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673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板21的前表面上。与接线端子23相连的导线伸出壳体I,由此,伸出壳体I的导线可以与空调室内机1000的其它线束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传感器22为红外传感器。
[0058]接线端子23和传感器22分别与控制板21电连接,由此,一方面与接线端子23相连的导线伸出壳体I与空调室内机1000的其它线束相连接,另一端面接线端子23与控制板21连接,同时控制板21又与传感器22电连接,从而最终实现了空调室内机1000与传感器22之间的电连接,以便于传感器22将检测得到的信号反馈给空调室内机1000。
[0059]显示灯镜模块200设在面板400的前表面上以遮挡显示模块500和红外传感器模块100,从而便于优化空调室内机1000的外观。可以理解的是,显示模块500上显示的信息例如设定温度、风速和工作模式等可以透过显示灯镜模块200以便于用户的观察,同时红外传感器模块100发射的红外线检测信号也可以透过显示灯镜模块200,以便于红外传感器模块100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006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红外传感器模块100的相关部件整合成一个模块,并在空调室内机1000的装配过程中,将其与面板400、显示模块500和显示灯镜模块200分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组装,不但方便了红外传感器模块100的设置,而且也便于对空调室内机1000的装配,同时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006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I与面板400卡扣连接,从而实现了面板400与红外传感器模块100之间的连接,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红外传感器模块100与面板400之间的拆装。
[0062]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面板400上形成有定位凸筋401,壳体I的外周壁具有与定位凸筋401配合的定位槽11,通过定位凸筋401与定位槽11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面板400与红外传感器模块100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
[006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面板400上设有贯穿其的安装窗口 402,红外传感器模块100设在安装窗口 402内,由此,不但方便了红外传感器模块100的设置,而且也便于红外传感器模块100发射的检测信号穿过安装窗口 402以检测室内的环境温度。可选地,安装窗口 402的后侧壁上可以形成有限位筋,从而将红外传感器模块100限位在安装窗口 402上。
[006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图11所示,壳体I可以包括安装盒12和安装盖14。其中,安装盒12的前侧敞开,红外传感器组件2可以放置在安装盒12内,安装盖14连接在安装盒12的前侧以封盖安装盒12,由此,不但实现了壳体I的装配,同时也便于将红外传感器组件2固定在壳体I内。
[0065]具体地,如图5所示,安装盒12和安装盖14之间限定出过线孔15,导线穿过过线孔15以伸出壳体I,也就是说,与接线端子23相连的导线可以穿过由安装盒12和安装盖14之间限定出的过线孔15伸出壳体I,从而便于红外传感器组件2与空调室内机1000的其他线束相连接。
[0066]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1所示,壳体I还包括挡板16,挡板16可以设置在安装盒12内以间隔出第一容纳腔121和第二容纳腔122,红外传感器组件2设在第一容纳腔121内,过线孔15与第二容纳腔122连通,由此,与红外传感器组件2的接线端子23相连的导线可以从第一容纳腔121伸入到第二容纳腔122,随后从过线孔15伸出壳体I,以便于与空调室内机1000的其他线束相连接。
[0067]如图12所示,第一容纳腔121内填充有灌胶层13,灌胶层13至少覆盖控制板21,由此,通过在第一容纳腔121内填充灌胶层13,并使灌胶层13至少覆盖控制板2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红外传感器组件2的密封性,从而起到防水和防尘的作用,避免因水汽和/或灰尘等进入到第一容纳腔121内而导致的红外传感器组件2的损坏例如因水汽进入到第一容纳腔121内而导致的控制板21和/或接线端子23的短路问题等。
[0068]需要说明的是,灌胶层13具有加热即融,冷却即凝固的性质,由此可便于将灌胶层13填充在第一容纳腔121内。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灌胶层13的高度不高于第一容纳腔121的顶壁的最低位置,从而避免灌胶时灌胶层13从第一容纳腔121溢出到第二容纳腔122内或溢出到安装盒12外。
[0069]可以理解的是,当对第一容纳腔121进行灌胶时,由于接线端子23的导线从与第二容纳腔122连通的过线孔15伸出,因此设在安装盒12内的挡板16可以防止第一容纳腔121的灌胶层13从过线孔15溢出到壳体I的外侧,从而使挡板16起到隔离的作用。
[0070]可选地,灌胶层13为防潮胶层,由此,可以更好的提高对红外传感器组件2的密封性。
[0071]具体地,导线从挡板16的顶部伸入第二容纳腔122并部分收纳于第二容纳腔122内,也就是说,与接线端子23相连的导线从挡板16的顶部伸出第一容纳腔121,并伸入到第二容纳腔122内,且部分收纳于第二容纳腔122内,在部分导线收纳于第二容纳腔122内的同时,导线继续从与第二容纳腔122连通的过线孔15伸出壳体I,从而便于红外传感器组件2与空调室内机1000的线束相连接。
