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04738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
[0003]空气冷却器是换热器的一种,其是用空气冷却热流体或者热气体的换热器,管内的热流体或者热气体通过管壁和翅片与管外空气进行换热,所用的空气通常由通风机供给。空气冷却器可用于冷却或冷凝,广泛应用于炼油、石油化工塔顶蒸气的冷凝;回流油、塔底油的冷却;各种反应生成物的冷却;循环气体的冷却和电站汽轮机排气的冷凝。
[0004]油冷却器是是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油冷却设备,利用该设备可使具有一定温差的两种流体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温度,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目的,油冷却器广泛应用于塑料机械、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汽车、钢铁、风电、航天等各行业。
[0005]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通常只能针对一种介质进行换热,结构单一,这种换热方式单一的换热器能够满足大部分场合的使用,但是对于一些换热效果有特殊需求的设备,这种单一换热方式的换热器往往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即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并且换热效率也较低,从而并不能较大程度的实现节能的目的,同时会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低下,影响整个换热器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换热方式单一导致不适应实际需求的问题,从而既实现了对两种以上介质进行换热的目的,又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该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广泛应用。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其中,包括:内置有气冷却芯子的气冷却本体,内置有第一油冷芯子的第一油冷却本体,内置有第二油冷芯子的第二油冷却本体,所述气冷却本体的顶端封装有气冷上封头,所述气冷却本体的底端封装有气冷下封头,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的顶端封装有第一油冷上封头,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的底端封装有第一油冷下封头,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的顶端封装有第二油冷上封头,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的底端封装有第二油冷却下封头;
[0009]所述气冷下封头上设有气进口管,所述气冷上封头上设有气出口管;
[0010]所述第一油冷上封头上设有油进口管,所述第一油冷下封头上设有油出口法兰,所述第二油冷下封头上设有油进口法兰,所述第二油上封头上设有油出口管;其中,所述油出口法兰通过一管道与所述油进口法兰密封连通。
[0011]上述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其中,所述气冷却本体的右侧面通过螺栓紧固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油冷本体的左侧面,所述第一油冷本体的右侧面通过螺栓紧固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油冷本体的左侧面。
[0012]上述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油冷下封头上设有一出油孔,以排出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中多余的油。
[0013]上述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油冷下封头上设有一出油孔,以排出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中多余的油。
[0014]上述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其中,所述气冷上封头的顶面后端固定有一气冷上支板,所述气冷下封头的底面后端亦固定有一气冷下支板;所述第二油冷上封头的顶面后端固定有一第二油冷上支板,所述第二油冷下封头的底面后端亦固定有一第二油冷下支板。
[0015]上述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其中,所述气冷上支板和所述气冷下支板的长度与所述气冷却本体的长度相同,所述气冷上支板和所述气冷下支板的厚度为5mm、高度为35mm0
[0016]上述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油冷上支板和所述第二油冷下支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油冷上支板和所述第二油冷下支板的厚度为5mm、高度为35mm。
[0017]上述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油冷上封头的顶面后端固定有一第一油冷上支板,所述第一油冷下封头的底面后端亦固定有一第一油冷下支板。
[0018]上述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油冷上支板和所述第一油冷下支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油冷上支板和所述第一油冷下支板的厚度为5mm、高度为35mm。
[0019]上述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其中,所述气冷却本体、所述第一油冷却本体和所述第二油冷却本体之间为相互可拆卸结构。
[0020]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通过螺栓紧固密封连接气冷却本体、第一油冷却本体和第二油冷却本体,组合起来,从而能够在同一时间,既实现对气体的热交换,又实现对油的热交换;同时,将大型的油冷却本体拆分成第一油冷却本体和第二油冷却本体,而后采用法兰和管道将第一油冷却本体和第二油冷却本体密封连接,从而能够稳定控制油压,并且更换更加容易,既实现了油冷却的效率,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换热方式单一导致不适应实际需求的问题,从而既实现了对两种以上介质进行换热的目的,又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该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的正视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的左视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7]实施例1:
[00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包括:内置有气冷却芯子01的气冷却本体101,内置有第一油冷芯子02的第一油冷却本体201,内置有第二油冷芯子03的第二油冷却本体301,气冷却本体101的顶端封装有气冷上封头102,气冷却本体101的底端封装有气冷下封头103,第一油冷却本体201的顶端封装有第一油冷上封头202,第一油冷却本体201的底端封装有第一油冷下封头203,第二油冷却本体301的顶端封装有第二油冷上封头301,第二油冷却本体301的底端封装有第二油冷却下封头303 ;气冷下封头103上设有气进口管104,气冷上封头102上设有气出口管105 ;第一油冷上封头202上设有油进口管204,第一油冷下封头203上设有油出口法兰205,第二油冷下封头303上设有油进口法兰305,第二油上封头302上设有油出口管304 ;其中,油出口法兰205通过一管道23与油进口法兰305密封连通;将大型的油冷却本体拆分成第一油冷却本体201和第二油冷却本体301,而后采用油出口法兰205、油进口法兰305和管道23将第一油冷却本体201和第二油冷却本体301密封连接,从而能够稳定控制油压,并且更换更加容易,既实现了油冷却的效率,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00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空冷和油冷的换热器中,气冷却本体101的右侧面通过螺栓紧固密封连接于第一油冷本体201的左侧面,第一油冷本体201的右侧面通过螺栓紧固密封连接于第二油冷本体301的左侧面,且气冷却本体101、第一油冷却本体201和第二油冷却本体301之间为相互可拆卸结构,在某一冷却本体有问题的情况下及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