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425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其包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蒸发器安装于空调机组的室内装置中,冷凝器安装于空调机组的室外装置中,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组还包括紧挨室外装置中的冷凝器设置的喷雾冷却节能模块,用于向冷凝器的进风处喷水雾,以使冷凝器的进风温度低于室内装置中的蒸发器的回风温度。通过采用喷雾冷却节能模块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组在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仍然有可能可以使用,减少了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节约了能源。
【专利说明】 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0002]为响应全国倡导工业节能环保,绿色驱动的号召,机房空调业开发出一种双制冷循环空调机组,通过采用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两种制冷模式,解决了传统机房空调机组几乎全年运行压缩制冷循环模式所导致的耗能大、在较低的室外温度条件下运行困难的问题。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010777U公开了一种双制冷循环节能空调机组,其由室内机组、室外机组和制冷剂泵节能模块组成,压缩机安装于室内机组中,当室外机组的冷凝器的进风温度低于室内机组的蒸发器的回风温度时,关掉或减少空调压缩机的运行,通过开启制冷剂泵节能模块充分利用室外自然冷源以泵制冷循环来为数据中心机房内制冷;当室外机组的冷凝器的进风温度高于室内机组的蒸发器的回风温度时,则不能采用制冷剂泵制冷循环模式,只能通过开启空调压缩机进行制冷。该现有技术能够在冬季和春秋二季室外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关掉或减少空调压缩机的运行,充分利用室外自然冷源,通过制冷剂泵制冷模式对室内进行制冷,然而,众所周知,在我国北方,一年中只有在冬季时,室外温度明显低于室内温度(室外机组的冷凝器的进风温度低于室内机组的蒸发器的回风温度),而在春秋二季,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相差并不大,不适合采用制冷剂泵制冷循环模式,因此,该现有技术的双制冷循环节能空调机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空调压缩机制冷的时间还是较长,能源节约程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双制冷循环节能空调机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压缩机制冷时间较长,节约能源程度不够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采用喷雾冷却节能功能使得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可采用制冷剂泵制冷循环模式的多制冷循环节能空调机组。
[0004]进一步提供一种室内装置结构紧凑的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包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室内装置中,所述冷凝器安装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室外装置中,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喷雾冷却节能模块,紧挨所述室外装置中的所述冷凝器设置,用于向所述冷凝器的进风处喷水雾,以使所述冷凝器的进风温度低于所述室内装置中的所述蒸发器的回风温度。
[0006]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包括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上设有用于将冷水雾化的高压水泵以及与所述高压水泵出口连通的喷嘴。[0007]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水管进水端的进水阀、连通于所述进水阀和所述高压水泵之间的水过滤器、设于所述高压水泵和所述喷嘴之间的水压调节阀以及设置在冷水管出水端的排污阀。
[0008]所述冷水管的水压调节阀的出水口处成型有多个并联设置的支路,每一支路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喷嘴。
[0009]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膨胀阀也安装于所述室外装置中,所述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集成于所述室外装置中。
[0010]所述压缩机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室内装置的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膨胀阀的入口连通,所述膨胀阀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室内装置的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通。
[0011]所述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膨胀阀并联设置的制冷剂泵以及连通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膨胀阀之间的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包括液相区和气相区,所述制冷剂泵的入口通过第一膨胀阀旁通管路与所述储液器的液相区连通,所述制冷剂泵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储液器的气相区连通,所述第一膨胀阀旁通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的第二控制阀以及与所述压缩机并联设置的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出口通过所述压缩机旁通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的入口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所述第二止回阀的出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止回阀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处。