[007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2所示,挡板16的顶部形成有至少一个过线槽162,导线穿过过线槽162伸入到第二容纳腔122内,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当导线从第一容纳腔121伸出,并通过挡板16顶部的过线槽162伸入到第二容纳腔122内时,过线槽162还可以对导线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导线在挡板16的顶部产生移位。
[0073]具体地,如图12所示,挡板16的顶壁设有凸起161,凸起161的一部分向后凹陷以限定出过线槽162,过线槽162的底壁不低于挡板16的顶壁,由此,当第一容纳腔121内填充有灌胶层13时,通过在挡板16的顶壁设置凸起161,并使凸起161的一部分向后凹陷以限定出过线槽162,同时使过线槽162的底壁不低于挡板16的顶壁,可以避免灌胶时第一容纳腔121内的灌胶层13通过过线槽162流向第二容纳腔122,以进一步避免灌胶层13从过线孔15流出到壳体I外。
[0074]可选地,过线槽162为彼此间隔开的两个,例如,两个过线槽162在挡板16的顶部对称分布。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接线端子23的导线分别从两个过线槽162伸入到第二容纳腔122内。进一步地可选地,挡板16和凸起161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简化了生产工艺,同时有利于提高挡板16和凸起161的强度。
[0075]进一步地,挡板16的顶壁不低于安装盒12的顶壁,从而当第一容纳腔121内填充灌胶层13时,避免灌胶层13从第一容纳腔121溢出到第二容纳腔122以进一步避免溢出到第二容纳腔122内的灌胶层13从过线孔15流出。
[007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进一步实施例中,接线端子23的顶端不高于传感器22的顶面的最低端,灌胶层13覆盖接线端子23。例如,接线端子23的顶端不高于传感器22的顶面的最低端,灌胶层13在覆盖接线端子23和控制板21的同时,灌胶层13不覆盖传感器22的前表面,由此,在保证灌胶层13可以覆盖接线端子23和控制板21以防止灰尘和/或水汽等进入到接线端子23和控制板21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因灌胶层13覆盖传感器22的前表面而导致的传感器22的检测信号受到影响。
[007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容纳腔121的底壁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筋1211以支撑红外传感器组件2。例如,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筋1211可以通过支撑红外传感器组件2的控制板21,从而支撑红外传感器组件2,结构简单、可靠。可选地,多个支撑筋1211可以环绕第一容纳腔121的内侧壁均匀间隔设置。
[0078]具体地,如图9-图10所示,第一容纳腔121的底壁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筋1212以将红外传感器组件2定位在第一容纳腔121内。例如,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筋1212可以通过定位红外传感器组件2的控制板21,从而将红外传感器组件2限位在第一容纳腔121的底壁上,以避免红外传感器组件2在第一容纳腔121内移位或跑偏。
[007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壳体I还包括密封圈17,密封圈17设在安装盒12和安装盖14之间以密封安装盒12和安装盖14,从而起到防水和防尘的效果。具体地,安装盒12和安装盖14之间可以限定出环形的放置孔19,密封圈17可以放置在放置孔19内,放置孔19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密封圈17起到限位的作用。
[008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图9、图11以及图15所示,壳体I还包括密封套18,密封套18外套在导线的至少一部分上且密封套18容纳在过线孔15内,由此,不但便于接线端子23的导线伸出壳体I以便于实现红外传感器组件2与空调室内机1000的其它线束相连接,同时还可有效地将过线孔15密封,避免水汽和/或灰尘等通过过线孔15进入到壳体I甚至第一容纳腔121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红外传感器模块100的密封性。
[0081]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密封套18上设有缺口 181,密封圈17的一部分容纳在缺口181内。例如,如当密封套18容纳在过线孔15内时,密封套18的缺口 181可以与放置孔19对应,从而当密封圈17容纳在环形的放置孔19内时,密封圈17的一部分刚好容纳在缺口 181内。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盖14和安装盒12的密封性,避免水汽或灰尘等进入到壳体I内。
[0082]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密封套18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凸缘182,两个凸缘182分别止抵在过线孔15的两个端面上以将密封套18限位在过线孔15内,由此,可以防止密封套18在过线孔15内产生移位,从而提高密封套18对过线孔15密封的可靠性。
[0083]可选地,过线孔15可以为圆形孔,每个凸缘182形成为环形,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与过线孔15的两个端面匹配。具体地,密封套18的厚度为1.0-1.5_。当然,本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