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热部件以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427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绝热部件以及冰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绝热部件以及冰箱。



背景技术:

以往,冰箱等家电产品要求节能化。尤其,因如今的用于防止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排出的抑制、能量供给的问题等,节能化的要求越发变强。尤其,在冰箱的领域内,在不会带来耗电量的削减、外形的大型化的内容积的扩大的方面,各制造商间的竞争极其激烈。

例如,在冰箱中,提出了各种设有对开的门的冰箱的方案。这种门在左右的门的中央端缘间形成有些许缝隙,以便在左右的门分别转动时不会相互接触。若保持该缝隙,则会产生从箱内的冷气泄漏。因此,在冰箱中,设有当左右的门关闭时封闭该缝隙的转动分隔体。

该转动分隔体在左右的门关闭时封闭缝隙的位置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该情况下,外部气温与箱内的温度差较大,从而在转动分隔体的外部空气侧的位置产生挂露。因此,为了防止挂露,提出了如下技术:在转动分隔体内安装加热器来提高温度,并且在该加热器的内侧设置真空绝热材料(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572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冰箱的输送时、运转时,真空绝热材料在转动分隔体的壳体内摆动,从而有真空绝热材料损伤而真空状态受损的担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真空绝热材料的损伤的绝热部件以及冰箱。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放入有芯材的外袋的真空绝热材料;以及 对上述真空绝热材料进行容纳的容纳部,在上述真空绝热材料的上述外袋的外周且在与上述容纳部对置的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伸缩部件。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防止真空绝热材料的损伤的绝热部件以及冰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的结构的图1中的I-I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5(a)是从挡板侧观察转动分隔体的立体图,图5(b)是表示分解转动分隔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c)是壳体的安装肋的放大立体图。

图6(a)是从内侧观察在挡板内安装有加热器的状态下的挡板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在已安装于挡板内的加热器上安装有铝箔的状态的、从内侧观察挡板的俯视图。

图7(a)是表示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的示意图,图7(b)是表示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的芯材的层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8(a)~图8(d)是表示直至由伸缩部件以及保护部件覆盖真空绝热材料的过程的图。

图9表示图5的III-III线剖视图,图9(a)是安装挡板前,图9(b)是安装挡板后。

图10表示干式的真空绝热材料,图10(a)是示意图,图10(b)是表示芯材的层叠状态的示意图,图10(c)是表示折叠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d)是折叠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中:

1—冰箱,2—冷藏室(储藏室),7—转动分隔体(绝热部件、分隔部件),11—壳体(容纳部),11a—底板(配置于对置的面之间的面),11b—侧板(对置的面),11k—卡合肋,11r—安装肋,12—挡板(容纳部),15—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真空绝热材料),16—伸缩部件,17—保护部件,17b—侧面,25—干式的真空绝热材料(真空绝热材料),28、29—绝热分隔壁(分隔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以将本实施方式的绝热部件应用于封闭冰箱的对开的左右的门所使用的转动分隔体7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的结构的图1中的I-I纵剖视图。

实施方式的冰箱1构成为从上方开始具备冷藏室2、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以及蔬菜室6。冷藏室2在前方侧具备向左右分割而对开且向近前侧打开的第一、第二冷藏室门2a、2b。并且,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蔬菜室6分别具备抽屉式的制冰室门3a、上层冷冻室门4a、下层冷冻室门5a、蔬菜室门6a。

如图2所示,冰箱1的箱外和箱内被填充有发泡绝热材料10p的绝热箱体10隔开。发泡绝热材料10p例如使用发泡聚氨酯等。

绝热箱体10由外箱10s、内箱10u、真空绝热材料25等构成。外箱10s由较薄的铁板、例如壁厚为0.5mm~0.4mm的铁板制成,内箱10u通过对合成树脂、例如ABS树脂进行真空成形而制成。绝热箱体10为了提高绝热性能,而安装有多个导热率比发泡绝热材料10p的导热率低的真空绝热材料25。

