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33319阅读:来源:国知局
到蒸发器6,被蒸发器6降温冷凝成水,对潮湿空气进行第二次除湿;冷凝水由蒸发器6滴下到下面的集水槽14,冷凝水经非最后一层各层的集水槽11的凹槽16的排水孔22流入最下一层的集水槽14内,再由最下面一层集水槽14经引流管15排到接水箱内;潮湿的空气经过散热器7、集水槽14以及蒸发器6两次吸收水分后,由排气口19排出除湿后的冷空气;如此不断循环,不断吸收去除室内空气的湿气。
[0014]为了实施提高一种空气净化系统的除湿,集水槽14设有不少于两层,最下面一层集水槽14内设置有引流管15 ;非最下面一层的集水槽14的凹槽16的槽底设有排水孔22,集水槽14之间留有空间,每层集水槽14设有多个凹槽16以及多个凸台17,上层集水槽
(11)的排水孔(20)对应下层集水槽(11)的凹槽(13)。排气口 19设有多个,排气口 19设于外壳4的上端面28,进气口 20设有多个,进气口 20设于外壳4的周壁29 ;风机12位于排气口 19的下面,第二散热器8位于风机12的下面,蒸发器6位于第二散热器8下面,集水槽14位于蒸发器6下面,第一散热器7位于集水槽14下面,第一散热器7位于进气口 20的上方;风机12的机座、第二散热器8、蒸发器6、集水槽14以及第一散热器7与外壳4的固定连接;集水槽14由铝合金板构成。
[0015]为了实施提高一种空气净化系统的控制功能,控制器3设有湿度传感器24以及控制面板25,控制面板25设有自动控制开关26、冷气输出开关27以及停止开关35,湿度传感器24安装于进气口 20,湿度传感器24通过传感线与控制器3连接。
[0016]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净化除湿供暖工作时,按下自动控制开关26,控制器3控制电磁阀9通电,电磁阀9导通,第二散热器8有冷媒通过,第二散热器8散热将通过除湿空气加热,排气口 19排出除湿后的暖气;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净化除湿供冷工作时,按下冷气输出开关27,控制器3控制电磁阀9断电,电磁阀9不导通,第二散热器8没有冷媒通过,第二散热器8不散热,排气口 19排出除湿后的冷空气;蒸发器6滴下到集水槽14冷凝水,由最上一层集水槽14其凹槽16的排水孔22以及透气孔18流入下一层的集水槽14,最后流到最后一层的集水槽14,利用冷凝水将各层的集水槽14降温,增加集水槽14与被散热器7升温的潮湿空气的温差,利用被冷凝水降温的各层集水槽14与升温的潮湿空气接触,使升温的水蒸汽冷却成水珠,提高除湿的效率。
[0017]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净化除湿供暖工作时,按下自动控制开关26,控制器3进入净化除湿供暖自动控制工作状态,当室内的空气湿度达到设定的湿度上限值时,湿度传感器24将其湿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3,控制器3控制接通压缩机5、风机12以及电磁阀9的电源,利用第一散热器7、集水槽14以及蒸发器6除湿;随着室内的空气湿度不断降低,当室内空气的湿度降低设定的湿度下限值时,湿度传感器24将其湿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3,控制器3切断压缩机5、风机12以及电磁阀9的电源,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工作停止净化除湿供暖。
[0018]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净化除湿供冷工作时,按下冷气输出开关27,控制器3进入净化除湿供冷自动控制工作状态,当室内的空气湿度达到设定的湿度上限值时,湿度传感器24将其湿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3,控制器3控制接通压缩机5以及风机12的电源,切断电磁阀9的电源,利用第一散热器7、集水槽14以及蒸发器6除湿;随着室内的空气湿度不断降低,当室内空气的湿度降低设定的湿度下限值时,湿度传感器24将其湿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3,控制器3切断压缩机5、风机12的电源,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工作停止净化除湿供冷。
[0019]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工作时,进入散热器7的湿空气被加热成为水蒸气,水蒸气由各层的集水槽14的多个透气孔18进入,被升温的水蒸气直接蒸发到各层的集水槽14的背面位置,利用被冷凝水降温的各层集水槽14的背面位置与水蒸气充分接触,使蒸汽冷却为水;由蒸发器6滴下到下面集水槽14的冷凝水,由最后一层集水槽14上面各层集水槽14的排水孔22流到最后一层的集水槽14中,被第一散热器7加热的湿空气经过各层集水槽14的排水孔22时,被流经排水孔22冷凝水吸收变成水,在经由引流管15排到接水箱中,进一步提高除湿的效率;风机12运行时,外壳4内空气的流向是由进气口 20指向排气口 19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工作时,利用蒸发器6吸收空气的热量转化到第一散热器7,利用第一散热器7加热蒸发潮湿空气。
[0020]热泵装置I包括有储存器30以及气液分离器31 ;膨胀阀11与储存器30连接,储存器30与第一散热器7以及第二散热器8连接;压缩机5与气液分离器31连接,气液分离器31与蒸发器6连接;外壳4设有控制室32,压缩机5、气液分离器31、储存器30以及膨胀阀11设于控制室32内;控制室32位于进气口 20的下方,控制室32设有隔板33,将控制室32与进气口 20隔开;接水箱设于外壳4外面,外壳4设有挂钩,接水箱挂在挂钩上。
【主权项】