[0012]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自然流动冷却循环系统,所述自然流动冷却系统集成于所述室外装置中,所述室外装置安装位置高度高于所述室内装置安装位置高度,从而实现液态制冷剂由所述室外装置自然流入所述室内装置中,形成气态制冷剂后又进入所述室外装置中的自然流动冷却循环。
[0013]所述自然流动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膨胀阀以及所述制冷剂泵并联设置的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入口通过膨胀阀第二旁通管路与所述储液器的所述液相区连通。
[0014]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为液管电磁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为气管电磁阀。
[00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在本实用新型中,紧挨所述室外装置中的所述冷凝器设置有喷雾冷却节能模块,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向所述冷凝器的进风处喷水雾,以使所述冷凝器在进风干球温度高于所述室内装置中的所述蒸发器的回风温度情况下,通过喷雾使所述冷凝器的进风干球温度有可能降低到低于所述室内装置中的所述蒸发器的回风温度,从而实现在室外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也能采用制冷剂泵循环节能系统。另外,通过喷雾,使室外温度降低,当压缩机工作时,由于室外装置中冷凝器的进风温度降低,压缩机制冷效率得到提升;当压缩机不工作时,由于室外装置的冷凝器的进风温度降低,加大了冷凝器进风温度和蒸发器进风温度的温差,从而提升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的制冷能力和效率。
[0017]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冷水管的水压调节阀的出水口处成型有多个并联设置的支路,每一支路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喷嘴,该种设置方式增强了喷雾效果和喷雾均匀性,使得冷凝器进风温度几乎常年可以低于蒸发器的回风温度,延长了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的使用时间,节能效果更明显。
[0018]3、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集成于所述室外装置中的自然流动冷却系统,该系统通过所述室外装置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室内装置安装位置即可实现凭借制冷剂自身重力以及热动力而形成的自然流动冷却循环,在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该系统相对于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其更节能环保,制冷成本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冷却节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3]A-室外装置、Al-压缩机、A2-冷凝器、A3-膨胀阀、A5-第二止回阀;
[0024]B-室内装置、B1-蒸发器;
[0025]Cl-制冷剂泵、C2-储液器、C21-液相区、C22-气相区、C3-第一控制阀、C4-第二控制阀、C5-第一止回阀;
[0026]D1-第三控制阀;
[0027]E-喷雾冷却节能模块、El-冷水管、E2-进水阀、E3-水过滤器、E4-高压水泵、E5-水压调节阀、E6-喷嘴;
[0028]11-第一管路、12-第二管路、13-第三管路、14-第四管路、15-膨胀阀第一旁通管路、16-压缩机旁通管路、17-膨胀阀第二旁通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包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Al、冷凝器A2、膨胀阀A3和蒸发器BI,所述蒸发器BI安装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室内装置B中,所述冷凝器A2安装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室外装置A中。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延长所述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在全年中的使用时间,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紧挨所述室外装置A中的所述冷凝器A2设置的喷雾冷却节能模块E,喷雾冷却节能模块E用于向所述冷凝器A2的进风处喷水雾,以使在室外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喷雾所述冷凝器A2的进风温度降低,从而使所述空调机组切换至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模式制冷时间加长或加大所述室内装置的所述蒸发器的进风温度与所述室外装置的冷凝器的进风温度的差值加大以提升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的制冷效果,减少了压缩机的运行,有利于节省能源;另外,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了冷凝器的进风温度,运行压缩制冷循环时,效率也更高。[003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E包括冷水管El,所述冷水管El上设有用于将冷水雾化的高压水泵E4以及与所述高压水泵E4出口连通的喷嘴E6,所述高压水泵E4可以将水压提升,用于将水雾细化,以利于所述喷嘴E6喷射。
