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器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55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储液器和冰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液器和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的制冷系统通常由压缩机、冷凝散热器、节流毛细管、蒸发器四大部件组成。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冷凝器散热后转变成低温高压的液体,再由毛细管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气化吸热,最后回到压缩机重新开始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外接环境的变化,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会存在未完全气化的情况。当未气化的制冷剂再次被压缩机吸入时,极易造成液击,影响压缩机使用寿命。因此,通常在蒸发器出口处设置一个储液器。当冷量需求小时,储藏部分液体制冷剂,当冷量需求大时,储液器内的液体制冷剂气化以满足冷量需求。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安装在蒸发器出口处的储液器均为竖直设置,使用时能耗较高,同时,伴随较大的整机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储液器,能够较好地实现气液分离的同时,耗能少且噪音低,以及一种包含上述储液器的冰箱。

一种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用于与蒸发器连通,所述储液器包括进气管及储液器本体,所述储液器本体两端开设有出气口及进气口,所述储液器本体内具有储液腔,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进气管在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具有弯曲结构,所述进气管的出口朝向储液腔的内侧壁,所述出口的端面与所述内侧壁之间具有倾斜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包括延伸管体及缓冲管体;所述延伸管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延伸管体与所述储液腔的轴线重合;所述弯曲结构设置于所述缓冲管体,所述缓冲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延伸管体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缓冲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的端面的朝向与所述出气口的方向相错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曲结构的弯曲角度为130°~1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面与所述内侧壁的距离为8mm~1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面与所述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器本体包括圆筒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圆筒部一端的圆台部,所述出气口开设于所述圆台部,所述圆台部的直径由靠近所述圆筒部向远离所述圆筒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圆筒部和所述圆台部的连接处与所述出口的距离为2mm~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管体开设有回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油孔与所述进气口的距离为4mm~6mm。

一种冰箱,包括蒸发器,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储液器,所述储液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储液器相对水平面呈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器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5°~65°。

上述储液器含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在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具有弯曲结构,所述进气管的出口朝向储液腔的内侧壁,所述出口的端面与所述内侧壁之间具有倾斜角度。上述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气液分离的同时,降低了气体制冷剂流动时产生的噪音及阻力,进而了降低了整机的噪音及能耗。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储液器的上述冰箱,所述储液器相对水平面呈倾斜设置,较好地实现气液分离的同时,耗能少且噪音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储液器及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储液器10包括进气管100及储液器本体110,储液器本体110两端开设有出气口111及进气口112,储液器本体内具有储液腔113,进气管100设置于储液腔113内,进气管100的一端与进气口112连通,进气管100的另一端与储液腔113连通。所述储液器用于与蒸发器连通,例如,所述储液器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排出口连通。又如,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又如,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请参阅图2,进气管100在储液腔113的一端具有弯曲结构,进气管100的出口103朝向储液腔113的内侧壁,出口103的端面104与内侧壁之间具有倾斜角度。

请参阅图2,进气管100包括延伸管体101及缓冲管体102,延伸管体101与进气口112连通,延伸管体10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缓冲管体102具有弯曲结构,缓冲管体102的一端与延伸管体101远离进气口112的一端连通,缓冲管体102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103,出口103的端面104的朝向与出气口111的方向相错开。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端面通常偏向或对齐所述出气口的方向。这样,所述进气管内喷射出的气液混合物可能在未完成气液分离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所述出气口,导致液击现象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缓冲管体具有弯曲结构,所述缓冲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延伸管体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连通。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所述进气管的端面朝向远离所述出气口的方向。这样,即使当外接环境发生变化,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未完全气化的情况出现时,所述进气管内喷射出的气液混合物也能够在所述储液器中完成气液分离,避免了液体制冷剂直接排出所述储液器的情况发生。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所述进气管的端面与所述储液器本体的内侧壁平行,或者所述进气管的端面朝向远离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延伸,当所述进气管的端面与所述储液器本体的内侧壁平行时,气体制冷剂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喷出时,直接喷射到所述储液器本体的内侧壁上,由于反射作用,气体会成角度反射回来,再次进入所述进气管,造成气流流动紊乱,气体流动阻力增大,产生较大的噪音及较高的能耗;当所述进气管的端面朝向远离所述出气口的方向延伸时,气体制冷剂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喷出时,朝向出气口的反方向流动,这样虽然避免了气体制冷剂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喷出时,直接喷射到所受储液器本体的内侧壁上,但是,增加了气体制冷剂从出气口流出所需的能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缓冲管体具有弯曲结构,所述缓冲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延伸管体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缓冲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具有端面,所述端面的朝向与所述出气口的方向相错开。这样,一方面,避免了气体制冷剂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喷出时,直接喷射到所受储液器本体的内侧壁上的情况发生,从而,不会出现气流流动紊乱,气体流动阻力增大,产生较大的噪音及较高的能耗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气体制冷剂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喷出时,朝向出气口的反方向流动的情况发生。

