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器外壳以及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45764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净化器外壳以及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净化器外壳以及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空气净化器是指对室内空气中固态污染物(如粉尘、花粉、带菌颗粒等)、气态污染物(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等)具有一定去除能力的家用电器,而当前国内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雾霾天气逐年增加,为保证生活环境的健康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的空气净化器越来越深受用户的关注。由于净化器中的净化部件需要进行定期清理,对此净化器的外壳为一种可打开的结构,为方便净化器外壳的打开并保证净化器的外观,通常在净化器外壳上设置有扣手,但是这种扣手一般均为内陷于净化器外壳表面的凹槽,由于在注塑时这种凹槽结构只能沿水平方向进行退模,着力部位一般均为沿水平方向的平面结构,采用手部与该平面结构之间的摩擦力打开净化器外壳,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器外壳,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净化器外壳打开施力不方便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净化器外壳,包括外壳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内表面上的槽盖,所述外壳主体具有由其外表面内陷形成的凹陷部,于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上开设有窗口,所述槽盖罩设所述窗口且与所述凹陷部围设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面积大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外表面由内陷形成的开口面积。
[0005]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沿远离所述外壳主体内侧面的方向延伸的扣板,所述扣板的延伸端与所述凹槽的内壁之间具有供手指弯折后伸入的间隙。
[0006]进一步地,所述扣板的所述延伸端具有与弯折后手指配合的圆角。
[0007]具体地,所述凹陷部靠近所述外壳主体的上端,所述扣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扣板位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外表面由内陷形成的开口的上方。
[0008]进一步地,所述扣板与所述外壳主体为一体成型,或者所述扣板与所述槽盖为一体成型。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主体的内表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座,所述槽盖具有与两个所述连接座通过螺钉连接的连接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背面靠近所述窗口处设置有凸块,所述槽盖上设置有所述槽盖与所述凹陷部配合时与所述凸块卡接的锁扣。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主体上且位于净化器外壳围设形成的容纳腔内用于检测周围环境灰尘浓度的灰尘检测传感器。
[0012]具体地,所述灰尘检测传感器包括用于粘附灰尘以检测灰尘浓度的灰尘粘接片,所述外壳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正对所述灰尘检测传感器的凹腔以及用于罩盖所述凹腔且与所述外壳主体活动连接的面盖,于所述凹腔的底面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灰尘粘接片的通孔。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还包括上述的净化器外壳,所述净化器主体位于所述净化器外壳围设形成的容纳腔内,且所述净化器外壳与净化器主体扣接。
[0014]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技术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器外壳,在其外壳主体的外表面上内陷形成有凹陷部,且在该凹陷部的内壁上开设有窗口,同时还在外壳主体的内表面上固定有一个槽盖,通过该槽盖罩封凹陷部的窗口,槽盖与凹陷部围设形成有凹槽,且该凹槽的槽口面积要大于外壳主体的外表面内陷形成的开口的面积。在本实用新型中槽盖与凹陷部形成扣手的结构,由于凹槽的槽口面积大于外壳主体外表面上的开口面积,对此人体手指在伸入凹槽内后,手指可以在凹槽内找到竖直方向的作用部位,施以由外壳主体的内表面向外表面的方向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为水平方向,即在竖直设置的作用部位施以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使得作用力的有效功最大化,施力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化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净化器外壳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的净化器外壳的槽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的净化器外壳没有安装槽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的净化器外壳的灰尘检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参见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化器外壳1,包括外壳主体11以及设置于外壳主体11内表面上的槽盖12,在外壳主体11上由其外表面内陷形成有凹陷部13,对此在外壳主体11的外表面上因内陷形成有开口 111,在凹陷部13的内壁上开设有窗口 131的结构,即在外壳主体11内表面一侧凹陷部13的内壁具有部分结构敞开,通过槽盖12罩设凹陷部13的窗口 131处,槽盖12与凹陷部13围设形成有凹槽14,槽盖12自身也具有槽状结构,从而使得凹槽14的槽口面积尺寸要大于外壳主体11外表面上因内陷形成的开口 111的面积尺寸。本实用新型中,在加工时外壳主体11上的凹陷部13与外壳主体11为一体成型,由于模具退模原因,凹陷部13朝向外壳主体11上的投影面积不大于外壳主体11外表面上的开口 111面积,对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设一部件槽盖12,通过槽盖12与凹陷部13的配合以使凹槽14的槽口面积大于外壳主体11外表面的开口 111面积,即凹槽14朝向外壳主体11外表面一侧的投影面积大于外壳主体11外表面的开口 111面积,从而使得凹槽14形成扣手的结构,进而使得当手指伸入凹槽14内时,手指弯折后可以在凹槽14内找到沿竖直方向的作用部位,该作用部位可以为外壳主体11的内表面,同时手指对该作用部位向外壳主体11外表面一侧施以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此时该作用力的有效功最大,即此时施以最小的作用力可以获得打开外壳主体11的目的,非常方便,而且由于槽盖12位于外壳主体11的内表面一侧,手指施力的作用部位隐藏于凹槽14内,从而保证外观需求,而且这种结构形成的扣手,加工时比较简单,外壳主体11与槽盖12分别一体成型,然后将两者配合安装。
[0024]参见图1以及图3,优化上述实施结构,在凹槽14内设置有扣板15,该扣板15设置于凹槽14的内壁上,且沿远离外壳主体11内表面的方向延伸,扣板15的延伸端151与凹槽14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主要用于供手指弯折后伸入。在本实施例中,扣板15作为手指的作用部位,具体为扣板15的延伸端151为手指作用部位,即手指先沿外壳主体11外表面上的开口 111伸入凹槽14内,然后手指弯折且弯折部分伸入扣板15延伸端151与凹槽14内壁之间的间隙内,为了保证手指施力时,扣板15延伸端151对手指的压强较小,扣板15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即手指弯折部分与扣板15延伸端151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而且由于外壳主体11的厚度一般较薄,通过这种扣板15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手指对外壳主体11的内表面直接施力,减小对外壳主体11的损害。继续优化上述实施结构,由于扣板15的延伸端151为手指施力的作用部位,扣板15的延伸端151具有圆角结构,即扣板15延伸端151与手指弯折部位接触处为圆滑的曲面,使其与手指形成有效配合,避免直角结构对手指的划伤等。
[0025]再次参见图1以及图2,进一步地,针对外壳主体11上凹陷部13的位置不同,扣板15的凹槽14内设置方式也均不同,比如当凹陷部13位于外壳主体11较上端位置时,此时手指伸入凹槽14内应多向上方弯曲,对此可将扣板15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扣板15位于外壳主体11外表面的开口 111的上方,即此时手指伸入凹槽14内后向上弯折与扣板15延伸端151配合,同理当凹陷部13靠近外壳主体11较下端位置时,则扣板15也沿水平方向延伸,同时其位于外壳主体11外表面的开口 111的下方,此时手指伸入凹槽14内向下弯折与扣板15的延伸端151配合。
[0026]参见图1以及图4,对于扣板15的安设固定方式,其可以与外壳主体11 一体成型,即此时扣板15设置于外壳主体11的内表面上,扣板15还可以与槽盖12 —体成型制成,此时扣板15与槽盖12围设形成有槽道结构,扣板15 —端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