真空绝热材料25通过由外包材料(具有薄壁的铝膜、金属蒸镀层的层叠薄膜)包裹层叠的玻璃棉等、并在之后对外包材料内进行抽真空而形成。冰箱1的箱内由绝热分隔壁28分隔为冷藏温度带的冷藏室2和冷冻温度带的上层冷冻室4以及制冰室3(参照图1)。并且,由绝热分隔壁29分隔为冷冻温度带的下层冷冻室5和蔬菜的冷藏温度带的蔬菜室6。

图3是表示冰箱的箱内的结构的主视图,是表示冷气通道、排出口的配置等的图。冷气在冷却器收纳室的上部向冷藏室2侧和蔬菜室6侧分支风路,一方经由冷藏室送风通道18从设于多层的排出口2c(参照图2、图3)向冷藏室2输送。另一方经由蔬菜室送风通道16b(参照图3)从设于蔬菜室6背面右侧上部的蔬菜室排出口6c(参照图3)向蔬菜室6流入而对蔬菜室6进行冷却。配置于冰箱1右手里侧的风路被前后分割,近前侧风路成为蔬菜室送风通道16b,里侧风路成为冷气从冷藏室2返回的冷藏室返回通道16a。

返回图1,第一冷藏室门2a和第二冷藏室门2b由设于左右的铰链h1分别轴支承为相对于冰箱主体1H自由转动。在左右的第一冷藏室门2a和第二冷藏室门2b分别转动时,为了不相互接触,在左右的第一、第二冷藏室门2a、2b的中央侧端缘2a1、2b1间形成有少许缝隙s。也就是说,第一冷藏室门2a和第二冷藏室门2b相邻的各中央侧端缘2a1、2b1形成为缝隙s的尺寸L为10mm以下。以下,仅将第一冷藏室门2a和第二冷藏室门2b称作第一门2a和第二门2b。

缝隙s的尺寸L是在第一门2a和第二门2b中任一个转动了的情况下、另一门的端部位于比该转动轨迹靠外侧的最小的距离。换言之,第一门2a和第二门2b构成为,在转动时,转动轨迹分别不会超过第一门2a与第二门2b的中间的线的中心线O(参照图1)。

图4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在第一门2a的中央侧端缘2a1附近,绕铅垂方向的轴自由旋转地轴支承有在两门2a、2b关闭时封堵缝隙s的转动分隔体7。转动分隔体7被安装为相对于第一门2a的门内板21的突出部21a的侧壁21b经由铰链8以转动轴9为中心地自由转动。

转动分隔体7构成分别配置于第一门2a、第二门2b的冷藏室2侧的衬垫8a、8b的承接面。衬垫8a、8b是用于对箱内进行封闭的橡胶制的部件。即,如图4所示,转动分隔体7在第一门2a关闭时处于实线的位置,对箱内进行密封。另一方面,在第一门2a打开时,转动分隔体7由弹性机构19的弹力施力而转动,处于双点划线的位置。

弹性机构19是扭转螺旋弹簧,安装于转动分隔体7与门内板21的突出部21a之间,向前侧对转动分隔体7进行施力。而且,在第一门2a关闭时的转动分隔体7处于图4的实线的位置(第一位置)时,向衬垫8a、8b侧对转动分隔体7进行施力。由此,冷藏室2的内部因第一门2a和第二门2b、以及转动分隔体7而成为封闭状态,从而防止冷气向外部漏出。

另一方面,在转动分隔体7处于图4的双点划线的位置(第二位置)时,向被推压于门内板21的突出部21a的侧壁21b侧的方向对转动分隔体7进行施力。即,若敞开第一门2a,则转动分隔体7从图4的实线的位置向双点划 线的位置移动。若关闭第一门2a,则从图4的双点划线的位置(第二位置)向实线的位置(第一位置)移动。转动分隔体7是被未图示的导向部引导而从双点划线的位置(第二位置)向实线的位置(第一位置)移动、并且从实线的位置(第一位置)向双点划线的位置(第二位置)移动的结构。

如图1所示,在第一门2a和第二门2b关闭的情况下,转动分隔体7的一部分(露出部7r)从第一门2a与第二门2b之间的缝隙s向外部露出。此处,冷藏室2内以冷藏温度带被冷藏,冰箱1的外部空间处于外部气温的状态,转动分隔体7的内部侧是冷藏温度,外侧是外部气温度。因此,在夏天等的外部空间是高温的情况下,箱内与箱外的温度差大,在转动分隔体7不是绝热构造或者不是接近外部气温的温度的情况下,在转动分隔体7的露出部7r周围产生挂露。

