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592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储液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空调、室内空调、制冷器等的热泵式制冷循环(以下,称为热泵系统)的储液器(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通常,构成汽车空调等的热泵系统200如图7所例示那样,除了具有压缩机210、室外热交换器220、室内热交换器230、膨胀阀260、四向切换阀240等以外,还具有储液器250。

在该系统200中,通过四向切换阀240进行制冷运转与制暖运转的切换(流路切换),在制冷运转时,通过如图7(A)所示的循环使制冷剂循环,此时,室外热交换器220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并且室内热交换器230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在制暖运转时,通过如图7(B)所示的循环使制冷剂循环,此时,室外热交换器220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并且室内热交换器230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在任一运转时,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都从蒸发器(室内热交换器230或室外热交换器220)经由四向切换阀240导入储液器250。

作为储液器250,例如专利文献1等所记载那样,公知的是具有:通过设置有流入口以及流出口的盖部件气密性地封闭其上表面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箱;比该箱的内径小的斗笠状或者倒立薄盆状的气液分离体;由上端部与流出口连结而垂下的内管和外管构成的双层管构造的流出管;设于该流出管(的外管)的底部附近,用于捕获并除去液相制冷剂以及混入该液相制冷剂中的油(冷冻机油)所含有的异物的过滤器等。

导入该储液器250中的制冷剂与所述气液分离体碰撞而以放射状扩散,分离成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液相制冷剂(包含油)顺着箱内周面流下而积存在箱下部,气相制冷剂在形成于流出管的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气相制冷剂下送流路)下降,在内管内空间上升而被吸入到压缩机210的吸入侧,使其循环。

另外,与液相制冷剂一起积存在箱下部的油与液相制冷剂性质不同,或者除此之外,在油的比重比液相制冷剂的比重大的情况下,在其比重等原因的作用下,向箱底部侧移动,经由流出管被吸入到压缩机吸入侧的气相制冷剂吸引,通过过滤器(的网眼过滤部)→形成于流出管(外管)的底部的回油孔→流出管的内管内空间而与气相制冷剂一起返回压缩机吸入侧而使其循环。油泥等异物在通过网眼过滤部时被捕获,异物被从循环的制冷剂(包含油)中除去。此外,在油的比重比液相制冷剂的比重小的情况下,液相制冷剂以及油的流向与上述大致相同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储液器中,公知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在箱内配置有用于吸收除去制冷剂中的水分的装有干燥剂的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708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02440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另外,在所述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储液器中,为了防止装有干燥剂的袋在箱内旋转、移动,采用将该袋卷绕于外管的外周等的在其外周缠卷捆带等来进行固定的方法。然而,该方法费事且麻烦,并且会有部件成本、组装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固定装有干燥剂的袋,从而能够减少部件成本、组装成本的储液器。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储液器基本具有:箱,该箱通过设置有流入口以及流出口的盖部件封闭;双层管构造的流出管,该双层管构造的流出管由内管和外管构成,该内管与所述流出口连结并向所述箱的内部垂下,该外管配置于该内管的外周;以及装有干燥剂的袋,该装有干燥剂的袋用于吸收除去制冷剂中的水分,在所述外管的外侧部设有袋内插用筒状部,该袋内插用筒状部内插有所述装有干燥剂的袋。

优选的是,所述袋内插用筒状部与所述外管一体成形。

在更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外管与所述袋内插用筒状部以这两者的一部分成为共用的周壁部的方式一体成形。

优选的是,所述装有干燥剂的袋以稍微压入的方式内插于所述袋内插用筒状部。

优选在所述袋内插用筒状部,沿上下方向形成有狭缝状缺口部。

在优选方式中,所述装有干燥剂的袋的上端部和/或下端部从所述袋内插用筒状部露出。

在其他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外管的上侧设置有气液分离体,所述装有干燥剂的袋配置成支撑在所述气液分离体与所述箱的底部之间。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储液器中,在外管的外侧部设有以稍微压入的方式内插有装有干燥剂的袋的袋内插用筒状部,因此,与以往那样将袋卷绕于外管的外周等并在其外周缠卷捆带等而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并且牢固地固定装有干燥剂的袋,能够减少部件成本、组装成本。

另外,内插于袋内插用筒状部的装有干燥剂的袋配置成支撑在设于外管的上侧的气液分离体与箱的底部之间,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干燥剂的粉碎、粉化,进而能够防止干燥剂从该装有干燥剂的袋经由该装有干燥剂的袋的微小的间隙漏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储液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切主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U-U箭头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储液器的过滤器周围的主要部分放大半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V-V箭头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储液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剖切主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U-U箭头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7表示热泵系统的一例,其中,图7(A)是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循环)的概略结构图,图7(B)是表示制暖运转时的制冷剂流动(循环)的概略结构图。

