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片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4638发布日期:2019-10-13 01:4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功能性片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能性片材。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冰箱而言,为了在蔬菜室等储藏室以良好的状态对蔬菜、食品进行冷却保存而防止变质,由抑制循环的空气(风)直接进入蔬菜室的封闭容器构成蔬菜室内的容器,由此将容器内保持为高湿度,并且不会使冷气直接与容器内的蔬菜接触,这种方式较为有效。然而,若容器封闭,则会因从蔬菜排出的水分而产生结露。

因此,如日本特开2015-124964号公开的那样,为了将湿度维持为规定值而对冰箱配置有隔板,在该隔板配置有具有透湿膜的透湿膜单元。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5-124964号所公开的冰箱中,从蔬菜、食品产生的作为植物老化激素的乙烯气体会充满于容器内,从而容器内的蔬菜的新鲜度会因乙烯气体而下降。并且,乙烯气体有可能通过隔板的透湿膜而从容器内向蔬菜室内、并且向整个冰箱扩散。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性片材,该功能性片材应用于冰箱中,在配置于蔬菜室这样的储藏室内的容器中,能够将湿度维持为规定值,并且能够进行乙烯气体的分解,从而能够提高储藏的蔬菜等的新鲜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下述[1]~[5]的方案。

[1]一种功能性片材,具备:透湿片材;通气片材;以及催化剂,其设置于所述透湿片材与所述通气片材之间,能够对乙烯进行分解。

[2]在上述[1]所记载的功能性片材的基础上,所述催化剂形成为粉体状。

[3]在上述[2]所记载的功能性片材的基础上,所述催化剂的粒径比设置于所述透湿片材以及所述通气片材的孔大。

[4]在上述[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功能性片材的基础上,所述功能性片材设置有用于在所述透湿片材与所述通气片材之间形成空间的间隔件。

[5]在上述[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功能性片材的基础上,所述功能性片材在所述透湿片材与所述通气片材之间具备供所述催化剂担载的片状的担载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能性片材的冰箱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是对功能性片材进行收纳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能性片材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能性片材的构造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冰箱、2…冰箱主体、10…冷藏室、11…冷藏室门、12…蔬菜室、13…蔬菜室门、16…第一冷冻室、18…第二冷冻室、24…冷藏冷却器室、25…管道、26…回流管道、27…吸入口、28…回流管道、30…冷藏冷却器、31…冷藏风扇、32…蒸发器盖、33…冷冻冷却器室、34…管道、35…冷冻冷却器、36…冷冻风扇、37…机械室、38…压缩机、50…储藏容器、51…下层容器、52…上层容器、54…前后分隔件、60…下层后侧容器、61…下层前侧容器、60a…上部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功能性片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功能性片材80应用于冰箱1的情况进行说明,也可以将功能性片材80应用于不具备冷却功能的食品保存箱等,其用途并不限定于冰箱。

如图1所示,冰箱1具备由在前表面开口的隔热箱体构成的冰箱主体(以下,有时还称为主体)2。主体2构成为:在钢板制的外箱与合成树脂制的内箱之间形成的隔热空间具有真空隔热件、发泡隔热件等隔热件。主体2在内箱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储藏空间,由隔热分隔壁3在上下方向上对储藏空间进行区隔。

隔热分隔壁3的上方的空间是冷却至冷藏温度带(例如1℃~4℃)的储藏室,其内部进一步由分隔壁4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区隔。在分隔壁4的上方设置有冷藏室10,在分隔壁4的下方设置有蔬菜室12。

在冷藏室10的前表面开口部设置有由铰链进行枢轴支承的转动式的冷藏室门11。蔬菜室12的前表面开口部由抽屉式的蔬菜室门13封闭。在蔬菜室门13的冰箱内侧固接有对储藏容器50进行保持的左右一对支承框,构成为:在开门动作的同时将储藏容器50向冰箱外拉出。

如图2所示,设置于蔬菜室12内的储藏容器50具备:大致在蔬菜室12的整个宽度方向上设置的下层容器51;以及在下层容器51的上方设置的上层容器52,由此形成为上下2层重叠的构造。

下层容器51是由前方壁、后方壁、左右侧壁包围的有底箱状的容器,储藏品从向上方开口的上部开口部相对于内部而进出。下层容器51构成为:由固接于蔬菜室门13的背面侧的左右一对支承框进行保持,并在进行蔬菜室门13的开门动作的同时被向冰箱外拉出。