[0033]为了使得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更好控制,本实施例的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水管El进水端的进水阀E2、连通于所述进水阀E2和所述高压水泵E4之间的水过滤器E3、设于所述高压水泵E4和所述喷嘴E6之间的水压调节阀E5以及设置在冷水管出水端的排污阀E7。所述进水阀E2主要起供水关断作用,水过滤器用于对水进行过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高精度过滤器,以使进入高压水泵的水经水过滤器过滤到接近纯净水的程度,这样对高压水泵进行良好的保护,所述喷嘴也不容易因为水中杂物过多而容易堵塞,此外,喷入水中脏物不易进入所述冷凝器进风空气中,使得冷凝器不容易受到水中脏物的污染。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动型水压力调节阀或手动型水压力调节阀均可,优选为电动型水压力调节阀,用于控制喷水压力。所述排污阀用于维护高压水管,将内部可能存在的杂物排出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
[0034]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为了增强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的冷却效果,所述冷水管El的水压调节阀E5的出水口处成型有多个并联设置的支路,每一支路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喷嘴E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四条支路,每条支路上设有六个所述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射朝向所述冷凝器的进风处。
[0035]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所述空调机组的室内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占用数据中心机房空间较大的话,会增加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成本,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Al和所述膨胀阀A3也安装于所述空调机组的所述室外装置A中,并将所述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集成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室外装置A中。这样,一台空调机组的室内装置结构变简单,体积变小,占用数据中心机房的空间变小,那么很多台的数据中心机房空调机组节省的空间会大大降低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成本。
[003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压缩机Al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11与所述室内装置B的所述蒸发器BI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Al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12与所述冷凝器A2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A2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13与所述膨胀阀A3的入口连通,所述膨胀阀A3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14与所述室内装置B的所述蒸发器BI的入口连通,这样形成:压缩机Al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温度升高。压缩机Al通过所述第一管路11吸入从所述室内装置B的所述蒸发器BI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制冷剂气体,使之压力升高后通过所述第二管路12送入所述冷凝器A2,在所述冷凝器A2中进行换热冷凝成液体制冷剂,经所述第三管路13送入所述膨胀阀A3,经膨胀阀A3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温度较低的液体制冷剂后,然后通过所述第四管路14送入所述室内装置B的所述蒸发器BI中,在所述蒸发器BI吸热蒸发而成为蒸汽,再送入所述室外装置A的所述压缩机Al的入口,从而完成压缩制冷循环。
[003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膨胀阀A3并联设置的制冷剂泵Cl以及连通于所述冷凝器A2和所述膨胀阀A3之间的储液器C2,所述储液器C2包括液相区C21和气相区C22,所述制冷剂泵Cl的入口通过膨胀阀第一旁通管路15与所述储液器C2的液相区C21连通,所述制冷剂泵Cl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管路14连通,所述冷凝器A2的出口与所述储液器C2的气相区C22连通,所述膨胀阀第一旁通管路15上设有第一控制阀C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阀C3优选为液管电磁阀。所述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管路11上的第二控制阀C4以及与所述压缩机Al并联设置的第一止回阀C5,所述第一止回阀C5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管路11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C5的出口通过所述压缩机旁通管路16与所述第二管路12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C4优选为气管电磁阀。
[0038]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在所述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工作时,制冷剂经所述第一止回阀C5后回流至所述压缩机Al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止回阀A5,所述第二止回阀A5的入口连通于所述压缩机Al的出口,所述第二止回阀A5的出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止回阀C5与所述第二管路12连接处。
