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三角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10176阅读:来源:国知局
热器布置位置,其可布置在冷却塔的 进风口(图1),也可以布置在塔筒内部(图2)所示,其存在的缺陷在【背景技术】中已经指出, 本发明在【背景技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本发明在有限的占 地面积内,尽可能多的布置冷却三角,保证有足够的空气自然循环动力,具体如下:
[0044]如图3 (俯视图)、图4所示,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由塔筒31、塔筒底部直径 外缘处周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34、塔筒内部径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32,塔筒内部周向 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33以及水平冷却三角35组成;
[0045] 在塔筒底部直径外缘处周向均匀间隔的布置一圈垂直冷却三角134,塔筒内部径 向均匀间隔的布置一圈垂直冷却三角II32,塔筒内部周向均匀间隔的布置一圈垂直冷却三 角III33;所述的垂直冷却三角134、垂直冷却三角1132、垂直冷却三角III33形成一个花 瓣状,且在水平方向上将冷却塔进风口高度下的区域分均分成多个互相间隔的区域,其中 在垂直冷却三角III33和相邻的两个垂直冷却三角1132围成的区域上方设置水平冷却三 角。
[0046] 冷却三角1132、冷却三角11133、冷却三角134高度与冷却塔的进风口高度相等, 在水平方向上将冷却塔进风口高度下的区域分均分成6~10个互相间隔的A或B区域(图 3)。其中区域A是垂直冷却三角III和相邻的两个垂直冷却三角II围成的区域,区域B是 垂直冷却三角I和相邻的两个垂直冷却三角II围成的区域。
[0047] 在每个A区域垂直冷却三角的上部布置所述水平冷却三角35.
[0048] 塔筒内部周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33在塔筒内部围城一个带空隙的多边形区域 C。其多边端点到塔中心的距离为r,与塔半径R的比值范围r/R= 0. 2~0. 8。
[0049] 所有垂直冷却三角之间以及垂直冷却三角与水平冷却三角之间没有空隙,不能漏 风。
[0050] 如上布置方式在间冷塔进风口区域形成了若干A和B区域,在间冷塔中心形成了 区域C。
[0051] 如图3和4所示,采取如上布置方式后,各区域的空气流动方向如下:
[0052] 区域A内是冷风,冷风进入区域A后,可以向四个方向流动。第一,向上流动穿过 所述水平冷却三角35 ;第二,继续向塔内部流动,穿过所述塔筒内部周向布置的垂直冷却 三角III33 ;第三,向两侧流动穿过所述塔筒内部径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1132。每一方向 上的空气流经的冷却三角的阻力都基本一致。
[0053] 区域B内是热风,冷风可流经塔筒底部直径外缘处周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134 后变成热风进入区域B,区域B内还有从两侧A区域流过来的热风。区域B内的热风在向上 流动。
[0054] 区域C内是热风,所有区域A内流经所述塔筒内部周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III33 的热风汇集于此。区域C内的热风向上流动。
[0055] 本发明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了足够多的冷却三角,并且冷风流经每一处冷却三角 的阻力没有增大。在总面积一定的前提下,可以大大缩小间冷塔直径,降低造价。塔内流场 和温度场更加均匀,塔内外的空气密度差更大。
[0056]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 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 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主权项】
1. 一种冷却三角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包括一个塔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塔 筒底部直径外缘处周向均匀间隔的布置一圈垂直冷却三角I,塔筒内部径向均匀间隔的布 置一圈垂直冷却三角II,塔筒内部周向均匀间隔的布置一圈垂直冷却三角III;所述的垂 直冷却三角I、垂直冷却三角II、垂直冷却三角III形成一个花瓣状,且在水平方向上将冷 却塔进风口高度下的区域分均分成多个互相间隔的区域,其中在垂直冷却三角III和相邻 的两个垂直冷却三角II围成的区域上方设置水平冷却三角。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三角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 冷却三角I、垂直冷却三角II、垂直冷却三角III的高度与冷却塔的进风口高度相等。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三角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 冷却三角I、垂直冷却三角II、垂直冷却三角III在水平方向上将冷却塔进风口高度下的区 域分均分成6~10个互相间隔的区域A和区域B。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三角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区域A 是垂直冷却三角III和相邻的两个垂直冷却三角II围成的区域。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三角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区 域内是冷风,冷风进入A区域后,向四个方向流动;第一,向上流动穿过所述水平冷却三角; 第二,继续向塔内部流动,穿过所述塔筒内部周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III;第三,向两侧 流动穿过所述塔筒内部径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II;每一方向上的空气流经的冷却三角 的阻力都一致。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三角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区域B 是垂直冷却三角I和相邻的两个垂直冷却三角II围成的区域。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三角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B 内是热风,冷风流经塔筒底部直径外缘处周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I后变成热风进入B区 域,B区域内还有从两侧A区域流过来的热风;B区域内的热风在向上流动。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三角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内 部周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III在塔筒内部围城一个带空隙的多边形区域C,所述多边形 区域C的多边端点到塔中心的距离为r,与塔半径R的比值范围r/R= 0. 2~0. 8。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三角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区域c 内是热风,所有A区域内流经所述塔筒内部周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III的热风汇集于此; C区域内的热风向上流动。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三角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各个相邻垂 直冷却三角之间以及垂直冷却三角与水平冷却三角之间没有空隙。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三角花瓣状布置的间接冷却塔,由塔筒底部直径外缘处周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塔筒内部径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塔筒内部周向布置的垂直冷却三角以及水平冷却三角组成。采用此种结构后,在塔进风口高度内形成了冷热风相间的区域及中心热风区域。有如下优点:1、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了足够多的冷却三角,并且冷风流经每一处冷却三角的阻力没有增大;2、在总面积一定的前提下,可以大大缩小间冷塔直径,降低造价;3、塔内流场和温度场更加均匀,塔内外的空气密度差更大。
【IPC分类】F28C1-00, F28F25-10
【公开号】CN104729317
【申请号】CN201510148728
【发明人】史月涛, 高明, 孙奉仲, 赵元宾
【申请人】山东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