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螺旋管换热器的闭式河水源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310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源热泵系统研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螺旋管换热器的闭式河水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源热泵系统中,地下水源热泵需要打井,而且地下水需要回灌,存在回灌难,影响地下结构,容易造成地下坍塌等情况;海水源热泵则需要海水为前提,就我国的情况而言,靠近海水的地方是很少的,所以极大的限制了海水源热泵的发展;而开式河水源热泵则是直接把河水抽到机组中,虽然有过滤,依然不可避免的会对机组造成腐蚀以及微生物污染等危害,极大的影响了机组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应用螺旋管换热器的闭式河水源热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螺旋管换热器的闭式河水源热泵系统,该系统包括实验监测装置以及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设置在河水中与河水进行换热的螺旋管换热器、水源热泵机组和空调末端,所述的实验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源热泵机组冷却水管和冷冻水管入口处和出口处以及河水不同深度处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水源热泵机组冷却水管和冷冻水管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流量计、设置在水源热泵机组上的三相功率计以及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和三相功率计连接的监控器。

所述的螺旋管换热器为闭式水-水式换热器,仅与河水发生热量交换。

所述的监控器通过安捷伦数据采集器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为±0.5℃。

所述的流量计为涡轮流量计,测量精度为±0.5%。

所述的三相功率计测量精度为1.5级。

所述的螺旋管换热器与水源热泵机组的管道上以及空调末端与水源热泵机组的管道上设有变频水泵,所述的变频水泵与监控器连接。

测量河水不同深度处的温度通过以下方式布设温度传感器:

以一条线等深度间距的方式布设温度传感器,设定第一个传感器为0cm的基点,之后以50cm深度为一个节点,在线上50、100、150、200、250、300cm处分别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并且在300、400和500cm处分别设置用以识别的浮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专利是提供一种应用螺旋管换热器的闭式河水源热泵系统,将螺旋管换热器放置在地表河水中,与热泵机组直接连接,换热器用于河水和冷却循环水进行热量交换,二者只发生热量的交换,不接触,保证了冷却循环水没有微生物等污染,避免了管道的腐蚀;吸热和放热均通过地表水体螺旋管换热器内的循环介质进行,只取热或冷量,不取水实验监测装置可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并能保存实时监测数据,便于分析系统性能,满足了室内冷负荷的需要,而且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降低了能耗,节省了能源,实验监测装置简单,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效果好,可移植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螺旋管换热器,2、空调末端,3、水源热泵机组,4、变频水泵,5、变频水泵,6、温度传感器,7、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螺旋管换热器的的闭式河水源热泵系统及实验监测装置,包括螺旋管换热器、水源热泵机组、空调末端、水泵、阀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功率计等。

整个系统分为三个循环,分别是冷冻水循环、冷却水循环和制冷剂循环。冷冻水循环经过风机盘管,温度升高,之后经过水源热泵机组中的蒸发器换热,使温度降低,之后又进入风机盘管,形成循环,此环路由水泵驱动,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却水循环为水通过冷凝器换热,温度升高,之后在螺旋管换热器中流动,与河水进行换热,使螺旋管中的冷却水温度降低,进行循环,此环路由水泵驱动;制冷剂循环则是在水源热泵主机内进行的,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节流机构四大件组成的制冷循环。

实验监测装置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流量计以及功率计。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冷冻水和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室外空气温度、室内空气温度、河水不同深度处的温度、以及机组运行过程中河水的温度,由安捷伦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采集;流量计用于测量冷冻水以及冷却水的流量;功率计用于测量整个机组及水泵,风盘的功率和能耗。

测量在机组运行过程中不同深度处的河水温度情况则是在螺旋管换热器上每隔一段距离放置一个传感器,呈螺旋放置,这样可以测得在机组运行过程中,不同深度处的河水温度变化情况。

测量不同河水深度处的河水温度的实验装置,是以一根传感器为线,此处传感器为0cm的基点,之后以50cm为一个节点,在线上50、100、150、200、250、300cm处分别绑一个传感器,在300、400、500cm处分别绑易于识别的浮标类装置,以便确认传感器测量的河水深度,这个实验装置就可以方便简单的测试水体不同深度处的温度。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而并未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改进和润色,这些改进和润色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