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式型空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9906发布日期:2019-05-11 01:2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式型空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冷器,具体涉及一种复式空冷器。



背景技术:

空冷器是一种以空气为介质,对翅片管内受热循环水通过管片传热的方式进行热降解的设备。空冷器由管束、构架、风机 和百叶窗等主要部件组成,已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冶金等多种行业受热工艺流体的热降解工艺中。空冷器依据工艺特点已有多种结构形式,但主要特征是根据送风形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鼓风式,风机位于管束群下方,风机由下往上送风,带走管束表面热量;二是引风式,风机位于管束群上方,风机由内向外(由下向上)排风。处理一般循环水降热,具有风量大,占地面积少,振动小,噪声低,效率高等优势,但遇冶金等某些高工艺热释放的循环水处理时,这种单一设备就无法完成。因鼓风式有热空气回流,热降解达不到回用要求;引风式虽无热空气回流,热降效果好,但风机等动力设施长时间受热空气冲烘容易损坏,需不定期维修更换设备,导致无法连续运行,严重影响生产,需另增加喷淋等设施协助散热,水量损耗大,还易生成白雾影响周边环境,水滴下落腐蚀厂区设备,存在不足。同时,因受生产任务制约,一般满负荷生产时,产生的工艺热量较大,而当低负荷生产时,产生的工艺热量较小,空冷器虽安装了减速机进行调节,但这种调节仍然满足不了高低负荷生产时的热量差,因此当低负荷生产时设备运行就存在浪费能耗现象,这种不足也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灵活,节能降耗,生产效率高的复式型空冷器。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式型空冷器,它包括鼓风式空冷器和引风式空冷器,在所述鼓风式空冷器上部设有储水箱Ⅰ,在所述引风式空冷器上部设有储水箱Ⅱ,所述鼓风式空冷器底部与集水池Ⅰ相连,所述引风式空冷器底部与集水池Ⅱ相连,所述集水池Ⅰ通过水泵与储水箱Ⅱ相连,所述储水箱Ⅰ、储水箱Ⅱ和集水池Ⅱ都与输水管相连,在所述储水箱Ⅰ和输水管连接处设有电动三通阀,所述鼓风式空冷器包括机架Ⅰ,在所述机架Ⅰ上部设有管束Ⅰ,在所述管束Ⅰ下方的机架Ⅰ上设有鼓风风机,所述管束Ⅰ一端与储水箱Ⅰ相连,另一端与集水池Ⅰ相连,所述引风式空冷器包括机架Ⅱ,在所述机架Ⅱ上部设有引风风机,在所述引风风机下方的机架Ⅱ上设有管束Ⅱ,所述管束Ⅱ一端与储水箱Ⅱ相连,另一端与集水池Ⅱ相连。

所述电动三通阀设在输水管上。

所述鼓风式空冷器和引风式空冷器各设一台。

所述鼓风式空冷器和引风式空冷器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鼓风式空冷器和引风式空冷器各设一台共同承担处理,近地为鼓风式空冷器,远地为引风式空冷器,将鼓风式空冷器储水箱的进水管采用电动三通阀与输送管连接,另一管道与引风式空冷器的储水箱连接,在鼓风式空冷器底部的集水池设抽水泵,把预处理的循环水通过管道送进引风式空冷器储水箱进行再处理,通过电动三通阀,可以选择运用一台或两台空冷器,由于运行时让受高热的流体先进鼓风式空冷器进行预处理,次进引风式空冷器再处理,不仅确保满足回用温度的要求,而且避免了高热空气对电机等设备的热烘损坏,同时可根据热降解需要选择适当设备投运,节能降耗,杜绝浪费能耗,两台设备一次性总投入虽大,但与增加喷淋等设备辅助的总投资相比,还是减轻了一次性总投资,运行时两台齐用总功率也没有增大,而维护费用明显减小,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复式型空冷器,它包括鼓风式空冷器和引风式空冷器,在所述鼓风式空冷器上部设有储水箱Ⅰ1,在所述引风式空冷器上部设有储水箱Ⅱ2,所述鼓风式空冷器底部与集水池Ⅰ3相连,所述引风式空冷器底部与集水池Ⅱ4相连,所述集水池Ⅰ3通过水泵5与储水箱Ⅱ2相连,所述储水箱Ⅰ1、储水箱Ⅱ2和集水池Ⅱ4都与输水管6相连,在所述储水箱Ⅰ1和输水管6连接处设有电动三通阀7,所述鼓风式空冷器包括机架Ⅰ8,在所述机架Ⅰ8上部设有管束Ⅰ9,在所述管束Ⅰ9下方的机架Ⅰ8上设有鼓风风机10,所述管束Ⅰ9一端与储水箱Ⅰ1相连,另一端与集水池Ⅰ3相连,所述引风式空冷器包括机架Ⅱ11,在所述机架Ⅱ11上部设有引风风机12,在所述引风风机12下方的机架Ⅱ11上设有管束Ⅱ13,所述管束Ⅱ13一端与储水箱Ⅱ2相连,另一端与集水池Ⅱ4相连,根据热降解需要,通过控制电动三通阀7,可以选择运行鼓风式空冷器和引风式空冷器中的一台,也可以选择两台一起运行,运行时让受高热的流体先进鼓风式空冷器进行预处理,次进引风式空冷器再处理,不仅确保满足回用温度的要求,而且避免了高热空气对电机等设备的热烘损坏,整体投入减少,维护费用明显减小,整体效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