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循环冷却水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22565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新型所述的闭式循环冷却水设备,其中,优选所述稳压单元S6设置于所述闭式冷却塔SI与管道栗S2之间和/或设置于所述换热单元S4与所述闭式冷却塔SI之间。
[0036]更加优选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闭式循环冷却水设备中,所述稳压单元S6设置于所述闭式冷却塔SI与管道栗S2之间。
[003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闭式循环冷却水设备,其中,优选所述稳压单元S6还通过管道与所述闭式冷却塔SI的冷却水供给单元连通。
[0038]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闭式循环冷却水设备中,优选所述稳压单元S6与所述内部回路中的循环水维持双向连通使得所述内部回路中的压力维持稳定。
[0039]优选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闭式循环冷却水设备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加药单元S5,所述加药单元S5通过管道与所述闭式冷却塔SI的冷却水供给单元和/或连接所述内部回路的管道连通。
[004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闭式循环冷却水设备,其中,更加优选所述加药单元S5通过管道与所述闭式冷却塔SI的冷却水供给单元以及连接所述闭式冷却塔SI内部输水管和稳压单元S6的管道连通。
[0041]根据本使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备包括闭式冷却塔S1、管道栗S2、多功能水处理单元S3、换热单元S4、加药单元S5和稳压单元S6,其中,闭式冷却塔SI内部输水管的一端开口通过管道bP2与管道栗S2连接,所述管道栗S2通过管道cP3与多功能水处理单元S3连接,所述多功能水处理单元S3通过管道dP4与换热单元S4连接,所述换热单元S4通过管道eP5与闭式冷却塔SI内部输水管的另一端开口连接,形成循环水的内部回路,稳压单元S6设置于闭式冷却塔SI和管道栗S2之间,所述稳压单元S6通过管道hP8与连接所述闭式冷却塔SI和管道栗S2的管道bP2连通;外界补给水通过管道aPl与所述稳压单元S6连通;加药单元S5依次通过管道iP9和管道gP7与所述闭式冷却塔SI的冷却水供给单元连通,并且加药单元S5还通过管道iP9与连接所述闭式冷却塔SI内部输水管和所述管道栗的管道bP2连通;并且另一股外界补给水通过管道fP6与所述闭式冷却塔SI的冷却水供给单元连通。
[0042]根据本使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内部回路中的循环水借余压通过管道eP5从所述换热单元S4回流到闭式冷却塔SI的内部输水管中,循环水进入闭式冷却塔SI的换热盘管中,与闭式冷却塔SI内的逆流空气和喷洒在换热盘管表面的水换热,换热盘管中的循环水得到冷却。循环水进入闭式冷却塔SI的出口,并且通过管道bP2进入管道栗S2的吸入口,由栗加压后,由管道cP3通过多功能水处理单元S3,通过管道dP4向工艺设备的换热单元S4提供循环水;在与换热单元S4换热后,循环水再回流至闭式冷却塔,进入下一个闭式循环。闭式循环冷却水设备通过稳压单元S6及其连接的管道hP8给内部回路的管道补水,同时调节系统的压力。为了提高水质,在管道栗S2之后的管道上安装多功能水处理单元S3,进行物理过滤、物理杀菌和除垢。同时,通过加药单元S5向闭式循环冷却水设备中注入缓蚀阻垢剂、杀菌剂,通过化学法加强水质处理。
[0043]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不需要建设冷却水集水池,大大减少了土建工作量,缩短了工期;本实用新型全部冷却水都处在密闭的空间中,不与空气接触,大大减小了腐蚀和藻类滋生的可能性,药剂用量小,运行费用低;本实用新型减少了设备和管道结垢的可能性,检修和维修费用低;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栗可以利用闭式循环冷却水的余压,大大减小了水栗的功率,节能效果明显;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质能长期维持稳定,减少冷却塔和过滤器的排污,节水效果极好。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水资源匮乏、工艺冷却水水质要求较高的场合。
[0044]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6]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闭式循环冷却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闭式冷却塔(SI)、管道栗(S2)、换热单元(S4)和稳压单元(S6),其中,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闭式冷却塔(SI)内部输水管、管道栗(S2)和换热单元(S4)形成循环水的内部回路,稳压单元(S6)设置于所述内部回路中的任意两个单元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多功能水处理单元(S3),并且所述闭式冷却塔(SI)内部输水管、管道栗(S2)、多功能水处理单元(S3)和换热单元(S4)依次通过管道连通,形成循环水的内部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S6)设置于所述闭式冷却塔(SI)与管道栗(S2)之间和/或设置于所述换热单元(S4)与所述闭式冷却塔(SI)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S6)设置于所述闭式冷却塔(SI)与所述管道栗(S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S6)还通过管道与所述闭式冷却塔(Si)的冷却水供给单元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S6)与所述内部回路中的循环水维持双向连通使得所述内部回路中的压力维持稳定。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加药单元(S5),所述加药单元(S5)通过管道与所述闭式冷却塔(SI)的冷却水供给单元和/或连接所述内部回路的管道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单元(S5)通过管道与所述闭式冷却塔(SI)的冷却水供给单元以及连接所述闭式冷却塔(SI)内部输水管和稳压单元(S6)的管道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冷却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闭式循环冷却水设备,该设备包括闭式冷却塔(S1)、管道泵(S2)、换热单元(S4)和稳压单元(S6),其中,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闭式冷却塔(S1)内部输水管、管道泵(S2)和换热单元(S4)形成循环水的内部回路,稳压单元(S6)设置于所述内部回路中的任意两个单元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闭式循环冷却水设备施工周期短、运行和维护费用低、适应性好以及耗水少。
【IPC分类】F28C1/00
【公开号】CN204787906
【申请号】CN201520379053
【发明人】江奇志, 郭磊, 黑永雪, 赵海龙, 李婷婷, 安磊善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