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及其水箱组件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10053558阅读:来源:国知局
0124]为方便将阀杆142设置在水通路1412内,水通路1412内具有镂空支撑架(图未示出),阀杆142通过弹簧143止抵在镂空支撑架上。当水箱组件100从下壳组件200上取下时,阀杆142脱离顶杆215,弹簧143推动阀杆142止抵在镂空支撑架上,阀座关闭水通路1412,环形水箱110内的水无法通过水通路1412流入到上腔室2111内。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当水箱组件100脱离下壳组件200时,环形水箱110内的水流出,从而提高了加湿器1的性能。
[0125]可选地,如图14、图16所示,旋钮本体141的下端面内限定出环形水道1413,环形水道1413具有至少两个缺口 1414以将水通路1412和旋钮本体141外部连通。由此,可以有效地减缓从环形水箱110内流出的水的速度,使环形水箱110内的水可以缓慢地流入到上腔室2111内。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14所示,缺口 1414包括两个内缺口 1415和两个外缺口 1416,内缺口 1415连通水通路1412和环形水道1413,外缺口 1416连通水通路1412和旋钮本体141外部。由此,可以使环形水箱110内的水流入到环形水道1413内,环形水道1413内的水也可以顺利地流入到旋钮本体141外部。进一步地,两个内缺口 1415和两个外缺口 1416的中心线均与旋钮本体141的同一条直径线重合。由此,可以使水从水通路1412顺利地流入到上腔室2111内。
[0126]例如,如图5、图12以及图14所示,环形水道1413的内环壁上设有两个内缺口1415,两个内缺口 1415设置在环形水道1413的内环壁的一条直径上,环形水道1413的外环壁上设有两个外缺口 1416,两个外缺口 1416与两个内缺口 1415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内缺口 1415与环形水道1413连通,外缺口 1416与上腔室2111连通,由此,环形水箱内的水可以通过水通路1412、内缺口 1415进入到环形水道1413内,环形水道1413内的水经过外缺口 1416进入到上腔室2111内。
[0127]在如图2所示的示例中,中央风道111的进风口 1111可以设在环形水箱110的底壁上,中央风道111的出风口 1112可以设在环形水箱110的顶壁上。进一步地,环形水箱的顶面119和中央风道111顶部的出风口 1112之间采用弧形过渡段117过渡。由此,便于将中央风道111内的空气引导出至加湿器1的外部,同时可以降低出风噪音。
[0128]可以理解的是,环形水箱的顶面119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沿从环形水箱外周到中央风道111的出风口 1112的径向方向上,环形水箱的顶面119逐渐向下倾斜。由此,可以提高加湿器1的结构多样性。进一步地,沿从环形水箱外周到中央风道111的出风口1112的径向方向上,环形水箱的顶面119呈倒圆锥形状。更进一步地,沿从环形水箱110外周到中央风道111的出风口 1112的径向方向上,环形水箱的顶面119呈向下倾斜的弧面。
[0129]如图2、图5以及图21-图2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水箱组件100还可以包括设在环形水箱110顶部的上盖150,上盖150上具有与中央风道111位置对应的湿气出口 151,由此便于将带有水雾的空气引导至加湿器1的外部。为方便将上盖150扣合至环形水箱110上,如图5以及图21所示,上盖150上可以设有卡合凹槽155,环形水箱110上设有与卡合凹槽155相对应的卡合凸起116。
[0130]可选地,如图4-图5所示,上盖150中央具有向上凸起的锥形柱152,其中湿气出口 151形成在锥形柱152的顶部。由此可以增大湿气出口 151的出风距离,使带有水雾的空气可以喷射至较远的距离,从而可以提高加湿器1的使用性能。进一步地,沿所述锥形柱152的底部边缘到上盖150外周的径向方向上,上盖150逐渐向下倾斜。
[0131]为了将凝结在上盖150上的水滴引导至中央风道111内,如图5以及图21-图25所示,上盖150和环形水箱110之间设有导流管153,导流管153相对于湿气出口 151的位置处。
[0132]进一步地,弧形过渡段117的下端直径大于中央风道111的顶端直径以使弧形过渡段117和中央风道111之间限定出适于支撑上盖150的台阶部118。例如,如图3所示,中央风道111的靠近出风口 1112的内壁上设有台阶部118,导流管153的远离上盖150的一端止抵在台阶部118上。如图24所示,上盖150可以包括上盖本体156,导流管153与上盖本体156之间设有圆滑过渡部157。
