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681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储液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液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中,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加,压缩机容积效率先升高后急剧降低,存在最大容积效率转速点,既容积效率衰减转速点。而对于双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储液器,上缸吸气管和下缸吸气管在各自吸气时受对方影响,两管的连通处距离气缸的气体通道长度越短,最大容积效率转速点越大。同时上缸吸气管和下缸吸气管通过杯体内部空间连通,两吸气管连通处距离气缸的气体通道长度越短,但在不增加杯体内径情况下,储液器的储液容量越小。因此,当压缩机设计最高转速增加时,易出现容积效率和储液器储液能力的设计矛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储液器,在保证储液能力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压缩机在高转速运行时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工艺,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储液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限定出分离空间;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在所述杯体的顶部且与所述分离空间连通;吸气管组,所述吸气管组包括通用管和多个连接管,所述通用管设在所述杯体内,每个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设在所述通用管上且与所述通用管连通,每个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杯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通过设置吸气管组,在储液器的杯体内设置通用管,从而在保证储液能力的基础上,保证了压缩机在高速运转时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工艺,制造成本低。

可选地,每个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通用管内。

可选地,每个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通用管的底壁上。

可选地,每个所述连接管的外周壁与所述通用管的外周壁相连。

可选地,所述通用管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用管的横截面积为S0,所述多个连接管的横截面积总和为S1,其中S0和S1满足如下关系:0.6S1<S0。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的横截面积为S,所述通用管的横截面积为S0,其中S和S0满足如下关系:S0<0.8×S。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的横截面积为S,所述通用管的横截面积为S0,所述多个连接管的横截面积总和为S1,其中S、S0和S1满足如下关系:0.75×S1<S0<0.8×S。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管为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储液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设置根据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储液器,从而在保证储液能力的基础上,保证了压缩机在高速运转时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工艺,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a-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的储液器的示意图;

图2a-2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的吸气管组的示意图;

图3a-3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的吸气管组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储液器100;

杯体1;分离空间a;进气管2;吸气管组3;通用管30;连接管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a-图3d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100,该储液器100可应用到压缩机中,压缩机包括与储液器100相连的压缩机本体。

如图1a-图3d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100,包括:杯体1、进气管2和吸气管组3。

杯体1内限定出分离空间a,进气管2设在杯体1的顶部且与分离空间a连通。吸气管组3包括通用管30和多个连接管31,通用管30设在杯体1内,每个连接管31的第一端设在通用管30上且与通用管30连通,每个连接管31的第二端伸出杯体1。

压缩机本体设有多个回气口,多个回气口分别与多个连接管31的第二端一一对应地相连,每个连接管31中的冷媒流向相应的一个回气口。

当外界冷媒通过进气管2进入到储液器100后,冷媒在储液器100的分离空间a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就会沉降到杯体1的底部而与通用管30的吸气端分离开,从而避免压缩机吸入液态冷媒对压缩机产生液击而影响压缩机工作的可靠性。分离出来的气态冷媒进入到通用管30中,压缩机通过多个连接管31从通用管30中吸取气态冷媒。从而减小了多个连接管31在吸气时冷媒之间的相互影响,保证了压缩机在高速运转时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同时通过设置通用管30,可以增长气态冷媒流向压缩机的气缸的气体通道,进一步提高了储液器100的储液容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器100,通过设置吸气管组3,在储液器100的杯体1内设置通用管30,从而在保证储液能力的基础上,保证了压缩机在高速运转时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工艺,制造成本低。

如图2a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连接管31的第一端伸入到通用管30内。由此可知,连接管31与通用管30的连接方式简单,制造方便,储液器100的生产效率高。

如图1和图2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每个连接管31的第一端连接在通用管30的底壁上。从而使连接管31与通用管30的连接方式简单,制造方便,储液器100的生产效率高。

如图2c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实施例,每个连接管31的外周壁与通用管30的外周壁相连。从而使连接管31与通用管30的连接方式简单,制造方便,储液器100的生产效率高。

