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327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特别是涉及搭载有制冰盘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置的自动制冰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对于冰箱提出有如下方案,该冰箱搭载有:冰箱壳体,其形成有对冰进行保存的制冰室;以及制冰装置,其设置于制冰室、且生成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冰箱的制冰装置具备制冰盘保持框,该制冰盘保持框形成有对制冰盘进行收容的空间。

此外,制冰装置具备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配置于制冰室主体的上述空间的里侧、且用于使制冰盘旋转。另外,制冰盘具备盘部,该盘部形成有能够盛装水的凹部。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冰箱的制冰装置构成为:在将制冰盘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时,制冰盘将开关按下,从而能够判定制冰盘是否存在于制冰盘保持框。而且,在判定为存在制冰盘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向制冰盘的盘部的供水以及驱动机构的驱动。若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而使得制冰盘的盘部旋转,则在盘部生成的冰向在制冰盘的下方配置的储冰盒掉落。这样,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冰箱中,构成为能够自动地制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24970号公报

制冰盘在制冰室主体内绕轴旋转。因此,当用户将制冰盘设置于制冰室主体时,有时用户会意外地使制冰盘在制冰室主体内倾斜或旋转而使得姿势遭到破坏。

若判定为制冰盘在制冰盘的姿势遭到破坏的状态下存在于制冰盘保持框,则会向盘部供水。但是,在制冰盘的姿势遭到破坏的状态下,水未贮存于盘部,有时水会向配置于制冰盘的下方的储冰盒流动。

此外,若水流入储冰盒,则不仅无法生成与形成于盘部的凹部对应的形状的冰,而且水还会向储冰盒的例如底面等扩散而保持原样不变地生成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避免设置于制冰装置的制冰盘的姿势遭到破坏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冰箱具备:冰箱壳体,其形成有保存冰的制冰室;制冰装置,其设置于冰箱壳体内、且生成冰;以及控制装置,其对制冰装置进行控制,制冰装置包括:制冰盘保持框,其设置于制冰室;制冰盘,其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检测机构,其对制冰盘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测;以及驱动机构,其由控制装置控制,并使制冰盘旋转,制冰盘包括:盘部;手柄部,其设置于盘部的一端部;轴部,其将盘部与手柄部连接为旋转自如;以及锁定部,当制冰盘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时,该锁定部在与制冰盘保持框发生干扰的第一位置、和不与制冰盘保持框发生干扰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移动自如,并设置于手柄部,锁定部构成为:当位于第二位置时对轴部在旋转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当位于第一位置时将限制解除。

优选地,所述轴部包括轴平面部,该轴平面部与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的方向平行地形成,所述锁定部包括锁定平面部,该锁定平面部形成有在所述锁定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面对所述轴平面部的平面。

优选地,所述制冰盘保持框包括凸部,该凸部形成于对所述制冰盘进行收容的入口的周缘、且形成于所述制冰盘的一侧,当将所述制冰盘设置于所述制冰盘保持框时,所述锁定部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凸部发生干扰。

优选地,所述锁定部设置有由所述检测机构对磁通进行检测的磁性体,在所述制冰盘设置于所述制冰盘保持框、且所述锁定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检测机构配置于与所述磁性体对置的位置。

优选地,还具备供水箱,该供水箱供向所述制冰装置供给的水贮存,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当基于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而获得的所述锁定部的位置为所述第一位置时,能够执行从所述供水箱向所述制冰盘的所述盘部供给水的控制、以及驱动所述驱动机构而将所述盘部的冰从所述盘部取出的控制。

优选地,在所述制冰盘设置于所述制冰盘保持框的状态下,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与所述盘部的另一端部对置。

优选地,从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或者与上下方向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冰箱,由于具备上述结构,因此,能够避免设置于制冰装置的制冰盘的姿势遭到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将各室的门除去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将各室的门关闭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图2的冰箱的沿着侧面的截面中的供水箱侧的概要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2的冰箱所具备的制冰装置的结构的概要剖视图。

