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制品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6695发布日期:2021-02-09 21:1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制品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乳制品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乳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的产品,乳制品包括液体乳、乳粉和其他乳制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0003]
各类发酵乳制品共同的关键控制环节均包括冷却灌装的工艺步骤。以常规巴氏杀菌乳加工为例,工艺流程为:原料乳验收

净乳

冷藏

标准化

均质

巴氏杀菌

冷却

灌装

冷藏。适合小规模生产的快速冷却装置在目前市场上鲜有,大部分采用热交换管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一般,且成本高昂,仅适合大规模工厂使用。而对于小型工厂,采用直接水冷,效果较差,且需要不断摇晃乳制品以提高水冷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乳制品的冷却装置,它可以实现乳制品的有效冷却。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乳制品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罐,
[0007]
所述冷却罐的内部设置有贮存容器,所述贮存容器为带有上盖的圆筒状容器,所述贮存容器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贮存容器的底部与所述冷却罐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0008]
所述冷却罐的侧边上开设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出口通过出液管连接至所述冷却罐内,所述增压泵的进口通过进液管与冷却液储罐相连;
[0009]
所述冷却罐的另一侧边的底部位置开设有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冷却液储罐相连;
[0010]
所述冷却罐上贯穿有散热棒,所述散热棒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散热棒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冷却罐内,所述散热棒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却罐的顶部;所述散热棒上均匀分布有导热条,所述导热条为杆状导热棍。
[0011]
上述所述的乳制品的冷却装置中,所述散热棒由第一棒和第二棒组成,所述第一棒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却罐的上方,所述第二棒位于所述冷却罐的内部,所述第一棒与所述第二棒垂直固定连接。
[0012]
上述所述的乳制品的冷却装置中,所述冷却液储罐包括塑料泡沫外壳和冷却液槽;
[0013]
所述冷却液槽嵌入所述塑料泡沫外壳,所述冷却液槽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4]
所述冷却液槽的槽壁内设置有第一导热棒,所述第一导热棒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冷却液槽的上方;
[0015]
所述冷却液槽内设置有三个冷却液舱,相邻所述冷却液舱之间设置隔板,所述冷
却液舱的进液口与所述冷却罐的冷却液出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液舱的出液口与所述冷却罐的增压泵相连通。
[0016]
上述所述的乳制品的冷却装置中,所述第一导热棒的顶端均匀固定多个第一散热条。
[0017]
上述所述的乳制品的冷却装置中,所述隔板内嵌有第二导热棒,所述第二导热棒的顶端均匀固定多个第二散热条。
[0018]
上述所述的乳制品的冷却装置中,所述冷却液舱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板。
[0019]
上述所述的乳制品的冷却装置中,所述冷却液储罐的底部安装有散热底板,所述散热底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0020]
上述所述的乳制品的冷却装置中,所述散热底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三个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冷却液舱相对应。
[0021]
有益效果
[0022]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3]
本申请中采用贮存容器的形式用于存储发酵乳,贮存容器与冷却罐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冷却液通过设置在冷却罐顶部的散热棒进行散热,冷却液还可以通过冷却液储罐进行散热,由于冷却液储罐与冷却罐相连通,形成冷却液循环,加速冷却液的散热,实现贮存容器的有效散热。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液储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0028]
1、冷却罐;2、贮存容器;3、增压泵;4、散热棒;41、第一棒;42、第二棒;5、导热条;6、冷却液储罐;61、塑料泡沫外壳;62、冷却液槽;621、冷却液舱;622、隔板;63、第一导热棒;64、第一散热条;65、第二导热棒;66、第二散热条;67、密封板;68、散热底板;681、散热孔;682、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具体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0030]
本实施的乳制品的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冷却罐1,冷却罐1采用常规的反应釜等结构即可。
[0031]
所述冷却罐1的内部设置有贮存容器2,所述贮存容器2为带有上盖的圆筒状容器,所述贮存容器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贮存容器2的底部与所述冷却罐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此处为本申请的关键改进点之一,贮存容器2用于贮存从巴氏杀菌工艺步骤运输过来的发酵乳,具体操作如下:将巴氏杀菌罐中发酵乳输送到贮存容器2内,由于贮存容器2为圆筒状结构且具有,发酵乳灌入贮存容器2内后进行密封,随后整个贮存容器2转移到冷却罐1内。需要提醒的是,贮存容器2的底部可与所述冷却罐1的内腔底部之间可拆卸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冷却罐1的顶部可打开,便于将贮存容器2取出或放入。
[0032]
所述冷却罐1的侧边上开设有增压泵3,所述增压泵3的出口通过出液管连接至所述冷却罐1内,所述增压泵3的进口通过进液管与冷却液储罐6相连。增压泵3的设置,便于对进入冷却罐1内的冷却液进行增压,加速其流入冷却罐1的内腔。需要提醒的是,冷却液储罐6的设置目的,为了循环过来的冷却液进行散热降温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冷却液储罐6内的冷却液采用食品级丙二醇。
[0033]
所述冷却罐1的另一侧边的底部位置开设有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冷却液储罐6相连。上述设置方式,便于形成了完整的冷却液循环。
[0034]
所述冷却罐1上贯穿有散热棒4,所述散热棒4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散热棒4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冷却罐1内,所述散热棒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却罐1的顶部;所述散热棒4上均匀分布有导热条5,所述导热条5为杆状导热棍。散热棒4可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料制成,导热条5可采用食品级铝条。
[0035]
关于散热棒4的具体结构,所述散热棒4由第一棒41和第二棒42组成,所述第一棒4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却罐1的上方,所述第二棒42位于所述冷却罐1的内部,所述第一棒41与所述第二棒42垂直固定连接。冷却罐1冷却液的热量可通过散热棒4散失出去。
[0036]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冷却液储罐6包括塑料泡沫外壳61和冷却液槽62;所述冷却液槽62嵌入所述塑料泡沫外壳61,所述冷却液槽6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冷却液槽62的槽壁内设置有第一导热棒63,所述第一导热棒63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冷却液槽62的上方;所述冷却液槽62内设置有三个冷却液舱621,相邻所述冷却液舱621之间设置隔板622,所述冷却液舱621的进液口与所述冷却罐1的冷却液出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液舱621的出液口与所述冷却罐1的增压泵相连通。
[0037]
新的改进一,所述第一导热棒63的顶端均匀固定多个第一散热条64。多个第一散热条64的设置,加快冷却液舱621的散热。
[0038]
新的改进二,所述隔板622内嵌有第二导热棒65,所述第二导热棒65的顶端均匀固定多个第二散热条66。第二导热棒65与多个第二散热条66的设置,可以起到加快冷却液舱621内液体的散热。
[0039]
新的改进三,所述冷却液舱62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板67。密封板67的设置,是为了密封冷却液舱621。
[0040]
新的改进四,如图3所示,所述冷却液储罐6的底部安装有散热底板68,所述散热底板68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681。
[0041]
新的改进五,所述散热底板68的中心位置处设置三个凸台682,所述凸台682与所述冷却液舱621相对应。
[0042]
综上所述,本申请中采用贮存容器2的形式用于存储发酵乳,贮存容器2与冷却罐1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冷却液通过设置在冷却罐1顶部的散热棒4进行散热,冷却液还可以通过冷却液储罐6进行散热,由于冷却液储罐6与冷却罐1相连通,形成冷却液循环,加速冷却液的散热,实现贮存容器2的有效散热。
[0043]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