因此,转动分隔体7如下构成。图4所示的转动分隔体7的外部轮廓由壳体11和嵌合于壳体11的开口11i的挡板12构成。

图5(a)是从挡板侧观察转动分隔体的立体图,图5(b)是表示分解转动分隔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c)是壳体的安装肋的放大立体图。

若从冰箱1取下转动分隔体7则成为图5(a)的状态。并且,若分解转动分隔体7,则如图5(b)所示,分解为挡板12的分组件12As和壳体11的分组件11As。在挡板12的内表面,通过粘着胶带等装配有加热器13。加热器13的上侧安装有铝箔14而被覆盖。铝箔14起到将加热器13的热扩散而较大范围地向挡板12导热的作用。

壳体11具有箱形状,该箱形状为具有开口11i的形状。并且,在壳体11内,容纳有由后述的伸缩部件16(参照图8(c))和保护部件17(参照图8(d))覆盖了的真空绝热材料15,进行转动分隔体7的绝热。

并且,壳体11使用树脂而成形为具有开口11i的高度低的细长的箱形状。壳体11形成有底板11a、和立起设于底板11a的侧方的一对侧板11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板11b、11b与对置的面对应,底板11a与配置于对置的面之间的面对应。

并且,在壳体11的侧板11b,以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在多个部位形成有与挡板12卡合的卡合肋11k。并且,在壳体11的侧板11b,且在卡合肋11k的 两侧或者一侧形成有安装肋11r。安装肋11r形成为在壳体11的深度方向上细长。此外,图5(b)中,图示了卡合肋11k以及安装肋11r形成于一个(图示里侧)侧板11b的状态,但在另一个(图示近前侧)侧板11b也同样地形成有卡合肋11k以及安装肋11r。

挡板12使用薄的钢板构成,具备底板12a、和底板12a被向一侧折弯而成的折弯部12b。底板12a是对壳体11的上表面的开口整体进行覆盖的平坦的板形状。折弯部12b向与底板12a正交的方向折弯,另外在多个位置形成有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长方形的突出部12c。在突出部12c形成有长孔12c1。该突出部12c用于将挡板12安装于壳体11。

如图5(c)所示,在安装肋11r的上端部11r2,形成有供挡板12的折弯部12b(除突出部12c以外的部分)嵌入的嵌入部11r0。由此,能够防止挡板12被过度压入壳体11内。

图6(a)是从内侧观察在挡板内安装有加热器的状态下的挡板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在已安装于挡板内的加热器上安装有铝箔的状态的、从内侧观察挡板的俯视图。

如图6(a)所示,在挡板12的底板12a上,以较大的间距的波状而密度低地形成有加热器13,该加热器13通过粘着胶带等装配。并且,加热器13遍及挡板12的长边方向的大致整体形成为波状。

而且,如图6(b)以及图5(b)所示,在挡板12的底板12a的加热器13上安装有铝箔14。并且,加热器13经由引线R向转动分隔体7的外部引出,且与设于冰箱主体1H(参照图2)的控制装置40(参照图2)连接。

图7(a)是表示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的俯视图,图7(b)是表示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的芯材的层叠状态的侧视图。图8(a)~图8(c)是表示直至利用伸缩部件以及保护部件覆盖真空绝热材料为止的过程的图。

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15如下制成。即,将重叠有薄的和纸的片状的绝热材料(15z1,参照图7(b))重叠几十张并放入内袋,将放入内袋后的绝热材料放入炉而消除湿气。而且,使被放入内袋而消除湿气后的几十张重叠的片状的绝热材料作为芯材15z(参照图7(b))。而且,将其放入铝制的外袋15o(参照图7(a)),抽真空并密封。

对于像这样制成的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15而言,使薄的片材15z1多层化,并缓和每一层的密度的差别,从而表面的凹凸少。也就是说,表面的平面度高,与后述的干式的真空绝热材料25(参照图10)相比具有尺寸精度更好的性质。