图5是制冰部的立体图。

图6(a)、图6(b)是制冰盘的俯视图。

图7是图6(b)的A-A剖视图。

图8是制冰盘的手柄部及其周围部的剖视图。

图9是轴部以及盘部的立体图。

图10是制冰盘的盘部的另一端部的剖视图。

图11是图6(a)以及图6(b)的制冰盘的手柄部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1的B-B剖视图。

图13是从上表面观察锁定部的立体图。

图14是从下表面观察锁定部的立体图。

图15是制冰盘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16是锁定部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手柄部的放大图。

图17是图16的C-C剖视图。

图18是形成为无法在盘部贮存水的姿势的情况下的手柄部等的剖视图。

图19是制冰装置的制冰部的俯视图。

图20是在制冰盘保持框设置有制冰盘的状态、且锁定部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的制冰部的立体图。

图21是从制冰盘保持框抽出制冰盘的状态下的制冰部的立体图。

图22是制冰盘保持框的立体图。

图23是在制冰盘保持框设置有制冰盘的状态、且锁定部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的制冰部的立体图。

图24是在制冰盘保持框设置有制冰盘的状态、且锁定部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的制冰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包括图1在内的以下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另外,在包括图1在内的以下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要素是相同或者与其相当的要素,这一点在说明书全文中通用。并且,说明书全文中出现的构成要素的形态毕竟是示例而已,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

实施方式.

[冰箱100的概要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100的将各室的门除去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冰箱100具备箱状的冰箱壳体100A。在冰箱壳体100A形成有冷藏室101、制冰室102、切换室103、冷冻室104以及蔬菜室105,它们形成有对贮藏品等进行收容的空间。在制冰室102能够保存冰。此外,冰箱壳体100A例如由内箱、在内箱的外侧配置的外箱、以及在内箱与外箱之间配置的绝热件等构成。

冰箱100在冷藏室101的底面设置有供水箱11。即,供水箱11在处于冷藏温度带的冷藏室101的内部设置为不会使贮存的水冻结。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100的将各室的门关闭之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冰箱100在前表面设置有各门。即,冰箱100包括:冷藏门111,其用于冷藏室101的开闭;制冰门112,其用于制冰室102的开闭;冷冻门114,其用于冷冻室104的开闭;以及蔬菜门115,其用于蔬菜室105的开闭。

另外,冰箱100包括操作面板部90。操作面板部90包括:操作部91,其具备受理与各室的温度调整以及各种设定相关的输入操作的多个操作按钮;以及通知部92,其将各室的温度等信息输出。

操作部91例如受理用户对模式的设定。操作部91例如包括用于设定变更向制冰盘1的供水量Q的供水量变更按钮、以及用于对供水箱11内的水的余量进行检测的重量检测部60的校准用的修正按钮等。此外,向制冰盘1的供水量Q是针对制冰盘1的一次的供水量,以下,也简称为“供水量Q”。图2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操作面板部90设置于冷藏门111的情况。另外,图2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通知部92例如为液晶面板的情况。换句话说,向液晶面板输出各室的温度等信息。此外,除了各室的温度等信息之外,例如也可以在通知部92对供水箱11内的水的余量进行显示。

图3是示出图2的冰箱100的沿着侧面的截面中的供水箱11侧的概要剖视图。如图3所示,冰箱100在制冰室102内配置有储冰盒106。另外,冰箱100具备掌管冰箱100整体的控制的控制装置20。在控制装置20设置有控制基板,该控制基板安装有微机等并连接有电配线30。电配线30与重量检测部60连接,来自重量检测部60的信号被输出至控制装置20。

如图3所示,冰箱100具备:压缩机121,其对制冷剂进行压缩;散热管(省略图示),其作为散热器而发挥功能;减压机构(省略图示),其使制冷剂减压;以及热交换器120,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功能。此外,压缩机121、散热管、减压机构以及热交换器120由制冷剂配管连接而构成制冷循环。另外,热交换器120是冰箱100的冷却器,并附设有省略图示的冷却风扇。冷却风扇运转而将冷气供给至冰箱100的各室。并且,散热管例如配置于冰箱壳体100A的背面。另外,减压机构例如由毛细管等构成。

