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带炉渗氮组合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3410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网带炉渗氮组合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网带炉渗氮组合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网带炉适合做连续脱碳退火试验,在炉内马弗两侧设置进气管,进气管上设若干进气孔,氮氢混合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马弗内即可。若要使用网带炉进行渗氮试验,在进入炉内前加入氨气与氮氢混合气体进行混合,再通过进气管送入炉内即可。但是,由于进气管设置在整改炉膛内,而且马弗有十米多长,渗氮效果有限。目前一般通过调节网带速度、渗氮时间和通入氨气流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渗氮效果,使得氮含量可以提高50ppm,但是,这样还是达不到要求,而且若提高渗氮时间,时间过长,无法模拟大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带炉渗氮组合进气结构,它可模拟现场大生产,提升网带炉渗氮试验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提供一种网带炉渗氮组合进气结构,该进气结构包括带孔进气管、氮氢混合气进气管和氨气进气管;
[0006]一对所述带孔进气管设置在网带的两侧,所述带孔进气管上设有若干个进气孔 ,
[0007]一对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设置在一对所述带孔进气管的上方,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的一端伸出马弗外与氮氢混合气源连接,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带孔进气管连接;
[0008]一对所述氨气进气管设置在一对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的上方,所述氨气进气管的一端伸出马弗外与氨气源连接,所述氨气进气管的另一端通过多个支撑架安装在马弗上,一对所述氨气进气管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多个连接进气管连接,所述连接进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二。
[0009]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带孔进气管上均匀设有24个进气孔一。
[0010]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气孔一与竖直方向倾斜45°设置。
[0011]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带孔进气管的中部连接。
[0012]按上述技术方案,一对所述氨气进气管的另一端之间通过3个连接进气管连接。
[0013]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气孔二沿竖直方向设置。
[0014]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进气管上开设有5个进气孔二。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氮氢混合气进气管向带孔进气管内通入氮氢混合气体,氮氢混合气体再经进气孔一以均匀稳定的压力、流量辐射在网带上的试样周围,同时,通过设置氨气进气管经进气孔二向网带上的试样直接喷射氨气,即可实现渗氮试验,而且渗氮效果显著,氮含量可达150-200ppm,可模拟现场大生产摸索生产工艺。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9]图3是氨气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_氨气进气管;2_连接进气管;3_进气孔二 ;4_支撑架;5_氮氢混合气进气管;6_带孔进气管;7_进气孔一 ;8_试样;9_网带;10_马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一种网带炉渗氮组合进气结构,该进气结构包括带孔进气管6、氮氢混合气进气管5和氨气进气管3 ;
[0023]一对带孔进气管6设置在网带9的两侧,带孔进气管6上设有若干个进气孔一 7 ;
[0024]一对氮氢混合气进气管5设置在一对带孔进气管6的上方,氮氢混合气进气管5的一端伸出马弗外与氮氢混合气源连接,氮氢混合气进气管5的另一端与带孔进气管6连接;
[0025]—对氨气进气管I设置在一对氮氢混合气进气管5的上方,氨气进气管I的一端伸出马弗外与氨气源连接,氨气进气管I的另一端通过多个支撑架4安装在马弗10上,一对氨气进气管I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多个连接进气管2连接,连接进气管2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二 3。
[0026]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带孔进气管6上均匀设有24个进气孑 L 一 7。
[0027]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进气孔一 7与竖直方向倾斜45°设置。
[0028]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氮氢混合气进气管5的另一端与带孔进气管6的中部连接。
[0029]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一对氨气进气管I的另一端之间通过3个连接进气管2连接。
[0030]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进气孔二 3沿竖直方向设置。
[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进气管2上开设有5个进气孔二3。
[0032]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时,如图1-图3所示,在马弗两侧分别设置氮氢混合气进气管5,氮氢混合气进气管5在马弗中部连接马弗内部的带孔进气管6,为了保持气体进气的压力、流量更加均匀稳定,氮氢混合气进气管5连接在带孔进气管6的中部,氮氢混合器进气管内通入氮气、氢气混合气体,或者这两种气体的加湿气体。带孔进气管6上均匀开有24个进气孔一 7,进气孔一 7进气方向与网带9上试样8的运行成45度夹角,以确保气体最大化的辐射在试样周围。在氮氢混合气进气管5上方伸入一组氨气进气管1,在马弗中部往后,由于下部各进气管的结构形式,在氨气进气管I下设置三组支撑架4,支撑架4底部为弧形,焊接在氨气进气管I下面,保证马弗在高温下变形伸缩支撑氨气进气管保持平稳。氨气进气管I采用一路总管在进入马弗前分开为两路支管,在两路支管后端之间通过3个连接进气管连接,在每个连接进气管上设5个竖直向下的进气孔二 3,进气孔二 3进气方向垂直于网带9上的试样8,使氨气直接喷在试样8上。
[0033]本实用新型在单独采用氮氢混合气进气管进气,氨气进气管不通入气体时,可以作为连续脱碳退火试验使用;在氮氢混合气进气管通入所需的氮氢混合气体,同时在氨气进气管中通入氨气时,可实现渗氮试验,如果氨气压力不足,可以在通氨气之前混入氮气,加速氨气通入量。本实用新型配置好各炉区的温度和气体,可以实现脱碳退火、渗氮一体化试验,拓展网带炉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可推广使用,使得试验用网带炉实现连续渗氮并可兼顾脱碳退火试验。
[0034]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网带炉渗氮组合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结构包括带孔进气管、氮氢混合气进气管和氨气进气管; 一对所述带孔进气管设置在网带的两侧,所述带孔进气管上设有若干个进气孔一;一对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设置在一对所述带孔进气管的上方,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的一端伸出马弗外与氮氢混合气源连接,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带孔进气管连接; 一对所述氨气进气管设置在一对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的上方,所述氨气进气管的一端伸出马弗外与氨气源连接,所述氨气进气管的另一端通过多个支撑架安装在马弗上,一对所述氨气进气管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多个连接进气管连接,所述连接进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进气管上均匀设有24个进气孔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一与竖直方向倾斜45°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带孔进气管的中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氨气进气管的另一端之间通过3个连接进气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二沿竖直方向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进气管上开设有5个进气孔--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带炉渗氮组合进气结构,包括带孔进气管、氮氢混合气进气管和氨气进气管;一对所述带孔进气管设置在网带的两侧,所述带孔进气管上设有若干个进气孔一;一对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设置在一对带孔进气管的上方,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的一端伸出马弗外与氮氢混合气源连接,另一端与带孔进气管连接;一对所述氨气进气管设置在一对所述氮氢混合气进气管的上方,所述氨气进气管的一端伸出马弗外与氨气源连接,另一端通过多个支撑架安装在马弗上,一对所述氨气进气管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多个连接进气管连接,所述连接进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二。本实用新型可模拟现场大生产,提升网带炉渗氮试验效果。
【IPC分类】F27D7/02
【公开号】CN204665934
【申请号】CN201520345994
【发明人】肖海明, 陈圣林, 陈长松, 杜涛, 付北京, 袁诚, 陈军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