如图8(a)所示,对于转动分隔体7所使用的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15而言,按照短边方向的耳部15m1、长边方向的耳部15m2的顺序将耳部15m向芯材部15s侧折回,并通过粘着胶带等固定来使用。

并且,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15的耳部15m被折回而成的面15f以经由铝箔14抵接于挡板12内的加热器13的方式容纳于壳体11内(参照图5(b))。由此,能够有效地将转动分隔体7绝热,而能够抑制加热器13的热进入冷藏室2。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平面度高且尺寸精度高的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15容纳于壳体11内,能够使用尽量大的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25。因此,得到绝热性能高的转动分隔体7。因此,能够抑制加热器13的热进入冷藏室2,从而能够抑制挂露。并且,由于绝热性提高,所以能够降低加热器13的密度,从而能够实现低耗电量化。

并且,如图8(c)所示,利用伸缩部件16对真空绝热材料15的底面15a以及侧面15b、15b进行覆盖而安装。此外,伸缩部件16是在厚度1mm左右的海绵状的片材的单面施加有粘合材料而成,例如能够使用高发泡聚乙烯片材(ミラーマット)。

并且,伸缩部件16具有伸缩性,在进入了缝隙的情况下容易变形。例如,即使在真空绝热材料15的尺寸产生了偏差的情况下,也容易填满该缝隙。

此外,图8(c)中,将伸缩部件16形成为“コ”的形状,成为对真空绝热材料15的底面15a和侧面15b、15b进行覆盖的形状,但也可以是利用伸缩部件16对真空绝热材料15的整体(整个面)进行覆盖的结构。并且,也可以是将伸缩部件16分割成两部分、而在真空绝热材料15的两侧(侧部)通过粘合材料安装伸缩部件16的结构。也就是说,伸缩部件16设于在将挡板12安装于壳体11的情况下能够保护真空绝热材料15的位置即可。

并且,如图8(d)所示,利用保护部件17包裹安装有伸缩部件16的真空绝热材料15的整体。该保护部件17例如在片状的基材的一面侧形成具有滑 动性的层,并在另一面侧形成有粘合层。具体而言,作为保护部件17,能够使用在基材的一面侧涂覆有硅材、并在另一面侧形成有粘合层的牛皮纸胶带(牛皮纸粘着胶带)。通过像这样使用牛皮纸胶带,能够廉价地构成保护部件17。

而且,将利用伸缩部件16以及保护部件17包裹真空绝热材料15后的部件容纳于壳体11内,从而组成壳体11的分组件11As(图5(b))。

此外,在壳体11的上下方向的端部,容纳有绝热材料的泡沫聚苯乙烯11s(参照图5(b)),但也可以构成为将真空绝热材料15形成为在长边方向上尽量长,从而扩大配置真空绝热材料15的区域。

图9表示图5的III-III线剖视图,图9(a)是安装挡板前,图9(b)是安装挡板后。此外,图9中示意地图示出真空绝热材料15、伸缩部件16、保护部件17以及壳体11的关系变得明确。

如图9(a)所示,“コ”形状地安装于真空绝热材料15的伸缩部件16以该伸缩部件16的敞开侧朝向下侧(挡板12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于壳体11内。

如图9(a)所示,转动分隔体7中,通过将安装有伸缩部件16以及保护部件17的真空绝热材料15紧密地配置于壳体11内,从而保护部件17的侧面17b、17b与形成于壳体11的侧板11b、11b的卡合肋11k、11k接触。因此,在将挡板12安装于壳体11时,突出部12c摩擦保护部件17的侧面17b,并且压入突出部12c。并且,由于卡合肋11k从侧板11b向保护部件17侧突出,所以突出部12c从上方抵接于卡合肋11k,由此突出部12c向保护部件17侧(内侧)挠曲变形,从而突出部12c一边按压并摩擦保护部件17的侧面17b一边在侧面17b移动。而且,如图9(b)所示,由于突出部12c的前端越过卡合肋11k,所以突出部12c弹性复原,而长孔12c1与卡合肋11k卡合。这样,通过成为将挡板12的突出部12c放入壳体11的内部的结构,能够以简单的形状使转动分隔体7的周围为平坦的面。