图4是示出图2的冰箱100所具备的制冰装置的结构的概要剖视图。此外,图4中的附图标记Ws表示供水箱11内贮存的水的水面。如图4所示,冰箱100具备利用供水箱11内的水自动地进行制冰的制冰装置40。此外,供水箱11能够贮存向制冰装置40供给的水。

制冰装置40具备供水箱11、水箱管12、供水泵50、供水管51、重量检测部60、制冰部10以及水箱底部80。供水箱11是贮存水的容器。在供水箱11形成有供水通路13,该供水通路13是上端与水箱管12连接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流路。供水通路13的下端与供水管51连接。水箱管12的下端与供水泵50连接,上端与供水通路13连接。供水泵50将供水箱11中贮存的水强制地送入水箱管12。供水管51配置于供水箱11的下方,并将供水箱11的水供给至制冰盘1的盘部1a。重量检测部60是配置于供水箱11的下方的压敏式传感器。重量检测部60用于对供水箱11内的水的余量进行检测。在水箱底部80载置有供水箱11。水箱底部80配置于供水箱11的下方。在水箱底部80设置有供水管51以及重量检测部60等。制冰部10包括对供给的水进行贮存的盘部1a。制冰部10配置于水箱底部80的下方。

[制冰装置40的制冰部10等的说明]

图5是制冰部10的立体图。图6(a)、图6(b)是从制冰盘1的上表面侧观察的图。图7是图6(b)的A-A剖视图。图8是制冰盘1的手柄部1b及其周围部的剖视图。图9是轴部1a-1以及盘部1a的立体图。图10是制冰盘1的盘部1a的另一端部的剖视图。此外,图6(a)是立体图,图6(b)是俯视图。参照图5~图10对制冰部10的制冰盘1等的结构进行说明。

制冰部10具备:制冰盘1,其供水贮存;制冰盘保持框2,其供制冰盘1设置;驱动机构3,其使制冰盘1旋转;以及检冰杆4,其绕轴旋转。

制冰盘1具备俯视时呈长方形的盘状的盘部1a。盘部1a以能够贮存水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凹部。在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盘部1a的一端部位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近前侧,盘部1a的另一端部位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里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盘部1a的一侧朝向冰箱100的正面并与右侧对应。盘部1a的另一侧朝向冰箱100的正面并与左侧对应。在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在盘部1a的一侧配置有制冰盘保持框2的凸部2a。盘部1a的另一端部设置为与驱动机构3对置。盘部1a的另一端部形成有供驱动机构3的凸部3a嵌合的凹部1a-3。凹部1a-3在从制冰盘保持框2的里侧朝向近前侧的方向上凹陷。

制冰盘1具备手柄部1b,该手柄部1b设置于盘部1a的一端部、即与制冰盘保持框2的近前侧对应的端部。手柄部1b是供用户握持的部分。例如,手柄部1b在用户为了清洗制冰盘1而从制冰盘保持框2拆下制冰盘1时使用。另外,手柄部1b还在将清洗后的制冰盘1安装于制冰盘保持框2时使用。

在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手柄部1b从制冰盘保持框2凸出。即,虽然制冰盘1的盘部1a收容于制冰盘保持框2,但手柄部1b露出。由此,用户容易进行锁定部1c的滑动操作。在手柄部1b的上表面设置有锁定部1c。

制冰盘1具备将手柄部1b与盘部1a连接的轴部1a-1。在本实施方式中,轴部1a-1一体形成于盘部1a,但也可以分体形成。此外,一体形成的方式具有避免制冰盘1的强度降低以及减少部件件数等优点。

