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209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态化焙烧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多数使用的流态化焙烧炉都是在炉子底部通入可使物料流化的高压空气,然后通过在炉内燃烧天然气、柴油等直接对物料进行加热。但是对于某些物料来说(例如铸造旧砂),当火焰与物料直接接触时,会使少量物料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降低焙烧后物料的质量。
[0003]现有技术中,一些焙烧炉开始采用将燃烧室与焙烧室分开设置的方法,即将燃烧室直接设置在焙烧室的下部。这样高压空气、天然气或柴油等在燃烧室进行充分燃烧混合后,再通过燃烧室与焙烧室间的通气孔进入焙烧室,此类焙烧炉是利用高温高压烟气对物料进行间接流态化焙烧,从而避免了火焰与物料直接接触,混合后的烟气温度均匀,焙烧温度均匀性好。
[0004]但是,此类流态化焙烧炉需要在燃烧室与焙烧室之间设置一个耐1000°C左右高温的拱形浇注料平台。该拱形平台不仅要能承受物料本身重量以及物料流化焙烧时的高频振动载荷,还要防止耐火浇注料在高温烘烤下开裂导致物料从平台裂缝或其他位置掉入下部燃烧室。这样的平台的浇注难度极大,对浇注方式要求较高。若浇注方式有误,其设备维护成本投入也较大,经济效益不好。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利用该方法浇注而成的拱形平台不仅能承受焙烧室内物料本身重量与流化焙烧时的高频振动载荷,还能有效防止物料从焙烧室掉入下部的燃烧室。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包括承重平台主体及用于承托承重平台主体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沿焙烧炉炉壳内壁设置,所述承重平台主体设置在支撑台内侧,所述承重平台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将焙烧室与燃烧室相连通的通气孔;所述承重平台主体由若干层浇注层组成,底层浇注层为球拱形,两相邻浇注层间设有憎水纤维板;所述通气孔中不同料层的交界处设有高铝陶瓷管,所述高铝陶瓷管上端设有用于流化物料的耐高温耐磨风帽;所述承重平台主体中位于上方的浇注层采用高强度耐火材料,底层的球拱形浇注层采用热震稳定性良好的耐火浇注材料。
[0007]进一步,所述支撑台的截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所述承重平台主体与支撑台相扣合。
[0008]进一步,所述支撑台与承重平台主体上端对应设有与L型扣合面。
[0009]进一步,所述支撑台与焙烧炉炉壳内壁间设有微孔绝热板。
[0010]进一步,所述微孔绝热板通过Y形锚固件固定在焙烧炉炉壳上。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中间承重平台主体为球拱形结构,四周由耐热震性良好的斜面支撑台支撑,整个承重平台主体结构稳定,承重能力强,能够承受焙烧室内物料本身重量和流化焙烧时的高频振动载荷。
[0013]2、中间承重平台主体由多层不同浇注料分层浇注而成,各层间用憎水纤维板隔开,阻隔不同收缩性能的浇注料,避免浇注平台出现贯穿裂缝,防止承重平台在开裂情况下焙烧室内的物料下漏。
[0014]3、中间承重平台主体不同浇注层的浇注料中添加有不同含量的钢纤维,可增强浇注料韧性,提高其抗应力、应变能力,提高其抗机械冲击性、抗热震性、抗开裂和剥落性,还能抑制在养护、干燥及热处理后的线收缩。
[0015]4、支撑台与承重平台主体通过L型扣合面相扣合,可有效防止细颗粒物料从支撑台与承重平台主体的交界斜面缝隙处下漏。
[0016]5、通气孔在不同料层的交界处采用耐磨耐高温的高铝陶瓷管连接,可有效防止烘烤时因浇注料的收缩而引起上下通气孔错位问题。
[0017]6、炉壳内平铺一层的微孔绝热板,保温效果好,可有效避免炉体的表面温度过高,减少散热损失,提高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微孔绝热板与支撑台模具安装示意图;
[0021 ]图3为球拱形模具与通气孔模具安装示意图;
[0022]图4为球拱形浇注层浇注状态示意图;
[0023]图5为上部浇注层浇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包括承重平台主体及用于承托承重平台主体的支撑台2,所述支撑台2沿焙烧炉炉壳8内壁设置,所述承重平台主体设置在支撑台2内侧,所述承重平台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将焙烧室与燃烧室相连通的通气孔14;所述承重平台主体由若干层浇注层组成,底层浇注层为球拱形,两相邻浇注层间设有憎水纤维板4;所述通气孔14中不同料层的交界处设有高铝陶瓷管6,所述高铝陶瓷管6上端设有用于流化物料的耐高温耐磨风帽;所述承重平台主体中位于上方的浇注层采用高强度耐火材料,底层的球拱形浇注层采用热震稳定性良好的耐火浇注材料。
[002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流态化焙烧炉炉体整体为圆筒形,拱形承重平台与焙烧炉上炉体一起设置成整体,上下炉体间通过法兰连接,平台上部为焙烧室,下部为燃烧室,炉壳8材料采用碳钢板,厚度2 20mm。根据不同承重需求,炉壳8外侧设置少量肋板,已增加炉壳结构刚性。炉壳及平台的高度、厚度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炉壳外均匀设置4个吊点,便于拱形承重平台的安装。设置在承重平台主体中不同料层交界处的憎水纤维板4 一方面可阻隔不同收缩性能的浇注料,避免浇注平台出现贯穿裂缝,另一方面,防止承重平台在开裂情况下焙烧室内的物料下漏。
