案的窗式空调器低噪声室内侧空气循系统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详述首先参照图1、图2、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案的窗式空调器低噪声室内侧空气循系统,由室内进风口(1)、过滤装置(2)、室内侧换热器(3)、导流板(4)、风道腔(5)、出风口(6)、轴流风扇(7)、出风风道(8)、出风栅(9)和壳体(10)等构成,该系统与窗式空调器的其它部份构成一个完整的窗式空调器。
出风口(6)的上下左右都有室内进风口(1),室内空气由布置在出风口(6)四周围的室内进风口(1)进入空调器。
穿插过室内侧换热器(3)的导流板(4)将它分成两个部份,即两个区域。第一部份是在室内进风口(1)与风道腔(5)之间,它是室内侧换热器(3)四边缘的区域,在导流板(4)与壳体(10)的围护下,由室内进风口(1)被吸入的室内空气经过过滤后首先必须在该区域进行第一次热交换,然后进入风道腔(5);第二部份位于风道腔(5)与出风风道(8)之间,它是室内侧换热器(3)的中间部份,全部由导流板(4)围起。经过第一次热交换的气流在风道腔(5)中掉转方向被吸入室内侧换热器(3)的第二部份进行第二次热交换。
轴流风扇(7)的风扇轴穿过室内侧换热器(3)的第二部份后在出风风道(8)中与风扇叶连接起来。轴流风扇(7)的正前方(即沿风扇轴向室内的沿长方向)是出风口(6),由它旋转推动已经过两次热交换的气流沿直线顺畅地至出风口(6),经出风栅(9)调节方向均匀送至室内。
参见图4、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案的窗式空调器低噪声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与第一实施方案的不同点在于穿插过室内侧换热器(3)的导流板(4)将它分为两部份,其中第二部份由上方、左方和右方这三方导流板(4)以及壳体(10)围起,出风口(6)的上部、左边和右边都布置有室内进风口(1),但下方没有室内进风口(1)。室内空气从布置在出风口(6)上部、左边和右边的室内进风口(1)进入室内空调器,经过滤后在室内侧换热器(3)的第一部份,即被导流板(4)分割的上部、左边和右边部份,进行第一次热交换。气流在风道腔(5)内掉转方向后随及在室内侧换热器的第二部份进行第二次热交换,最后由出风风道(8)的轴流风扇(7)吹至室内。
第二实施方案的这种布局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权利要求窗式空调器低噪声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包括室内进风口(1)、过滤装置(2)、室内侧换热器(3)、导流板(4)、风道腔(5)、出风口(6)、轴流风扇(7)、出风风道(8)、出风栅(9)和壳体(10)构成,其特征在于导流板(4)将室内侧换热器(3)分为两个部份,第一部份在室内进风口(1)与风道腔(5)之间,从室内进风口(1)被吸入的室内空气首先必须在这一部份进行第一次热交换后才能进入风道腔(5),第二部份在风道腔(5)与出风风道(8)之间,风道腔(5)中已经过第一次热交换的气流掉转方向进入该区域进行第二次热交换;轴流风扇(7)的风扇轴穿过室内侧换热器(3)的第二部份后在出风风道(8)中与轴流风扇叶相连接,出风风道(8)的出风口(6)布置在轴流风扇(7)的正前方。
专利摘要一种窗式空调器室内侧空气循环装置,由进、出风口,室内侧换热器、导流板、风道腔、轴流风扇等构成。导流板将室内侧换热器分为两部分,被吸入的室内空气必须依次在这两部分进行热交换。风扇轴穿过室内侧换热器后与风扇叶装配构成轴流风扇,它的正前方是出风口。轴流风扇推动气流顺畅地至出风口,经出风栅送至室内。本装置因采用轴流风扇和二次热交换的方法,气流冲击声小,可有效降低窗式空调器室内侧空气循环系统的噪声,减小其体积。
文档编号F24F1/02GK2312420SQ9724124
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5日
发明者瞿汉兴 申请人:瞿汉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