轴部1a-1具备轴平面部1a-2、台阶部1a-4以及切口部1a-5。当锁定部1c位于后述的第一位置时,轴平面部1a-2与锁定部1c的锁定平面部1c-2对置。轴平面部形成有与从后述的锁定部1c的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方向平行地形成的平面。台阶部1a-4是与形成于手柄部1b的孔嵌合的部分。换句话说,台阶部1a-4形成有上层部以及下层部。而且,上层部大于形成于手柄部1b的孔的直径,下层部小于形成于手柄部1b的孔的直径。当轴部1a-1的台阶部1a-4嵌入该孔时,轴部1a-1不会从孔脱离,实现了轴部1a-1与手柄部1b的嵌合。切口部1a-5形成为:当轴部1a-1插入于该孔时,切口部1a-5进行变形以使得轴部1a-1缩小,从而容易将轴部1a-1插入。切口部1a-5是与轴部1a-1的轴向平行地形成的切口,切入量随着从手柄部1b趋向盘部1a而变小。

图11是图6(a)以及图6(b)的制冰盘1的手柄部1b的放大图。图12是图11的B-B剖视图。图13是从上表面观察锁定部1c的立体图。图14是从下表面观察锁定部1c的立体图。在图5~图10的基础上还参照图11~图14对锁定部1c进行说明。制冰盘1具备移动自如地安装于手柄部1b的锁定部1c。锁定部1c包括锁定平面部1c-2,该锁定平面部1c-2形成有在位于第二位置时面对轴平面部1a-2的平面。

锁定部1c具备至少两个功能。第一,锁定部1c具有限制轴部1a-1的旋转的功能。第二,锁定部1c具有在将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时与制冰盘保持框2的凸部2a发生干扰的功能。此外,凸部2a与锁定部1c发生干扰的理由在于,使得锁定部1c在位于第一位置时从入口2A露出。

锁定部1c在设置为沿与轴部1a-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且与手柄部1b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移动自如。锁定部1c在手柄部1b上且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自如。

在锁定部1c的第一位置处,(1)轴平面部1a-2不与锁定平面部1c-2对置,(2)锁定部1c中的远离轴部1a-1的端部1c-5在锁定部1c的滑动方向上比手柄部1b的一侧的侧面1b-5向远离轴部1a-1的方向凸出。由此,锁定部1c在第一位置时将对轴部1a-1的旋转的限制释放,在将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时产生锁定部1c与凸部2a的干扰。在第一位置处,与第二位置时相比,锁定部1c与轴部1a-1进一步分离。另一方面,在第一位置处,与第二位置时相比,锁定部1c与制冰盘保持框2进一步接近。

锁定部1c的第二位置是指图8及图9所示的状态。在锁定部1c的第二位置处,(1)轴平面部1a-2与锁定平面部1c-2对置,并且,(2)端部1c-5在锁定部1c的滑动方向上位于与手柄部1b的一侧的侧面1b-5相同程度的位置、或者位于比侧面1b-5靠轴部1a-1的位置。由此,锁定部1c在第二位置时对轴部1a-1的旋转进行限制,并且,在将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时不与凸部2a发生干扰的第二位置处,与第一位置时相比,锁定部1c与轴部1a-1进一步接近。另一方面,在第二位置处,与第一位置时相比,锁定部1c与制冰盘保持框2进一步分离。

在锁定部1c位于第二位置时,轴平面部1a-2可以与锁定平面部1c-2抵接,也可以不抵接。此外,若抵接则能够更可靠地对轴部1a-1以及盘部1a的旋转进行限制,例如,能够防止盘部1a的水泄漏。

锁定部1c在手柄部1b左右自如地移动。在锁定部1c处于第一位置时,如图8所示,在锁定部1c的上表面标示的箭头刻设记号1c-1的位置、与刻设记号1b-2的位置一致。刻设记号1b-2被标记为“SET”。由此,用户在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能够确认是否转换为制冰模式。此外,制冰模式是指控制装置20控制制冰装置40自动地生成冰的模式。换句话说,在制冰模式下,例如,执行从供水箱11向制冰盘1的盘部1a供给水的控制、以及对驱动机构3进行驱动而将盘部1a的冰从盘部1a取出的控制。