上述储液器10含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在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具有弯曲结构,所述进气管的出口朝向储液腔的内侧壁,所述出口的端面与所述内侧壁之间具有倾斜角度。。上述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气液分离的同时,降低了气体制冷剂流动时产生的噪音及阻力,进而了降低了整机的噪音及能耗。

为了进一步降低所述储液器的噪音及能耗,较好地实现气液分离,例如,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缓冲管体的出口朝所述进气口方向弯曲,所述弯曲结构的弯曲角度θ为130°~140°。又如,所述弯曲结构的弯曲角度θ为130°,又如,所述弯曲结构的弯曲角度θ为135°。当所述弯曲结构的弯曲角度θ过大时,所述进气管出口不能完全偏离所述出气口的方向,进而,当外接环境发生变化,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未完全气化的情况出现时,不能够完全避免液体制冷剂直接排出所述储液器,引发液击的情况发生。当所述弯曲结构的弯曲角度θ过小时,气体制冷剂在所述进气管内流动时,会冲击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不仅增大流动阻力,还会引发噪声,进而增大整机的噪音及能耗。通过将所述弯曲结构的弯曲角度θ设计为130°~140°,能够很好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进一步降低所述储液器的噪音及能耗,并能够较好地实现气液分离。

为了进一步降低气体制冷剂从出气管喷出时引发的噪音及所需的能耗,例如,请参阅图3,储液器本体110具有内侧壁114,缓冲管体102出口103朝内侧壁114的方向弯曲。端面104与内侧壁114的距离为8mm~12mm。端面104与内侧壁114之间的夹角为10°~15°。又如,所述端面的中心点与所述内侧壁的距离为8mm~12mm。

可以理解,当所述端面与所述内侧壁的距离过短时,从所述进气管喷出的气体制冷剂容易冲击所述储液器本体的内侧壁,产生气流撞击的声音;当所述距离过长时,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导致所述储液器的体积增大,增加所述储液器的制作成本及安装成本。当所述端面与所述内侧壁的距离为8mm~12mm时,能够较好地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又如,所述端面与所述内侧壁的距离为9mm。又如,所述端面的中心点与所述内侧壁的距离为9mm。

当所述端面与所述内侧壁之间的夹角度数过大时,气体制冷剂从所述进气管喷出时,容易直接喷射到靠近所述出气管的所述内侧壁上,通过所述内侧壁的反射作用,气体制冷剂成角度反射回来,重新进入所述进气管内,造成气流流动紊乱,阻力增大,且引发噪音,当所述端面与所述内侧壁之间的夹角度数过小时,气体制冷剂从所述进气管喷出时,容易直接喷射到远离所述出气管的所述内侧壁上,同样,容易造成气体流动紊乱,阻力增大,且引发噪音。当所述端面与所述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0°~15°,能够较好地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又如,所述端面与所述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3°。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气体制冷剂从出气管喷出时引发的噪音及所需的能耗。

为了满足所述储液器对液体制冷剂的预设储藏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所述储藏器的噪音及能耗,例如,请参阅图2,储液器本体110包括圆筒部115以及连接于圆筒部115一端的圆台部116,所述出气口111开设于所述圆台部116上,圆台部116的直径由靠近圆筒部115向远离圆筒部115的方向逐渐减小,圆筒部116和圆台部116的连接处与出口103的距离为2mm~5mm。又如,圆筒部116和圆台部116的连接处与出口103的最小距离为2mm~5mm,例如,圆筒部116和圆台部116的连接处与出口103的中部的距离为2mm~5mm,又如,圆筒部116和圆台部116的连接处与所述出口103的平均距离为2mm~5mm。当所述圆筒部和所述圆台部的连接处与所述出口的距离偏小,容易导致当气体制冷剂从所述进气管喷出时,气体制冷剂直接喷射到靠近所述出气管的所述内侧壁上,产生较大的气流撞击的声音,同时,气体流动的阻力较大,进而能耗增大。当所述圆筒部和所述圆台部的连接处与所述出口的距离偏大时,会导致储液器的储液量变小,降低储液器在当冷量需求小时,储藏部分液体制冷剂的实际使用效率。当所述圆筒部和所述圆台部的连接处与所述出口的距离为2mm~5mm时,能够较好地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又如,所述圆筒部和所述圆台部的连接处与所述出口面的中心点的距离为2mm~5mm。又如,所述圆筒部和所述圆台部的连接处与所述出口的距离为2.4mm。又如,所述圆筒部和所述圆台部的连接处与所述出口面的中心点的距离为2.4。这样,能够满足所述储液器对液体制冷剂的预设储藏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所述储藏器的噪音及能耗。