[0027]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台2的截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所述承重平台主体与支撑台2相扣合,上窄下宽的支撑台2能可靠承托承重平台主体,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002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台2与承重平台主体上端对应设有与L型扣合面。即在支撑台2上方设置一段L型浇注段,对应的,承重平台主体上端也有与L型浇注段相扣合的浇注段,该结构可防止细颗粒物料从支撑台2与承重平台主体的交界斜面缝隙处下漏。
[002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台2与焙烧炉炉壳8内壁间设有微孔绝热板1,所述微孔绝热板1通过Y形锚固件7固定在焙烧炉炉壳8上;微孔绝热板1保温效果是普通保温纤维板的4倍,能避免此段炉体表面温度过高,提高其保温性能,减少炉体散热损失,提高热效率。
[0030]上述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的浇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31]1)在焙烧炉炉壳8内壁上平铺一层25mm厚的微孔绝热板1,并通过Y形锚固件7固定在焙烧炉炉壳8上;
[0032]2)浇筑支撑台2:安装环形支撑台模具9,利用环形支撑台模具9 一次浇筑成型;
[0033]3)浇筑承重平台主体:
[0034]A、在支撑台2中间设置多孔球拱形模具12,并在多孔球拱形模具12上安装通气孔模具,浇筑成型底层的球拱形浇注层5;在安装通气孔模具后,几个通气孔模具上方再通过通气孔模具固定架13进行固定,防止浇注过程中冲倒模具。
[0035]B、根据通气孔模具位置在憎水型纤维板4上对应开设通气孔14,在球拱形浇注层5上方铺设8?10mm的憎水型纤维板4;
[0036]C、若有多层不同材质的中间层,依次浇注中间层,各相邻浇筑层间均用憎水型纤维板4隔开;
[0037]D、待球拱形浇注层5浇注成型后,可调整通气孔模具位置,将其上移并固定,便于浇注上部浇注层3。
[003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承重平台主体由底部的球拱形浇注层5、中间层憎水限位板4及顶部的上部浇注层3组成;其中,所述支撑台2采用具有低渗透性、高耐磨性的浇注料进行浇注;使支撑台2能适用于高频震动工作环境;球拱形浇注层5采用热震稳定性良好的耐火浇注料进行浇注,上部浇注层3采用高强度耐火浇注料进行浇注,可防止承重平台主体在高温环境下出现裂纹。其中,在球拱形浇注层5的浇注料中添加3%?5%的钢纤维,在上部浇注层3的浇注料中添加8?10%钢纤维,可增强浇注料韧性,提高其抗应力、应变能力,提高其抗机械冲击性、抗热震性、抗开裂和剥落性,还能抑制在养护、干燥及热处理后的线收缩。
[0039]所述步骤3)中浇筑承重平台主体时,在浇注至接近不同料层的交界处时,在通气孔模具的上模具10、下模具11间套装陶瓷管6后继续浇注,使陶瓷管6嵌装在不同料层的交界处,以防止烘烤时由于浇注料的收缩而引起上、下通气14孔错位。
[0040]整个承重平台浇注完成后,取下辅助模具,将此部分炉体与其他炉体安装到一起。根据合适的烘炉曲线,烘烤完成即可。
[004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平台主体及用于承托承重平台主体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沿焙烧炉炉壳内壁设置,所述承重平台主体设置在支撑台内侧,所述承重平台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将焙烧室与燃烧室相连通的通气孔;所述承重平台主体由若干层浇注层组成,底层浇注层为球拱形,两相邻浇注层间设有憎水纤维板;所述通气孔中不同料层的交界处设有高铝陶瓷管,所述高铝陶瓷管上端设有用于流化物料的耐高温耐磨风帽;所述承重平台主体中位于上方的浇注层采用高强度耐火材料,底层的球拱形浇注层采用热震稳定性良好的耐火浇注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截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所述承重平台主体与支撑台相扣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与承重平台主体上端对应设有与L型扣合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与焙烧炉炉壳内壁间设有微孔绝热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绝热板通过Y形锚固件固定在焙烧炉炉壳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态化焙烧炉拱形承重平台,包括承重平台主体与支撑台,承重平台主体与支撑台间通过L型扣合面相扣合,承重平台主体由多层不同浇注料分层浇注而成,各层间用憎水纤维板隔开,位于承重平台主体上的通气孔在不同料层的交界处采用耐磨耐高温的高铝陶瓷管连接;通过加设憎水纤维板、改进承重平台主体与支撑台的配合结构以及向浇注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钢纤维,使拱形承重平台既能可靠承受焙烧室内物料本身重量与流化焙烧时的高频振动载荷,还能有效防止物料从焙烧室掉入下部的燃烧室。
【IPC分类】F27D5/00
【公开号】CN205102612
【申请号】CN201520904792
【发明人】唐荣联, 赵锦, 王花, 褚银玲, 王佳, 王鸿艳
【申请人】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