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5211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交换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对造纸机空气系统排出的湿热废汽进行热量回收的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回收排除的湿热废汽热量的装置,其换热部件一般为圆管或板式;其中圆管式装置的空气流动阻力相对高、换热效率相对低;板式装置加工制造比较繁琐,并且由于空气传热时的边界层比较稳定而传热相对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该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具有空气阻力小,风机电耗低,有效换热面积大,换热系数高,可以回收更多湿空气排放废热,减少加热系统空气所需新鲜蒸汽量的特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新鲜空气流经的壳体,壳体的一侧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新鲜空气进口和预热空气出口,另一侧设置有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中间空气通道,壳体内设置有多根纵向设置的椭圆管,流经新鲜空气进口的新鲜空气的入口流动方向与所有椭圆管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平行,椭圆管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上管板和下管板上,并穿出上管板和下管板,椭圆管中部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管板式隔板,管板式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新鲜空气进口与上腔相连通,预热空气出口与下腔相连通,所述的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湿热空气出口,下部设置有湿热空气进口。
[0005]所述的壳体上部设置有喷淋清洗装置,所述的喷淋清洗装置设置于壳体与湿热空气出口之间的上气室内。
[0006]所述的喷淋清洗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在上气室内,所述的每个喷淋清洗装置分别包括喷淋管、喷头和挂杆,所述的喷淋管通过挂杆挂于上气室内,喷淋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喷头。
[0007]所述的新鲜空气进口处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0008]所述的多根椭圆管排列方式呈矩形或菱形。
[0009]所述的湿热空气进口下部设置有排污口。
[00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空气阻力小,风机电耗低,有效换热面积大,换热系数高,可以回收更多湿空气排放废热,减少加热系统空气所需新鲜蒸汽量;新鲜空气的入口流动方向与椭圆管所有椭圆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平行,湿热空气与环境新鲜空气在此进行间壁换热,新鲜空气温度得到提升,减少了空气系统对新鲜蒸汽的需求量;在椭圆管的出口上方设置有喷淋清洗装置,按照系统设定的时间和频率定期对管程进行清洗,以保证系统长期稳定的工作效率;在壳体下部设置排污口,排除湿热空气降低温度后蒸汽冷凝水和冲洗下来的纤维、碎肩等固体杂质;新鲜空气进口处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将空气中可污染椭圆管传热表面的物质进行截留,保持传热面清洁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是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是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3是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4是椭圆管与上管板和下管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壳体,2、新鲜空气进口,3、预热空气出口,4、中间空气通道,5、椭圆管,6、上管板,7、下管板,8、管板式隔板,9、湿热空气出口,10、湿热空气进口,11、喷淋清洗装置,111、喷淋管,112、喷头,113、挂杆,12、上气室,13、空气过滤器,14、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其结构包括新鲜空气流经的壳体1,壳体I的一侧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新鲜空气进口 2和预热空气出口 3,另一侧设置有与壳体I内腔相连通的中间空气通道4,壳体I内设置有多根纵向设置的椭圆管5,流经新鲜空气进口 2的新鲜空气的入口流动方向与所有椭圆管5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平行,椭圆管5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上管板6和下管板7上,并穿出上管板6和下管板7,椭圆管5与上管板6和下管板7之间采用胀管、焊接、密封圈、紧配合等方式紧固,椭圆管5中部与壳体I之间设置有管板式隔板8,管板式隔板8将壳体I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新鲜空气进口 2与上腔相连通,预热空气出口 3与下腔相连通,所述的壳体I的上部设置有湿热空气出口 9,下部设置有湿热空气进口 10。
[0019]所述的壳体I上部设置有喷淋清洗装置11,所述的喷淋清洗装置11设置于壳体I与湿热空气出口 9之间的上气室12内。按照系统设定的时间和频率定期对椭圆管5进行清洗,以保证长期稳定的工作效率。
[0020]所述的喷淋清洗装置11包括两个,并排设置在上气室12内,所述的每个喷淋清洗装置11分别包括喷淋管111、喷头112和挂杆113,所述的喷淋管111通过挂杆113挂于上气室12内,喷淋管1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喷头112。
[0021]所述的新鲜空气进口 2处设置有空气过滤器13。将空气中可污染椭圆管5传热表面的物质进行截留,保持传热面清洁。
[0022]所述的多根椭圆管5排列方式呈矩形或菱形。
[0023]所述的湿热空气进口 10下部设置有排污口 14。排除湿热空气降低温度后蒸汽冷凝水和冲洗下来的纤维、碎肩等固体杂质。
[0024]预热空气出口 3与造纸机空气系统的送风机进口风道连接;上方湿热空气出口 9直接通大气环境或与下一级热回收单元相连,湿热空气进口 10连接造纸机空气系统的排汽风机。
[0025]从湿热空气进口 10进入流经椭圆管5管内的湿热空气与自新鲜空气进口进入椭圆管5外的新鲜空气进行间壁热交换后,经上方湿热空气出口 9直接排入大气环境,上气室12内设置喷淋清洗装置11,定期对湿热空气流经的椭圆管5进行清洗,湿热空气进口 10最低点处设置的排污口 14,将湿热空气降低温度后蒸汽冷凝水和纤维杂质经过排污口排出并回收利用;环境新鲜空气沿着椭圆管5外壁,与椭圆截面长轴方向平行通过壳体I上腔后,通过中间空气通道4进入壳体I下腔后经预热空气出口 3流出,由造纸机空气系统送风机送入空气系统内部。
[0026]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主权项】
1.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新鲜空气流经的壳体,壳体的一侧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新鲜空气进口和预热空气出口,另一侧设置有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中间空气通道,壳体内设置有多根纵向设置的椭圆管,流经新鲜空气进口的新鲜空气的入口流动方向与所有椭圆管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平行,椭圆管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上管板和下管板上,并穿出上管板和下管板,椭圆管中部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管板式隔板,管板式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上腔和下腔,新鲜空气进口与上腔相连通,预热空气出口与下腔相连通,所述的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湿热空气出口,下部设置有湿热空气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上部设置有喷淋清洗装置,所述的喷淋清洗装置设置于壳体与湿热空气出口之间的上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喷淋清洗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在上气室内,所述的每个喷淋清洗装置分别包括喷淋管、喷头和挂杆,所述的喷淋管通过挂杆挂于上气室内,喷淋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新鲜空气进口处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多根椭圆管排列方式呈矩形或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湿热空气进口下部设置有排污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属于余热交换装置,其结构包括新鲜空气流经的壳体,壳体的一侧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新鲜空气进口和预热空气出口,另一侧设置有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中间空气通道,壳体内设置有多根纵向设置的椭圆管,流经新鲜空气进口的新鲜空气的入口流动方向与所有椭圆管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平行,椭圆管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上管板和下管板上,椭圆管中部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管板式隔板,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湿热空气出口,下部设置有湿热空气进口。本实用新型具有空气阻力小,风机电耗低,有效换热面积大,换热系数高,可以回收更多湿空气排放废热,减少加热系统空气所需新鲜蒸汽量等特点。
【IPC分类】F28F19-01, F28D7-16, F28G9-00
【公开号】CN204461153
【申请号】CN201520068586
【发明人】丰先磊, 张小明
【申请人】山东丰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