为了避免从压缩机带出的润滑油在储液器内堆积,例如,请参阅图2,所述延伸管101上开设有回油孔105。可以理解,在冰箱的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经过压缩机时,容易带走部分压缩机润滑油进入循环,如果这部分液体重新被压缩机吸入,极易造成液击,影响压缩机使用寿命。当携带有压缩机润滑油的气体制冷剂进入所述储液器时,通过所述储液器的气液分离作用,压缩机润滑油沉积在所述储液器中,长时间积存的压缩机润滑油将会影响储液器的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储液器内液体主要分为两部分,液体制冷剂及润滑油,润滑油的密度大于制冷剂的密度,因此,润滑油沉积在所述储液器的底部,制冷剂在润滑油的上部,通过在所述延伸管体开设有回油孔,能够将积存的压缩机润滑油排出。

为了更好地将润滑油从储液器中排出,例如,所述回油孔距离所述进气口的距离为4mm~6mm,又如所述回油孔的中心点距离所述进气口的距离为4mm~6mm,又如,所述回油孔距离所述进气口的距离为5.1mm,又如所述回油孔的中心点距离所述进气口的距离为5.1mm。当回油孔的位置过高时,容易把制冷剂排出,当回油孔的位置过低后,由于所述进气管上的所述延伸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形成夹角,增大了排油阻力,不利于将积存的润滑油排出。又如,所述回油孔的的数量至少为1个,又如,所述回油孔的形状至少为圆形、三角形或矩形中的任意一种。这样,能够更好地将润滑油从储液器中排出。

一种冰箱,包括蒸发器,所述冰箱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储液器,例如,请参阅图4,储液器10与蒸发器20连通,储液器10相对水平面呈倾斜设置。又如,所述蒸发器为翅片蒸发器。又如,所述储液器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翅片蒸发器的排出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冰箱放置在水平面上时,蒸发器20垂直于水平面,例如,蒸发器20的翅片垂直于水平面,此时,与该蒸发器20连通的储液器10倾斜于水平面。值得一提的是,水平面为水在重力作用下完全静止时其表面所在的平面,例如,水平面垂直于重力方向。

例如,该冰箱的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散热器、节流毛细管、蒸发器四大部件组成。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冷凝器散热后转变成低温高压的液体,再由毛细管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气化吸热,最后回到压缩机重新开始循环。随着外接环境的变化,进入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会存在未完全气化的情况。从蒸发器20气化吸热后的气体制冷剂通过进气管100进入储液器本体110,未完全气化的制冷剂在储液器本体110内实现气液分离,避免未气化的制冷剂再次被压缩机吸入时造成液击,进而缩短压缩机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多数情况下,当气体制冷剂通过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储液器本体时,气体制冷剂容易直接撞击所述储液器本体的内侧壁,也容易在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类似喷泉向四周喷射,产生噪音;气体制冷剂流动的阻力增大,进而增加整机的能耗。从而,增加了冰箱整机的噪音及能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储液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减小了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与水平面之间的高度差,进而,当气体制冷剂通过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储液器本体时,在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产生的压力差变小。采用上述结构,一方面,避免了气体制冷剂直接撞击所述储液器本体的内侧壁,也防止气体制冷剂在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类似喷泉向四周喷射,进而较好地降低了气体喷发的声音及气体流动撞击的声音,进而降低了整机产生的噪音;另一方面,气体制冷剂流动的阻力变小,进而降低了整机的能耗。

为了进一步降低所述储液器产生的噪音及能耗,从而,降低冰箱的噪音及能耗例如,所述储液器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5°~65°。又如,所述储液器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5°。又如,所述储液器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60°。当所述储液器与水平面形成夹角的度数过小,例如小于55°时,也就是说所述储液器与重力方向的偏置角度过大时,可能会导致所述储液器中积存的液体制冷剂从所述出气管中回流出去,导致液击现象发生。当所述储液器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度数过大,例如大于65°时,不能使得所述进气管出口与水平面之间的高度差降至最小值,进而,当气体制冷剂通过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储液器本体时,不能够将在所述进气管出口产生的压力差降至最小值。通过将所述延伸管体与水平面倾斜的度数设计为55°~65°,使得所述进气管出口与水平面之间的高度差降至最小值的同时,避免了所述储液器中积存的液体制冷剂的从所述出气管中回流出去,导致液击现象发生,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所述储液器产生的噪音及能耗,进而,降低了冰箱的噪音及能耗。

上述冰箱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储液器,还包括蒸发器。所述储液器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储液器相对水平面呈倾斜设置。一方面,使得从所述蒸发器中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储液器中实现了气液分离,储藏了预定量的液体制冷剂,另一方面,较好了的降低了所述冰箱的噪音及能耗。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