下层容器51设置有从内底面向上方突出的前后分隔件54。该前后分隔件54设置为:将下层容器51的左右侧壁的内表面连结,在前后分隔件54的前侧形成有下层前侧容器61,在后侧形成有下层后侧容器60。

下层后侧容器60的上部开口部60a的前侧在如图1及图2所示那样的蔬菜室门13关闭的状态(储藏容器50收纳于蔬菜室12内的状态)下由上层容器52覆盖。下层后侧容器60的上部开口部60a的后侧由收纳有功能性片材80的片材收纳壳体70覆盖。由此,下层后侧容器60与将上部开口部60a封闭的上层容器52以及片材收纳壳体70一起构成封闭容器,该封闭容器限制循环的空气等在容器外部流动的空气(风)直接进入蔬菜室12。

如图3所示,片材收纳壳体70具备主体部分71以及盖部分72,盖部分72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嵌入于主体部分71,由此使得盖部分72和主体部分71实现一体化,并在其内部形成供功能性片材80配置的空间。盖部分72大致在整个面具有通气用的多个细长的孔72A,主体部分71大致在整个面具有通气用的多个细长的孔71A。片材收纳壳体70使得主体部分71朝向下方而安装于下层后侧容器60的上部开口部60a的后侧。

如图4所示,功能性片材80具有透湿片材81、通气片材82、以及设置于透湿片材81与通气片材82之间的催化剂83,并以将设置于片材收纳壳体70的主体部分71的多个孔71A覆盖的方式设置于片材收纳壳体70的内部。

透湿片材81是具有防水性以及透湿性的片材,例如是具有多个直径为0.5μm~3μm的孔的多孔质片材,其使得水蒸气粒子、氧分子通过但却将比孔大的水的粒子阻隔。另外,由于为多孔质状,因此,还具有对空气(风)的流通进行限制的规定的挡风性。列举一个例子,可以将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和聚乙烯多孔质薄膜层叠而成的透湿防水片材等用于透湿片材81。

通气片材82由无纺布片材、编织物等布帛、或者柔软的多孔性树脂片材等具有通气性的片材构成,优选为具有多个比设置于透湿片材81的孔大、且比催化剂83的粒径大的孔的片材。

催化剂83是能够对乙烯气体进行分解的催化剂,例如可以使用由Pt、Pd、Au等贵金属类、二氧化锰、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热催化剂。为了容易与乙烯气体接触而优选使得催化剂83形成为粉体状,更优选为具有比透湿片材81以及通气片材82所具有的孔的直径大的粒径的粉体状。

透湿片材81以及通气片材82是通过热熔接等方法而相互固定、且在两个片材81、82之间保持有催化剂83的1枚片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湿片材81以及通气片材82在周缘部被固定,并在固定部分的内侧形成对催化剂83进行收纳的袋状的空间。催化剂83设置为:未担载(固定)于透湿片材81、通气片材82,能够在透湿片材81与通气片材82之间所形成的袋状的空间内移动。

在这种结构的下层后侧容器60中,当上部开口部60a敞开时,将蔬菜室门13打开并将下层容器51向冰箱外拉出,然后使上层容器52相对于下层容器51向后方滑动而使得上部开口部60a敞开。此外,无论处于蔬菜室门13的开门状态还是关门状态,下层前侧容器61的上部开口部都未由上层容器52覆盖而是敞开。

上层容器52是由前方壁、后方壁52a、左右侧壁包围的有底箱状的容器,储藏品从向上方开口的上部开口部相对于内部而进出。上层容器52沿前后方向而在设置于蔬菜室12的左右的内侧壁面的内箱轨道和下层容器51的左右侧壁的上端滑动,从而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下层容器51独立地向冰箱外拉出。

在隔热分隔壁3的下方空间,具备自动制冰机的制冰室(未图示)和第一冷冻室16在左右方向上并列设置,在其下方隔着隔板5而设置有第二冷冻室18。

制冰室、第一冷冻室16以及第二冷冻室18均冷却至冷冻温度带(例如-17℃以下)。

与蔬菜室12相同,利用抽屉式的门17、19将制冰室、第一冷冻室16以及第二冷冻室18的开口部封闭。构成为:储藏容器20、21被固接于各门17、19的背面侧的左右一对支承框保持,在进行门17、19的开门动作的同时将该储藏容器20、21向冰箱外拉出。