[003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减少所述空调机组的能耗,本实施例的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制冷剂自然流动冷却循环系统,所述自然流动冷却循环系统集成于所述室外装置A中,不会增大所述室内装置B的体积。为了满足所述制冷剂自然流动冷却系统的使用,所述室外装置A安装位置高度高于所述室内装置B的安装位置高度,从而实现液态制冷剂由所述室外装置A流入所述室内装置B中,形成气态制冷剂后又进入所述室外装置A中的自然流动冷却循环。
[0040]具体的,所述自然流动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膨胀阀A3以及所述制冷剂泵Cl并联设置的第三控制阀D1,所述第三控制阀Dl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管路14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Dl的入口通过所述膨胀阀第二旁通管路17与所述储液器C2的所述液相区C21连通。
[00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泵优选为磁力齿轮泵、涡旋式制冷压缩机、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
[0042]根据以上所描述的结构,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实施例的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的工作过程:
[0043]如图1所示,al代表蒸发器的回风,a2代表蒸发器的送风;bl代表冷凝器的进风,b2代表冷凝器的排风。
[0044]该系统有三种制冷循环,分别称之为:压缩制冷循环、制冷剂泵制冷循环、制冷剂自然流动制冷循环。
[0045]首先,制冷剂泵制冷循环与制冷剂自然流动冷却循环仅在室外湿球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才可启用。而压缩机制冷循环在任何室外温度条件下都可以启用,其启用条件是:制冷剂泵制冷循环及制冷剂自然流动制冷循环不可用或虽然可用,但制冷量不足时。另外,制冷剂泵制冷循环与制冷剂自然流动制冷循环与压缩机制冷循环不能同时工作。
[0046]当压缩制冷条件具备时(例如:制冷剂泵制冷循环及制冷剂自然流动制冷的制冷量不足、蒸发器进风温度高于所要求的温度),压缩制冷启动工作。工作时,首先关闭所述制冷剂泵Cl、所述控制阀C3和第三控制阀Dl,开启所述控制阀C4、压缩机Al。压缩机Al在室外装置A中把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成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并通过第二管路12将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送往所述冷凝器A2,在所述冷凝器A2里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往室外排热并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并储存在所述储液器C2的液相区C21中,此时,开启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向所述冷凝器的进风处喷水雾,降低冷凝器进风温度,有利于提高所述压缩机的制冷效率,高温高压液体通过第三管路13进入所述膨胀阀A3,压力迅速下降,一些闪发蒸汽产生,降低了剩余液体的温度,低温低压液气混合制冷剂通过第四管路14进入蒸发器BI,在蒸发器BI内蒸发时从室内空气吸收热量并蒸发成气体,通过第一管路11进入所述压缩机Al,如此往复,形成连续的压缩制冷循环。
[0047]在制冷剂泵制冷循环条件具备时(例如:室外湿球温度低于蒸发器进风温度、并且室内温度高于所需要的温度),开启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配合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工作时,首先关闭第二控制阀C4和压缩机Al、第三控制阀Dl和膨胀阀A3,打开第一控制阀C3和制冷剂泵Cl。制冷剂泵Cl的作用是克服制冷剂管道的阻力,实现制冷剂的流动。整个循环过程是用制冷剂泵提升制冷剂液体的压力,升高压力的液态制冷剂通过第四管路14进入室内装置B中的蒸发器BI,在蒸发器BI中蒸发换热后,利用热动力及制冷剂泵的动力,使制冷剂蒸汽经由第一管路11、压缩机旁通管路16和压缩机旁通管路上的第一止回阀C5以及第二管路12进入所述冷凝器A2中,此时,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配合作用,其喷嘴朝向所述冷凝器的进风处持续喷射水雾,对冷凝器进风处降温,增大了蒸发器进风温度与冷凝器进风温度的差值,强化了冷凝效果,这样,在冷凝器A2中,制冷剂蒸汽被冷凝成液体,然后经由储液器C2、第一控制阀C3再进入所述制冷剂泵Cl的入口,如此往复,形成连续的制冷剂泵冷却循环。
[0048]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是否进行喷雾工作,由控制系统通过室外湿球温度与蒸发器进风温度的差值及根据制冷效率与制冷可靠性等因素来判断。该节能模块在室外湿球温度高于蒸发器进风温度时不工作。当室外湿球温度低于蒸发器进风温度时,根据制冷效率与可靠性的需要而开启:即如果不开启喷雾也能有满足必要的制冷效率或开启喷雾会起到副作用时,就停止喷雾节能模块的工作。
[0049]在制冷剂自然流动制冷循环条件具备时(例如:室外湿球温度低于蒸发器进风温度、并且室内温度高于所需要的温度、室外装置高于室内装置),还可以采用自然流动冷却循环系统:首先,该自然冷却循环系统实施的条件是将室外装置A的安装位置高度高于室内装置B的安装位置高度,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制冷剂才可以凭借其自身的重力以及热动力实现自然冷却循环。工作时,首先关闭第一控制阀C3和制冷剂泵Cl、第二控制阀C4和压缩机Al,打开第三控制阀D1。液态制冷剂经由所述膨胀阀第二旁通管路17进入所述第三控制阀D1,由于室外装置A安装位置高于室内装置B安装位置高度,因此,液态制冷剂依据自身重力通过第四管路14进入室内装置B中的蒸发器BI,在蒸发器BI中液态制冷剂蒸发吸热成制冷剂蒸汽,然后通过第一管路11、压缩机旁通管路16和压缩机旁通管路16上的第一止回阀C5、第二管路进入所述冷凝器A2的入口,此时,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配合作用,其喷嘴朝向所述冷凝器的进风处持续喷射水雾,对冷凝器进风处降温,在冷凝器A2中制冷剂蒸汽冷凝换热成制冷剂液气混合物,液气混合物通过储液器将液态制冷剂储存起来,液态制冷剂通过与储液器C2的液相区C21连通的第三管路13再次进入所述第三控制阀D1,如此往复,形成连续的自然流动冷却循环。
