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机、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0064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冰机、冰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冰箱制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冰机、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冰箱制冰主要有两种脱冰方式,通过扭转冰格脱冰或者通过在冰格处设置加热器加热脱冰,前一种对冰格的材质有特定要求,导致冰格传热效率低,制冰、脱冰速度较慢,影响制冰速度。后一种需要在冰格处设置加热器,会对接近冰格的冷气造成阻碍,影响制冰效率;同时加热器只能实现对冰格的局部加热,加热不均匀,脱冰速度慢;而将加热器均匀分布在冰格内或冰格表面则会影响冰格的传热效率,制冰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制冰机脱冰方式限制了制冰或脱冰速度,制冰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冰机,包括:冰格、制冰室和加热室,所述冰格能在所述制冰室与加热室之间切换以实现制冰与脱冰。

其中,所述加热室与制冰室通过隔板隔离,所述隔板上设有供所述冰格通过的通道,在所述通道处,所述冰格与隔板之间设有密封单元以保持所述加热室与制冰室的相互隔离。

其中,所述通道具有可开闭的封挡单元,所述封挡单元用于在所述冰格移动至所述制冰室内时将冰格与加热室隔离。

其中,所述冰格通过转动单元安装在所述通道内。

其中,所述冰格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转动单元的转动轴与所述半圆形冰格的中心线重合。

其中,所述制冰室的壁面均设有隔热层、或均由隔热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制冰室与加热室的壁面均设有隔热层、或均由隔热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加热室内设有风扇。

其中,所述加热室位于所述制冰室上方。

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冰箱,包括门体,所述门体上设有如上所述的制冰机,所述制冰机的制冰室设有出冰口,所述出冰口与所述门体上的分配器连通。

其中,所述制冰室底部设有推冰单元。

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冰箱,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冷藏室内设有如上所述的制冰机,所述制冰机的制冰室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冻室或蒸发器冷气出口连通。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冰机,通过设置加热室和制冰室,并将冰格设置为可在加热室与制冰室内切换的结构,在实现制冰、加热脱冰的前提下,冰格上无需设置加热器,因此冰格换热效果更好,制冰、脱冰效率高;在不影响制冰效率的前提下,在脱冰的过程中使用的能量更少,更节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具有如上所述的制冰机,制冰机设置在冰箱的门体上,制冰机的出冰口与门体上的分配器连通,方便在不开启门体的情况下取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具有如上所述的制冰机,制冰机设置在冷藏室内,制冰室与冷冻室连通;这种结构制冰室与冷冻室时刻保持连通,开关门体不影响制冰,制冰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加热室;111、风扇;12、制冰室;121、出冰口;122、推冰单元;13、冰格;14、冰块;2、冷藏室;21、隔板;211、密封单元;22、门体;3、冷冻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以上”的范围包括本数,“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冰机,包括:冰格13、制冰室12和加热室11,所述冰格13能在所述制冰室12与加热室11之间切换以实现制冰与脱冰。通过切换冰格13的位置,可以使冰格13直接置于制冰室12或加热室11内,冰格13在制冰室12内吸收冷量实现制冰,然后切换到加热室11内吸收热量实现脱冰;利用加热室11内的零度以上的气体对冰格13进行加热,冰格13上无需设置加热器,因此可将冰格13尽可能做得薄一些,方便冷量或热量的快速传递,制冰、脱冰速度快,制冰效率高。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加热室11与制冰室12通过隔板21隔离,所述隔板21上设有供所述冰格13通过的通道,在所述通道处,所述冰格13与隔板21之间设有密封单元211以保持所述加热室11与制冰室12的相互隔离。并各需要通过通道才能在加热室11与制冰室12之间切换,但加热室11与制冰室12又会在通道处形成气体交换,为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在冰格13与隔板21之间设置了密封单元211以实现两个强势的隔离,减少气体交换;比如在冰格13两侧设置密封圈等,至少在冰格13处于固定状态时能实现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具有可开闭的封挡单元,所述封挡单元用于在所述冰格13移动至所述制冰室12内时将冰格13与加热室11隔离。附图未示出,制冰时冰格13需要吸收冷量,若通道未封挡,加热室11内的热气仍能与冰格13接触,造成冷量浪费,影响制冰效率;因此在通道处设置封挡单元,当冰格13处于制冰室12内时封挡单元关闭,将冰格13封挡在制冰室12内,使冰格13与加热室11隔离,避免冰格13在制冰过程中吸收热量,提高制冰效率。当需要移动冰格13时,封挡单元开启,方便冰格13通过。冰格13处于加热室11内是,若封挡单元能关闭则关闭,若封挡单元无法关闭,则通过密封单元211保持加热室11与制冰室12之间的隔离效果。

