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816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冰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冰机。



背景技术:

现有制冰机脱冰时,通常都是对冰格整体进行加热,使冰块与冰格脱粘后即停止加热,再把冰格中的冰块推送出来。由于是对冰格整体进行加热,脱离后的冰块形状与冰格形状基本保持一致。由于现有的冰格制冰方式具有局限性,受制冰速度、冰格材质等的限制,制出冰块的形状基本都是不规则的,冰块表面不够平滑,这种不规则的冰块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卡冰、运输不畅、运输间断等异常现象,用户取冰时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制冰机制出的冰块形状不规则,输送过程易堵塞,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冰机,包括:制冰单元和加热器,所述制冰单元内设有冰格,所述加热器由多个发热点构成,所述发热点设置在所述冰格的棱角处。

其中,所述制冰单元具有多个所述冰格,多个所述冰格成排分布,相邻所述冰格之间均分布有所述发热点。

其中,所述冰格设置在所述制冰单元的顶面上,在所述制冰单元的底面或侧面开设有加热槽,所述发热点相互串联后沿所述加热槽分布。

其中,所述加热槽绕多个所述冰格的边缘延伸。

其中,所述加热槽为U型结构。

其中,所述冰格均为半圆形槽,所述发热点设置在所述冰格的中部和/或上部。

其中,还包括用于将与所述冰格脱离后的冰块推出的推冰单元。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冰机,通过对冰格的棱角部位进行加热,在实现加热脱冰的同时,将冰块的棱角等尖锐部分融化,使冰块表面变平滑,更加圆润,冰块输送过程不易堵塞,用户体验好;用户取冰块时不易划伤手指,操作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冰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冰机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冰机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制冰机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制冰机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冰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冰块加热前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冰块加热前后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1、制冰单元;2、冰格;21、冰块;3、加热槽;4、水槽;5、加热器;51、发热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以上”的范围包括本数,“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3、7-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制冰机,包括:制冰单元1和加热器5,所述制冰单元1内设有冰格2,所述加热器5由多个发热点51构成,所述发热点51设置在所述冰格2的棱角处。加热器5通过发热点51对冰格2的棱角等突出的、尖锐的部位进行加热,冰块21表面热量吸收集中的地方融化较快,实现改变冰块21形状的目的,通过合理设置发热点51的位置,可以将冰块21的较尖锐的部分融化掉,使冰块21表面形成平滑的面,冰块21更加圆润,运输过程冰块21之间、冰块21与输送通道之间发生干涉导致冰块21堵塞、间断的几率大大减小,冰块21输送更加顺畅,提高取冰体验;对于未被粉碎的冰块21,取冰时不易划伤手指,操作更加安全。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制冰单元1具有多个所述冰格2,多个所述冰格2成排分布,相邻所述冰格2之间均分布有所述发热点51。相邻冰格2共用发热点51,减少了发热点51的数量,节约制冰单元1的空间,单次制冰量较多;将发热点51设置在相邻冰格2之间,热量损耗较少,节约能源。

如图1、2、4、5所示,所述冰格2设置在所述制冰单元1的顶面上,在所述制冰单元1的底面或侧面开设有加热槽3,所述发热点51相互串联后沿所述加热槽3分布。加热槽3的设置既方便加热器5的安装,又缩短了发热点51与冰块21的距离,加热效果好。根据加热需求,可将加热点设置在制冰单元1的底部或者侧面。

具体的,所述加热槽3绕多个所述冰格2的边缘延伸。即整个加热槽3沿着多格冰格2所在区域的边缘延伸,这样设置后,发热点51加热效果好,加热器5安装较方便。优选的,所述加热槽3为U型结构。

具体的,所述冰格2均为半圆形槽,所述发热点51设置在所述冰格2的中部和/或上部。半圆形槽制出的冰块21也是半圆形,冰块21上部有棱角,输送过程易发生干涉影响取冰;通过在冰格2中部和/或上部设置发热点51的方式,使冰块21上部的棱角结构融化成平滑面,方便输送,提高取冰体验。

比如,参照图4所示,在冰格2的中部、上部同时设置多个发热点51,中部的发热点51可以实现冰块21下表面与冰格2之间的消融,上部的发热点51可以加速冰块21上端部的融化,见图6-8所示,冰块21融化前是一个半圆形板状结构,经加热器5加热后变成表面平滑的结构,方便输送。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只在冰格2上部设置发热点51,这样在对冰块21上端部加热的同时,热量也可以通过冰格2传递至冰块21下表面,实现冰块21与冰格2的分离;这样设置节约电能,但脱冰速度可能比较慢。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将与所述冰格2脱离后的冰块21推出的推冰单元。制冰单元1本身无需翻转,只通过推冰单元的动作即可将冰块21推出,融化后的水可以继续参与制冰,避免因大量的水进入储冰盒而导致储冰盒内冰块21粘结或融化,提高用户体验。比如将推冰单元设置成可转动的结构,通过转动推冰单元,可将冰块21从冰格2内推出使其落入储冰盒内,剩下的水温度较低,制冰所需冷量少,节约能源。融化在冰格2内的水已经吸收了冰块21的部分冷量,通过水槽4向冰格2内添加少量水就可以满足制冰需求,单次添加水量较少,引入外界热量较少,制冰速度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