[0133]为方便用户调节湿气出口 151处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速度,上盖150和所述环形水箱110之间,相对于湿气出口 151的位置处,设有出风调节部件154以调节出风角度或风量大小。进一步地,出风调节部件154为可活动地设在湿气出口 151处的挡片以调节出风角度。由此,可以简化出风调节部件154的结构。当然,出风调节部件154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出风调节部件154还可以为设在湿气出口 151处的旋转挡风件,例如在水平方向上可旋转或可平移的挡风板;再如,如图26所示,出风调节部件154为形成有多个缩颈部1541的调节管道1542,调节管道1542连通中央风道111的出风口 1112和湿气出口 151。
[01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2-图14所示,中央风道111的底部为进风口 1111且顶部为出风口 1112,在环形水箱110底部邻近进风口 1111的位置处设有与进风口 1111连通的导风槽112,其中导风柱214插入导风槽112内。由此,便于将从导风柱214流出的空气引导至中央风道111内。可选地,导风槽112可以形成为圆角方形槽,由此可以有效地降低气流噪声。导风柱214与导风槽112连通,由此便于空气进入到中央风道111内。
[01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1和图5所示,导风柱214的高度为dl,导风槽112的深度为hl,其中0.4 < dl/hl ( 0.7。由此,可以有效地将空气引导至中央风道111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中央风道111的长度为L1,环形水箱长度为
12,0.5 ^ L1/L2 ^ 0.9。由此,可以有效地简化加湿器1的结构,使加湿器1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进一步地,0.7彡L1/L2彡0.9。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加湿器1的性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更进一步地,Ll/L2 = 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中央风道111的直径为D1,环形水箱外径为D2,1/5 ^ D1/D2 ^ 1/3。由此,可以有效地简化加湿器1的结构,使加湿器1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0136]进一步地,环形水箱底部环绕进风口 1111和导风槽112设置有进风挡板113。进风挡板113可以有效地将雾化器220产生的水雾圈设在靠近进风口 1111的位置处,从而由导风柱214吹出的空气可以与水雾充分混合,空气可以带动水雾进入到中央风道111内。可选地,中央风道111从下到上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增大,由此可以有效地增加从中央风道111的出风口 1112流出的空气的流速。
[0137]可选地,进风挡板113可以包括第一进风挡板1131和第二进风挡板1132,第一进风挡板1131设在中央风道111的进风口 1111处,第二进风挡板1132设在导风槽112上。由此,可以将从导风柱214吹出的空气引导至中央风道111内。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第一进风挡板1131沿中央风道111的进风口 1111周向方向设置,且第一进风挡板1131的下端延伸至上腔室2111内,第二进风挡板1132设在导风槽112的下端且第二进风挡板1132的下端延伸至上腔室2111内,第一进风挡板1131和第二进风挡板1132环绕在导风柱214、中央风道111的进风口 1111外周。由此,可以有效地将从导风柱214吹出的空气引导至中央风道111内,避免空气进入到上腔室2111内。更进一步地,第一进风挡板1131与第一进风挡板1131之间圆滑过渡。由此可以有效地降低加湿器1的出风噪音。优选地,第一进风挡板1131和第二进风挡板1132的下端平齐。
[0138]如图12、图14所示,导风槽112与进风口 1111之间通过弧形导风板114相连。由此,便于从导风柱214吹出的空气与雾化器220产生的水雾混合,使由中央风道111吹出的空气湿度均匀。同时,在导风槽112与进风口 1111之间设置弧形导风板114还可以使空气顺利地从中央风道111的底部流向中央风道111的顶部。优选地,如图12所示,弧形导风板114的下端与第一进风挡板1131与第二进风挡板1132平齐。
[0139]在如图2、图12以及图14所示的示例中,中央风道111的下端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弧形导风板114与中央风道111同轴且半径相等。例如,如图12所示,弧形导风板114的一端与第一进风挡板1131或第二进风挡板1132相连,另一端的朝向中央风道111的周向方向延伸,在垂直于中央风道111的中心轴线的横截面上所述弧形导风板114的横截面形成为圆环的一部分,且内环的半径与中央风道111的半径相同。
[0140]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