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效隔温功能的中隔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7538发布日期:2021-02-09 21:1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具有高效隔温功能的中隔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冷藏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效隔温功能的中隔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面上双温或者多温区型的冰箱、红酒柜等产品都设有中隔板结构,该中隔板结构的作用和意义是为了把不同温区之间的温度隔绝开,防止各个温区之间出现互相影响温度导致窜温的情况。
[0003]
市面上常见的中隔板结构为两块钣金或者塑料板中间夹着一块泡沫组成,该做法存在着较大弊端:一方面是安装上比较复杂,上下钣金件需要多个螺丝或者卡扣连接箱体,在生产、维修上需要一个一个零件装配和拆卸造成极大不方便和耗费时间长;另一方面是因为钣金件、塑料件和箱体接触面会有安装余位(如果没有虚位,钣金件、塑料件会卡死装不进箱体),不同温度的空气就会通过这些安装余位上下窜通,导致中隔板结构的密封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现有冷冻冷藏产品的中隔板结构装配复杂以及隔温密封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隔温功能的中隔板结构。
[0005]
一种具有高效隔温功能的中隔板结构,包括板体结构、框体结构和在所述板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拼接完成后设置在所述板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之间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结构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框体远离所述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一止位卡扣,所述保温层为一体发泡成型结构。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体远离所述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二止位卡扣。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保温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体朝向所述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框体朝向所述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槽。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体朝向所述保温层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框体朝向所述保温层的一侧还设有第二限位结构。
[0010]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框体和第四框体,所述第三框体和所述第四框体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保温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框体和所述第四框体之间,所述第三框体、所述第四框体均和所述第一框体、所述第二框体互为垂直设置。
[00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效隔温功能的中隔板结构,包括板体结构、框体结构在所述板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拼接完成后设置在所述板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之间的保温层。其中,框体结构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二者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框体远离保温层的
一侧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一止位卡扣,第二框体远离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二止位卡扣,冰箱或者酒柜的箱体内部两侧固定设有导轨结构,将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对准箱体内部两侧的导轨与其配合,便可以将中隔板结构顺着导轨推入箱体内;同时,箱体内部两侧的导轨结构设有止位卡槽,在中隔板结构推入至指定位置时,第一止位卡扣、第二止位卡扣分别和两侧的止位卡槽卡合,从而将中隔板结构相对固定在箱体内部。由于中隔板结构和箱体内壁之间为导轨结构,因此有效隔绝了箱体不同温区之间的空气流通,从而避免不同温区之间窜温现象的发生。
[0012]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效隔温功能的中隔板结构,通过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箱体内壁导轨之间的滑轨配合方式,以及止位卡扣和止位卡槽之间的固定方式,在实现中隔板结构安装装配方便的同时,能够有效隔绝不同温区之间的空气窜通现象,彻底解决现有冷冻冷藏产品的中隔板结构装配复杂以及隔温密封性能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效隔温功能的中隔板结构的爆炸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框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框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第一框体;301、第一滑槽;302、第一止位卡扣;303、第一固定槽;304、第一限位结构;4、第二框体;401、第二滑槽;402、第二止位卡扣;403、第二固定槽;404、第二限位结构;5、第三框体;6、第四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高效隔温功能的中隔板结构包括板体结构、框体结构和在所述板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拼接完成后设置在所述板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之间的保温层,其中,框体结构包括第一框体3和第二框体4,第一框体3和第二框体4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框体3和第二框体4之间固定设有该保温层。