[0050]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例如:在整个数据中心已经有高压供水系统时,取消进水阀E2,过滤器E3和水泵E4,喷雾装置直接引入外部高压水)。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包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和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Al)、冷凝器(A2)、膨胀阀(A3)和蒸发器(BI),所述蒸发器(BI)安装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室内装置(B)中,所述冷凝器(A2)安装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室外装置(A)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 喷雾冷却节能模块(E),紧挨所述室外装置(A)中的所述冷凝器(A2)设置,用于向所述冷凝器(A2)的进风处喷水雾,以使所述冷凝器(A2)的进风温度低于所述室内装置(B)中的所述蒸发器(BI)的回风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E)包括冷水管(E1),所述冷水管(El)上设有用于将冷水雾化的高压水泵(E4)以及与所述高压水泵(E4)出口连通的喷嘴(E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冷却节能模块(E)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水管(El)进水端的进水阀(E2)、连通于所述进水阀(E2)和所述高压水泵(E4)之间的水过滤器(E3)、设于所述高压水泵(E4)和所述喷嘴(E6)之间的水压调节阀(E5)以及设置在冷水管出水端的排污阀(E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El)的水压调节阀(E5)的出水口处成型有多个并联设置的支路,每一支路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喷嘴(E6 )。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Al)和所述膨胀阀(A3)也安装于所述室外装置(A)中,所述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集成于所述室外装置(A)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Al)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11)与所述室内装置(B)的所述蒸发器(BI)的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Al)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12)与所述冷凝器(A2)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A2)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13)与所述膨胀阀(A3)的入口连通,所述膨胀阀(A3)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14)与所述室内装置(B)的所述蒸发器(BI)的入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膨胀阀(A3)并联设置的制冷剂泵(Cl)以及连通于所述冷凝器(A2)和所述膨胀阀(A3)之间的储液器(C2),所述储液器(C2)包括液相区(C21)和气相区(C22),所述制冷剂泵(Cl)的入口通过第一膨胀阀旁通管路(15)与所述储液器(C2)的液相区(C21)连通,所述制冷剂泵(Cl)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管路(14)连通,所述冷凝器(A2)的出口与所述储液器(C2)的气相区(C22)连通,所述第一膨胀阀旁通管路(15)上设有第一控制阀(C3); 所述制冷剂泵冷却循环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管路(11)上的第二控制阀(C4)以及与所述压缩机(Al)并联设置的第一止回阀(C5),所述第一止回阀(C5)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管路(11)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C5 )的出口通过所述压缩机旁通管路(16 )与所述第二管路(12)连通; 所述第二管路(12)上设有第二止回阀(A5),所述第二止回阀(A5)的入口连通于所述压缩机(Al)的出口,所述第二止回阀(A5)的出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止回阀(C5)与所述第二管路(12)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自然流动冷却循环系统,所述自然流动冷却系统集成于所述室外装置(A)中,所述室外装置(A)安装位置高度高于所述室内装置(B)安装位置高度,从而实现液态制冷剂由所述室外装置(A)自然流入所述室内装置(B)中,形成气态制冷剂后又进入所述室外装置(A)中的自然流动冷却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膨胀阀(A3)以及所述制冷剂泵(Cl)并联设置的第三控制阀(D1),所述第三控制阀(Dl)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管路(14)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Dl)的入口通过膨胀阀第二旁通管路(17)与所述储液器(C2)的所述液相区(C2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喷雾冷却节能功能的多制冷循环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C3)和第三控制阀(Dl)为液管电磁阀,所述第二控制阀(C4)为气管电磁阀。
【文档编号】F25B41/00GK203395990SQ201320490311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2日
【发明者】倪赛龙 申请人:北京雅驿欣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