1.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净化装置和体温检测装置(50),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有热泵装置(I)、集水装置(2)、控制器(3)以及外壳(4);热泵装置(I)包括有压缩机(5)、蒸发器(6)、第一散热器(7)、第二散热器(8)、电磁阀(9)、单向阀(10)、膨胀阀(11)以及风机(12),所述蒸发器(6)、第一散热器(7)与第二散热器(8)表面涂有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压缩机(5)的冷媒输出接头(13)与第一散热器(7)以及电磁阀(9)连接,第一散热器(7)与膨胀阀(11)连接,膨胀阀(11)连接与蒸发器(6)连接,蒸发器(6)与压缩机(5)连接,电磁阀(9)与第二散热器⑶连接,第二散热器⑶与单向阀(10)连接,单向阀(10)与膨胀阀(11)连接;集水装置(2)包括有集水槽(14),集水槽(14)设有凹槽(16)、凸台(17)以及引流管(15),引流管(15) —端连接至净化装置外侧另一端与凹槽(16),凸台(17)内部中空,设置有紫外灯管(21),凸台(17)设有透气孔(18);外壳(4)设有排气口(19)以及进气口(20),风机(12)、蒸发器(6)第一散热器(7)以及第二散热器⑶设于排气口(19)与进气口(20)之间,透气孔(18)与排气口(19)以及进气口(20)连通,集水槽(14)位于蒸发器(6)与第一散热器(7)之间,第二散热器(8)位于风机(12)与蒸发器(6)之间;所述体温检测装置(50)的温度检测数据传输到控制器(3),控制器(3)通过控制线与压缩机(5)、以及风机(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槽(14)设有多层,非最下面一层的集水槽(14)的凹槽(16)的槽底设有排水孔(22),集水槽(14)之间留有空间,每层集水槽(14)设有多个凹槽(16)以及多个凸台(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3)设有湿度传感器(24)以及控制面板(25),控制面板(25)设有自动控制开关(26)、冷气输出开关(27)以及停止开关(35),湿度传感器(24)安装于进气口(20),湿度传感器(24)通过传感线与控制器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层的集水槽(14)的凹槽(16)设有多个,上层集水槽(14)的排水孔(22)对应下层集水槽(14)的凹槽(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检测装置(50)为一个可独立放置的单元,包括人体红外体温检测器(51),人体红外检测器(51)通过连接杆(52)与底座(53)相连接,底座(53)连接在外壳(4)的上端面(28)上,所述人体红外体温检测器(51)内设置有wifi模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口(19)设有多个,排气口 (19)设于外壳(4)的上端面(28),进气口 (20)设有多个,进气口 (20)设于外壳(4)的周壁(29);风机(12)位于排气口(19)的下面,第二散热器⑶位于风机(12)的下面,蒸发器(6)位于第二散热器(8)下面,集水槽(14)位于蒸发器(6)下面,第一散热器(7)位于集水槽(14)下面,第一散热器(7)位于进气口(20)的上方;风机(12)的机座、第二散热器(8)、蒸发器(6)、集水槽(14)以及第一散热器(7)与外壳(4)的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槽(14)由铝合金板构成。集水槽(14)的表面涂有纳米二氧化钛涂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装置(I)包括有储存器(30)以及气液分离器(31);膨胀阀(11)与储存器(30)连接,储存器(30)与第一散热器(7)以及第二散热器(8)连接;压缩机(5)与气液分离器(31)连接,气液分离器(31)与蒸发器(6)连接;外壳(4)设有控制室(32),压缩机(5)、气液分离器(31)、储存器(30)以及膨胀阀(11)设于控制室(32)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室(32)位于进气口(20)的下方,控制室(32)设有隔板(33),将控制室(32)与进气口 (20)隔开。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外壳(4)外面设置有接水箱,外壳(4)设有挂钩,接水箱挂在挂钩上,所述接水箱与引流管(15)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有空气净化装置和体温检测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热泵装置、集水装置、控制器以及外壳;热泵装置包括有压缩机、蒸发器、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电磁阀、单向阀、膨胀阀以及风机,蒸发器与散热器表面涂有纳米二氧化钛涂层,风机、蒸发器第一散热器以及第二散热器设于排气口与进气口之间,集水槽位于蒸发器与第一散热器之间,第二散热器位于风机与蒸发器之间;工作时,紫外灯管开启,涂与散热器、蒸发器及集水槽表面的纳米二氧化钛起到催化作用,去除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质,灭杀多种有害细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利用散热器及蒸发器进行底多次除湿,除湿后的空气还能选择为加热以及制冷两种方式。
【IPC分类】B01D53/72, B01D53/86, F24F1/02, A61L9/20, F24F11/02
【公开号】CN104949223
【申请号】CN201510420400
【发明人】冯林
【申请人】冯林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