另外,若箭头刻设记号1c-1的位置与刻设记号1b-2的位置一致,则后述的磁通密度检测部9对磁性体8进行检测,控制装置20转换为制冰模式。此外,磁性体8配置于锁定部1c的端部1c-5。磁性体8例如构成为截面呈长方形的大致长方体状。

反之,用户在制冰盘1未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有可能不确认“SET”这一标记,但锁定部1c靠近右侧,与侧面1b-5相比,该锁定部1c更向右侧凸出。因此,在箭头刻设记号1c-1的位置、与刻设记号1b-2的位置一致的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目视观察而确认制冰盘保持框2与锁定部1c是否发生干扰。

在锁定部1c处于第二位置时,在锁定部1c的上表面标示的箭头刻设记号1c-1的位置、与刻设记号1b-1的位置一致。刻设记号1b-1被标记为“DIVIDE”。由此,用户在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能够确认能否使制冰盘1从制冰盘保持框2脱离。

反之,用户在制冰盘1未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有可能不确认“DIVIDE”这一标记,但锁定部1c靠近左侧,与侧面1b-5相比,锁定部1c不向右侧凸出。因此,在箭头刻设记号1c-1的位置与刻设记号1b-1的位置一致的情况下,由于制冰盘保持框2与锁定部1c不发生干扰,因此用户能够通过目视观察来确认能否将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

制冰盘保持框2是形成有供制冰盘1设置的空间的框体。制冰盘保持框2配置于制冰室102。在制冰盘保持框2形成有供制冰盘1插入的入口2A。在制冰盘保持框2内的空间的里侧配置有驱动机构3。在入口2A的周缘且在制冰盘1的一侧形成有凸部2a。凸部2a构成为与锁定部1c的端部1c-5嵌合。在制冰盘保持框2,在凸部2a的形成位置设置有对设置于锁定部1c的磁性体8的磁通进行检测的磁通密度检测部9。在锁定部1c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磁性体8与磁通密度检测部9对置。此外,磁通密度检测部9例如内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前表面2B的内侧。因此,磁性体8与磁通密度检测部9隔着前表面2B而对置。磁通密度检测部9与本实用新型中的检测机构对应。检测机构对制冰盘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对磁性体8的磁通进行检测的磁通密度检测部9。磁通密度检测部9被用于判定锁定部1c是否位于第一位置。

图15是制冰盘1的驱动机构3的立体图。在图5~图10的基础上还参照图15对驱动机构3以及检冰杆4进行说明。驱动机构3具有使盘部1a旋转的功能。驱动机构3通过对盘部1a进行扭转而使盘部1a 上的冰向配置于盘部1a的下方的储冰盒106脱落。驱动机构3具备向盘部1a的凹部1a-3插入的凸部3a。驱动机构3具备省略图示的马达等,马达进行驱动而使得凸部3a旋转。凸部3a旋转而对盘部1a进行扭转。

检冰杆4安装于驱动机构3。检冰杆4包括:轴部4a,其具有与水平方向平行的轴;以及杆部4b,其与轴部4a连接。轴部4a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于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具备使轴部4a旋转的省略图示的马达等。若检冰杆4的轴部4a旋转,则杆部4b逐渐向储冰盒106并向下侧移动。而且,若在储冰盒106内贮存有冰,则杆部4b与冰接触,从而杆部4b无法向下侧移动。控制装置20基于杆部4b无法向下侧移动时的轴部4a的旋转角度而对储冰盒106内贮存的冰的高度进行计算。

图16是锁定部1c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手柄部1b的放大图。图17是图16的C-C剖视图。此外,图17的截面的位置与图12的截面的位置相同。此外,在图16中,锁定部1c的箭头刻设记号1c-1与手柄部1b的刻设记号1b-2一致。锁定部1c的锁定平面部1c-2不与盘部1a的轴平面部1a-2对置。因此,在锁定部1c处于第一位置时,轴部1a-1的旋转未被锁定部1c妨碍,从而盘部1a能够自如地旋转。