如图3a-3c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通用管30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从而使通用管30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理解的是,通用管30的横截面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3d所示,通用管30的横截面的形状还可以为跑道形,只要能够保证压缩机在高转速运行时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并且不影响储液器100的储液能力即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用管30的横截面的形状。

进一步地,连接管31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从而使连接管31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管31的横截面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为多边形、跑道形等,只要能够保证压缩机在高转速运行时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即可。

可选地,通用管30形成为整体管。从而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理解的是,通用管30还可以形成为分段管、直管或弯管等,只要能够保证压缩机在高转速运行时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的同时不影响储液器100的储液能力即可。

可选地,连接管31形成为整体管。从而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管31还可以形成为分段管、直管或弯管等,只要能够保证压缩机在高转速运行时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并且保证连接管31吸气时相互之间影响较小即可。

具体地,如图1b所示,连接管包括直管和弯管,直管和弯管在杯体的底壁处焊接连接。从而便于连接管的安装,易于实现连接管产业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通用管30的横截面积为S0,多个连接管31的横截面积总和为S1,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当通用管30的横截面积S0和多个连接管31的横截面积总和S1满足:0.6S1<S0时,不但可以保证压缩机在高转速运行时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小不同连接管31吸气时的相互影响,减少吸气流动阻力损失。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S0和S1满足如下关系:0.6S1<S0。

进一步地,杯体1的横截面积为S,通用管30的横截面积为S0,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当杯体1的横截面积S和通用管30的横截面积S0满足:S0<0.8×S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储液器100的储液能力,并保证压缩机在高转速运行时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S和S0满足如下关系:S0<0.8×S。

发明人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杯体1的横截面积S,通用管30的横截面积S0,多个连接管31的横截面积总和S1,满足:0.75×S1<S0<0.8×S时,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储液器100的储液能力,而且使压缩机在高转速运行时的容积效率最优,有效减少吸气流动阻力损失,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示例中,S、S0和S1满足如下关系:0.75×S1<S0<0.8×S。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管31为两个。从而使储液器100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可选地,通用管30与连接管31为一体成型件。从而使吸气管组3制造方便,提高储液器100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储液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设置根据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储液器100,从而在保证储液能力的基础上,保证了压缩机在高速运转时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工艺,制造成本低。

下面参考图1a、图2a和图3a对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储液器100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说明仅具有示例性,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下述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对其中的技术方案或者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组合或者替换、修改,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a、图2a和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储液器100,包括:杯体1、进气管2和吸气管组3。

杯体1内限定出分离空间a,进气管2设在杯体1的顶部且与分离空间a连通。

吸气管组3包括一个通用管30和两个连接管31,通用管30与两个连接管31为一体成型件。其中通用管30形成为直管,两个连接管31分别形成为弯管。

通用管30设在杯体1内并且通用管30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每个连接管31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并且每个连接管31的第一端伸入到通用管30内,每个连接管31的第二端伸出杯体1以与压缩机本体的回气口相连。

杯体1的横截面积为S,通用管30的横截面积为S0,多个连接管31的横截面积总和为S1,其中S、S0和S1满足如下关系:0.75×S1<S0<0.8×S。

下面参考图1b、图2b和图3a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储液器100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说明仅具有示例性,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下述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对其中的技术方案或者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组合或者替换、修改,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b、图2b和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储液器100,包括:杯体1、进气管2和吸气管组3。

杯体1内限定出分离空间a,进气管2设在杯体1的顶部且与分离空间a连通。

吸气管组3包括一个通用管30和两个连接管31。通用管30形成为直管,每个连接管31均包括直管和弯管两部分。其中,通用管30与两个连接管31的直管形成为一体成型件,每个连接管31的弯管部分与直管部分在杯体1的底壁处焊接连接。

通用管30设在杯体1内并且通用管30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每个连接管31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形,每个连接管31的弯管部分伸出杯体1以与压缩机本体的回气口相连。

杯体1的横截面积为S,通用管30的横截面积为S0,多个连接管31的横截面积总和为S1,其中S、S0和S1满足如下关系:0.75×S1<S0<0.8×S。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