在冷藏室10以及蔬菜室12的后部形成有:由蒸发器23盖在前后方向上分隔的冷藏冷却器室24;将冷藏室10和冷藏冷却器室24连结的管道25;以及将冷藏室10、蔬菜室12和冷藏冷却器室24连结的回流管道26。

冷藏冷却器30以及冷藏风扇31收纳于冷藏冷却器室24,利用冷藏风扇31并经由管道25而将由冷藏冷却器30冷却后的冷藏冷却器室24的空气向冷藏室10供给。

在制冰室、第一冷冻室16以及第二冷冻室18的后部形成有:由蒸发器盖32在前后方向上分隔的冷冻冷却器室33;以及将制冰室、第一冷冻室16以及第二冷冻室18和冷冻冷却器室33连结的管道34。冷冻冷却器35以及冷冻风扇36收纳于冷冻冷却器室33,利用冷冻风扇36并经由管道34而将由冷冻冷却器35冷却后的冷冻冷却器室33的空气向制冰室、第一冷冻室16以及第二冷冻室18供给。

冷藏冷却器30以及冷冻冷却器35和收纳于机械室37的压缩机38、冷凝器(未图示)一起构成制冷循环系统。在制冷循环系统中,利用切换阀(未图示)将从压缩机38排出的制冷剂向冷藏冷却器30以及冷冻冷却器35的一方供给,由此将冷藏冷却器30以及冷冻冷却器35冷却至规定温度。

冷藏冷却器30对冷藏冷却器室24的空气进行冷却,例如生成-10℃~-20℃的冷气。此时,冷藏冷却器30与在冷藏温度带的冷藏室10以及蔬菜室12中循环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附着于冷藏冷却器30的霜融化而生成含有较多水分的空气(加湿冷气)。

在图1及图2中由箭头示出了加湿冷气的流动,通过冷藏风扇31的旋转并经由管道25而将生成的加湿冷气从吹出口25a向冷藏室10供给,由此对冷藏室10进行冷却及加湿。

在冷藏室10流动的加湿冷气的一部分从设置于分隔壁4的后部的吸入口27流入回流管道26并向冷藏冷却器室24返回,剩余空气通过设置于分隔壁4的连通路4a而向蔬菜室12流入。

连通路4a以向由上层容器52的后方壁52a和设置于下层后侧容器60的片材收纳壳体70区隔出的空间S开口的方式设置于分隔壁4的后端部。利用冷藏冷却器30加湿冷却后的空气在冷藏室10流动之后通过连通路4a而向空间S流入。

在上下方向上分隔出空间S和下层后侧容器60的内部空间的功能性片材80具备对风的进入加以限制的透湿片材81。因此,从冷藏室10流入至空间S的加湿冷气被透湿片材81阻隔,不会向下层后侧容器60内流入而是滞留于空间S中,未进入空间S的加湿冷气在储藏容器50的周围流动并通过回流管道26而向冷藏冷却器室24返回。

冷冻冷却器35对冷冻冷却器室33的空气进行冷却,例如生成-20℃~-30℃的冷气。通过冷冻风扇36的旋转并经由管道34而将生成的冷气供给至制冰室、第一冷冻室16以及第二冷冻室18并对上述储藏室进行冷却。对制冰室以及第一冷冻室16进行冷却后的空气通过未图示的通孔而向第二冷冻室18流入,与供给至第二冷冻室18的冷气汇合,然后,通过在第二冷冻室18的背面设置的回流管道28而向冷冻冷却器室33返回,并与冷冻冷却器35进行热交换而再次对其进行冷却。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于蔬菜室12的下层后侧容器60上设置有片材收纳壳体70,由功能性片材80对蔬菜室12和下层后侧容器60进行区隔。功能性片材80禁止流入至蔬菜室12的空气向下层后侧容器60内流入,从而防止下层后侧容器60内的蔬菜暴露于冷气中而干燥。

另外,透湿片材81允许水蒸气粒子通过,因此,若下层后侧容器60内的湿度高于下层后侧容器60的外侧的湿度,则水蒸气分子通过功能性片材80而从下层后侧容器60内向蔬菜室12内流出。因此,下层后侧容器60内的水蒸气量不会超过饱和水蒸气量,能够防止下层后侧容器60内的结露。

另外,若从收纳于下层后侧容器60的蔬菜等产生的乙烯气体的浓度升高,则乙烯气体通过功能性片材80而从下层后侧容器60内向蔬菜室12内流出,但是,由于此时是从设置于功能性片材80的催化剂83通过,因此能够高效地对乙烯气体进行分解,能够防止乙烯气体滞留于下层后侧容器60内、或者向整个冰箱扩散。

