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的供暖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542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的供暖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的供暖机组。
【背景技术】
[0002]在公知的技术领域,空气源热泵也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冷气热水器”等,空气源热泵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转化为高温热能以此来加热水温。空气能热水器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制造相同的热水量,空气能热水器消耗费用的成本仅为电热水器的1/4、燃气热水器的1/3,比电辅助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能效高。同样太阳能集热器是利用太阳能对水进行加热的装置,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传热介质。如何将两种装置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主要在于将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热介质-水引入空气源热泵中,其连接的装置是关键,现有一般通过电磁阀和管路直接连接,由于空气源热泵的工作的连续性,电磁阀的通断十分频繁,对于管道内的压力、冷热交替的温差变化将会对电子元件造成极大的压力,是的冷热的更替,在输出的接合处经常容易发生故障,故需要一种连接稳定可靠的装置,能够给适应复杂的工况,同时如何很好的将两种系统的能效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由于均温过低,空气源热泵的效果并不高,需要通过电辅热装置才能很好的工作,如何将太阳能系统与空气源热泵有效结合起来,提高热输出,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成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的供暖机组,能够适应冷热温差的变化、频繁的通断等工况,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尤其适用于北方寒冷的冬季,降低电辅热装置使用的频率,进一步提高节约能耗的优势。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的供暖机组,包括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过滤器、膨胀阀、蒸发器和进风风扇构成的空气热泵系统,在所述冷凝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所述机组还具有与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水出口相连的L型管件,所述L型管件的上端竖直朝上且在该端部的外侧套设有L型换流管件,所述L型换流管件的出口通过分流阀门与冷凝器的水容纳腔室的上端相连通,且所述L型管件的上端的中心轴线与L型换流管件的一端的中心重合,在位于L型管件的上端部设有呈圆弧形凸起状的密封盖体,在所述L型换流管件的上端安装有柔性调节组件,所述柔性调节组件具有四片与L型换流管件的上端的边缘通过转动轴销连接的ABS片体,在所述ABS片体内镶嵌有铁片,在所述ABS片体的上侧边缘设有配重圈条,所述ABS片体以L型换流管件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分布而合围成筒体结构,在相邻的ABS片体之间均设有橡胶片体,在位于ABS片体处的L型换流管件的外壁上设有由PLC控制面板控制的电磁感应圈。
[0005]进一步的,考虑到具体的连接密封措施,本实用新型在所述L型管件与L型换流管件的接合处设有密封套环。
[0006]进一步的,为了在最终位置时限制配重圈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配重圈条的外壁呈锥形结构,且在L型换流管件的内壁上设有与配重圈条的锥形结构相适应的环形沟槽。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摒弃传统的采用直接电磁阀控制通断的方式,通过L型管件引入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热水,进入L型换流管件,水流将会由于密封盖体而反向换流,最终流出,一般来说,由于太阳能集热器本身结构的局限性,使得进入整个组件的水压是在不停的变化的,故其调节也不是很可靠,需要通过额外的增压组件,这就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复杂性,而本方案中通过对电磁感应圈的电磁力的调节,使得ABS片体组成的筒体可呈喇叭状展开,展开的开口的大小由磁力控制,整个装置为机械结构件,稳定可靠,具备良好的柔性,可以控制出水的流量大小,便于频繁的控制和调节,增加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从L型换流管件出来的热水进入冷凝器中汇聚一起输出,最大化的发挥两者的优点,降低电辅热装置的使用频率,在寒冷的天气中机组仍然能够输出热水,极具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L型管件和L型换流管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ABS片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L型管件,2.L型换流管件,3.密封盖体,4.柔性调节组件,41.ABS片体,42.铁片,43.配重圈条,44.橡胶片体,5.电磁感应圈,6.密封套环,7.环形沟槽,8.压缩机,9.冷凝器,10.储液罐,11.过滤器,12.膨胀阀,13.蒸发器,14.进风风扇,15.分流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4]如图1?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的供暖机组的优选实施例,包括由压缩机8、冷凝器9、储液罐10、过滤器11、膨胀阀12、蒸发器13和进风风扇14构成的空气热泵系统,在冷凝器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所述机组还具有与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水出口相连的L型管件1,所述L型管件I的上端竖直朝上且在该端部的外侧套设有L型换流管件2,L型换流管件2的出口通过分流阀门15与冷凝器9的水容纳腔室的上端相连通,且L型管件I的上端的中心轴线与L型换流管件2的一端的中心重合,在位于L型管件I的上端部设有呈圆弧形凸起状的密封盖体3,在L型换流管件2的上端安装有柔性调节组件4,所述柔性调节组件4具有四片与L型换流管件2的上端的边缘通过转动轴销连接的ABS片体41,在ABS片体41内镶嵌有铁片42,在ABS片体41的上侧边缘设有配重圈条43,所述ABS片体41以L型换流管件2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分布而合围成筒体结构,在相邻的ABS片体41之间均设有橡胶片体44,在位于ABS片体41处的L型换流管件2的外壁上设有由PLC控制面板控制的电磁感应圈5,所述配重圈条43的外壁呈锥形结构,且在L型换流管件2的内壁上设有与配重圈条43的锥形结构相适应的环形沟槽7。
[0015]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集成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的供暖机组,包括由压缩机(8)、冷凝器(9)、储液罐(10)、过滤器(11)、膨胀阀(12)、蒸发器(13)和进风风扇(14)构成的空气热泵系统,在所述冷凝器(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还具有与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水出口相连的L型管件(I),所述L型管件(I)的上端竖直朝上且在该端部的外侧套设有L型换流管件(2),所述L型换流管件(2)的出口通过分流阀门(15)与冷凝器(9)的水容纳腔室的上端相连通,且所述L型管件(I)的上端的中心轴线与L型换流管件(2)的一端的中心重合,在位于L型管件(I)的上端部设有呈圆弧形凸起状的密封盖体(3),在所述L型换流管件(2)的上端安装有柔性调节组件(4),所述柔性调节组件(4)具有四片与L型换流管件(2)的上端的边缘通过转动轴销连接的ABS片体(41),在所述ABS片体(41)内镶嵌有铁片(42),在所述ABS片体(41)的上侧边缘设有配重圈条(43),所述ABS片体(41)以L型换流管件(2)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分布而合围成筒体结构,在相邻的ABS片体(41)之间均设有橡胶片体(44),在位于ABS片体(41)处的L型换流管件⑵的外壁上设有由PLC控制面板控制的电磁感应圈(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的供暖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型管件(I)与L型换流管件(2)的接合处设有密封套环(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的供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圈条(43)的外壁呈锥形结构,且在L型换流管件(2)的内壁上设有与配重圈条(43)的锥形结构相适应的环形沟槽(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的供暖机组,且水热面板位于蒸发器和进风风扇之间,L型管件的上端竖直朝上且在该端部的外侧套设有L型换流管件,在L型换流管件的上端安装有柔性调节组件,在位于ABS片体处的L型换流管件的外壁上设有由PLC控制面板控制的电磁感应圈。本实用摒弃传统的采用直接电磁阀控制通断的方式,通过对电磁感应圈的电磁力的调节,使得ABS片体展开的开口的大小由磁力控制,可以控制出水的流量大小,便于频繁的控制和调节,同时从L型换流管件出来的热水进入冷凝器中汇聚一起输出,最大化的发挥两者的优点,降低电辅热装置的使用频率,在寒冷的天气中机组仍然能够输出热水,极具实用价值。
【IPC分类】F24D15-00, F24D15-04, F24D19-00
【公开号】CN204313373
【申请号】CN201420779386
【发明人】吴良豪
【申请人】吴良豪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