具体地,第一框体3和第二框体4 分别设置在保温层的两侧,在左右两侧的方向固定保温层,该保温层提高气相空隙率,降低导热系数和传导系数,以此起到隔绝箱体上下两个温区的热量传递的效果,使箱体上下两个温区的温度不产生窜温现象。此外,保温层为发泡成型结构,具体为保温泡料经模具发泡而成,隔温效果极好,同时易于安装和固定。
[0021]
参见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框体3远离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301 和第一止位卡扣302。具体地,冰箱或者酒柜的箱体内部两侧固定设有导轨结构,装配时,将第一滑槽301对准箱体内部两侧的导轨与其配合,便可以将中隔板结构顺着导轨
推入箱体内。同时,导轨结构设有止位卡槽,在中隔板结构推入至指定位置时,第一止位卡扣302和两侧的止位卡槽卡合,此时即可将中隔板结构相对固定在箱体内部。
[0022]
参见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第一框体3同理,第二框体4远离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401和第二止位卡扣402。具体地,冰箱或者酒柜的箱体内部两侧固定设有导轨结构,装配时,将第二滑槽401对准箱体内部两侧的导轨与其配合,便可以将中隔板结构顺着导轨推入箱体内。同时,导轨结构设有止位卡槽,在中隔板结构推入至指定位置时,第二止位卡扣 402和两侧的止位卡槽卡合,此时即可将中隔板结构相对固定在箱体内部。由于中隔板结构和箱体内壁之间为导轨结构,因此有效隔绝了箱体不同温区之间的空气流通,从而避免不同温区之间窜温现象的发生。
[0023]
可选地,板体包括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固定设有保温层。具体地,可通过螺钉或者其他固定结构依次贯穿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从而将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固定设置在保温层的上下两侧,从上下两侧的方向固定保温层。
[0024]
参见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框体3朝向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槽 303,第二框体4朝向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槽403。具体地,第一框体3和第二框体4通过朝向保温层方向的第一固定槽303、第二固定槽403和一体发泡成型后的保温层间隙配合,从而相对固定设置在保温层左右两侧方向,为中隔板结构推入箱体起到中间媒介结构的作用。
[0025]
可选地,第一框体3朝向保温层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限位结构304,第二框体4朝向保温层的一侧还设有第二限位结构404。具体地,第一限位结构304设置在第一框体3的两端,第二限位结构404设置在第二框体4的两端,装配时,将第一框体3和第二框体4通过朝向保温层方向的第一固定槽303、第二固定槽403和保温层间隙配合,此时,第一限位结构304和第二限位结构 404抵接在保温层的两端,为第一框体3、第二框体4和保温层之间的配合连接起到进一步地加强效果。
[0026]
可选地,具有高效隔温功能的中隔板结构还包括第三框体5和第四框体6,第三框体5和第四框体6相互平行设置,第三框体5和第四框体6之间设有保温层,第三框体5、第四框体6均和第一框体3、第二框体4互为垂直设置。具体地,第三框体5和第四框体6设置在保温层的前后两侧,从前后两侧方向固定保温层。
[0027]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效隔温功能的中隔板结构,包括板体结构、框体结构和在所述板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拼接完成后设置在所述板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之间的保温层。其中,框体结构包括第一框体3和第二框体4,二者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框体3远离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301和第一止位卡扣302,第二框体4远离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二滑槽401和第二止位卡扣402,冰箱或者酒柜的箱体内部两侧固定设有导轨结构,将第一滑槽301和第二滑槽401别对准箱体内部两侧的导轨与其配合,便可以将中隔板结构顺着导轨推入箱体内;同时,箱体内部两侧的导轨结构设有止位卡槽,在中隔板结构推入至指定位置时,第一止位卡扣302、第二止位卡扣402分别和两侧的止位卡槽卡合,从而将中隔板结构相对固定在箱体内部。由于中隔板结构和箱体内壁之间为导轨结构,因此有效隔绝了箱体不同温区之间的空气流通,从而避免不同温区之间窜温现象的发生。
[0028]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效隔温功能的中隔板结构,通过第一框体3、第二
框体4和箱体内壁导轨之间的滑轨配合方式,以及止位卡扣和止位卡槽之间的固定方式,在实现中隔板结构安装装配方便的同时,能够有效隔绝不同温区之间的空气窜通现象,彻底解决现有冷冻冷藏产品的中隔板结构装配复杂以及隔温密封性能较差的问题。
[0029]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