在像这样构成的转动分隔体7中,设于真空绝热材料15的外周的保护部件17构成为与壳体11的对置的侧板11b、11b的一部分亦即安装肋11r以及配置于侧板11b、11b之间的底板11a分别接触。由此,能够在壳体11内稳定 地保持真空绝热材料15,从而能够防止真空绝热材料15在冰箱1的运转中、输送中破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真空绝热材料15的周围设置保护部件17,从而在将挡板12安装于壳体11时,即使挡板12的一部分(突出部12c)与保护部件17接触,挡板12也能够因保护部件17的滑动性而在保护部件17的表面顺利地滑动,从而能够防止真空绝热材料15破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应用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15,由于尺寸精度与干式的真空绝热材料相比较高,所以能够在壳体11内的尺寸紧紧地放入真空绝热材料15,换言之能够扩大真空绝热材料15的容积,从而能够有助于冰箱1的节能化。

并且,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15的尺寸精度良好,但容易形成形状,从而容易在角部、边产生泄漏。但是,通过在真空绝热材料15设置保护部件17,从而即使应用了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15,也能够防止泄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作为保护部件17使用牛皮纸胶带,能够确保滑动性同时能够廉价地构成。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变更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应用了湿式的真空绝热材料15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干式的真空绝热材料。另外,干式的真空绝热材料25如下构成。即,如图10(a)、图10(b)所示,层叠多层芯材25z的玻璃棉而构成,并冲压成形为规定厚度(起初的1/4~1/5位的厚度)。而且,将规定厚度的芯材25z放入内袋,并将该内袋放入铝制的外袋25o,进行抽真空。之后,如图10(c)所示,封闭外袋的耳部25m,从而形成在周围形成有耳部25m的真空绝热材料25。而且,如图10(d)所示,按照短边方向的耳部25m1、长边方向的耳部25m2的顺序将耳部25m向芯材部25s侧折回,并通过粘着胶带等固定来使用。

由于干式的真空绝热材料25的芯材25z的密度的差别、堆积密度大,所以端面的偏离、表面的凹凸大,尺寸精度不高。因此,在应用了干式的真空绝热材料25的情况下,通过在真空绝热材料25与保护部件17之间配设伸缩部件16,从而当在壳体11容纳有真空绝热材料25的情况下,当以挡板12作为 盖时,即使利用挡板12从保护部件17的外侧进行按压,也通过伸缩部件16的伸缩性而变形,来吸收力,因此能够防止真空绝热材料25的破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绝热部件,以冰箱1的转动分隔体7(分隔部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转动分隔体7,作为绝热部件,也可以应用于冰箱1的绝热分隔壁28、29(参照图2)。绝热分隔壁28、29的情况下,也与转动分隔体7相同,在能够将箱内分隔的形状的壳体内,收纳设有伸缩部件和保护部件的真空绝热材料,从而能够通过利用挡板(盖体)封闭来构成。并且,以将绝热部件应用于冰箱1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电饭煲、电热水壶等需要绝热的电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设有保护部件17的真空绝热材料15、25由壳体11的侧板11b、11b(侧面)以及底板11a(底面)的三个面支承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由侧板11b、11b(侧面)、底板11a(底面)以及挡板12(顶面)这四个面来支承真空绝热材料15、25,并且也可以由壳体11的五个面、六个面来支承。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保护部件17(真空绝热材料15、25)通过安装肋11r而在对置的壳体11的侧板11b、11b(侧面)的一部分中接触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不设置安装肋11r而保护部件17(真空绝热材料15、25)与侧面的大致整个面接触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真空绝热材料15、25侧设置保护部件17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在壳体11侧设置保护部件17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保护部件17,以牛皮纸胶带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聚丙烯制的透明薄膜的单面涂覆有粘合剂的OPP(Oriented Poly Propylene)带等。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真空绝热材料15设有伸缩部件16和保护部件17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真空绝热材料15仅设置伸缩部件16的结构,并且也可以是在真空绝热材料15设置保护部件17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