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3954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具体涉及一种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公共资源的不断消耗,减少资源浪费已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尤其在节约用水方面,资源浪费的问题更加严重。
[0003]现有技术的移动空调是通过排气的方式来对空调进行散热,该方法的问题在于,无法将空调运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再利用,从而浪费了水资源。
[0004]公开了一种利用空调冷凝水散热的装置,包括空调冷凝水收集器和收集管,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通过收集管与空调冷凝水排出管相连接,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排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冷凝水收集器的排出口与一条或者多条散热通道相连接,所述散热通道设置在紧贴车身外壳上,本方案通过采用甩水叶轮进行散热,提高了冷凝水的利用率,降低了散热的成本。
[0005]公开了一种利用冷凝水的空调室外机冷却装置,该室外机冷却装置是将从室内机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导向管引向室外机侧而润湿室外机的热交换器;所述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上部可转动地设置用于储存通过冷凝水导向管流入的冷凝水的翻倒式吊桶,所述翻倒式吊桶的下部设置落水导向板而从室内机流出的冷凝水在翻倒式吊桶内填满一定量以上,则翻倒式吊桶的重心变得不稳定瞬间被翻倒的同时通过落水导向板一次全部被倾泻下来而润湿室外机的热交换器;其问题在于,对冷凝水的利用率不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能够加强对冷凝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0006]以上公开的技术内容均为解决本案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未给出任何技术启示,有鉴于此,故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0007]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具有将冷凝水再利用,节约水资源的优点。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甩水电机,电机输出轴,甩水叶轮,所述甩水电机与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与甩水叶轮固定连接。
[0009]所述甩水叶轮包括叶轮和叶轮固定套,叶轮和叶轮固定套一体成型。
[0010]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叶轮固定套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来与甩水叶轮固定连接。
[0011]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轴托。
[0012]所述电机输出轴下方设置有离心挡水引流板。
[0013]所述离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还包括一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在离心挡水引流板的一端形成开口。
[0014]所述离心挡水引流板靠近甩水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
[0015]所述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还包括聚水凹槽,所述聚水凹槽的一端与泄水口固定连接。
[0016]所述甩水电机的周围设置有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呈多边形结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空调底板结构图
[0018]图2为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示意图
[0019]其中:10甩水电机11电机底座12固定孔13电机外壳20电机输出轴21第一弧形凹槽22第二弧形凹槽23轴托24第一连接孔30甩水叶轮31叶轮32叶轮固定套33第二连接孔34放射性圆弧状纹路40离心挡水引流板41开口 42环状结构43加强筋50聚水凹槽60泄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对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配合附图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1]图1为空调底板结构图,包括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设置在空调底板上,所述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甩水电机10,电机输出轴20,甩水叶轮30,离心挡水弓I流板40,集水凹槽50,泄水孔60。
[0022 ]图2为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示意图,用水电机1设置在电机底座11上,用水电机1与电机底座11固定连接,电机底座11为长方体结构,在电机底座11的四个角上相对应的位置各设置有I个大小相同的固定孔12,电机底座11通过这4个固定孔来与空调底板上的相对应的螺纹柱固定连接。
[0023]甩水电机10周围设置有类似于多边形的电机外壳13,电机外壳13通过垂直于空调底板的侧面来与空调底板固定连接,电机外壳13与空调底板一体成型,电机外壳13的作用在于,由于空调底板在空调运行的过程中会形成冷凝水,如果冷凝水接触到甩水电机10,会使甩水电机10损坏,电机外壳13起到了隔离甩水电机10和冷凝水的作用。