并且,由于设置于功能性片材80的催化剂83形成为粉体状,因此,表面积较大且分解速度较快。进而,催化剂83设置为:未担载(固定)于透湿片材81、通气片材82,能够在透湿片材81与通气片材82之间移动,因此,若振动因蔬菜室门13的开闭等而传递至功能性片材80,则催化剂83以改变朝向的方式移动而能够使在催化剂83中未与乙烯气体发生反应的面朝向乙烯气体的流动方向上游侧(下层后侧容器60侧),因此,乙烯气体的分解速度难以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层后侧容器60的上部开口部60a的后侧配置有片材收纳壳体70,功能性片材80设置于下层后侧容器60的上部,因此,比空气更轻的乙烯气体容易与具有催化剂83的功能性片材80接触,容易利用催化剂83对乙烯气体进行分解。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功能性片材80在透湿片材81与通气片材82之间具备催化剂83且具备间隔件84(参照图4)。作为间隔件84,例如可以使用纸浆纤维等。间隔件84并未担载有催化剂83,催化剂83能够在透湿片材81与通气片材8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移动。

间隔件84使得所获得的功能性片材80具有适当的厚度和刚性,并且,在透湿片材81与通气片材82之间形成有促进催化剂83的移动的适当的空间(间隙)。通过使用具有这种间隔件84的功能性片材80,容易对功能性片材80进行处理,并且,催化剂83容易在透湿片材81与通气片材82之间移动,乙烯气体的分解速度难以降低。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可以以与片材收纳壳体70不同的颜色对功能性片材80的至少一面进行着色。在这种情况下,收纳于片材收纳壳体70的功能性片材80容易变得显眼,能够防止忘记装入功能性片材80,并且能够提高外观美观性。

进而,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可以在下层后侧容器60设置对内部的湿度进行调整的调湿部件。

调湿部件具有水分的吸附量根据下层后侧容器60内部的湿度而不同的特性,在反复变得干燥以及湿润的环境中,在高湿度时则进行吸湿、且在低湿度时则释放湿气,由此对湿度进行控制,例如可以使用由无纺布形成的袋中收纳有B型硅胶的结构。调湿部件例如可以与功能性片材80一起收纳于片材收纳壳体70的内部、或者配设于下层后侧容器60的前方壁、后方壁、左右侧壁的内侧。在这种情况下,在蔬菜室12内收纳有大量蔬菜等的情况下,调湿部件进行吸湿而将蔬菜室12内控制为适当的湿度,因此,难以在蔬菜室12内产生结露。并且,由于不需要用于对蔬菜室12内的湿度进行控制的专用的电源等,因此,不需要多余的空间以及复杂的构造。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100的功能性片材180的构造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功能性片材180构成为包括透湿片材81、通气片材82、以及担载有催化剂83的担载片材184,在两个片材81、82之间设置有担载片材184。作为供催化剂83担载的担载片材184,例如可以使用无纺布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得催化剂83担载于担载片材184,因此,催化剂83不会从功能性片材180脱落。此外,其他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从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利用构成功能性片材的透湿片材81将蔬菜室12的冷气阻隔而不使其进入下层后侧容器60内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透湿片材81只要具有抑制在下层后侧容器60外部流动的空气直接进入的规定的挡风性能即可,也可以允许某种程度的空气的流通。这样,透湿片材81允许某种程度的空气的流通,从而能够在下层后侧容器60内产生不会对收纳于内部的蔬菜造成影响的程度的空气的缓慢的流动,能够使内部的湿度以及乙烯气体的浓度实现均匀化,其结果,能够防止局部的结露的产生、以及提高乙烯气体的分解效率。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功能性片材80设置于在蔬菜室12内所设置的储藏容器5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能够形成内部封闭的空间的容器、储藏室,则可以将功能性片材80设置于任意容器、储藏室。例如,可以在构成冷藏室10的底面的分隔壁4与配置于该分隔壁4的上方的架板之间设置冷鲜容器,并在该冷鲜容器的一部分设置功能性片材。另外,只要是在冷鲜容器在上表面具有开口、且配置于分隔壁4的上方的架板将该开口封闭的情况下,则也可以将功能性片材设置于在分隔壁4的上方配置的架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其主旨并非对实用新型范围加以限定。可以以其他各种方式而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在未脱离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与包含于实用新型范围、主旨内的情况相同,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还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实用新型以及与其等同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