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间接热交换器的冷却塔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308369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第一系列流道并且从所述第一系列流道中流出,所述第二系列流道布置成使得所述蒸发液体能够穿过所述第二系列流道,并且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穿过所述第二系列流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方法,还包括:收集从所述直接热交换部分排出的基本上全部所述蒸发液体;并且将所收集的蒸发液体向上栗送,从而使其能够大致向下分配到并且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相对于所述蒸发液体的流动方向大致逆流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相对于所述蒸发液体的流动方向大致横流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运动穿过所述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相对于所述蒸发液体的流动方向大致横流运动穿过所述直接热交换部分。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由形成第一系列闭合回路流道和第二系列闭合回路流道的交替结构的一系列相邻板盒构成的板式热交换器中,在这一系列相邻板盒中的每个板盒包括用来增大板表面区域的增强表面图案,以提高从闭合回路第一系列流道内的流体流到蒸发液体的显热传递,并且提高从所述蒸发液体到运动穿过在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中的所述第二系列流道的空气的显热和潜热传递。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在由形成第一系列闭合回路流道和第二系列闭合回路流道的交替结构的一系列相邻板盒构成的板式热交换器中,第二入口集管和第二出口集管可操作连接至在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第三系列闭合回路流道,从而第二流体流能够流入到所述第三系列流道中并且从所述第三系列流道中流出。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设有两个直接热交换部分和两个间接热交换部分,并且一个间接热交换部分大致位于一个直接热交换部分上方,而且第二间接热交换部分大致位于第二直接热交换部分上方。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设有两个直接热交换部分,并且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大致位于两个直接热交换部分上方。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相对于所述蒸发液体的流动方向大致并流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运动穿过所述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相对于所述蒸发液体的流动方向大致逆流运动穿过所述直接热交换部分。12.一种热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直接蒸发式热交换部分和间接热交换部分,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在多条通道内引导流体流,所述直接热交换部分包括顶部、底部、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包括顶部、底部、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大致设置在所述直接热交换部分上方; 使得空气在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运动,并且使得空气在所述直接热交换部分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运动, 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与在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中的所述多条通道内的流体流交换热量, 其中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由板式热交换组件构成,所述板式热交换组件由形成第一系列流道和第二系列流道的交替结构的一系列相邻板盒构成, 将入口集管和出口集管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系列流道,从而所述流体流能够流入到所述第一系列流道中并且从所述第一系列流道流出, 所述第二系列流道布置成使得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穿过所述第二系列流道。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相对于所述流体流的流动方向大致逆流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相对于所述流体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横流运动。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相对于所述流体流的流动方向大致并流运动。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板式热交换组件由形成第一系列闭合回路流道和第二系列开放回路流道的交替结构的一系列相邻板盒构成,在这一系列相邻板盒中的每个板盒包括增强表面图案,以增大板表面区域,并且提高从所述流体流到运动穿过在所述板式热交换组件中的第二系列开放回路流道的空气的热传递。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板式热交换组件由形成第一系列闭合回路流道和第二系列开放回路流道的交替结构的一系列相邻板盒构成,第二入口集管和第二出口集管可操作地连接至在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第三系列闭合回路流道,从而第二流体流能够流入到所述第三系列流道中并且从所述第三系列流道流出。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设有两个直接热交换部分和两个间接热交换部分,并且一个间接热交换部分大致位于一个直接热交换部分上方,而且第二间接热交换部分大致位于第二直接热交换部分上方。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设有两个直接热交换部分,并且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大致位于两个直接热交换部分上方。20.一种热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间接热交换部分,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在多条通道内引导流体流,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包括顶部、底部、进气口和出气口 ; 将蒸发液体大致向下分配到并且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从而在所述多条通道内的所述流体流和所述蒸发液体之间发生间接热交换; 使得空气在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运动,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与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所述蒸发液体交换热量和质量,并且因此与在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中的所述多条通道内的所述流体间接交换热量,其中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由板式热交换器构成,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由形成第一系列流道和第二系列流道的交替结构的一系列相邻板盒构成, 将入口集管和出口集管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系列流道,从而所述流体流能够流入到所述第一系列流道中并且从所述第一系列流道流出,所述第二系列流道布置成使得所述蒸发液体能够流经所述第二系列流道,并且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穿过所述第二系列流道。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热交换方法,还包括: 收集从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排出的基本上全部所述蒸发液体;并且 将所收集的蒸发液体向上栗送,从而使其能够大致向下分配到并且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相对于所述蒸发液体的流动方向大致逆流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相对于所述蒸发液体的流动方向大致横流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由形成第一系列闭合回路流道和第二系列开放回路流道的交替结构的一系列相邻板盒构成,在这一系列相邻板盒中的每个板盒包括增强表面图案,以增大板表面区域,并且提高从所述蒸发液体到运动穿过在所述板式热交换组件中的所述第二系列流道的空气的显热和潜热传递。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在由形成第一系列闭合回路流道和第二系列开放回路流道的交替结构的一系列相邻板盒构成的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中,第二入口集管和第二出口集管可操作地连接至在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第三系列闭合回路流道,从而第二流体流能够流入到所述第三系列流道中并且从所述第三系列流道流出。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热交换方法,其中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的空气相对于所述蒸发液体方向大致并流运动穿过所述间接热交换部分。
【专利摘要】一种热交换设备设有间接蒸发式热交换部分和直接蒸发式热交换部分。间接蒸发式热交换部分通常位于直接蒸发式热交换部分上方,并且蒸发液体向下流到间接热交换部分上。离开间接蒸发式热交换部分的蒸发液体然后向下流经穿过直接热交换部分。蒸发液体被收集到集液槽中,并且经过间接热交换部分向上泵送以便重新分配。间接热交换部分由板式热交换器构成。改进的热交换设备设有由板式热交换器构成的间接蒸发式热交换部分,相比其它设计,它提供了更大的单位体积表面积。间接板式热交换器可以按照多种布置方式与一个或更多个直接蒸发式热交换部分组合。
【IPC分类】F28C1/14
【公开号】CN105026866
【申请号】CN201380070708
【发明人】T·卡特, 刘赞, D·A·艾伦, P·霍兰德
【申请人】巴尔的摩汽圈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6日
【公告号】CA2894693A1, EP2932178A2, US9057564, US20140166240, WO2014099792A2, WO2014099792A3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