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式制冷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311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层叠式制冷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的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的层叠式制冷蒸发器。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用的蒸发器属于直接风冷式结构,由于汽车的空间位置非常有限,对蒸发器尺寸的要求比较苛刻,要求汽车空调用的蒸发器具有制冷效率高,尺寸小,重量轻等特点。层叠式制冷蒸发器是在管带式结构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型的结构形式,其结构更加紧凑,换热效率比管带式的提高10%左右。现有的层叠式制冷蒸发器在市面上所见不是很多。专利检索发现,公开号为1080387的专利“叠型蒸发器”,公开了一种蒸发器的结构,构成层叠型蒸发器的管件是用在表面上形成从上部槽罐部向下部槽罐部延伸的多条具有排水用直沟作用的向里成凹陷状突出的肋的管件。而且在管件和夹在管件之间设置的散热片的表面上覆盖地形成特定的亲水性树脂薄膜层。通过两者的组合能极有效地发挥结露水排水作用,因此能确实地防止所谓的“水飞”现象,同时不会由于附着的残留水所产生的霉菌等放出臭气,而且不会放出如覆盖形成水玻璃系亲水性树脂薄膜层的现有技术那样的臭气,从而能经常把空气调和环境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但是,这类的蒸发器在结构上比较复杂,制作上的工艺比较繁琐,成本很高,不适合于向普通车型推广应用,因而限制了其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工艺繁琐,成本过高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由散热管片、进气管、出气管构成,散热管片之间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管片上设有横向的凸棱,所述散热管片一端设有进气通孔和出气通孔,另一端设有流通气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工艺得以简化了很多。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出气管的基部分别与进气通孔、出气通孔相连接,所述进气管、出气管的开口一起固定在压板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尺寸结构比较紧凑,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体换热效率较常见的蒸发器提高了10%以上等特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管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图3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若干组散热管片1并成一排,相邻散热管片1之间焊接有翅片9,两侧散热管片1的侧边上设置有边板10。散热管片1上设有横向的凸棱2,用以增加散热面积。散热管片1的一端设有进气通孔3和出气通孔4,另一端设有流通气孔5,其中进气通孔3和出气通孔4由设置在散热管片1中部的隔断板11隔开,若干组散热管片并成一排后,进气通孔3和出气通孔4分别导通并构成气体通道。进气管6、出气管7的基部分别与进气通孔3、出气通孔4相连接,所述进气管6、出气管7的开口一起固定在压板8上。
车内热的气体被吸入进气管,经由进气通孔再由出气通孔排放到出气管,流通过程中,车内热的气体从蒸发器流过时,接触到散热管片的表面,散热管片内的制冷剂蒸发时,吸收掉周围空间内的大量热量,使得散热管片迅速降温,车内热的气体中的热量传导给散热管片而降温,从出气管排放出来的气体温度很低,进而给车内空间降温,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循环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层叠式制冷蒸发器,由散热管片、进气管、出气管构成,散热管片之间设有散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片(1)上设有横向的凸棱(2),所述散热管片(1)一端设有进气通孔(3)和出气通孔(4),另一端设有流通气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制冷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6)、出气管(7)的基部分别与进气通孔(3)、出气通孔(4)相连接,所述进气管(6)、出气管(7)的开口一起固定在压板(8)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的层叠式制冷蒸发器。它由散热管片、进气管、出气管构成,散热管片之间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管片上设有横向的凸棱,所述散热管片一端设有进气通孔和出气通孔,另一端设有流通气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工艺得以简化了很多。进气管、出气管的基部分别与进气通孔、出气通孔相连接,所述进气管、出气管的开口一起固定在压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尺寸结构比较紧凑,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整体换热效率较常见的蒸发器提高了10%以上等特点。
文档编号F25B39/02GK2727656SQ200420037098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5日
发明者何根生 申请人:何根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