图18是形成为在盘部1a无法贮存水的姿势的情况下的手柄部1b等的剖视图。此外,图18的截面的位置与图12的截面的位置相同。在图18中,设想了制冰盘1未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且锁定部1c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此处,轴平面部1a-2的位置、与盘部1a的姿势构成对应关系。换句话说,在轴平面部1a-2向上方移动的状态下,盘部1a具有与水平面平行的姿势,从而能够贮存水。但是,在轴平面部1a-2如图18所示那样在横向上移动的状态下,盘部1a与上下方向平行,从而无法贮存水。

因此,用户使盘部1a移动而使之与水平面平行。而且,以不使得盘部1a移动的方式使锁定部1c移动至第二位置。由此,锁定平面部1c-2与轴平面部1a-2对置,轴部1a-1的旋转受到限制。

图19是制冰装置40的制冰部10的俯视图。在图19中,示出了向制冰盘保持框2插入制冰盘1的过程。在锁定部1c的箭头刻设记号1c-1与刻设记号1b-2一致的状态、即锁定部1c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锁定部1c的端部1c-5与制冰盘保持框2的凸部2a发生干扰,从而无法将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

因此,在锁定部1c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将制冰盘1插入于制冰盘保持框2,将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而且,在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使锁定部1c移动至第一位置。这样一来,锁定部1c的端部1c-5与凸部2a嵌合。由此,防止如下情况:在制冰装置40中制冰时以及在盘部1a中除冰时,驱动机构3使制冰盘1移动而使得制冰盘1从制冰盘保持框2的预先规定的位置脱落。

[动作说明]

图20是在制冰盘保持框2设置有制冰盘1的状态、且锁定部1c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的制冰部10的立体图。图21是从制冰盘保持框2抽出制冰盘1的状态下的制冰部10的立体图。图22是制冰盘保持框2的立体图。如图20所示,当制冰部10设置有制冰盘1时,在制冰盘保持框2的前表面侧,制冰盘1的手柄部1b露出。换句话说,手柄部1b从入口2A向近前侧突出。由此,用户容易将制冰盘1抽出。

自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起,将锁定部1c与制冰盘保持框2的嵌合解除。具体而言,使锁定部1c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换句话说,使箭头刻设记号1c-1的位置从刻设记号1b-2变为刻设记号1b-1。由此,将锁定部1c的锁定解除,从而能够将制冰盘1从制冰盘保持框2抽出。在图21以及图22中,示出了将制冰盘1从制冰盘保持框2抽出的状态。

在图20中,示出了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且锁定部1c与制冰盘保持框2的凸部2a嵌合而进行锁定的状态。此时,锁定部1c的磁性体8与配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磁通密度检测部9对置。磁通密度检测部9对磁性体8所产生的磁通进行检测。而且,控制装置20基于由磁通密度检测部9检测出的磁性体8的磁通密度而判定制冰盘1是否处于标准位置。

图23是在制冰盘保持框2设置有制冰盘1的状态、且锁定部1c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的制冰部10的立体图。图24是在制冰盘保持框2 设置有制冰盘1的状态、且锁定部1c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的制冰部10的主视图。如图23所示,在锁定部1c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将制冰盘1向制冰盘保持框2推入至标准位置。此时,内置于锁定部1c的磁性体8处于磁通密度检测部9无法检测出的位置。

图24是在将制冰盘1插入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之后,使锁定部1c从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在锁定部1c处于刻设记号1b-2侧的情况下,设置于锁定部1c的磁性体8与配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磁通密度检测部9对置。磁通密度检测部9对磁性体8所产生的磁通进行检测。由此,控制装置20能够判定制冰盘1是否适当地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并转换至制冰模式。

在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当锁定部1c位于第二位置时,将磁通密度检测部9的配置位置以及锁定部1c的磁性体8的配置位置设定为不会由磁通密度检测部9检测出存在磁性体8的情况即可。

此外,在凸部2a与锁定部1c嵌合的状态下,磁性体8与磁通密度检测部9对置,因此利用磁通密度检测部9检测出存在磁性体8。由此,控制装置20判定制冰盘1是否处于制冰盘保持框2。

