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系统失水检测与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92913阅读:来源:国知局
失水现象,同时还可以利用现有供暖系统中的相应压力检测装置(例如传感器和相应的数据采集电路等)获得相应的检测信息/数据,有利于降低成本。
[0020]优选的,在关闭所述总进水阀门和总回水阀门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总管关闭状态下所述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的管内压力检测并分析所述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的管内压力的变化情况,根据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失水,如相应管内压力未明显下降,判断为不失7K,重新开启所述总进水阀门和总回水阀门,如果相应管内压力明显下降,判断为失水,查找具体失水部位和/或失水原因。由此,可以及时排除因用户开启采暖装置或调节采暖量导致的误报。
[0021]优选的,在进行总管关闭状态下所述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的管内压力检测之前,先检测所述总进水阀门和总回水阀门是否能够关严(即在关闭状态下不漏水),在确认总进水阀门和总回水阀门在关闭状态下不漏水后,再进行所述总管关闭状态下所述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的管内压力的检测。由此,可以排除因总进水阀门和/或总回水阀门关闭不严产生的干扰。
[0022]优选的,检测所述总进水阀门和总回水阀门是否能够关严的方式为:所述总进水阀门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进水总管上的第一总进水阀门和第二总进水阀门,所述第二总进水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的出水侧,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和第二总进水阀门之间的进水总管上设有进水总管第一测点,关闭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和第二总进水阀门(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和第二总进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所述进水总管第一测点的放水口(例如,测点的放水口上通常旋接有用于封堵放水口的丝堵,旋下该丝堵就能够通过该放水口放水),放空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和第二总进水阀门之间的进水总管内的水,并观察/检测所述进水总管第一测点是否有水持续流出,如果没有水持续流出,确认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和第二总进水阀门均不漏水,如果有水持续流出,确认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和第二总进水阀门中至少有一个漏水(关闭不严,不能完全切断介质通道);所述总回水阀门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回水总管上的第一总回水阀门和第二总回水阀门,所述第二总回水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总回水阀门的进水侧,所述第一总回水阀门和第二总回水阀门之间的回水总管上设有回水总管第一测点,关闭所述第一总回水阀门和第二总回水阀门(所述第一总回水阀门和第二总回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所述回水总管第一测点的放水口,放空所述第一总回水阀门和第二总回水阀门之间的回水总管内的水,并持续观察/检测所述回水总管第一测点是否有水流出,如果没有水流出,确认所述第一总回水阀门和第二总回水阀门均不漏水,如果有水持续流出,确认所述第一总回水阀门和第二总回水阀门中至少有一个漏水。
[0023]优选的,所述总管关闭状态下所述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的管内压力检测的具体方式为下列任意一种:
[0024]( I)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和第一总回水阀门关闭,所述第二总进水阀门和第二总回水阀门开启,通过所述进水总管第一测点和/或所述回水总管第一测点检测管内压力;
[0025](2)所述第二总进水阀门出水侧的进水总管上设有进水总管第二测点,所述第二总回水阀门进水侧的回水总管上设有回水总管第二测点,所述第二总进水阀门和第二总回水阀门关闭,通过所述进水总管第二测点和/或所述回水总管第二测点检测管内压力;
[0026](3)所述第二总进水阀门出水侧的进水总管上设有进水总管第二测点,所述第二总进水阀门关闭,所述第一总回水阀门关闭,所述第二总回水阀门开启,通过所述进水总管第二测点和/或所述回水总管第一测点检测管内压力;
[0027](4)所述第二总回水阀门进水侧的回水总管上设有回水总管第二测点,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关闭,所述第二总进水阀门开启,所述第二总回水阀门关闭,通过所述进水总管第一测点和/或所述回水总管第二测点检测管内压力。
[0028]优选的,在因所述单元进水阀门和单元回水阀门之间的管内压力明显下降关闭所述单元进水阀门后,待采暖单元的失水原因查明并消除后再重新开启所述单元进水阀门或者经过一定时间后即重新开启所述单元进水阀门。
[0029]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采暖系统可以是为一个楼宇的采暖系统,也可以是其他任意适宜范围下的采暖系统。
[0030]除本实用新型特别限定的之外,任意管道上的阀门设置方式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同时设置相互串联的手动阀门和自动控制的阀门等。
[0031]当总进水阀门(或总回水阀门)为多个相互串联时,所称关闭总进水阀门(或总回水阀门)可以是关闭其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是关闭其中的多个或全部,可以现场视具体操作方式和要求确定。
[0032]本实用新型所称管内压力/压力差明显下降或明显升高等涉及是否“明显”的判断标准可以依据现有技术或基于经验/实验确定。由于因人为放水或管道泄漏等原因导致失水时,管内压力/压力差的变化幅度通常会比正常运行下相应压力/压力差的变化幅度大,可以设置用于判断相应压力/压力差的变化是否明显的阈值,当相应压力/压力差的变化幅度大于等于相应阈值或大于相应阈值时,则认为相应压力/压力差为明显下降或明显升高。由于不同管道因失水导致的管内压力/压力差的变化程度不同,涉及不同管道和不同参数的上述阈值通常会不相等。
【主权项】