符号说明

1 储液器(第一实施方式)

2 储液器(第二实施方式)

10 箱

12 盖部件

15 流入口

16 流出口

18 气液分离体

30 流出管

31 内管

32 外管

37 袋内插用筒状部

38 狭缝状缺口部

40 过滤器

50 装有干燥剂的袋

M 干燥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储液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切主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U-U箭头线的放大剖视图。

在图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储液器1中,如前述图7所示那样,用作例如构成电力汽车用汽车空调的热泵系统200的储液器250,具有不锈钢或者铝合金等金属制的有底圆筒状的箱10,该箱10的上表面开口通过相同金属制的盖部件12气密性地封闭。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储液器1例如为图示那样的纵置,即,盖部件12设置为上(顶)侧,箱10的底部设置为下(底)侧。

在盖部件12上并列设置有流入口15和带台阶的流出口16,在盖部件12的(下侧配置有比箱10的内径小的斗笠状或者倒立薄盆状的气液分离体18,在所述流出口16的下部连结有流出管30的上端部。

所述流出管30为双层管构造,该双层管构造包括其上端部通过铆接或者压入等连结于流出口16的下部而向箱10内垂下的金属制的内管31、和配置于该内管31的外周的合成树脂制的有底的外管32,如后所述,在外管32的外侧部一体形成有用于内插固定装有干燥剂M的袋50的袋内插用筒状部37。

外管32的下端部通过压入等内嵌固定于后述过滤器40的壳体42的内周带台阶的上部42a。内管31的下端位于比外管32的底部32b稍微靠上侧的位置,外管32的上端位于比盖部件12稍微靠下侧的位置。在外管32的底部32b的中央形成有回油孔35。回油孔35的孔径设定为例如1mm左右。

在外管32的内部,沿着长度方向(上下方向),并且,在图2中如其截面所示,以等角度间隔,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设置有三个板状肋36,内管31以稍微压入的方式内插固定在该三个板状肋36的内周侧。

在内管31的上端附近,设置有通过凸出成形等而压缩弯曲形成的凸缘状部31f。在将气液分离体18以及内管31组装到盖部件12时,内管31的上端部通过设于气液分离体18的通孔19,并且从下侧压入或者扩管固定于流出口16。由此,在外管32的上侧,所述气液分离体18被凸缘状部31f和盖部件12的下端面夹持而被保持固定。

此外,也可以使用铝等金属、合成树脂材料而将内管31、外管32以及板状肋36一体成型。该成型能够采用例如挤压成型技术。

所述过滤器40载置于箱10的底部而被固定,如图3、图4可知,由合成树脂制的有底圆筒状的壳体42和通过插入成形而与该壳体42一体化的圆筒状的网眼过滤部45构成。网眼过滤部45例如由金属网、合成树脂制的网状材料等制成。此外,在图3、图4中未图示后述装有干燥剂M的袋50、袋内插用筒状部37

过滤器40的壳体42具有:内嵌固定有所述外管32的下端部的内周带台阶的上部42a;底板部42c;以等角度间隔立设于该底板部42c的外周的四根柱状部42b;包括该柱状部42b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且具有规定壁厚以及带宽度的圆环带状的网端埋入部42d、42d。在该上下的网端埋入部42d、42d上,网眼过滤部45的上下的端部在插入成形时一体化而被密封,另外,网眼过滤部45的柱状部42b部分也在插入成形时与该柱状部42b一体化而被密封。换言之,利用四根柱状部42b和上下的网端埋入部42d、42d,划分出侧视矩形的四个窗44,在该各窗44部分张设有网眼过滤部45。此外,在四根柱状部42b上形成有拔模用的斜度,四根柱状部42b与上下的金属网埋入部42d、42d的半径方向的宽度大致相等。

在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储液器1中,与以往同样地,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经由流入口15被导入箱10内,被导入的制冷剂与气液分离体18碰撞而以放射状扩散,分离成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液相制冷剂(包含油)顺着箱10的内周面流下而积存在箱10的下部空间,并且气相制冷剂经由形成于流出管30的内管31与外管32之间的空间(气相制冷剂下送流路)→内管31的内空间被吸入压缩机210的吸入侧而使其循环。