在锁定部1c位于第二位置、且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现实情况并非为“无盘”。此处,“无盘”是指如下状态:制冰盘1未适当地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控制装置20未转换为制冰模式。

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锁定部1c位于第二位置,因此,控制装置20判定为“无盘”而不转换为制冰模式。

此外,锁定部1c与手柄部1b为一体。而且,手柄部1b与盘部1a为一体。因此,仅在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才判定为“有盘”,从而能够防止在制冰盘1未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误检测为“有盘”。

另外,虽未图示,但在磁通密度检测部9未检测出磁性体8的情况下,使冰箱100的前表面的通知部92将“无盘”的警告灯点亮而向用户通知状态。另外,“无盘”状态的通知并不局限于显示,也可以通过语音以及蜂鸣等进行通知。另外,还能够通过语音或者蜂鸣与显示部的组合而进行通知。

并且,可以以使得锁定部1c以及凸部2a的强度增大的方式构成锁定部1c以及凸部2a。若在锁定部1c与凸部2a发生干扰的状态下将制冰门112关闭,则手柄部1b向制冰室102的近前侧凸出。因此,在将制冰门112完全关闭之前,制冰门112与手柄部1b接触,从而无法将制冰门112完全关闭。由于用户无法将制冰门112完全关闭,因此,能够发觉未适当地进行制冰盘1的设置。此处,因欲关闭制冰门112时的冲击而使得冲击还施加于锁定部1c以及凸部2a。因此,可以以使得锁定部1c以及凸部2a的强度增大的方式构成锁定部1c以及凸部2a。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100所具有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100的锁定部1c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自如,其中,第一位置是当将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时使得锁定部1c与制冰盘保持框2发生干扰的位置,第二位置是与第一位置相比远离制冰盘保持框2且使得锁定部1c不与制冰盘保持框2发生干扰的位置。因此,当将制冰盘1安装于制冰盘保持框2时,需要用户将锁定部1c设定于第二位置。此处,在锁定部1c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轴部1a-1在旋转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当用户将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时,制冰盘1的盘部1a不会旋转,从而能够避免在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盘部1a的姿势遭到破坏。

另外,在用户未将锁定部1c设定于第二位置而是设定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当将制冰盘1安装于制冰盘保持框2时,锁定部1c与制冰盘保持框2发生干扰,因此,无法将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由此,对用户催促将锁定部1c的位置设定于第二位置,使用户对轴部1a-1在旋转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此,在用户将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时,制冰盘1的盘部1a不会旋转,从而能够避免在制冰盘1设置于制冰盘保持框2的状态下盘部1a的姿势遭到破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方向可以为上下方向。换句话说,可以是锁定部1c设置为在相对于手柄部1b的上表面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在该方式的情况下,对凸部2a的位置进行变更。换句话说,凸部2a配置于入口2A的周缘且配置于制冰盘1的上方。

附图标记说明

1…制冰盘;1a…盘部;1a-1…轴部;1a-2…轴平面部;1a-3…凹部;1a-4…台阶部;1a-5…切口部;1b…手柄部;1b-1…刻设记号;1b-2…刻设记号;1b-5…侧面;1c…锁定部;1c-1…箭头刻设记号;1c-2…锁定平面部;1c-5…端部;2…制冰盘保持框;2A…入口;2B…前表面;2a…凸部;3…驱动机构;3a…凸部;4…检冰杆;4a…轴部;4b…杆部;8…磁性体;9…磁通密度检测部;10…制冰部;11…供水箱;12…水箱管;13…供水通路;20…控制装置;30…电配线;40…制冰装置;50…供水泵;51…供水管;60…重量检测部;80…水箱底部;90…操作面板部;91…操作部;92…通知部;100…冰箱;100A…冰箱壳体;101…冷藏室;102…制冰室;103…切换室;104…冷冻室;105…蔬菜室;106…储冰盒;111…冷藏门;112…制冰门;114…冷冻门;115…蔬菜门;120…热交换器;121…压缩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