[0024]甩水电机1的一侧与电机输出轴20相连接,电机输出轴20的另一端设置有甩水叶轮30,甩水叶轮30包括叶轮31和叶轮固定套32,叶轮31与叶轮固定套32—体成型,所述叶轮31呈圆形,叶轮31上设置有放射性圆弧状纹路34,通过该纹路,能够使冷凝水更容易吸附在甩水叶轮30上,从而提高了甩水叶轮30的效率,甩水叶轮30通过叶轮固定套32来套接在电机输出轴20上,电机输出轴2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4,叶轮固定套32上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33,甩水叶轮30和电机输出轴20通过第一连接孔24,第二连接孔33固定连接。
[0025]在电机外壳13与电机输出轴20相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21,第一弧形凹槽21与电机输出轴20相配合,第一弧形凹槽21的作用在于,能够防止电机输出轴20在运作的过程中震动,跑偏,增加了电机输出轴20的使用寿命。
[0026]在电机输出轴20中部下方设置有离心挡水引流板40,离心挡水引流板40与空调底板固定连接,离心挡水引流板40与空调底板一体成型,离心挡水引流板40与电机输出轴20相垂直,离心挡水引流板40的作用在于,当冷凝水经过离心挡水引流板40时,离心挡水引流板40能够起到引流的作用,使冷凝水更容易流向甩水叶轮30。
[0027]离心挡水引流板40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22,第二弧形凹槽22与电机输出轴20相对应,第二弧形凹槽22的作用在于,防止电机输出轴20在运作的过程中震动,跑偏,增加了电机输出轴20的使用寿命。
[0028]电机输出轴20上设置有轴托23,呈圆环状,所述轴托23套接在电机输出轴20上,位置与离心挡水引流板40相对应,其作用在于,更好的防止电机输出轴20在运作的过程中震动,跑偏,增加了电机输出轴20的使用寿命。
[0029]离心挡水引流板40与空调底板上的3个侧面形成一环状结构42,并在离心挡水引流板40的一端形成一开口 41,该环状结构42是为了保证冷凝水能够更好的聚集在甩水叶轮30处,提高甩水叶轮30的效率,该开口 41的作用在于,由于甩水叶轮30的甩水速率小于冷凝水的聚集速率,环状结构42内部冷凝水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漏水,该开口 41通过将冷凝水引向空调底板其他部分,降低环状结构42内的水位,防止漏水,同时,冷凝水被引向底板其他部位后,也能降低底板其他部位的表面温度,起到散热的效果。
[0030]离心挡水引流板40靠近开口41的一端与聚水凹槽50的一端相连接,聚水凹槽50的另一端与环状结构42中和离心挡水引流板40相对应的侧面相连接,聚水凹槽50设置在空调底板上,与电机输出轴20相平行,在离心挡水引流板40相对应的侧面上设有泄水孔60,泄水孔60的位置与聚水凹槽50相对应,这样,当空调停止工作时,空调底板上的水能够聚集在聚水凹槽50内,并通过泄水孔60排到空调外部,解决了空调在长期不使用时,由于积水导致零件老化,损坏的问题。
[0031]离心挡水引流板40靠近甩水电机10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43,其作用在于,加强离心挡水弓I流板40的强度,增加离心挡水弓I流板40的寿命。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甩水电机(10),电机输出轴(20),甩水叶轮(30),所述甩水电机(10)与电机输出轴(20)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输出轴(20 )的另一端与甩水叶轮(30 )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甩水叶轮(30)包括叶轮(31)和叶轮固定套(32),叶轮(31)和叶轮固定套(32)—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电机输出轴(2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4),叶轮固定套(32)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24)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5),电机输出轴(20)通过第一连接孔(24)、第二连接孔(25)来与甩水叶轮(3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电机输出轴(20)上设置有轴托(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电机输出轴(20)下方设置有离心挡水引流板(4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还包括一环状结构(42),所述环状结构(42)在离心挡水引流板(40)的一端形成开口(4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离心挡水引流板(40)靠近甩水电机(1 )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还包括聚水凹槽(50),所述聚水凹槽(50)的一端与泄水口( 60)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所述甩水电机(10)的周围设置有电机外壳(13),所述电机外壳(I3)呈多边形结构。
【专利摘要】<b>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甩水电机,电机输出轴,甩水叶轮,所述甩水电机与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与甩水叶轮固定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空调本身散热不佳的问题,同时,由于对冷凝水的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b>
【IPC分类】F24F1/42
【公开号】CN205351576
【申请号】CN201620103249
【发明人】张伟军, 王万松, 庄恒
【申请人】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