具体的,所述冰格13通过转动单元安装在所述通道内。即通过转动单元带动冰格13旋转,实现冰格13在加热室11与制冰室12之间的切换。比如利用电机驱动转轴带动冰格13旋转,冰格13转至加热室11内吸收热量脱冰,冰格13转至制冰室12内吸收冷量制冰,冰格13位置切换灵活可控,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对于这种结构,隔板21应尽可能做薄一些,或者隔板21在通道处设置薄一些,以增大冰格13在制冰室12或加加热室11内的换热面积。

优选的,如图2和3所示,所述冰格13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转动单元的转动轴与所述半圆形冰格13的中心线重合。即从垂直冰格13旋转中心的方向看过去,冰格13截面为半圆形,冰格13可以是整体呈半球形的结构,或者是半圆槽;这种结构使得冰格13与通道之间的间隙保持均匀,方便密封单元211的设置,确保隔离效果。

优选的,所述制冰室12的壁面均设有隔热层、或均由隔热材料制成。即围成制冰室12的壁面均设有隔热层、或均由隔热材料制成,以保证制冰室12与外界的隔热效果,减少冷量损耗;降低整个制冰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制冰室12与加热室11的壁面均设有隔热层、或均由隔热材料制成。即围成制冰室12与加热室11的壁面均设有隔热层、或均由隔热材料制成,以保证制冰室12与外界的隔热效果,减少制冰室12冷量、加热室11热量的损耗;降低整个制冰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室11内设有风扇111。风扇111可以增大加热室11内气体的流速,增强换热效率;同时风扇111的设置使得吹向冰格13的气流方向可控制,使热风均匀吹向冰格13表面,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使冰格13各处受热更加均匀,避免因冰块14局部集中受热而导致冰块14过度消融,保证制冰量。

优选的,所述加热室11位于所述制冰室12上方,制出的冰块14存储在所述制冰室12内。制冰室12兼做储冰盒,或者在制冰室12内增设储冰盒,冰格13在加热室11内受热后,冰块14可直接落入制冰室12存储起来;进水口设置在加热室11内,进水口处于零度遇上的环境中,不会发生堵塞,因此无需在进水口处设置加热模块,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能保证制冰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在脱冰过程中,损耗的能量只有电机带动冰格13转动,以及风扇111运转产生的能量,较现有技术给冰格加热消耗的能量要少很多;在不影响制冰效率的前提下,在脱冰的过程中使用的能量更少,更节能。

实施例二: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门体22,所述门体22上设有实施例一所述的制冰机,所述制冰机的制冰室12设有出冰口121,所述出冰口121与所述门体22上的分配器连通。即将实施例一所述的制冰机整体设置在冰箱门体22上,为保证美观性,制冰机一般都会装在门体22内侧,制冰室12的出冰口121与门体22上的分配器连通,用户可在不打开门体22的状态下取用冰块14。无论制冰机安装在冷冻室3门上还是冷藏室2门上,制冰室12都通过管路与冷冻室3连通或者与冷冻室3内的蒸发器处连通以实现引入、引出冷空气的目的。制冰室12可通过开设在其与冰箱箱胆交界面处的接口引入、引出冷空气,门体22打开后冷空气通道断开,门体22关闭后冷空气通道接通。整个制冰机为封闭架构,不会影响冰箱储藏室内的温度和储藏效果;同时实现了一定的隔音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当在制冰室12内设有储冰盒时,储冰盒底部也应对应开设出冰口121。储冰盒的存在可以方便冷空气通过,冷空气不经过冰块14就能直接与冰格13进行热交换,保证制冰效果;储冰盒能实现阻挡,减小冷空气与冰块14的接触面积,降低冰块14发生粘结的几率,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制冰室12底部设有推冰单元122。推冰单元122的设置是为了将冰块14推向出冰口121,实现分批次取冰。当然,若有需要,也可增设碎冰单元,或将推冰单元122替换为碎冰单元。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冷藏室2和冷冻室3,所述冷藏室2内设有实施例一所述的制冰机,所述制冰机的制冰室12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冻室3或蒸发器冷气出口连通。即将制冰机设置在冷藏室2内,制冰室12通过管路时刻处于与冷冻室3或蒸发器冷气出口连通的状态,开关门不影响制冰过程。这种结构中,制冰室12应设置为可开启的状态,方便用户取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