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并联相结合拼叠式的逆流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054067阅读:来源:国知局
成间隔设置的上下相通的第一换热通道47和左右相通的第二换热通道48 ;而且每组换热单元组1的上下两个换热单元2的换热片的剑头相对,同时上方换热单元2的第一换热通道47与下方换热单元2的第二换热通道48相连通,下方换热单元2的第一换热通道47与上方换热单元2的第二换热通道48相连通;所述上方换热单元2的壳体3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 31和出风口 32,所述下方换热单元2的壳体3的下端左侧设有出风口 33和进风口 34。
[0030]其中,所述第一下翻卡边43和第二下翻卡边46呈阶梯状,所述第一上翻卡槽44和第二上翻卡槽45是由上翻至水平的缘边构成,且第一下翻卡边43和第一上翻卡槽44与第一换热片41 一体(冲压)成型,所述第二上翻卡槽45和第二下翻卡边46与第二换热片42 一体(冲压)成型。所述上下两个换热单元2的壳体3的连接端均设有横梁35和相对的凸起连接板36,且第一换热片41和第二换热片42的剑头端与横梁35连接、固定,每组换热单元组1的两个换热单元2的壳体3通过穿过凸起连接板36的螺钉连接固定一体。
[0031]这样,本实用新型所述热交换器的换热单元组1即可同时进行自上往下换热和从下往上串联换热,并通过上下两个换热单元2的壳体3左右两侧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以及拼叠式换热芯4左右相通的第二换热通道48实现多组换热单元组1拼叠并联使用(如图10?12)、换热,满足用户的不同换热需求,换热效果极强,使用组合简单、方便、灵活,适用范围更广,具有很强市竞争力,易于推广销售,最终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003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换热片41和第二换热片42的表面为锯齿状,且其至少一侧表面设有凸包49 (即第一换热片41的凸包49为上凸包,第二换热片42的凸包49为下凸包。);所述锯齿形状表面和凸包49与第一换热片41或第二换热片42 —体(冲压)成型,且第一换热片41和第二换热片42的表面相对设置的凸包49 一一对应接触连接。这样,锯齿状表面有效地增加换热片的换热面积,同时凸包49既起到支撑作用,加强换热芯的强度,又起到增加换热面积作用,极大地提高换热效果。
[003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串并联相结合拼叠式的逆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组换热单元组(1)构成,每组换热单元组(1)包括连接一体的上下两个换热单元(2),所述换热单元(2)包括有上下开口的壳体(3)和设有壳体(3)内的拼叠式换热芯(4);所述拼叠式换热芯(4)包括有横向间隔排列拼装一起的第一换热片(41)和第二换热片(42),所述第一换热片(41)和第二换热片(42)均设计成剑形;其中,所述第一换热片(41)的左右两端缘边和下端剑头处的右侧缘边设有第一下翻卡边(43),其下端剑头处的左侧缘边和上端缘边设有第一上翻卡槽(44);所述第二换热片(42)的左右两端缘边和下端剑头处的右侧缘边设有第二上翻卡槽(45),其下端剑头处的左侧缘边和上端缘边设有第二下翻卡边(46);组装时,所述第一换热片(41)的第一下翻卡边(43)卡在第二换热片(42)的第二上翻卡槽(45)内,所述第一换热片(41)的第一上翻卡槽(44)与相邻的另一第二换热片(42)的第二下翻卡边(46)卡紧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片(42)的第二下翻卡边(46)与相邻的另一第一换热片(41)的第一上翻卡槽(44)内;在拼叠式换热芯(4)上形成间隔设置的上下相通的第一换热通道(47)和左右相通的第二换热通道(48); 而且,所述每组换热单元组(1)的上下两个换热单元(2)的换热片的剑头相对,同时上方换热单元(2)的第一换热通道(47)与下方换热单元(2)的第二换热通道(48)相连通,下方换热单元(2)的第一换热通道(47)与上方换热单元(2)的第二换热通道(48)相连通;所述上方换热单元(2)的壳体(3)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所述下方换热单元(2)的壳体(3)的下端左侧设有出风口(33)和进风口(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串并联相结合拼叠式的逆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翻卡边(43)和第二下翻卡边(46)呈阶梯状,所述第一上翻卡槽(44)和第二上翻卡槽(45)是由上翻至水平的缘边构成,且所述第一下翻卡边(43)和第一上翻卡槽(44)与第一换热片(41) 一体成型,所述第二上翻卡槽(45)和第二下翻卡边(46)与第二换热片(42)—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串并联相结合拼叠式的逆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个换热单元(2)的壳体(3)的连接端均设有横梁(35),且所述第一换热片(41)和第二换热片(42)的剑头端与横梁(35)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串并联相结合拼叠式的逆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换热单元组(1)的两个换热单元(2)的壳体(3)的连接端缘边设有相对的凸起连接板(36),并通过穿过凸起连接板(36)的螺钉连接固定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串并联相结合拼叠式的逆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片(41)和第二换热片(42)的剑头端的剑尖角度为0?90°。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可串并联相结合拼叠式的逆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片(41)和第二换热片(42)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凸包(49),且第一换热片(41)和第二换热片(42)的表面相对设置的凸包(49) 一一对应接触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串并联相结合拼叠式的逆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片(41)和第二换热片(42)的表面为锯齿状,所述锯齿形状表面和凸包(49)与第一换热片(41)或第二换热片(42) —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并联相结合拼叠式的逆流热交换器,由至少一组换热单元组构成,每组换热单元组包括连接一体的上下两个换热单元,换热单元的上下开口的壳体内设有拼叠式换热芯,拼叠式换热芯包括横向间隔排列的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均设计成剑形,并通过缘边设有的下翻卡边和上翻卡槽拼装一起,形成间隔设置的上下相通的第一换热通道和左右相通的第二换热通道;上下两个换热单元的换热片的剑头相对,且其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交叉相连通,外壳上进风口和出风口。这样即可同时进行从上往下换热和从下往上换热,并可多组拼叠使用,换热性能极强,满足不同换热需求,使用组合简单、方便、灵活,适用范围更广。
【IPC分类】F28D9/02, F28F3/08, F28F9/26
【公开号】CN204963628
【申请号】CN201520469160
【发明人】班宇, 陈慧平
【申请人】珠海佳一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日
...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