另外,与液相制冷剂一起积存于箱10的下部空间的油由于与液相制冷剂的比重、性状不同等,会向箱10的底部13侧移动,而经由流出管30被吸入到压缩机吸入侧的气相制冷剂吸引,通过过滤器40的网眼过滤部45→回油孔35→内管31的内空间而与气相制冷剂一起返回压缩机吸入侧而使其循环。在通过网眼过滤部45时,油泥等异物被捕获,异物被从循环的制冷剂(包括油)中除去。

除了上述结构以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储液器1中,在外管32的外侧部,上下开口的袋内插用筒状部37通过挤压成形而与该外管32一体成形,该袋内插用筒状部37用于以稍微压入的方式内插并固定装有干燥剂M的袋50。

详细而言,袋内插用筒状部37的截面为月牙形或者半月形,外管32的一部分和袋内插用筒状部37的一部分为共用的周壁部,换言之,外管32的一半(位于箱10的中央部侧的截面半圆形部分)成为袋内插用筒状部37的内壁部37a,袋内插用筒状部37的外壁部37b与所述内壁部37a同样地,形成为包括截面半圆形部分的截面金币半体外形。

另外,袋内插用筒状部37位于箱10的大致中央,其上端位于与外管32的上端相同的位置,其下端位于比外管32的下端稍微靠近上侧的位置。

另一方面,收纳于所述袋内插用筒状部37的袋50利用具有透气性、透水性以及需要的形状保持性的毛毡等布状体制作而成,其中,大致填充满粒状的干燥剂M。在固定该装有干燥剂M的袋50时,将该装有干燥剂M的袋50压入袋内插用筒状部37内即可。即,在将装有干燥剂M的袋50压入袋内插用筒状部37时,除了截面三角形状的上下的端部以外的其他大部分以与袋内插用筒状部37的内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压接的方式,以稍微压入的方式内插而牢固地固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装有干燥剂M的袋50内插固定于袋内插用筒状部37的状态下,装有干燥剂M的袋50的上下的端部从袋内插用筒状部37露出,并且,为了提高稳定性以及耐振动性,以其上端与气液分离体18的顶面压接且其下端与箱底部13压接的方式,换言之,以将装有干燥剂M的袋50支撑在气液分离体18与箱底部13之间的方式,设定各部分的尺寸形状。由此,能够防止装有干燥剂M的袋50在箱10内振动,其结果是,能够有效防止干燥剂M的粉碎、粉化,进而能够防止干燥剂M经由袋50的微小间隙从该袋50漏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储液器1中,在压缩机停止时,积存在箱10内的、由液相制冷剂和油构成的液状部分的最高液面高度位置Hmax为,距离内插固定于袋内插用筒状部37的装有干燥剂M的袋50的下方1/2到3/5程度的高度位置,装有干燥剂M的袋50的上部位于比所述最高液面高度位置Hmax靠近上方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储液器1中,在外管32的外侧部,与该外管32一体成形有袋内插用筒状部37,装有干燥剂M的袋50以稍微压入的方式内插于袋内插用筒状部37,因此,与以往那样将袋卷绕于外管的外周等并在其外周缠卷捆带等而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并且牢固地固定装有干燥剂M的袋50,能够减少部件成本、组装成本。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储液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局部剖切主视图,图6是沿着图5的U-U箭头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储液器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储液器1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在袋内插用筒状部37的外壁部37b的中央部,沿上下方向(外管32的轴线方向)形成有狭缝状缺口部38,其他结构相同。此外,在表示本第二实施方式的储液器2的图5、图6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储液器1的各部分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上所述,通过在袋内插用筒状部37上形成狭缝状缺口部38,在将装有干燥剂M的袋50以稍微压入的方式内插于该袋内插用筒状部37时,由于袋内插用筒状部37容易发生弹性变形(扩开),因此容易内插装有干燥剂M的袋50,并且由于能够增大装有干燥剂M的袋50的露出面积,因此能够获得促进制冷剂中的水分的吸收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袋内插用筒状部37和外管32以这两者的一部分成为共用的周壁部的方式一体成形,但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使袋内插用筒状部37与外管32分别独立(作为分体结构)形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装有干燥剂M的袋50以稍微压入的方式内插于袋内插用筒状部37而牢固地固定,当然也可以是将装有干燥剂M的袋50以不会移动的方式单纯地内插。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方式的储液器1、2适用于使用HFO1234yf或者HFC134a作为制冷剂,使用POE油(比重比前述的制冷剂小)作为油的制冷循环,当然,也能够用于使用除上述以外的制冷剂、油的制冷循环,另外,制冷剂与油的比重的关系也可以与上述相反,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