1.一种供暖系统失水检测与控制系统,包括单元采暖设施、进水总管、回水总管、进水环管、回水环管、进水立管、回水立管、单元进水管和单元回水管,所述单元采暖设置连接在相应的所述单元进水管和单元回水管上,所述单元进水管连接在相应的所述进水立管上,同一所述进水立管上连接的所述单元进水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进水立管的下端连接相应的所述进水环管,同一所述进水环管上连接的所述进水立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单元回水管连接在相应的所述回水立管上,同一所述回水立管上连接的所述单元回水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回水立管的下端连接相应的所述回水环管,同一所述回水环管上连接的所述回水立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进水环管与所述进水总管连接,所述回水环管与所述回水总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进水管的进水侧设有单元进水阀门,所述单元回水管的出水侧设有单元回水阀门,所述单元回水阀门包括逆止阀,所述单元进水阀门包括单元进水自动控制阀门,所述单元进水自动控制阀门连接有单元进水控制装置,所述单元进水控制装置连接有用于采集单元进水阀门出水侧压力的单元进水阀门出水侧压力传感器或者所述单元进水控制装置连接有用于采集单元进水阀门进水侧压力的单元进水阀门进水侧压力传感器和用于采集单元进水阀门出水侧压力的单元进水阀门出水侧压力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失水检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进水控制装置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方式连接计算机中控系统,所述计算机中控系统设有中控显示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暖系统失水检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上设有第一总进水阀门和位于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出水侧的进水总管第一测点,所述进水总管第一测点上设有用于采集进水总管管内压力的进水总管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回水总管上设有第一总回水阀门和位于所述第一总回水阀门进水侧的回水总管第一测点,所述回水总管第一测点上设有用于采集回水总管管内压力的回水总管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总管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回水总管第一压力传感器均连接总管控制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暖系统失水检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和第一总回水阀门均为自动控制阀门,所述总管控制装置通过相应的控制线缆连接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和第一总回水阀门的控制信号接入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暖系统失水检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串联的第二总进水阀门,所述第二总进水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的出水侧,所述进水总管第一测点位于所述第一总进水阀门和第二总进水阀门之间,所述回水总管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总回水阀门串联的第二总回水阀门,所述第二总回水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总回水阀门的进水侧,所述回水总管第一测点位于所述第一总回水阀门和第二总回水阀门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暖系统失水检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上还设于位于所述第二总进水阀门出水侧的进水总管第二测点,所述进水总管第二测点上设有用于采集进水总管管内压力的进水总管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回水总管上还设于位于所述第二总回水阀门进水侧的回水总管第二测点,所述回水总管第二测点上设有用于采集回水总管管内压力的回水总管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总管第二压力传感器和回水总管第二压力传感器均连接所述总管控制装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暖系统失水检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总进水阀门和第二总回水阀门均为自动控制阀,所述总管控制装置通过相应的控制线缆连接所述第二总进水阀门和第二总回水阀门的控制信号接入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暖系统失水检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第一测点和所述回水总管第一测点上均设有各自的放水口,所述各放水口上均设有可拆卸的封堵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暖系统失水检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控制装置设有报警/显示装置。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暖系统失水检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控制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所述计算机中控系统,或者所述总管控制装置由所述计算机中控系统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暖系统失水检测与控制系统,其单元进水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门和压力传感器,单元回水管上设有逆止阀,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上分别设有各自的阀门和压力传感器,单元进水管上的压力传感器连接相应自动控制阀的控制装置,总管上传感器连接总管控制装置,当单元进水阀门出水侧压力明显下降或两侧压力差明显升高时自动关闭单元进水阀,当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的管内压力明显下降时关闭总进水阀门和总回水阀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检测和控制供暖系统的失水,适应于楼宇或其他场合的供暖系统。
【IPC分类】F24D19/10
【公开号】CN204901942
【申请号】CN201520335231
【发明人】朱海龙
【申请人】朱海龙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